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寄生虫药物.ppt_第1页
抗寄生虫药物.ppt_第2页
抗寄生虫药物.ppt_第3页
抗寄生虫药物.ppt_第4页
抗寄生虫药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抗寄生虫药,2,概述,1、寄生虫病的发生情况寄生虫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和动物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中很多寄生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3,概述,2、抗寄生虫药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驱除和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4,概述,(2)抗寄生虫药的分类根据药物抗虫作用和寄生虫分类,可将抗寄生虫药分为:抗蠕虫药又称驱虫药。根据蠕虫的种类,又可将此类药物分为:驱线虫药、驱绦虫药、驱吸虫药。抗原虫药根据原虫的种类,分为: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焦虫药(抗梨形虫药)、抗滴虫药。杀虫药又称杀昆虫、杀蜱螨药。,5,概述,3、理想抗寄生虫药的条件(1)安全凡是对虫体毒性大,对宿主毒性小或无毒性的抗寄生虫药是安全的。(2)高效、广谱,高效是指应用剂量小、驱杀寄生虫的效果好,而且对成虫、幼虫,甚至虫卵都有较高的驱杀效果。,广谱是指驱虫范围广。动物寄生虫病多系混合感染,特别是不同类别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因之生产实践需要能同时驱杀多种不同类别寄生虫的药物。,6,概述,(3)具有适于群体给药的理化特性内服药应无味、无特臭、适口性好,可混饲给药。能溶于水。用于注射给药者,对局部应无刺激性。杀外寄生虫药应能溶于一定溶媒中,以喷雾等方法群体杀灭外寄生虫。以浇淋方法给药或涂擦于动物皮肤上,既能杀灭外寄生虫,又能在透皮吸收后,驱杀内寄生虫。,7,概述,(4)价格低廉可在畜牧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5)无残留食品动物应用后,药物不残留于肉、蛋和乳及其制品中,或可通过遵守休药期等措施,控制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8,概述,4、作用机理(1)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不少抗寄生虫药通过抑制虫体内酶的活性,而使虫体的代谢过程发生障碍。例如:左旋咪唑、硫双二氯酚、硝硫氰胺、硝氯酚能抑制虫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阻碍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阻断了ATP的产生;有机磷酸脂类能与胆碱脂酶结合,使酶丧失水解乙胆碱的能力,引起虫体兴奋、痉挛,最后麻痹死亡。,9,概述,(2)干扰虫体的代谢某些抗寄生虫药能直接干扰虫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例如:苯并咪唑类能抑制虫体微管蛋白的合成,影响酶的分泌,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三氮脒能抑制动基体DNA的合成,而抑制原虫的生长繁殖;,10,概述,氯硝柳胺能干扰虫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影响ATP的合成,头节脱离肠壁而排出体外;氨丙啉的化学结构与硫胺相似,故在球虫的代谢过程中可取代硫胺而使虫体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有机氯杀虫剂能干扰虫体内的肌醇代谢。,11,概述,(3)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有些可直接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影响其运动功能或导致虫体麻痹死亡。例如:哌嗪有箭毒样作用,使虫体肌细胞膜超极化,引起弛缓性麻痹;阿维菌素类则能促进氨基丁酸的释放,使神经肌肉传递受阻,导致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噻嘧啶能与虫体的胆碱受体结合,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作用,引起虫体肌肉强烈收缩,导致痉挛性麻痹。,12,概述,(4)干扰虫体内离子的平衡或转运聚醚类抗球虫药能与钠、钾、钙等金属阳离子形成亲脂性复合物,使其能自由穿过细胞膜,使子孢子和裂殖子中的阳离子大量蓄积,导致水分过多地进人细胞,使细胞膨胀变形,细胞膜破裂,引起虫体死亡。,13,概述,5、应用注意(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药物、寄生虫、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P61)(2)预试为控制好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在使用抗寄生虫药进行大规模驱虫前,务必选择少数动物先作驱虫试验,以免发生大批中毒事故。,14,概述,(3)交替用药在防治寄生虫病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物,以避免或减少因长期或反复使用某些抗寄生虫药而导致虫体产生耐药性。(4)药残为避免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和造成公害,应熟悉掌握抗寄生虫药物在食品动物体内的分布状况;遵守有关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和休药期的规定。,15,第一节抗蠕虫药,16,第一节抗蠕虫药,概念抗蠕虫药是能杀灭或驱除寄生于畜禽体内蠕虫的药物,亦称驱虫药。分类驱线虫、驱绦虫、驱吸虫。,17,一、驱线虫药,主要的驱线虫药物:1、抗生素类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莫西菌素、越霉素A潮霉素B米尔倍霉素肟、2、苯并咪唑类喹苯咪唑、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硫苯咪唑、磺苯咪唑、丁苯咪唑、苯双硫脲、丙氧苯咪唑、丙噻苯咪唑。,18,一、驱线虫药,3、咪唑并噻唑类左咪唑、四咪唑。4、四氢嘧啶类噻嘧啶、甲噻嘧啶、羟嘧啶。5、有机磷化合物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蝇毒磷。6、其他驱线虫药乙胺嗪、碘噻青胺硫胂胺钠等。,19,(一)有机磷类,有机磷化合物最早主要用作农业和环境杀虫药。