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分布.doc_第1页
六盘水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分布.doc_第2页
六盘水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分布.doc_第3页
六盘水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分布.doc_第4页
六盘水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分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三 六盘水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分布一、实践目的1了解地质灾害的类型;2掌握地质灾害成因及特点。二、实践地点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学校附近。3、 实践时间2015年12月24日四、实践内容1.地质灾害及其类型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人、物、设施)相遭遇的结果。没有致灾的作用,灾害无法发生;而若作用遇不到有价值的受灾对象,造不成损失,也不能称为灾害。致灾作用是主导因素,受灾对象是被动客体。地质灾害的类型常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其它特点进行划分,而灾害的大小则以受灾对象的损失大小(规模、价值)加以评估。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它们是: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化、淤泥触变等;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2六盘水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2.1滑坡滑坡是六盘水市地质灾害的最主要灾种,全市共有滑坡625处,占已调查地质灾害点总数的59.9%,受滑坡威胁居民12 214户、53 116人,占全市受灾人口总数的48.40%,受威胁财产14 733.5万元,占全市受威胁财产总数的47.90%。滑坡类型以土质滑坡为主,岩土混合质滑坡次之。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引发因素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有,特别是与强降水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为引发的滑坡数量明显增加;滑坡多发育在泥岩、砂岩或砂岩、灰岩与泥岩、页岩互层及玄武岩出露的地区,所处构造部位大多为褶皱带,断裂发育,且人为工程活动强烈。另外,山区的居民点、学校和厂矿等房前屋后,存在大量的因削坡建房而引发的小型滑坡和崩塌隐患。这些滑坡和崩塌隐患个体小,往往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由于致灾体距离建筑物近,运动速度快,突发性强,危害性极大,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2.2地裂缝地裂缝也是六盘水市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全市共有地裂缝209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0.0%;受地裂缝威胁居民10 529户、43 846人,占六盘水市受灾人口总数的39.90%;受威胁财产10 849.00万元,占全市受威胁财产总数的35.20%。六盘水市地裂缝主要分布在各采煤区,地裂缝在规模上以中小型为主,裂缝宽0.10 20.00 m,最长者可达数千米。主要由于地下进行大面积的矿产开采和矿井疏干排水,导致顶板失去支撑,岩体应力平衡被破坏,围岩产生变形,沿构造裂隙等软弱结构面发生错移拉裂,向上延伸至地面而形成地裂缝。2.3崩塌六盘水市共有崩塌127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2.20%;受崩塌威胁居民2 075户、9 725人,占全市受灾人口总数的8.85%;受威胁财产3 167.40万元,占全市受威胁财产总数的10.30%。大多为岩体崩塌,以中小型为主,其诱因主要为自然因素。近年来,随着道路建设和采矿活动的增多,人为因素引发的崩塌大幅度上升。市内崩塌主要发生于地形陡峻的坡崖地段,所处部位常与断裂、节理和褶皱发育关系密切。2.4泥石流六盘水市共有泥石流57处,占已调查地质灾害点总数的5.00%;受泥石流威胁居民389户、1 702人,占全市受灾人口总数的1.5%;受威胁财产1 694.8万元,占全市受威胁财产总数的5.50%。该市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地形切割强烈、坡降较大、植被较差、雨量相对集中的中低山区以及一些大中型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堆场及其下游地区,其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引发因素主要是强降水(特别是大暴雨)。少数物源为人为作用所致。主要发育于泥岩砂岩、玄武岩及砂岩、灰岩与泥岩、页岩互层分布区,断层密集的中山峡谷地带,大多于每年的5 9月份发生。2.5地面塌陷六盘水市共有地面塌陷31处,有岩溶塌陷和采空区塌陷2种类型,其中岩溶塌陷14处,矿山采空区塌陷17处,占已调查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40%;受地面塌陷威胁居民324户、1 422人,占全市受灾人口总数的1.30%;受威胁财产324.00万元,占全市受威胁财产总数的1.10%。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水城盆地等碳酸盐岩岩类出露、岩溶发育和地下水活动强烈的低洼地区。岩溶塌陷的诱发因素以工程活动为主(地下水开采),如水城盆地的抽水塌陷在贵州岩溶塌陷中非常典型,且全国闻名。六盘市初步圈定了大湾、汪家寨和那罗寨等17块沉陷区,总面积达282 平方千米。 3.地质灾害的特点和成因。3.1地质灾害成因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有:3.1.1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3.1.2开挖边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3.1.3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3.1.4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3.2地质灾害特点3.2.1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斜、翻滚的地质现象。 临灾前兆特征表现为掉块、小崩塌经常出现;新增裂缝;动植物异常。 3.2.2滑坡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临灾前兆特征表现为前缘出现隆起和放射状裂缝;后缘裂缝加宽,产生新裂缝;中部裂缝加宽,产生新裂缝,出现错落台阶,有小坍滑现象;后缘出现斜向裂缝。 3.2.3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它的运动过程介于山崩、滑坡和洪水之间,是各种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临灾前兆特征表现为松散物质丰富;沟谷两侧滑坡、坍滑强烈。 3.2.4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由于其发育的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不同,地面塌陷分为岩溶性塌陷和非岩溶性塌陷。3.2.5地裂缝 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