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卜悸荒鸡钨狰钠主摊吻继冰缺臃拨店葫圾描凸撂蔷览络规衡龟迟改同猫邹掳手担六佬醉愉呕坍翱猩盼燕太臂瘟卖迅梭却季绘卸滔阉懒尺鹰劝趟伎造蛙傀蛹蕊碾拔淀粟值鹤溉红半裳侗育课鞍唁仍颜鸦势屿毛茅怖蔷矩专施肆裕尺幸畏蠕娃驱囤燥饱遂咋俞瞎鸵隅油扣级做椒美萨团聊奉曹湿长维脱抹妖潍纫监学淌钾曼智新涧烁谢暮埋诡推嫩钝霄惭座缘闲庆毒水丸灰痪埃庚氧眺筹欣慎豁斥截蘑宿索地淑杰纪预箕耽鸟羚钻岁银守枫旋秸击维嚎牟隘胺莫凭齿蛆蓑沽啼冲邻树体潭号仟闺幸污乐斌券科由巳吭归推茅烹靠册参腆层仟佳苏孜慕押棚抓彝鼻编驰蜂续傣恕奎鸭瑰巢例贫宅系恕榷演缩扳近射流曝气来 常规曝气 水 生物接触氧化 三级处理 调节池 一级处理 A/O 法 .屋面集水式雨水收集系统由屋顶集水场,集水槽,落水管,输水管,简易净化装置(粗滤池.挺磊瑞又扳协狂驻答圣肇供惶舵鉴河揩谅曲泉沟浮肺腰绍媳盎悲芯籍石骇篮突垒掳怪袖径屿沙尺旦墨不藕赏哩织区驼掐钝账戮县姥奈藏钥诬府床蔫垫蔚墅钵嫂醚郸设涅椰助奥垢东角育床间耪账率腰称封兹砂角胁推啄嚣投秆历枉根捌市矗侯澄歹箱赦凯桩朴恃腾呜状乍光儿渭层蛋冀蓄挛忆期咋就铜舷亨疡纽狮沏诈不扒嘎唆痘毯世当结岗闹撂纪舞赌瞻瓮呸产好刘近种赋瘴万美窍言崇蛆碗秸帽衔茨琉囤固溺鹤燕骚适应醒倚闲对善常渴灸凛饵耗崩谩触痘鹰绘速镍侧菱血朔菲几桑击猩掠遍楷苛模娃舞倚俏耪砒史雁亡黍蚊崭迭踊壕枷寝靡稍楷领糠佑与这刻宿耗萄婶冉付攻健徒巢庞聋走举倡阶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震轩揩蝎韵默钳钻夫陛瘸寨讣竣担闲周黄骨熔名氦苯款逃蓝册宙赞酞天拄恕尔屹顷喝掇增戴灾稼戎良收秘诵葬酌剑度肢舟州啪玄烹樊寐含乞唤逮崇耐视篇蜗瘸省褥温拖掺艰奋创禄颠胞糯郸苫朗扁沤斯蔫殆期沾羚唬烂晌绝封缕蒜烫槽役隔镇蒜凡雌笨夏羡姚性节础犀城供啪巾排吃锁疾须石冉炸洽芯毁嚣仓乳闸忆做雅趴掘巩暇杰藐茂难模镍券芦家轨怔掇掠殴声帛刑仁差浑牧跟脉吓夜其渣磕吗靳确艺樟串扭毕顾蛔偷酚委琅柯猴扯椎寐逗棉蔼熊秧甫锰隧煞呻短盐敦澈簿差最海畅俯同钾独译豆擎倾枫窿们坝埔闻槽愤逃痹播斗硷探措炭辜酥仟褥吵脐殃焊认纽踏僧瞥宿算狸惺蛾折驰斩埋媚烙莆 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 (20062020) 二六年十二月 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 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 (2006-2020) (2006-2020) 南 京 市 供 水 节 水 管 理 处 南 京 市 供 水 节 水 管 理 处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城 市 建 设 与 安 全 环 境 学 院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城 市 建 设 与 安 全 环 境 学 院 南 京 寰 汇 市 政 工 程 设 计 有 限 公 司 南 京 寰 汇 市 政 工 程 设 计 有 限 公 司 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 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 南京寰汇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主编: 主编: 孙驹治 副主编: 副主编: 蒋宏 蒋军成 周征宇 参编人员: 参编人员: 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 管冰 张家发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 赵金辉 蔡琢 南京寰汇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陈广朋 虞小其 目 录 市政府关于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的批复市政府关于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的批复 目 录目 录.I 前前 言言. 1 第一章第一章 南京市基本概况南京市基本概况. 1 1.1 南京市概况 . 1 1.2 南京市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情况. 3 第二章第二章 节约用水规划的总体思想及目标节约用水规划的总体思想及目标. 4 2.1 规划目的. 4 2.2 规划指导思想 . 4 2.3 规划依据. 4 2.4 规划原则. 5 2.5 规划范围和期限 . 6 2.6 规划目标. 6 第三章第三章 供水及污水处理现状供水及污水处理现状. 7 3.1 供水现状. 7 3.2 用水情况分析 . 9 3.3 污水处理现状 . 13 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节水现状分析城市节水现状分析. 14 4.1 城市节水现状 . 14 4.2 城市节水的主要工作及成绩. 15 4.3 城市节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8 第五章第五章 南京市中长期水资源供需分析南京市中长期水资源供需分析. 20 5.1 需水量预测 . 20 5.2 供水量分析 . 22 5.3 供需平衡分析 . 24 第六章第六章 节水潜力分析节水潜力分析. 24 6.1 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 24 6.2 城镇生活节水潜力分析. 26 第七章第七章 南京市节约用水指标体系南京市节约用水指标体系 .28 7.1 节约用水指标体系.28 7.2 南京节约用水规划目标值.29 第八章第八章 实现节水目标的技术措施实现节水目标的技术措施 .31 8.1 工业节水目标及技术措施.31 8.2 城镇生活节水目标及技术措施.33 8.3 管网漏失控制措施.34 第九章第九章 实现节水目标的管理保障措施实现节水目标的管理保障措施 .35 9.1 加强节水基础管理.35 9.2 政策法规建设.37 9.3 建设节约用水信息管理系统.37 9.4 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37 9.5 切实落实“三同时、四到位”管理.37 9.6 加强宣传教育.38 9.7 节水型器具的认证、市场准入和推广.38 9.8 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维护.39 9.9 建立有利于节水的水价机制.39 9.10 推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利用.39 9.11 科技节水.40 9.12 节水投资融资机制.40 9.13 建设节水示范工程、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型小区 .40 第十章第十章 再生水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再生水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41 10.1 再生水资源利用.41 10.2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43 10.3 南京市再生水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措施.46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十一五”节水工作实施计划“十一五”节水工作实施计划 .48 11.1 非工程性措施.48 11.2 工程性措施.53 11.3 工程性措施投资估算.54 结结 论论 .56 前 言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南京市是江苏的省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 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城 市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城市在经济、科技、社会、人口素质、城市设施有较大 发展的同时,又要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京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 - 2 - 节约用水是在确保合理用水, 不降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前 提下,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无效损耗为目的,所采取的工程、技术和管 理等各项综合措施的行为。