以后将一些毒性较低的化合物发展为兽药而用于驱虫的有敌百虫、敌敌畏、蝇毒磷、哈罗松和奈肽磷等。我国应用最广的首推敌百虫。,20,(一)有机磷类,作用机制有机磷化合物驱虫杀虫作用机理是抑制虫体内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蓄积而引起虫肌麻痹致死。有机磷对虫体内胆碱酯酶的抑制程度可因虫种或药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有机磷与虫体胆碱酯酶的结合。如呈不可逆性时则驱虫作用强;反之,如呈可逆性时,则作用弱。,21,(一)有机磷类,安全性有机磷化合物对畜禽安全范围较小,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抑制畜禽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使体内乙酰胆碱蓄积过多而出现胆碱能神经兴奋的症状。中毒后可用阿托品或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双解磷等解毒。,22,(一)有机磷类,注意:鹅脑中胆碱酯酶在哈罗松作用下呈不可逆性抑制,因此哈罗松对鹅毒性很大。有机磷的用量应该准确,过大不仅会增强毒性,而且有残留。停药期:一般规定用药后7d方可屠宰上市,23,(一)有机磷类,敌百虫,理化性质兽用为精制敌百虫。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反应,性质不稳定,宜新鲜配制。在碱性水溶液中不稳定,可生成敌敌畏,毒性增强。在空气中易吸湿结块或潮解。在固体和熔融时均稳定,稀水溶液易水解。,24,(一)有机磷类,药动学无论以何种途径给药都能很快吸收。主要分布于肝、肾、心、脑、脾,肺次之,肌肉、脂肪等组织较少。体内代谢较快,主要由尿排出。作用与应用敌百虫是国内曾广泛应用的广谱驱虫药,不仅对消化道线虫有效,而且对某些吸虫(如姜片虫、血吸虫)亦有一定效果,对鱼鳃吸虫和鱼虱也有效。外用可做杀虫药。,25,(一)有机磷类,毒性在有机磷化合物中属低毒药物之一,但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易发生中毒。主要症状为腹痛、流涎、缩瞳、呼吸困难、肌痉挛、昏迷直至死亡。羊和禽敏感。,26,(二)咪唑并噻唑类,27,(二)咪唑并噻唑类,对畜禽主要消化道寄生线虫和肺线虫有效,驱虫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四咪唑(噻咪唑)、左旋咪唑(左咪唑、左噻咪唑)。四咪唑为混旋体,左旋咪唑为四咪唑的左旋体,驱虫主要由左旋体发挥作用。,28,(二)咪唑并噻唑类,左咪唑左旋咪唑、左噻咪唑,理化性质常用其盐酸盐或磷酸盐。为白色晶粉。易溶于水,在酸性水溶液性质稳定,在碱性水溶液中易水解失效。,29,(二)咪唑并噻唑类,药动学吸收内服、肌肉注射吸收迅速和完全。可通过皮肤吸收。犬内服的生物利用度为4964%,达峰时间约245h;猪内服及肌内注射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62%和83%。排泄主要通过代谢消除,原形药(少于6%)及代谢物从尿中排泄,小部分随粪便排出。,30,(二)咪唑并噻唑类,作用与应用驱虫作用左咪唑为广谱、高效、低毒驱虫药,对牛、羊主要消化道线虫和肺线虫有极佳的驱虫作用。对多数寄生虫幼虫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但对毛首线虫、肺线虫、古柏线虫幼虫仍有良好驱除作用。对苯并咪唑类耐药的捻转血矛线虫和蛇形毛圆线虫,应用左咪唑仍有高效。左咪唑还能使虫体肌肉挛缩,加之药物的拟胆碱作用,使麻痹的虫体迅速排出体外。,31,(二)咪唑并噻唑类,免疫调节功能左咪唑还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通过刺激淋巴组织的T细胞系统,增强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反应,提高淋巴细胞活性物质的产生,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并增强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对宿主具有明显的免疫兴奋作用。毒副作用毒副作用类似于抑制胆碱酯酶后的效应,可用阿托品解毒。,32,(二)咪唑并噻唑类,注意事项注射给药,时有发生中毒事故,因此单胃动物除肺线虫宜选用注射给药外,一般宜内服给药。局部注射时对组织有较强刺激性,尤以盐酸左咪唑为甚,磷酸左咪唑刺激性稍弱。马慎用、骆驼禁用;泌乳期禁用。休药期:内服,牛2d,羊、猪3d;皮下注射,牛14d、羊28d。,33,(三)苯并咪唑类,苯并咪唑类是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蠕虫药。主要的药物有:甲苯咪唑、芬苯达唑、康苯咪唑、丁苯咪唑、阿苯达唑、奥芬达唑、芬苯达唑、三氯苯咪唑、尼托比明。,34,(三)苯并咪唑类,作用主要对线虫具有较强的驱杀作用,有的不仅对成虫,而且对幼虫也有效,有些还具有杀虫卵作用。但由于理化性质和药动学特征的差异,其作用也有不同,有些药物对绦虫、吸虫也有驱除效果,如:阿苯达唑;三氯苯达唑主要做驱吸虫药。,35,(三)苯并咪唑类,作用机理基本上都是细胞微管蛋白抑制剂,使虫体的消化和营养吸收降低。在哺乳动物体温情况下,苯并咪唑对线虫微管蛋白的亲和力比哺乳类高得多,如猪蛔虫胚胎的微管蛋白对甲苯咪唑的敏感性比牛脑组织高384倍。对宿主毒性低。,36,(三)苯并咪唑类,不良反应一般毒性低、安全范围大。具有致畸作用,对妊娠24周的母绵羊给予阿苯达唑、丁苯咪唑或康苯咪唑可诱发各种胚胎畸形,以骨骼畸形占多数。其致畸作用认为与抑制微管蛋白和有丝分裂的作用机理有关。苯并咪唑类药物对人类也可引起与动物同样的潜在危害,应引起关注。,37,(三)苯并咪唑类,阿苯达唑(丙硫苯咪唑、抗蠕敏),理化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不溶,在氯仿或丙酮中微溶。在冰醋酸中溶解。,38,(三)苯并咪唑类,药动学脂溶性高,比其他本类药物更易从消化道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为阿苯达唑亚砜和砜等代谢物,亚砜具有抗蠕虫活性。内服后约47%代谢物从尿液排出。除亚砜和砜外,还有羟化、水解和结合产物,经胆汁排出体外。,39,(三)苯并咪唑类,作用与应用作用机理能抑制虫体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活性,阻断ATP的产生,导致虫体肌肉麻痹而死亡。作用范围为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型驱虫药,对动物线虫、吸虫、绦虫均有驱除作用。,40,(三)苯并咪唑类,羊:低剂量对以下虫体均具良好效果: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细颈线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马歇尔线虫、古柏线虫、网尾线虫、莫尼茨绦虫成虫高限治疗量对以下虫体亦有明显驱除效果:多数胃肠线虫幼虫、网尾线虫末成熟虫体、肝片吸虫成虫,41,(三)苯并咪唑类,牛:对牛大多数胃肠道线虫成虫及幼虫均有良好效果。