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城市化:漫长的思路(上)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1990年代末谈论城市化就像在80年代初谈论 现代 化一样热闹,除了农民的意见以外,各种职业的声音都能听到。曾有媒体介绍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写于1949年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中国 的城市和 农村 “农村兢兢业业地生产,城市熙熙攘攘地消费。在漫长的岁月中,就这样,农村支撑着城市,城市催生着优美而尽善尽美的文明之花。”i的确,除了共有的“城”之功能外, 历史 上中国的城市多属消费型。富贵人家和寄生者是主角,城市不曾聚合 经济 自立的平民阶层。这也使中国的城乡对立有了坚固传统。到了20世纪末,当人们站在市场经济立场看待城市时,对城乡壁垒的评价已不再像当年的外邦文学家那样轻松“这有点像黑奴制的 社会 ,黑人的劳动 自然 是低效率的,穷白人也觉得劳动有失体面哩。北京的技校招不到生,却也不给农村青年寸进之路,还是让他们当保安站岗,当小工抬杠户口制度的存在,阻碍了一项最重要的投资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它浪费了我们中国人唯一具有优势的一项资源”。ii此外,在诸多有关文章中,城市化滞后还有弊端种种,滞后的原因有 分析 种种,当前的对策有建议种种。最近又有比较权威的说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已经成熟”iii。那么果真是一路铺垫没有耽误么?果真等来了正确思路么?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说,儒家传统使人们常常去推敲一个人的动机,推敲一个政策的目的,而不去推敲一个政策执行后的效果。iv既然城镇化政策推行有年,理应叩以得失。毕竟我们走进了解构传统的新 时代 。一、改革以来推进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前之所以在排斥市场机制的同时阻抑城市生长,有其 理论 支持。当时认为“非生产性劳动”是多余,“吃闲饭”的城市居民是社会负担,“追求物质享受”的都市生活是堕落。城市只被作为 政治 中心和 工业 基地来 发展 ,优待城市的观念则潜移默化地 影响 着决策:先是为了缓解城市福利与政府财力的矛盾,用户籍管理手段将城乡差别制度化,后来又长期挖农业补工业,压消费保积累,最后造成系统性紊乱;经济陷入高成本、高速度、低效益、低活力的循环。农业劳力被困在有限的土地上,致使产业结构失衡不断加剧。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与城乡分割也有直接关系,积淀在农村的人口基数形成越来越重的历史负荷,城乡间的生育剪刀差至今仍然在扩大。v1958到1978年,虽然城镇人口比重从%升到%,但政策基调是阻止农民进城。背离客观 规律 的代价巨大,可惜深入反思从来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偏好。1980年,国务院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制定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的方针,我国进入推进城市化的阶段。此后出现“建制城市化”或称“表面加速”的特征,即城市数量增长很快,但非农业人口比重仅有缓慢上升。1983年起,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和整县改市政策;城市数从1978年的193个增至1991年的479个;城市人口比重升至%,但非农业人口比重仅为%。vi城市对自发前来经商和务工的农民从禁阻到开放再到经济性接纳,用了约10年。这期间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一是搞活流通等政策打开了城市农贸市场;二是 企业 改革的政策打开了国有企业使用农民工的市场;三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政策同时扩展了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但是,农民迁居城市的闸门仍然紧闭,大中小城市都习惯于对农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直到1988年底,还有过一次全国性的“清退城市农民工”措施。vii80年代,乡镇企业的崛起一方面吸纳了约1亿农村劳力,一方面增强了政府选择小城镇道路的信心。19841988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力高达1084万人。尽管91%的企业分布在村一级,viii但毕竟为乡镇建设提供了财源和理由。1984年,国家降低设镇标准和放宽户籍管理限制,乡改镇的步伐随之加快。建制镇1983年底为2968个,1991年突破1万个。乡改镇和县改市为推进城市化提供部分条件,但它们本身不是人口城市化的实质进程。90年代大体延续了上10年的城镇化政策。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中,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根据城市规划法,我国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别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20万人以上、不满20万人;建制镇也界定为城市(因而“城市化”和“城镇化”可以视为同义词)。 目前 通用的概念是把建制镇称为小城镇。在统计中把城市行政辖区人口(不含市辖县)都计入城镇人口,这个口径显然与城市规划法的定义不同,有相当程度放大。但是如果只统计非农业户籍人口,又压缩了城市实际人口数字,误差同样比较大。第五次人口普查后可能使用新的统计口径,户籍管理的改革也正在加快。