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口吸痰护理操作流程.ppt_第1页
经鼻、口吸痰护理操作流程.ppt_第2页
经鼻、口吸痰护理操作流程.ppt_第3页
经鼻、口吸痰护理操作流程.ppt_第4页
经鼻、口吸痰护理操作流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鼻/口腔吸痰法,ICU,参考资料,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附件: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外科ICU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一)工作目标(操作目的),充分吸出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确保患者安全。,(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2.告知患者,并做好相应准备(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做好用物准备:负压吸引装置,无菌吸痰管,无菌治疗碗,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听诊器,方纱,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避污纸。如有活动义齿应取出(放入冷开水内存放,每日更换冷开水,班班交接)。,(二)工作规范要点,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2、咳嗽能力、通过观察病人的SpO2及喉部、肺部(肺尖、下肺)的听诊,判断痰液的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二)工作规范要点,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成人10-12F,小儿6-8F)。吸痰管应一用一换。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5-7L/min)氧气吸入2分钟。,(二)工作规范要点,6.检查吸痰器的性能是否完好,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因负压过高可导致气管痉挛、肺泡萎陷、气道黏膜损伤、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负压过低,痰液不易吸尽,达不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因此,负压选择为:成人-300-400mmHg,儿童-150-300mmHg,小儿-150mmHg.,(二)工作规范要点,7.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折叠吸痰管以消除负压)。神志清醒者嘱其张口配合,昏迷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其张口,将吸痰管插入口腔或鼻腔,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吸痰时应旋转上提,避免反复提插,损伤粘膜。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二)工作规范要点,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9.对于清醒患者,吸痰过程中应鼓励其咳嗽。,(三)结果标准,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生命体征无异常变化)、有效。3.用后物品的处置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四)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2、选择吸痰管型号大小适宜(成人10-12F,小儿6-8F)。3、吸痰动作应轻、稳。吸痰管不易插入过深,以防引起剧烈咳嗽。,(四)注意事项,4、吸引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吸出物的性状、量。5、如痰液黏稠(2度、3度),应配合背部叩击、雾化吸入、应用振动排痰仪等。6、鼻饲后30min内尽量避免吸痰,防止呕吐而致误吸。,痰液粘稠度的判断,具体的判断依据是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及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1度: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2度:痰的外观较1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3度: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常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背部叩击,促进排痰,叩背原则:双手成杯状交替叩背,从下至上、从外至内,背部从第十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