毛圆线虫、古柏线虫、牛仰口线虫、奥斯特线虫、乳突类圆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极佳的驱除效果。高限治疗量对:辐射食道口线虫、细颈线虫、网尾线虫、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亦有良效。通常对小肠、真胃未成熟虫体效果优良,而对盲肠及大肠未成熟虫体效果较差。阿苯达唑对肝片吸虫童虫效果不稳定。,42,(三)苯并咪唑类,马:马大型圆线虫(普通圆形线虫、无齿圆形线虫、马圆形线虫)及多数小型圆形线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高效。猪:猪蛔虫、食道口线虫、六翼泡首线虫、毛首线虫、刚棘颗口线虫、后圆线虫(肺线虫)均有良好效果。阿苯达唑对蛙状巨吻棘头虫效果不稳定。,43,(三)苯并咪唑类,犬、猫:对犬蛔虫及犬钩虫、绦虫均有高效。每日20mg/kg连用3d,对犬肠期旋毛虫亦有良好效果。感染克氏肺吸虫的猫,每日3次,内服5mg/kg,连用14d,能杀灭所有虫体。,44,(三)苯并咪唑类,家禽:对鸡蛔虫成虫及未成熟虫体有良好效果,对赖利绦虫成虫亦有较好效果。但对鸡异刺线虫、毛细线虫作用很弱。对鹅剑带绦虫、棘口吸虫、鹅裂口线虫、棘口吸虫有高效。野生动物:对白尾鹿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细颈线虫疗效甚佳。对肝片吸虫成虫及童虫效果极差。,45,(三)苯并咪唑类,注意马较敏感,不能连续给予大剂量;牛、羊妊娠45d内禁用;产奶期禁用。休药期:牛27d、羊7d。,46,(四)阿维菌素类,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醋类抗寄生虫药。目前在这类药物中己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较高的安全性,是理想抗内、外寄生虫药。特点:广谱、高效、安全、用量小,,47,(四)阿维菌素类,药动学具有高脂溶性,因此其药物动力学特征具有较大的表观分布容积和较缓慢的消除过程。吸收经口服、注射给药,均易吸收,且吸收速率较快。以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较高,体内药物持续时间较长。对某些寄生虫尤其节肢动物的杀灭作用皮下注射优于内服给药。排泄伊维菌素主要在肝和脂肪中代谢,98%从粪便中排泄。,48,(四)阿维菌素类,作用机理可增强无脊椎动物神经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使神经麻痹,并可导致动物死亡。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用治疗剂量驱杀哺乳动物体内外寄生虫时,由于血脑屏障的影响,进入其大脑的数量极少。因而只有当大量的阿维菌素类进入哺乳动物的大脑时,才可能导致其中毒。因此,阿维菌素类药物用作哺乳动物的抗内、外寄生虫药较安全。,49,(四)阿维菌素类,安全性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哺乳动物、鸟类、鸡、鸭毒性很小。阿维菌素类药物对植物无毒,不影响土壤微生物,对环境是安全的。,50,(四)阿维菌素类,耐药性近几年来,在许多国家相继出现了阿维菌素类的耐药虫株,且主要集中于绵羊和山羊。阿维菌素类驱虫药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可能包括虫体对药物摄入量的减少、代谢增强和氯离子通道受体发生改变三个方面。频繁用药和亚剂量用药可能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两大主要原因。,51,(四)阿维菌素类,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乙酸乙醋中易溶。性质稳定。但溶液易受光线的影响而降解。,作用与应用具有广谱、高效、用量小、安全等优点,对线虫、昆虫和蛹均具有高效驱杀作用。马、牛、羊、猪消化道和呼吸道线虫、马盘尾丝虫的微丝蚴、猪肾虫等均有良好驱虫效果。马胃蝇、羊鼻蝇的各期幼虫有极好的杀灭作用。,52,(四)阿维菌素类,牛、羊的疥螨、痒螨、毛虱、血虱、腭虱、猪疥螨、猪血虱等外寄生虫有极好的杀灭作用。兔疥螨、痒螨、家禽羽虱都有高效杀灭作用。犬、猫钩口线虫的成虫及幼虫、犬恶丝虫的微丝蚴、狐狸鞭虫、犬弓首蛔虫的成虫和幼虫、狮弓蛔虫、猫弓首蛔虫、犬猫耳痒螨和疥螨均有良好的驱杀作用。对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如蜱、蚊、库蠓等均有杀灭效果,并干扰其产卵或蜕化。,53,(四)阿维菌素类,注意(1)伊维菌素的安全范围较大,应用过程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但是超剂量可引起中毒,无特效解毒药。(2)肌内注射后会产生严重的局部反应(马尤为显著,应慎用),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方法给药或内服。(3)驱虫作用较缓慢,对有些内寄生虫需数日到数周才能彻底杀灭。,54,(四)阿维菌素类,(4)泌乳动物及母牛临产前1个月禁用。(5)Collies品系牧羊犬对本药异常敏感,不宜使用。(6)猪必须于治疗期满后休药5d方可屠宰。(7)牛、羊泌乳期禁用。(8)休药期:牛35d、羊21d、猪28d。,55,二、驱绦虫药,56,二、驱绦虫药,绦虫发育过程中各有其中间宿主(人的绦虫、兔豆状囊尾蚴、犬的绦虫)。要彻底消灭畜禽绦虫病,不仅需要使用驱绦虫药,而且还须控制绦虫的中间宿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阻断其传播。理想的抗绦虫药,应能完全驱杀虫体,若仅使绦虫节片脱落,则完整的头节大概在2周内又会生出体节。,57,二、驱绦虫药,传统的抗绦虫药有两大类:天然植物类,如:南瓜子、绵马、卡马拉、鹤草芽、摈榔等。无机化合物类,如:砷酸锡、砷酸铅、砷酸钙、硫酸铜等,因毒性太大。目前己不再应用。,58,二、驱绦虫药,目前常用的驱绦虫药主要有:吡喹酮、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丁萘脒、溴烃苯酰苯胺等。其他兼有抗绦虫作用的药物有:苯并咪唑类药物阿苯达唑、甲苯咪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等。,59,二、驱绦虫药,1、氯硝柳胺灭绦灵、血防67、育米生,理化性质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或氯仿。置空气中易呈黄色。药动学吸收由于内服后难吸收,所以故毒性小,在肠道内保持较高浓度。,60,二、驱绦虫药,作用与应用(1)作用范围具有驱绦范围广、驱虫效果良好、毒性低、使用安全等优点。用于畜禽绦虫病,反刍动物前后盘吸虫病。对牛、羊多种绦虫均有高效。对绦虫头节和体节具有同等驱排效果;对前后盘吸虫驱虫效果亦良好。对犬、猫绦虫有明显驱杀效果。治疗量对鸡各种绦虫几乎全部驱净。