9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有几个交叠的阶段性特征。一个是县改市在19921994年形成高峰,至1997年停止,城市数量型增长完成了一个周期。建制镇的数量也在1999年越过19756个的峰值出现回调趋势。19901996年底,城市数由467个增至666个,城市人口比重升至29%。到1999年底城市数稳定在668个,城市人口比重为%。这里面包含了大规模县改市、县改区带入的农业人口。尽管如此,改革以来第二个10年比第一个10年的整体增速低了3个百分点。如果比较非农业人口比重,城市化率1999年低于199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ix的判断似嫌轻率,极易误导决策。第二个特征是小城镇发展成效低于预期。1995年建设部负责人说,到2000年小城镇将发展到6万多个。x理论界还有种说法:“八十年代农民进企业,九十年代农民进城”。但是农民进镇进城的潮流没有出现。一是小城镇的成长性不强。到1996年末,全国农村建制镇平均人口仅4520人,平均非农业人口2072人。xi二是小城镇的经济动力不足,缺乏吸纳容量,即使放开户口管制看来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三是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滞后,第三产业比重普遍上不去。由于小城镇战略没有取得预期效果,90年代出现涌向城市的“民工潮”,高峰时进城谋生的农民达8000万人。xii这种暂居形式的迁移顺应了城市保护主义体制,也是改革开放后城乡间搏弈的一种相互妥协。 第三个特征是农民工为城市经济增添了动力,但城市政府对进城农民的歧视性规制近几年在强化。90年代,城市经济的优势突显。1998年城市GDP占全国的%,城市人均GDP是全国的倍。19961998年GDP超过200亿元的城市数分别是34个、40个、46个。xiii盖洛普公司一项调查表明,19941997年,我国城镇家庭年收入的中位值从4380元增至8000元,大城市的中位值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xiv应该提及,农民工对城市经济贡献极大。以佛山陶瓷集团为例,1985年以前每3年产值增一亿元,到1990年每年增加一个亿,19911993每年增加3个亿,产值翻番主要靠新上流水线,而上万名一线工人几乎全是农民工。xv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仅建筑企业雇用的农民工均在50万人以上。在北京,使用外来农民工的成本是国有企业职工的50%左右。xvi整个1990年代,经济从过热到软着陆再到增速逐年下滑,虽然GDP的波动相对平缓,但是宏观调整代价和微观环境压力主要都由农民承受。城市政府部门加强就业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行市容环境整治时,都把进城农民作为主要对象。例如,河南省郑州市1999年规定40个职业禁止、26个职业限制使用外来工。北京市2000年宣布限制外地人谋职的行业从5个增到8个,职业(工种)从34个增至103个。xvii由于受到排斥,进城谋生的农民总数从90年代中期的8000万人降到90年代末的5000万人左右。xviii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到市场、资源和环保的约束,90年代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力远远低于预期。1993年的全国乡镇企业会议提出在亿的基础上,到2000年再吸收5000万劳力,xix实际上到1999年底全国乡镇企业职工仅为亿人。xx而农村剩余劳力和新增劳力仍在上升中,严峻局面下亟需寻找新的出路。第四个特征是近年在地方政府层面兴起推进城市化的高潮,而且不局限在一种模式上。一是把城市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制定近期和中期发展目标。例如湖南省1997年已提出“聚集式发展”,培育大型中心城市和壮大县城。xxi山东省在2000年提出“合理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思路。xxii广西提出“十五”期间城市化要“采取超常规速度向前发展”,城市人口比重由20%增至28% 。xxiii河北省拟将城镇人口比重从目前的%提高到2005年的37%和2010年的43%;江苏省计划从1999年的%提高到2005年的45%;湖北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型环保玻璃隔断工程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评估咨询服务合同样本集
- 2025年贷款中介服务合同范本(2025年度)
- 2025年度体育用品代理招商合同
- 2025年反担保合同担保书范本(人工智能)
- 2025年度输送带定制化制造采购合同示例
- 2025年度网约车司机个人运输服务合同规范
- 2025版山林树木资源保护与开发合同协议
- 2025年护士营养护理学考试题库重点与难点试题解析
- 2025年摄影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摄影构图与审美能力试题
- CJJ1-202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2024年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智慧矿山整体规划建设方案
- 2025年恒丰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 推牌9公式和技巧
- 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链路漏洞检测研究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减肥及代谢手术课件
- 新概念语法填空基础版
- 《媒介批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