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二政治必修四 一、【教学目标】: 识记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分析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联系具有条件性 三、【辅助教学】: 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世界是不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 课堂探究:你能说出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吗 ? 探究提示:例如。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学习之间的联系等。(同学们回答。 ) 1、联系的 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2 / 6 联系是普遍的。 (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2)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补充: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二)、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及要求 (1)联系是客观的 联 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 (2)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具体说来,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它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 “ 人化 ” 的特点,但这种联系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3 / 6 性,并经过 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所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重要特征。 课堂探究: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生态平衡,但人又不能破坏生态平衡,这是为什么 ? 探究提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同时,人又必须尊重生态平衡的规律。 2、人与事物联系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人们虽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了。 (三)、联系的多样性 l、联系的多样性及表现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4 / 6 (2)把握联系 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只注重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课堂探究: (1)废旧电池是通过哪些环节危及人类健康的 ? (2)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探究提示: (1)废旧电池通过污染耕地、水,继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进而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2)今天提倡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模式能充分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2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课堂探究: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结合所学的哲学原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探究提示: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必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5 / 6 然的关系,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必将 受到惩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同时也承认联系具有多样性,它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环境,而且还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宝库。人们一旦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成为自然的朋友。 五、【板书设计】: 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世界是不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 遍性 (二)、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及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屋面坡改平施工方案
- 馒头加工厂施工方案
- 棋艺运动会活动方案策划
- 社会网络与语言保护-洞察及研究
- 移动支付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洞察及研究
- 花冠营销方案
- 白猫肝脏纤维化代谢物标志物筛选-洞察及研究
- 分布式进程同步新范式-洞察及研究
- 肥肠营销方案
- 营销方案竞标
- 测绘新技术之无人机的
- 2025年新九年级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人教版)专题07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 (学生版)
-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课件
- 地铁站消防维保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国庆司机安全培训
- 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规程T-ZCEAS 1001-2024知识培训
- 十五五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思路
-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1
- T/CUWA 60055-2023城镇排水管道螺旋缠绕内衬法修复用硬聚氯乙烯(PVC-U)带状型材
- 《职业生涯概述》课件
-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典型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