,61,二、驱绦虫药,(2)作用机理通过抑制虫体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而干扰绦虫的三羧循环,使乳酸蓄积而发挥杀绦作用。一般绦虫与药物接触lh,虫体萎缩,继则头节脱落而死亡,用药48h,虫体即全部排出。有较强的杀钉螺(血吸虫中间宿主)作用,对螺卵和尾蚴也有杀灭作用。,62,二、驱绦虫药,安全与毒性安全范围较广,牛、羊、马应用安全;犬、猫稍敏感,2倍治疗量,则出现暂时性下痢;鱼类敏感,易中毒致死。,63,二、驱绦虫药,2、吡喹酮(环吡异喹酮),理化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无臭,味苦,有吸湿性。在氯仿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及水中均不溶。,64,二、驱绦虫药,药动学吸收与分布内服后在肠道吸收迅速。并迅速分布于各种组织,其中以肝、肾中含量最高,能透过血脑屏障。黄牛、羊、猪、犬、兔等内服后,血浆的原形药浓度很低,生物利用度很小。静注给药则可在血中达到高浓度。排泄吡喹酮在体内代谢迅速,主要经肾排出。,65,二、驱绦虫药,作用与应用为较理想的新型广谱驱绦虫药、抗血吸虫药和驱吸虫药。作用机理使宿主体内血吸虫产生痉挛性麻痹而脱落,并向肝脏移行。应用主用于动物血吸虫病,也用于绦虫病和囊尾蚴病。,66,二、驱绦虫药,毒性毒性极低,应用安全。高剂量偶有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现象,但部分牛会出现体温升高、肌震颤、臌气等反应。,67,二、驱绦虫药,3、硫双二氯酚(别丁),理化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有时呈黄色粉末。无臭或微带酚臭。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或丙酮。在稀碱溶液中溶解。药动学内服仅少量迅速由消化道吸收,并由胆汁排泄,大部分末吸收药物均由粪便排泄。,68,二、驱绦虫药,作用与应用对畜禽多种绦虫及吸虫均有驱除效果。用于治疗肝片形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姜片吸虫病和绦虫病。由于大部分末吸收药物均由粪便排泄,因而可驱除胆道吸虫和胃肠道绦虫。,69,二、驱绦虫药,毒性安全范围较小,多数动物用药后均出现暂时性腹泻症状,但多在2d内自愈。为减轻副作用,可以小剂量连用23次。马属动物较敏感,用时慎重。注意禁用乙醇或增加溶解度的溶媒配制溶液内服,否则会造成大批中毒死亡事故。不宜与四氯化碳、吐酒石、吐根碱、六氯乙烷、六氯对二甲苯联合应用,否则毒性增强。,70,三、驱吸虫药,硝氯酚拜耳-9015,理化性质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其钠盐易溶于水。,71,三、驱吸虫药,药动学内服后可经肠道吸收,但在瘤胃内可逐渐降解灭活。体内排泄较慢,9d后乳、尿中基本上无残留药物。,72,三、驱吸虫药,作用与应用硝氯酚能抑制虫体琥珀酸脱氢酶,从而影响肝片吸虫能量代谢而发挥作用。是驱除牛、羊肝片吸虫较理想的药物,治疗量一次内服,对肝片吸虫成虫驱虫率几乎达100%。对末成熟虫体,无实用意义。对各种前后盘吸虫移行期幼虫也有较好效果。,73,三、驱吸虫药,毒性硝氯酚对动物比较安全,治疗量一般不出现不良反应。用药后9d内乳禁止上市;休药期15d。,74,四、抗血吸虫药,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病,疫区内耕牛患病率颇高,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故防治耕牛血吸虫病,对消灭人体血吸虫病具有重要作用,应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药物治疗方面,抗血吸虫药的研究发展很快,锑剂(如酒石酸锑钾等)原是传统应用最有效药物,由于毒性太大,已逐渐被其他药物取代。,75,四、抗血吸虫药,非锑剂抗血吸虫药物,包括:吡喹酮、硝硫氰醚、硝硫氰胺、六氯对二甲苯、呋喃丙胺。吡喹酮为当前首选的抗血吸虫药,主用于人和动物血吸虫病,也用于绦虫病和囊尾蜘病,为较理想的新型广谱驱绦虫病、驱吸虫药和抗血吸虫药。,76,四、抗血吸虫药,硝硫氰胺(7505)是近年来合成的抗血吸虫新药,己广泛用于医学临床,对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都有较强的灭虫效果。,理化性质黄色晶粉,无味无臭。极难溶于水,可溶于聚乙二醇、二甲亚砜等,脂溶性很高。,77,四、抗血吸虫药,药动学为合成的广谱驱虫药,内服易吸收。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胆汁中含量较高。经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入血液,因而在血液中维持时间较长。,78,四、抗血吸虫药,作用与应用对耕牛各种血吸虫疗效很好,不良反应轻,优于其他血防药。杀虫作用强烈,而且作用迅速彻底。不良反应兽医上供静脉注射用的混悬剂,毒性较大,剂型有待进一步改进。,79,抗蠕虫药结束,80,第二节抗原虫药,81,第二节抗原虫药,家畜原虫病主要有:球虫病、锥虫病、梨形虫病、弓形体病等。对畜禽的危害较严重,有时会造成畜禽大批死亡,直接危害畜牧业的发展。抗原虫药分为: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梨形虫药。,82,一、抗球虫药,83,一、抗球虫药,(一)球虫病基本情况在畜禽球虫病中,以鸡、兔、牛和羊的球虫病危害最大;尤其是鸡、兔球虫病,不仅流行广,而且死亡率高。目前球虫病主要还是依靠药物预防,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球虫病造成的损失,而且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84,(一)球虫病基本情况,目前在不同国家中,应用于生产的有20种。一般为广谱抗球虫药,大致分为两大类: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常以各种化学合成药作为防制球虫轮换或穿梭用药方案中的替换药物。其中使用较多的是:地克珠利、氨丙啉、尼卡巴嗪。,85,(一)球虫病基本情况,1、球虫的发育史球虫病主要危害幼龄动物,成年动物不发生球虫病。第一无性繁殖阶段:经口食入感染性孢子化卵囊而感染;卵囊膜破裂孵化出子孢子;发育成滋养体,成熟后成为裂殖体;第一无性繁殖阶段完成。这一阶段约2天时间。,86,(一)球虫病基本情况,第二无性繁殖阶段:第一阶段形成的裂殖体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裂殖子;裂殖子发育成为成为第二代滋养体;第二代滋养体成熟后又一次成为第二代裂殖体;第二无性繁殖阶段完成。这一阶段约2天时间。,87,(一)球虫病基本情况,有性繁殖阶段第二代裂殖体又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第二代裂殖子,第二代裂殖子发育成为雄性配子和雌性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形成新一代孢子化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完成有性繁殖这一阶段又需要2天时间。