经皮轴向融合术.ppt_第1页
经皮轴向融合术.ppt_第2页
经皮轴向融合术.ppt_第3页
经皮轴向融合术.ppt_第4页
经皮轴向融合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皮轴向融合术(Axial-LIF),邵武市立医院骨科苏兵,该技术需要显像设备及特殊器械,病人取俯卧、头高脚低位,在尾骨周围切迹左侧或右侧20mm做皮肤切口约15mm作为入口,在双平面透视下打入导针,沿骶骨前正中线前进,向前方推开腹腔脏器,当套管针的位置在透视下确定后,钝头换为尖锐的导针并打入骶骨直致L5/S1椎间隙。应用专为经骶骨入路设计的专利切割环行椎间盘部分切除术,该器械同轴植入后旋转,可以切割髓核成碎块状。一个漏斗形的套管放入椎间隙,通过它植入移植骨以实现融合,通过旋转其斜面出口可以将植入材料均匀的放入轴向空腔内。用7.5mm的钻头通过套管、椎间隙打入L5椎体,沿导针植入AxiaLifcage并打入L5椎体预作的腔道中。当CAGE完全打入L5椎体后,通过不同螺纹的旋转机制可以撑开L5/S1间隙,从而恢复脊柱前屈和椎间孔的高度。,解剖,轴向MISS技术有远程固定及骶前正中没有重要组织的优势。轴向前入路是通过骶上部扩大一个骨通道进入。骶骨的进针点约位于S1-2平面,相对下腰椎周围复杂的血管神经组织而言这一区域为“安全”区(Fig.2)。在骶平面,髂血管丛和下腹交感神经丛均向两侧偏几厘米,骶正中动脉在此有几个分支,但在S1-2水平通常较细,直肠和乙状结肠在骶前活动性非常好。骶前间隙为蜂窝组织及脂肪,在骶前壁腹膜和直肠处的腹膜脏层之间(Fig.3)。运用闭塞器或针可容易地通过此区域(Fig.4a、b)。我们对这种新的骶前路L5-S1椎间融合微创技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图2.骶区的血管解剖结构。主动脉及腔静脉在L4/L5水平可见分支,在S1/S2水平,髂血管在正中侧方几厘米处。骶前静脉横干在骶前部分被腹膜覆盖。图3.骶区矢状位MRI。注意直肠与骶骨之间的关系,骶前间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