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文】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探究_第1页
【哲学论文】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探究_第2页
【哲学论文】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探究_第3页
【哲学论文】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探究_第4页
【哲学论文】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哲学论文】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探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给中国的人口变化带来显著改善,有效控制了中国人口的过快增长。但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至今也碰到一些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问题,独生子女抚养负担过重问题等等。本文通过三个方面来探究计划生育政策所引起的的相关问题。首先是计划生育的发展及调整,其次是通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发展变化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最后是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所引起的的相关问题也是值得思考与讨论的。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走过了两代人的时间”1。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王金营,赵贝宁,2012)一文中介绍,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和妇女生育率十分高,都处于高生育水平状态,人口处于高增长状态。人口的大量增加,特别是青少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党和国家开始提出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期间提倡节制生育,简历相关机构,这一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没有明确限制的,既没有限制孩子数量也没有强制执行,重点在于宣传教育。1973年提出“晚、稀、少”政策。1978年明确生育子女数量并且将计划生育纳入宪法。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做出了改革与调整,这“两代人的时间”1里,计划生育政策也在不断的作出调整以适应新的人口现状。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王金营,赵贝宁,2012)一文中就对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例如放宽二胎政策,以克服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放开二胎政策一直是近几年计划生育改革的讨论重点,2011年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透露计生部门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之后关于是否放开二胎便一直成为热点问题,很多专家对此做了研究。2013年12月23日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称,明年第一季度有关省市区将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这可以说是是计划生育政策改革一大突破。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伴随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相应政策也应运而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普惠型社会保障背景下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田青,2010)和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 回顾与前瞻(谭江蓉,杨云彦,2012)两篇文章都是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出发,讨论计划生育政策变化发展的。虽然在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才在国家层面上明确提出“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但是计划生育优惠政策是从1973年正式提出夫妇生育孩子实行“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后就伴随而来的。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还做出相应规定,如高等学校不招收已婚青年入学:招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有女无儿户; 农村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农村口粮实行按人分等定量分配制度; 后来, 又提出奖励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 对无子女的老人逐步实行社会保险。在城市住房分配和职工福利方面也采取了适当措施, 使有关政策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开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发展变化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三、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及影响我们要讨论的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及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显著,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快速降低了中国妇女的生育率和新生婴儿出生率,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首先从人口变化上来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期间,中国的人口增长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少出生的人口数量以及少增加的总人口数量达到3亿左右。同时人口增长模式也迅速转变,仅30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人口再生产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型的转变。其次从经济效应上看,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模式的巨大转变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出生率( 人口增长率) 下降会提高国民储蓄率与人均GDP 的增长率”。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 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汪 伟,2010)一文就“运用中国1989-2007年的分省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经验结论与模型的理论预测相一致, 人口变量的变化能够解释人均GDP 增长率的绝大部分变化, 也能很好解释储蓄率的变化。”1然后在文化影响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本身就是对中国的传统生育观念的一种颠覆。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养儿防老这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当时还是影响甚广的,特别是在农村。而且儿女数量也是家庭劳动力的体现,这也直接关系到家庭甚至家族的整体水平。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影响力远小于城市,而且对于农村国家也有一些放宽政策。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有着特殊文化背景的群体,比如少数民族。一般少数民族都是有宗教信仰的,这些宗教信仰的影响也跟中国的传统观念一样影响着这些人,甚至可以说宗教信仰的影响要比传统文化更加严重一些。弃婴与收养:计划生育与村落生育文化的冲撞与耦合对1990 年代赣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运行逻辑的一项微观解读(田先红,2012)一文中通过解读20 世纪末赣南农村涌现的弃婴潮和收养高峰和介绍村落生育文化以及讨论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击,揭示了计划生育工作“背后所隐藏的实际上都是国家与农民关系问题,亦即国家权力该以何种方式进入乡村社会、如何与数量众多且又高度分散的小农相对接的问题。”文中的观点是新颖的,以内是微观解读所以代表性方面是有些欠缺的,同时这个结论是否合理还有待讨论。除了对传统观念及宗教信仰的冲击,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家庭结构与文化,也就是独生子女现象。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严重的80后、90后还有00后的一批人,在独生子女这样一个光环下的成长也是一种颇为独特的文化现象。那么计划生育政策对他们这一代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找到一篇文章通过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最早也是最大的一代人80后来讨论这个问题。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感吗80 后一代视角的研究(王伟、景红桥、张鹏2013)一文通过使用兄弟姐妹数量代理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在CGSS2008 数据的基础上从80 后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了80后即在1980 1989 年间出生的999 个居民作为样本.以往的观点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使得80后兄弟姐妹个数减少,独生子女幸福感降低,但是文中的结论是兄弟姐妹个数对80后幸福感的影响为负。同时解释80后幸福赶紧昂地的直接原因是资源紧缺。稳重的观点也是十分独特的,但是文章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相关性还不够。四、浅谈计划生育政策不足国际社会一直十分关注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吓得人权保护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不做深入探究,但是中国的学者大部分是通过列举中国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中国人口变化的特殊性来解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合理的一面。但是在对于个体生命这一方面,学者的谈论甚少。中国计划生育、人口发展与人权保护(湛中乐,苏宇,2009)这篇文章也是从法律的角度对人权保护这一话题进行探究,提出在人口领域的国际人权标准在法律体系上的差别,是基于不同的权利哲学造成的。同时也倡导要反思我们的人权保障工作。有学者谈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足但也是文章中相当少部分内容,或者是用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以及成果将这些问题盖过。笔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功绩与其自身缺陷是两个不同领域,这不同于数学上的正与负的关系。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的控制了我国人口增长,使近50年来少增长人口达到3亿,资源节约,经济增长,这些都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功劳。但是当我们谈及计划生育政策的不足时,就不能用绩效来评价。不是有功劳的政策就不存在缺陷,也不是有功劳的政策缺陷就少或者可以不予理睬。我们不能用“不管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