,88,(一)球虫病基本情况,新形成的孢子化卵囊不具有感染性,在体外经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发育成新的具有感染性的卵囊。经过两个无性繁殖和一个有性繁殖阶段,完成球虫的整个发育过程,这一过程约7天的时间。其中无性繁殖阶段在寄生动物的肠上皮细胞内进行,有性繁殖阶段在细胞外进行。,89,(一)球虫病基本情况,2、药物作用阶段离子载体类、喹啉类、氯羟吡啶都是对球虫子孢子和滋养体起作用;尼卡巴嗪、氨丙啉、常山酮、氟嘌呤、磺胺药主要对后期阶段起作用;地克珠利对艾美耳球虫多数阶段起作用,但对巨型艾美耳球虫仅对有性阶段起作用。氨丙啉、氟嘌呤、磺胺对有性阶段也起作用。,90,(一)球虫病基本情况,3、作用机制对多数药物的真正作用机理了解不多,一般都是从化学结构或特定的实验室研究进行推测:喹啉类可逆性地与球虫子孢子线粒体内电子运输系统部分结合,因而可阻断任何需要能量的反应。氨丙啉化学结构类似于硫胺,可能通过阻断虫体对硫胺的利用而起作用。,91,(一)球虫病基本情况,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可提高细胞膜对钠钾离子的通透性,使得虫体消耗很多能量。经离子载体类处理之后的子孢子在细胞内不能存活,可能由于它们缺乏有效的机制来保持渗透平衡。氟嘌呤似乎是干扰嘌呤的补给途径。,92,(一)球虫病基本情况,4、抗球虫药的合理应用(1)在使用抗球虫药物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最完善地控制球虫病,把球虫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如何才能推迟球虫对所用抗球虫药产生耐药性,以尽量延长有效药物的使用寿命。,93,(一)球虫病基本情况,(2)药物的选择、给药的程序应考虑的因素:各种不同抗球虫药的特性、使用历史、过去的使用效果、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耐药虫株、对各种药物耐药性出现的速度等。,94,(一)球虫病基本情况,(3)合理应用抗球虫药应该做到以下凡方面:重视药物预防作用当前使用的抗球虫药,多数是抑杀球虫发育过程的早期阶段(无性生殖阶段),一般从雏鸡感染球虫开始大约进行4d的无性生殖,故必须在感染后前4d用药方能奏效。待出现血便等症状时,球虫发育基本完成了无性生殖而开始进入有性生殖阶段,这时用药为时已晚。如果鸡群已经发生了球虫病,此时用药只能保护末出现明显症状或末感染的鸡,而对出现严重症状的病鸡,用药很难收到效果。,95,(一)球虫病基本情况,合理选用不同作用峰期的药物作用峰期是指对药物最敏感的球虫生活史阶段,或药物主要作用于球虫发育的某生活周期,即为其作用峰期。也可按球虫生活史(即动物感染后)的第几日来计算。抗球虫药绝大多数作用于球虫的无性周期,但其作用峰期并不相同。掌握药物作用峰期,对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具有指导意义。,96,(一)球虫病基本情况,一般说来,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弱,多用作预防和早期治疗用。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强,多作为治疗药应用。由于球虫的致病阶段是在发育史的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阶段,尤其是第二代裂殖生殖阶段,因此,应选择作用峰期与球虫致病阶段相一致的抗球虫药作为治疗性药物。属于这种类型的抗球虫药有:尼卡巴嗪、托曲珠利、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恶啉、磺胺二甲氧嘧啶、二硝托胺。,97,(一)球虫病基本情况,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应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或联合用药方法轮换用药是季节性地或定期地合理变换用药,即每隔3个月或半年或在一个肉鸡饲养期结束后,改换一种抗球虫药。但是不能换用属于同一化学结构类型的抗球虫药,也不要换用作用峰期相同的药物。,98,(一)球虫病基本情况,穿梭用药是在同一个饲养期内,换用两种或三种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即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至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目的是避免耐药虫株的产生。在穿梭或轮换用药时,一般先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再换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这样不仅可减少或避免耐药性的产生,而且可提高药物防治的效果。,99,(一)球虫病基本情况,联合用药在同一个饲养期内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球虫药,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既可延缓耐药虫株的产生,又可增强药效和减少用量。例如:氯羟吡啶与苯甲氧喹啉联合应用。,100,(一)球虫病基本情况,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由于球虫病患鸡通常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但是饮欲正常,甚至增加,因而通过饮水给药可使患鸡获得足够的药物剂量,而且混饮给药比混料更方便,治疗性用药宜提倡混饮给药。选择药物时还要考虑耐药性问题。有条件者应在平时进行耐药性测定,筛选出几种对当地球虫虫株敏感的抗球虫药,以备发生球虫病时使用。,101,(一)球虫病基本情况,剂量要合理、疗程应充足应该了解饲料中已添加的抗球虫药物添加剂品种,以避免治疗性用药时重复使用同一品种药物,造成药物中毒。有些抗球虫药的推荐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如:马杜霉素的预防剂量为5mg/kg,中毒剂量为9mg/kg,重复用药会造成药物中毒。,102,(一)球虫病基本情况,注意配伍禁忌有些抗球虫药与其他药物配伍禁忌,如:莫能霉素、盐霉素禁止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并用,否则会造成鸡只生长发育受阻,甚至中毒死亡。为保障动物性食品消费者健康,严格遵守有关规定,103,(一)球虫病基本情况,应严格根据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规定,认真监控抗球虫药残留;遵守中国兽药典(2000年版)关于抗球虫药休药期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的注意事项。