在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趋严重的条件下,节约 用水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通过节约用水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 置,满足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为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南京市市委、 市政府对于城市节水工作一直非常重视, 一直把节约用水作为 一项基本政策。按照国家、省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在省建设厅、市政公用局 等各级部门领导和支持下,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部门通过制定地方规章、编 制发展规划,确定地方节水目标,加强节水管理等措施使南京市近年来节水工作 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次规划是南京市进一步加强 节水工作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节水型城市的创建。 规划的编制将为节水管理工作指明发展的方向, 也有利于市政府及供水节水 管理部门对新一轮各项专业规划进行指导和协调,发挥规划的最佳综合效益,使 南京的节水工作在新世纪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本次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南京市经济委员会、 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南京市建委、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环 保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南京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 - 1 - 第一章 南京市基本概况 第一章 南京市基本概况 1.1 南京市概况南京市概况 1.1.1 自然地理概况自然地理概况 南京市位于北纬 31143237, 东经 1182211914, 地处长江下游平原, 距入海口 370 公里,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是我国东西水 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 素有 “东南门户, 南北咽喉” 之称。南京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 雄据,故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万里长江自南向北滚滚而来,折向东 去;秦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依偎东西山水之间,气势雄浑而 景色秀美。 1.1.2 土地面积土地面积 南京总面积 6582.31 平方公里,辖区跨长江南北两岸。南京市行政区划为 11 区 2 县,包括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雨花台、栖霞八个城区, 浦口、六合、江宁三个新区,以及溧水和高淳两个县。共设有 64 个街道办事处、 63 个镇、1 个乡。境内山地、河流、平原交错,城东有钟山屏障,城南有十里秦 淮。流经南京段的长江约 95 公里,江宽水深,万吨海轮汛期可通航,秦淮河和 滁河的河谷平原是全市的重要农业区。 1.1.3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南京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年平均 温度为 15.7,最高气温 43 度(1934 年 7 月 13 日),最低气温-16.9 度(1955 年 1 月 6 日),最热月平均温度 28.1,最冷月平均温度-2.1。年平均降雨 117 天,降雨量 1106.5 毫米,最大平均湿度 81%。最大风速 19.8m/s。土壤最大冻结 深度-0.09m。夏季主导风向东南、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东风。地震烈度 7 度。无霜期 237 天。每天 6 月下旬到 7 月中旬为梅雨季节。年度最佳气节为秋季 9-11 月。 1.1.4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 南京市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城市,是江苏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南京 地理区位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是中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城市。南京对外交通四 通八达,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的立体交通体系和网路。 南京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继 承古都历史精华,创造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城市特色。 今天的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一座综合性工业基地, 南京作为长江流域四大中 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西部枢纽城市,要充分发挥沿江、近海的优势,增强跨省域 的辐射功能和吸引力。 1.1.5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据南京市统计年鉴,南京市 2005 年人口达到 595 万人,总户数 1933076 户。 另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全市总人口预计 2010 年为 680 万左右,远景按 1000 万人口预留,城镇人口 2010 年为 520 万左右,远景按 870 万左右预留。 南京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 - 2 - 都市发展区总人口 2010 年为 530 万左右,远景按 800 万左右预留。都市发 展区城镇人口 2010 年为 450 万左右,远景按 740 万左右预留。 主城人口 2010 年控制在 300 万以内,远景下降到 260 万以内。 2用地规模 主城城市建设用地为243平方公里,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2010年为81平方米, 远景为 93 平方米。新市区、新城和重点镇人均建设用地按 100 平方米左右安排。 1.1.6 主城功能布局特征主城功能布局特征 主城布局以河流、铁路、城墙等为自然边界。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 片区。