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ppt_第1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ppt_第2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ppt_第3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ppt_第4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关系史讲稿深圳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李联春,课程简介: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外部关系。阐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授课教材: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书目: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2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6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9(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13HansMougenthau:PoliticsamongNationstheStruggleforPowerandPeace,AlfredKnopf,Inc.,1978.14KarlDeutsch:TheAnalysisofInternationalRelations,EaglewoodCliffs,1978.,导言、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本质上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学科。A新兴:与传统学科如历史学、哲学等相比,兴起比较晚。B跨学科: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法学、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等学科的基础。与外交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学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国际关系史的定义,指的是近(现)代以来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关系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它以国家(即主权)行为体之间关系的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把具有国际性质的非国家(即非主权)行为体的发展变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国际关系史定义,是研究国际社会中各地区、各国家、各国际组织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思想、教育、宗教和民族等领域中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结果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宗旨与目的,开设本课程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关心时政,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在了解国际关系史的同时,增加外交知识,对世界格局和中国当代外交政策的制定、实施有自己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增加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从而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担。以史为鉴可以更好地面向未来。,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家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国际体系通常包括体系的层次(level)部门(sector)。层次:体系、次体系、单位、次单位和个人(而不象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只聚焦于单位层面)部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及环境(而不象以往的国际关系史只注重政治军事部门),体系和层次由于互动能力的作用而形成某种结构和模式即国际格局。(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引起的交通和通信技术、商业金融等社会技术的进步)确定国际关系格局离不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主要单位民族国家。A)因此民族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最主要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行为体,B)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和大国的兴衰也就成为认识国际关系格局的关键。,一.国际体系,体系: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国际体系”:是“一种独立政治实体(国家)之集合体的政治体系,这些实体非常频繁地并且依据一些规律性程序进行交往”。,国际体系的演变,1威斯特伐利亚特体系与世界(16481815年)2维也纳体系与世界(18151883年)3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与世界(18831894年)4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18941918年)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6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7.世界多极化体系(1991-现在),1威斯特伐利亚特体系与世界(16481815年),威斯特伐利亚特体系与世界(16481815年),A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B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C促成了一种多元政治格局D18世纪,法国、英国、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等欧洲五强崛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当时主要反映的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2维也纳体系与世界(18151883年),A维也纳体系是在欧洲反法联盟围剿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B正统主义、均势、补偿三原则C均势的“黄金时期”D1948革命、克里米亚战争和德国的统一最终促使这个体系的崩溃,2维也纳体系与世界(18151883年),3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与世界(18831894年),A德国的统一B大陆联盟体系C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D具体外交战略可以概括为在均势外交原则指导下的联奥、拉俄、亲英、反法。E18841885年柏林会议D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4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18941918年),A殖民帝国主义兴起B英国放弃了恪守已久的“光辉孤立”C德国的“东方政策”D三次帝国主义战争,重新瓜分世界。E美国的“大棒政策”、“金元外交”和“门户开放”政策F欧洲霸权体系开始解体,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全球性的体系B防止战败国东山再起,满足和平衡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建立国联等机构和条约来防止战争;C集体安全/民族自治/公开外交/航海自由/裁军等原则。,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特点,A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B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C德国和俄国被排除在体系之外,留下“隐患”D对战败国德国的苛刻惩罚,激起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心理。E战胜国之间的矛盾。,6.雅尔塔体系,A美苏是体系的主宰,根本改变了欧洲中心的国际关系结构。B体系的进步性和特点:C对战败国处理,用民主方式解决战败国问题。