,104,(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105,(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1、氯笨胍理化性质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有氯臭,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醚。,106,(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作用与应用为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球虫药。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球虫体内氧化磷酸化和ATP酶的活性所致。作用峰期对畜禽的许多球虫有效,作用峰期为感染的第3d(第一代与第二代交替阶段);对第二期裂殖体、孢子体亦有杀灭作用,还可抑制卵囊的发育。,第三天氯笨胍,107,(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耐药性长期连续应用可诱使球虫产生耐药性。注意:异味同时对鸡肉和鸡蛋带来不良味道,故不宜用于产蛋鸡、肉鸡、肉兔等。屠宰前休药期为7d。,108,(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2、氨丙啉(氨保宁),理化性质常用盐酸氨丙啉,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易溶,溶于乙醇。,109,(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2、氨丙啉(氨保宁)作用与应用属抗硫胺类抗球虫药,其化学结构与硫胺相似,通过抑制球虫的硫胺代谢来抗球虫。对各种鸡球虫均有作用,其中对柔嫩和堆型艾美耳球虫的作用最强;对毒害、布氏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作用较弱,所以最好联合用药,以增强其抗球虫药效。,110,(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作用期主要作用于球虫第一代裂殖体,对有性繁殖阶段和子孢子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牛、羊球虫的抑制作用也较好。用于禽、牛和羊球虫病。,氨丙啉,111,(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副作用作用机理是干扰虫体硫胺素(维生素B1)的代谢,由于对硫胺素有拮抗作用,若用药剂量过大或混饲浓度过高,易导致雏鸡患硫胺素缺乏症。与维生素B1同时使用会降低氨丙啉的药效。由于高效、安全、球虫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产蛋期禁用。不同的制剂,停药期不同,一般为37天。,112,(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无味,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丙酮,性质稳定。作用与应用为良好的新型抗球虫药,对多种球虫有抑制作用,对堆型艾美耳球虫效果稍差。,3、球痢灵二硝苯甲酰胺、二硝托胺属硝苯酰胺类抗球虫药。,113,(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主要作用于鸡球虫第一和第二代裂殖体。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鸡小肠危害最大的毒害艾美耳球虫效果最佳。对火鸡球虫病、家兔球虫病也有效。治疗量毒性小,较安全,一般不易产生耐药性。,球痢灵,114,(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4、尼卡巴嗪(力更生),理化性质淡黄色粉末,几乎无味,微溶于水、乙醚及氯仿,性质稳定。,115,(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作用与应用用于预防鸡和火鸡球虫病。对球虫第二代裂殖体有效;对鸡盲肠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堆型、巨型、毒害、波氏艾美耳球虫(小肠球虫)均有良好预防效果。球虫对尼卡巴嗪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很慢。,尼卡巴嗪,116,(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不良反应推荐量不影响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且安全性较高,但混饲浓度超过8001600mg/kg时,可引起轻度贫血。高温季节慎用,产蛋期禁用。对蛋的质量和孵化率有一定影响。产蛋鸡禁用。肉鸡上市前应停药4d。,117,(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5、氯羟吡啶(克球粉、可爱丹)属吡啶类抗球虫药。曾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抗球虫药之一。对鸡各种艾美耳球虫均有效,尤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作用最强。主要作用于子孢子,其作用峰期是感染后第一日。氯羟吡啶对球虫病治疗毫无意义。,氯羟吡啶,118,(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不良反应:能抑制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过早停药往往导致球虫病暴发。球虫对此药易产生耐药性。用于预防禽、兔球虫病。产蛋期禁用,休药期鸡、兔5d。(日本关于肉鸡药残的限制,0.01ppm),119,(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6、地克珠利(杀球灵、二氯三嗪苯乙腈、氯嗪苯乙氰)属均三嗪类新型广谱抗球虫药。,理化性质微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性质稳定。,120,(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作用与应用抗球虫效果优于莫能菌素、氨丙啉、拉沙菌素、那拉菌素、尼卡巴嗪和氯羟吡啶等抗球虫药。高效、低毒,是目前混饲浓度最低的一种抗球虫药(1g/T饲料)。作用峰期抗球虫作用峰期可能在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早期阶段。,地克珠利,121,(二)化学合成抗球虫药,注意:耐药性长期用药可能出现耐药性,因此可与其他药交替使用。