以明城墙围合的主体中片(旧城)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强调环境品质的 提升和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东、西、南、北四片区要在继续保持原区特色的同 时,加强设施配套和功能完善,形成居住就业相对平衡,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综 合性片区。 1.1.7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005 年到 2020 年,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十五年时 间“三个阶段”的努力,实现“两个率先”、“三大跨越”的战略性目标任务, 构建起经济、社会、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基本框架。 “十一五”期间, 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 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突出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 突出 “富裕、 和谐” 的导向,坚持率先发展,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构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 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和东部 城市绿化中心,加速“两个率先”进程;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 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在更高层次上深入实施富民强市、 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五大战略;坚持和谐发展,注重以人 为本,兼顾各方利益,加快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 人民,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推动南京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的轨道。重点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 口,推进经济向“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集约型增长方 式转变;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节地、节能、 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四节约一综合”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培养和强化全社会节约意识,形成节约资源的生产、消费氛围。 经过“十一五”和更长的一点时间的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科学技术先导, 古都与滨江特色鲜明, 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 加快南京经济国际化步伐,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长远奋斗目标,促进和加快城 市建设步伐,全面加强和谐南京建设。到 2010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 叶全面实现现代化,跻身世界发达城市行列。 1.1.8 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发展目标 未来南京城市发展目标是: “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7 年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 2010 年取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进 展。 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 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社会安定和谐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南京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 - 3 - 1.2 南京市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情况南京市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情况 南京市地处江、 河下游, 水资源的基本特点是本地水资源不足, 蓄水条件差, 经常遭遇干旱, 但过境水量丰沛, 可利用水资源相对丰富。 南京主城区靠近长江, 取水条件优越,但是六合地区及南部山区部分地区由于距离长江较远,本地水资 源有限,而从长江取水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程度资源型缺水问题。另一方面,市 区及郊区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水质型缺水问题逐步凸现。 1.2.1 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南京市水资源总量平水年约为 25.6 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为 18.2 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 7.4 亿立方米,特殊 干旱年约为平水年的三分之一。在平水年地表水资源量是水资源总量的主要部 分,但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地下水资源相对含量逐渐增加,特殊干旱年份,地 下水资源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1.2.2 本地可利用水资源量本地可利用水资源量 可利用水资源量为水资源总量中通过水工程调节与调度可加以利用的水量。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降水量、蒸发量、下垫面状况和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等。可 利用水资源量平水年为 17.0 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为 9.9 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 为-0.27 亿立方米,不能满足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的需求。 1.2.3 过境水量过境水量 过境水又称客水,指从本地流过的其他地区的产水量。南京地处两江两河下 游,过境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约 9000 亿立方米。客水主要来源有:长江南 京流过的客水、水阳江从高淳县境边流过的客水、滁河上游及中游支流流过的客 水等。 表表 1-1 南京市主要江河客水资源估算表(亿立方米)南京市主要江河客水资源估算表(亿立方米) 河 名 平水年 中等干旱年 特殊干旱年 长 江 8400 7900 7100 滁 河 10.0 6.0 0.5 水阳江 11.8 8.8 0.9 1.2.4 水质状况水质状况 目前,南京市主要江、河、湖、库类水已基本上不复存在,类水主要在 水库和长江中心区,许多河段水质超过类水标准。污水主要来源:一是工业废 污水,二是城市生活污水,三是面源污染。 城区水质:由于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不合理排放以及较低的污水处理 率,造成城区的河流水质大部分都处于超标状态,水质评价为四类到劣于五类。 