规定了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军国主义化原则;D确立了一系列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和准则:集体安全/各国主权平等/国际合作/民族自决/和平解决争端/不干涉内政等原则;E初步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中心,其他专门性/地区性国际组织为补充的国际关系约束/协调机制。,雅尔塔体系的缺陷:,A东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对抗性,不可调和。B两极格局具有的对抗性导致国际局势长期紧张/对抗。C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盛行。,7.世界多极化时代(后冷战时代),一超多强?单极世界?全球化时代面临新的挑战,地区性的冲突不断出现:南斯拉夫冲突两伊战争中东危机非洲种族屠杀冲突区域性合作趋势加强。(欧盟的扩张,南南合作,南北对话。),二国际格局,国际格局structure指国际舞台上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几大战略力量。即指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与态势。,历史上的国际格局包括:威斯特法利亚格局维也纳格局两极格局,三大国外交思想,1英国与实用主义外交政策2法国与欧陆霸权政策3德国与东西方政策4俄罗斯与海陆扩张政策5美国与“天定命运”6日本与“岛国情节”7中国与“天下主义”,1.英国与实用主义外交,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三个优势:1)是最早形成的民族国家之一。2)岛国的优越地理位置。3)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摇篮。其“实用主义”外交思想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在历史中形成的基本点:“力量均势”“自由贸易”“超然地理优势”这三点有一个前提:即英国能否保持它的首强地位?,2.法国与欧陆霸权,法国人认为他们是塑造了现代欧洲历史的人。法国人既为欧洲塑造了一个最伟大的封建文明,又为现代世界树立起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典范。法兰西的民族情感从历史上便是在同盎格鲁萨克森人的抗争、对立和争夺中得到了滋养。法国欧陆霸权的外交政策取向使法德两大民族的关系成为法国对外关系中的有一个重点。法国是“欧洲主义”加法兰西“民族主义”的民族。外交思想集中体现两者的结合。,3.德国与东西方政策,德意志在历史上长期分裂,使德国成为是一个晚熟国家,并有着改变民族分裂的历史情结。德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西南北之交,英、法、俄、奥、意等强国环伺。德国地缘政治对外交思想的影响是有延续性的即竭力维持原状,同东方和西方的大国开展关系,缓解和消除别人对德国的疑惧,来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宽阔的活动天地,稳步地谋求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的“世界政策”外,德国在其余的大部分时期的外交都或多或少地遵循着这样的外交传统一项东西贯通的外交政策。,4.俄罗斯与海陆扩张,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处于东西方的结合部。作为一种文明,俄罗斯具有东西混杂的特点。彼得大帝是斯拉夫扩张主义的奠基人,他被后来的俄罗斯人当作民族英雄和近代俄国的缔造者来称颂、讴歌。他为俄罗斯树立起一个致富致强的传统陆路蚕食加水域开拓;构成了从彼得大帝起的一贯政策。,5.美国与“天定命运”,美国200多年的历史进程:美国美洲亚洲欧洲世界美国崛起的因素(地理优势;制度;文化;社会;人物;历史机遇)独立后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对应三个口号与目标):大陆扩张期(17751897年)“孤立主义”海外扩展期(18981945年)“门户开放”全球称霸期(1946至今)“遏制与领导”美国的外交理念: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统一,6.日本与“岛国心理”,日本的历史具有其独特的内在特点:1)日本群岛孤立,历史非常单纯而完整。2)日本处于中国文化圈的遥远的边缘地带,在大量吸收中国文化同时,也坚持自己的主要制度和价值标准。3)日本的政治和社会进化特别缓慢。日本在外交思想上凸现了两大特征:1体现“岛国根性”的狭隘心理,即不愿对世界负责。2是“强者崇拜”的心态,缺乏是非善恶感,7.中国与“天下主义”,历史悠久:是当今世界历史最为悠久、连续性未被打断的惟一大国。文化与民族性:“天下主义”或“中华帝国观”与世界“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外交思想.传统的“中华帝国观念”、“王道”与“霸道”的对外政治文化,与西方的现代国家主权观念相互撞击有可能对国际关系的未来产生和提供一种新的思想资源。作为一种政治伦理、文化、规范、制度甚至目标的“天下主义”在全球化时代正面临着新的批判和整合。,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和问题意识。系统扎实的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国际体系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一定体系内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各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历史。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国际关系理论学习1、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A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国家观、民族观战争与和平理论、B历史发展的“合力论”、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C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思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以及阶级分析的方法,以上理论是本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方法。,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7090年代第一世界:美,苏两国第二世界:英,法,德,日,意第三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2.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书该书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三次大论战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前后时间跨度为80年,内容涵盖西方近十个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几十种有影响的理论观点。,1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摩根索、卡尔、沃(华)尔兹、米尔斯海默.理想主义代表人物:威尔逊,一为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解释性理论,认为国际社会存在某种确定的规律性,国际事件和国际现象的发生有其一般趋势,由内在的规律所支配,不论这一规律是追求权力还是获得利益,抑或是维护和平。解释性理论以探讨国际社会政治生活的一般规律,从而为现实政治服务为目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属于这一类。,二为建立在反思主义基础上的构成性理论,强调理论的反思和思想、文化建构的功能。国际关系的构成性理论,是一个“大杂烩”,包括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建构主义等。,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分为两大流派: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和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多元主义也是自由制度主义,包括相互依存理论、国际机制论、全球社会治理等。而世界主义主要指世界体系理论。中国一些学者认为,当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三足鼎立: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一些基础的次理论,如均势论、霸权稳定论、民主和平论甚至文明冲突论等等,都可以归入以上的不同类别中。,方法论划分:可分为三类:传统(历史)主义、科学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批评理论)。不同范式划分:可分为现实主义、多元主义和全球(世界)主义。,第一节什么是理论研究基点第二节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定义之辩第三节“国际关系理论之父”理论渊源第四节“国际关系理论大师”历史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