作用半衰期短,用药2d后作用基本消失,因此应连续用药,以防球虫病再度暴发。由于混饲浓度极低,必须充分混匀。,122,(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聚醚类抗生素。具有促进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能力。莫能菌素、拉沙菌素和盐霉素具有很广的抗虫谱,对常见的6种鸡艾美耳球虫都有抗虫活性,而且没有严重的球虫耐药性问题。,123,(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与阳离子Na、K等相互作用,并使其具有脂溶性,这样的结合并不形成牢固的键,离子在不同浓度梯度下被捕获和释放,因此,离子就容易通过细胞膜。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大,而对鸡的毒性相对较小。对鸡艾美耳球虫的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生殖阶段的初期虫体具有杀灭作用;但是对裂殖生殖后期和配子生殖阶段虫体的作用却极小。,124,(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1、莫能菌素(莫能素、莫能星、莫能霉素、瘤胃素)莫能霉素是由肉桂链霉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而得,为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的代表药。一般用其钠盐。,125,(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理化性质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殊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中。性质稳定。作用与应用为单价离子载体类抗生素,是较理想的抗球虫药,广泛用于世界各地。作用范围对柔嫩、毒害、堆型、巨型、布氏、变位艾美耳球虫等6种常见鸡球虫均有高效杀灭作用,用于预防鸡球虫病。,126,(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作用阶段主要杀死鸡球虫生活周期中之早期(子抱子)阶段,作用峰期为感染后第二天。其预混剂添加于肉鸡或育成期蛋鸡饲料中,用于预防鸡球虫病。,莫能菌素,127,(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作用机理杀球虫作用是通过干扰球虫细胞内K+及Na+离子之正常渗透,使大量的Na+进入细胞内。随后为平衡渗透压,大量的水分进入球虫细胞,引起肿胀。为了排除细胞内多余的Na+,球虫细胞耗尽了能量,最后球虫因能量耗尽,且过度肿胀而死亡。其独特的杀虫机理与一般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不同。,128,(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其他作用除了杀球虫作用外,莫能菌素对动物体内产气荚膜芽胞梭菌亦有抑制作用,可预防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对肉牛有促生长作用。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在应用较低剂量时,机体可逐渐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对蛋鸡只能应用较低剂量,这样既能预防鸡球虫病,又不影响免疫力的产生。,129,(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注意产蛋期禁用,鸡休药期35d。马属动物禁用。禁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及其他抗球虫药伍用。工作人员搅拌配料时,应防止本品与皮肤和眼晴接触。,130,(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2、盐霉素(沙利霉素)是由白色链霉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而得。一般用其钠盐。,理化性质与莫能菌素相似。,131,(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作用与应用与莫能菌素相似,用于预防禽球虫病。盐霉素能杀灭多种鸡球虫;对巨型、布氏艾美耳球虫作用较弱。盐霉素对尚末进入肠细胞内的球虫子孢子有高度杀灭作用,对无性生殖的裂殖体有较强抑制作用。,132,(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注意配伍禁忌与莫能菌素相似。安全范围较窄,应严格控制混饲浓度。若浓度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引起采食量下降、体重减轻、共济失调和腿无力。(介绍兔中毒情况)成年火鸡和马禁用。休药期禽5d。,133,(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3、马杜拉霉素(马杜霉素、马度米星)是由一种马杜拉放线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而得。常用其铵盐。,134,(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作用与应用一种较新型的聚醚类一价单糖苷离子载体抗生素。作用阶段抗球虫谱广,对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具有抗球虫活性。,理化性质与莫能菌素相似。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马杜拉霉素,135,(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作用范围其抗球虫活性较其他聚醚类抗生素强,广泛用于预防鸡球虫病。能有效控制6种致病的鸡艾美耳球虫,而且也能有效控制对其他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虫株。对鸭球虫病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作用机理与莫能菌素相似。,136,(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安全剂量与中毒以推荐预防量5mg/kg混饲,对鸡是安全的。但由于马杜霉素的安全范围很窄,混饲浓度超过6mg/kg对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也影响饲料报酬;以7mg/kg浓度混饲,即可引起鸡不同程度的中毒。马杜霉素也可引起牛、羊及猪中毒;对马属动物的毒性较小。兔非常敏感,推荐治疗量可引起急性中毒死亡。马杜霉素和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性。