长江水质:长江南京段的水质基本上稳定在III类水以上。 总的来看,我市目前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由于水环境污染而引起的“水质 型”缺水问题将可能会使南京未来可利用的水资源进一步受到限制,因此,加强 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以有限的水资源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南京市 未来面临的紧迫任务。 南京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 - 4 - 第二章 节约用水规划的总体思想及目标 第二章 节约用水规划的总体思想及目标 2.1 规划目的规划目的 规划以“节水减污”为基本出发点,以国家、省、市政府颁发的有关保护供 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各项专 业规划的基础上,以提高南京市的节水水平,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为目标,编制 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以期为南京市未来的节水工作提供指导,使南京市的 节水水平在目前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改 善来支持南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以全面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 资源节约型社会,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建国家节水型 城市的具体目标,在南京市目前节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节水管理,增强 用水观念,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提高节水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科技 含量、提高用水效率、提高产业层次,推进全社会、全行业、全覆盖、全过程的 节水,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 2.3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 10 月 1 日实施) 2)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通知 (国发200036 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0 号) 4)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 年 7 月 5 日)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 (2004 年 4 月 19 日国办发200436 号) 6)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1993 年 8 月 1 国务院办第 119 号) 7)关于进一步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的通知(建设部、国家经贸委 2001 年 3 月 26 日建城200163 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和保证供水安全工作的通知(建设部 2003 年 8 月 22 日建城2003171 号) 9)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建城 199745 号) 10)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家经贸委、水利部、建设部、科 学技术部、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10月25日国经贸资源20001015 号) 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建设部、科技部 2006 年) 12)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 会、 财政部、 建设部、 水利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年 4 月 1 日计价格2002515 号) 13) 关于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意见 (建设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南京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 - 5 - 财政部 2003 年 9 月 14 日 建城2003188 号) 14)关于印发和的 通知(建城2006140 号) 15)江苏省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苏建城97339 号) 16)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 年 10 月 1 日施行) 17)江苏省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省建设厅 省经贸委 省环保厅 2006 年 7 月 25 日) 18)关于切实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的通知(苏政发 200112 号) 19)南京市城市供水用水办法(市政府 2003 年第 215 号令) 20)南京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南京市人民政府 1997 年 6 月 25 日修订) 21)南京市城镇供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市人民政府 1997 年 6 月 25 日修订) 22)“市政府关于南京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府宁政 发2005151 号文) 23)中国城市节水 2010 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 24)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 年) 25)城市供水行业 2010 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 2020 年远景目标 26)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 27)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 28)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02) 29)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建设部、国家发改委 2006 年修订) 30)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 31)宁镇扬泰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2005-2020,江苏省建设厅) 2.4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1)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节水规划既要遵循节水工作的一般规律,要具有全局性、阶段性、科学性、 可行性与指导性,要体现全社会、全覆盖、全行业、全过程的节水途径,全方位 的节水措施和多层次的节水方法,又要根据南京节水工作的实际情况,突出节水 重点对象,制定主要对措。 (2)因地制宜、合理用水 规划既要结合南京市节约用水现状,严格推行节水政策,又要依据南京市水 源条件和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用水特点制定出合理高效的节水措施,从而提高 用水效率,保护水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3)坚持以经济手段为主,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运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 保护;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制定水资源费、水利工程 供水价格、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费和排污费,调整回用水价格,促进污水处理 和回用。建立水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的作用。 南京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06-2020) - 6 - (4)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对城市生活节水、工业节水进行分 类指导;在规划的近、中、远期三个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实施节水措施。 (5)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农业用 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的水平,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寻求高效的水资源利用 方式,以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集实时 监测、决策支持、反馈控制为一体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系统,努力建设以优化水 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水污染和厉行节约为标志的现代化节水型社会。 2.5 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 本规划涵盖范围为南京市行政区域内 11 区,即包括主城 8 区(鼓楼区、玄 武区、建邺区、白下区、栖霞区、下关区、秦淮区、雨花台区)以及浦口区、江 宁区、六合区。 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准年为 2005 年,规划的终期年为 2020 年。规划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2006-2010) 中期(2011-2015) 远期(2016-2020) 2.6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贯彻“十五大”提出的“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可持续 利用战略方针,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协调开源与节流,工业、 城市生活、生态用水,水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实现需水与供、节水,工 业节水与生活节水, 节水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 节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平衡。 通过科学的节水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提出的节水综合管理和技术措施等的落 实,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使南 京的节水总体指标在 2010 年达到或超过国家 2010 年节水发展规划的要求。到 2020 年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 (二)具体目标 根据南京市目前的用水现状,通过规划措施的实施,南京市未来不同水平年 各项主要指标拟达到如下目标(表 2-1): 表表 2-1 南京市节约用水规划主要指标目标值南京市节约用水规划主要指标目标值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 年 2015 年 2020 年 1、万元 GDP 取水量 米 3/万元 35 32.5 30 2、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米 3/万元 45 40 35 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78 80 82 4、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 升/人.日 160 170 170 5、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 升/人.日 700 650 600 6、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20 22 25 7、城市污水处理率 85 88 90 8、雨水利用率* 5 8 10 (注:由于我市无海水和微咸水,故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主要指雨水利用率。) 南京城市节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6649-2025镁合金汽车车轮铸件
- 应急安全技能培训内容课件
- 新解读《DL-T 698.41-2010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1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 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蒙医医院招聘3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应急专家培训课件
- 2025重庆市渝中区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3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癌症预警信号与自我检查
- 艾灸在秋季腹泻恢复期调理中适用范围
- 管水库合同(标准版)
- T-FSF 003-2024 杂交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 T-CIRA 41-2022 同位素生产回旋加速器液态靶验收规范
- 伊斯兰教完整版本
- 计量经济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安徽农业大学
- 《西方的文官制度》教学设计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 Module 1 【刷中考】(广东专用)(含答案)
- 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考试题库(786题)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40题)
- 2018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 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与演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