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案例选编的论文_第1页
“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案例选编的论文_第2页
“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案例选编的论文_第3页
“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案例选编的论文_第4页
“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案例选编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案例选编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原文作者:佚名12396星火科技热线是科技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统一开通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公益热线,“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由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共建。热线拥有一支由市农科院近百名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面向农业生产提供24 h不间断的专业服务。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每天保证有34名专家值班,回答用户提出的生产技术问题;周末和其他非工作时间由电脑语音自动进行服务。用户可以用电话或者手机拨打12396,按照语音提示,收听语音信息,或者按0号键与专家通话;也可以在12396网站上提问,由专家回答;或者通过摄像头直接与专家视频,专家可以通过视频查看作物实物,进行诊断。热线实行公益性服务,用户除支付本地通话费外,没有额外费用。热线联系方式:电话直拨:010-12396;网址:;email:bj12396。为帮助广大读者解决生产问题,传播实用技术,我刊特开辟专栏,精选咨询热线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连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借鉴和启迪。 案例 通州区食用菌种植户拨打“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咨询,问是否可以使用玉米芯和豆秸栽培平菇,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应如何掌握?热线食用菌专家进行了如下解答:随着食用菌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栽培平菇的主要原料棉籽壳也越来越紧缺,价格逐年提升。玉米芯、豆秸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在北京郊区较为丰富,用玉米芯、豆秸栽培平菇,能够生长很好,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据试验,以玉米芯、豆秸为主要原料,采用袋栽高产栽培技术栽培平菇,可使生物学效率稳定在100%120%,栽种比较好的,产量还能再提高。在利用玉米芯、豆秸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时,应主要掌握下列几个方面: 1 栽培季节 一般在秋季栽培,9月制作栽培袋,910月发菌,10月至翌年4月出菇。此时栽培,有利于发菌、减少菌袋污染,也有利于冬春冷凉季节出菇。 2 培养料配制 应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和豆秸,经太阳暴晒23 d,用筛眼孔径为1 cm的粉碎机粉碎。玉米芯粉成玉米粒大小,豆秸长度不超过8 mm,不需要过筛。 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70%,豆秸28%,石膏1%,石灰粉1%,含水量60%左右; (2)玉米芯50%,豆秸42%,麦麸5%,石膏1%,石灰粉2%,含水量60%左右。 其中石灰粉要在水中溶解后拌入料内,控制料水比1(),使最终培养料含水量达到标准,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在拌料过程中,力求搅拌均匀。拌料后,用手紧握培养料,手心湿润而不滴水时为宜。3 堆料发酵 将拌匀的培养料堆成宽 m、高 m、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堆时要保证料堆松散,不得踩压和拍打。建堆后,用尖头棒在料堆上直向和斜向打孔,孔与孔的间距为30 cm,打孔时要注意从上至下打透,然后覆盖薄膜保湿增温。当料温达到6065 时,维持1 d进行翻堆。翻堆时要把表层和底部的料翻到内部,将内部的料翻到表层,混合均匀。复堆后,用前法再打孔,覆膜保湿增温,待温度再次上升到60 左右时,再维持1 d后翻堆。这样翻堆3次,直至培养料中间无白心,无酸臭气,散堆降温装袋。注意配料装袋时,含水量应保持在60%左右。堆制发酵后,如果培养料发干,可以适当补充水分,使含水量达到60%左右。在春季或者深秋栽培时,由于气温偏低,菌袋污染率不高,也可以不经过堆制发酵,直接拌料装袋栽培。 4 菌袋接种 品种选择 一般选用糙皮侧耳,如黑平1号、黑平2号、平菇99、天达788、平杂3号等高产抗杂品种。 论文网装袋接种 当料温降到30 以下时,采用25 cm35 cm的聚乙烯筒袋,配以优质菌种,按3层接种法(中间1层,两端各层)接种,菌种用量不少于干料重的15%20%。5 菌袋发菌期管理 在菌袋接种后,放入培养车间或菇房前,应该使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熏蒸消毒,每立方米消毒空间用药 g,以净化空气环境,防止杂菌污染菌袋。 在菌袋发菌期要加强温度、水分、通风换气和光照等管理。 接种后按常规方法上垛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225 ,不能超过28 ,并随时注意观察垛内的温度变化,温度过高时要及时翻垛。 要加强通风换气,控制培养车间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下,不要阳光照射。豆秸栽培平菇,菌丝生长旺盛,播种1015 d后,每袋可用针在发好菌的地方扎810个微孔,补充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氧气,以加速其生长。发菌时要保持地面清洁, 2530 d菌丝即可长满。6 菌袋出菇期管理 将发好菌的菌袋在出菇场内单排上垛,排放菌袋数量根据菇房南北距离来确定,上、下垛之间要留一定的间隔,便于通风透气,垛间距离为1 m。 出菇时要注意温度管理,菇房温度在815 时适宜出菇。 为防止菌袋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可解开袋口降温提湿,并加强通风换气。每天地面应该多洒水,始终保持湿润,并向空中、墙壁上喷雾34次,使菇场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严禁向幼蕾喷重水。菌蕾略张开时,可以根据情况对菇体喷施少量氮肥,促进生长。当菇盖平展时要及时采收,并将料面清理干净,将袋口薄膜捏拢,停止喷水35 d,迅速提温,促进袋内菌丝恢复生长。当有新的菇蕾开始出现时,加大昼夜温差,逐渐增加用水量,将菇场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继续催蕾,促进二茬出菇。以后各潮出菇管理以此类推。在出菇期间食用菌发生病害时,可使用5 000倍液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