产蛋期禁用;休药期57d。,137,(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毒性马杜霉素对动物的毒性更大。当禽类超急性中毒死亡时,几乎不出现任何症状。于12d内急性死亡的家禽,一般临床可见水样腹泻、腿无力、行走和站立不稳,严重者两腿麻痹、昏睡直至死亡。亚慢性中毒家禽表现食欲不振,被毛紊乱,精神抑郁,腹泻,腿无力,增重及饲料转化率下降。不同动物的病理变化特点有所不同。对牛和禽而言,主要损害心肌,其次为肝脏和骨骼;马以心肌受损最严重;猪和犬以骨骼肌受损最严重。对兔有强毒,禁用。,138,三、抗锥虫药,139,三、抗锥虫药,对动物影响比较大的有马、牛、骆驼的伊氏锥虫病(病原为伊氏锥虫)、和马媾疫(病源为马媾疫锥虫)。锥虫的传播与吸血昆虫蠓、蚊等有直接关系,这些吸血昆虫是锥虫的中间宿主,通过叮咬将感染动物体内的锥虫病源传到其他动物。所以,在使用抗锥虫药物的同时,应配合杀灭蚊虫、蠓等。,140,三、抗锥虫药,抗锥虫药物治疗锥虫病应注意:剂量要充足,如剂量不足,不但不能将锥虫杀死,反而会使没有被杀死虫体逐渐产生耐药性;治疗伊氏锥虫病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或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轮换其他药物,以防产生耐药虫株。,141,三、抗锥虫药,1、萘磺苯酰脲那加宁、那加诺、拜耳205、苏拉明理化性质常用其钠盐,钠盐为白色、淡玫瑰或带酪色粉末。在水中易溶,水溶液呈中性反应,不稳定,宜新鲜配制,并在5h内用完。,142,三、抗锥虫药,药动学吸收入血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以后逐渐分离释出。由于排泄缓慢,在机体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可发挥预防作用。,143,三、抗锥虫药,作用与应用能抑制虫体代谢,影响其同化作用,从而导致虫体分裂和繁殖受阻,最后溶解死亡。一般于静注后914h血中锥虫虫体消失;约24h动物出现好转,体温下降,血红蛋白尿消失和食欲改进。对伊氏锥虫病有效;对马媾疫的疗效较差,用于早期感染,效果显著。,144,三、抗锥虫药,不良反应安全范围较小;马属动物较敏感,静脉注射治疗量,病马常出现不良反应,如荨麻疹、浮肿、肛门及蹄冠糜烂、跋行、食欲减退等,经lh至3d可逐渐消失。同时使用钙剂可提高疗效并减轻其不良反应。临用前以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煮沸灭菌。预防可采用一般治疗量,皮下或肌内注射。治疗须采用静脉注射。,145,三、抗锥虫药,2、喹嘧胺(安锥赛)有甲基硫酸盐和氯化物两种。甲基硫酸盐:甲硫喹嘧胺,常用于治疗;氯化物:喹嘧氯胺或氯化喹嘧胺,多用于预防。,146,三、抗锥虫药,理化性质甲硫喹嘧胺易溶于水,氯化喹嘧胺难溶于水。均为白色或带微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有引湿性。在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147,三、抗锥虫药,作用与应用作用机理能抑制锥虫细胞质的代谢,使之不能分裂。作用范围喹嘧胺的抗锥虫谱较广,对伊氏锥虫和马媾疫最有效,主要用于治疗马、牛、骆驼的伊氏锥虫病以及马媾疫。,148,三、抗锥虫药,注意:当使用剂量不足的情况下,锥虫易产生耐药性。疗效略低于苏拉明,毒性也略大。按规定剂量应用,较为安全。马属动物较为敏感。注射后15分钟至2h可出现兴奋不安、肌肉震颤、疵痛、呼吸迫促、排便、心率增数、全身出汗等不良反应,一般在35h消失。在使用时应对发病动物的体重估计正确,以防发生中毒。有刺激性,注射局部能引起肿胀和硬结,大剂量时,应分点注射。,149,四、抗梨形虫药,150,四、抗梨形虫药,梨形虫又叫焦虫,曾命名为血孢子虫,现又改名为梨形虫,所以抗梨形虫药现名抗焦虫药。是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原虫病。防治本类疾病除应用抗焦虫药外,杀灭中间宿主婢是一个重要环节。,151,四、抗梨形虫药,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为重氮氨苯眯乙酞甘氨酸盐水合物。理化性质黄色或橙色晶粉。无臭,味微苦,遇光、遇热变为橙红色。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几乎不溶。在低温下水溶液析出结晶。,152,四、抗梨形虫药,作用与应用作用范围对锥虫、梨形虫和边虫(无形体)均有作用。用于由锥虫引起的伊氏锥虫病和马媾疫。用药后血中浓度高,但持续时间较短,所以主要用于治疗,预防效果较差。对由梨形虫引起的家畜巴贝斯焦虫病和泰勒梨形虫病具有治疗作用,但对多数梨形虫病的预防效果不佳。作用机理选择性地阻断虫体动基体的DNA合成或复制,并与核产生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锥虫的动基体消失,并不能分裂繁殖。,153,四、抗梨形虫药,毒性毒性大、安全范围较小,应用治疗量有时也会出现起卧不安,频频排尿,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骆驼敏感,不用为宜;马较敏感,忌用大剂量;水牛较敏感,连续应用时应谨慎;大剂量能使乳牛产奶量减少。注射液对局部组织有刺激性,宜分点深部肌内注射。食品动物休药期2835d。,154,五、抗滴虫药,155,五、抗滴虫药,对畜牧生产危害较大的滴虫病主要有毛滴虫病和组织滴虫病。毛滴虫病多寄生于牛生殖器官,可导致牛流产、不孕和生殖力下降。组织滴虫病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常用的抗滴虫药有甲硝唑和地美硝唑。,156,五、抗滴虫药,1、甲硝唑甲硝唑作用于几种原虫,可自由地通透原虫细胞,但不能通透哺乳动物细胞。用于牛毛滴虫病、犬贾第鞭毛虫病。不良反应用药后常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自行消失。能透过胎盘屏障,并能从乳汁分泌,授乳及早期妊娠母畜不宜使用。猪休药期4d。,157,五、抗滴虫药,2、地美硝唑地美硝唑又名二甲硝咪唑。遇光色泽变深,遇热升华。为新型抗组织滴虫药,具有极强的抗组织滴虫作用。可用于防治禽组织滴虫病和鸽毛滴虫病。连续用药鸡不得超过l0d;产蛋期禁用;休药期,猪3d,鸡3d。,158,第三节杀虫药,159,第三节杀虫药,对外寄生虫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称杀虫药。螨、蜱、虱、蚤、库蠓、蚊、蝇、蝇蛆、伤口蛆等节肢动物均属外寄生虫,不仅引起畜禽外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动物健康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传播许多寄生虫病、传染病和许多人畜共患病。,160,第三节杀虫药,杀虫药对动物体也同样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