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doc_第1页
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doc_第2页
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doc_第3页
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doc_第4页
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管理模式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推广个体服务计划社区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科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9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按照常规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2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患者入组时、干预后12个月的病情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PANSS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GQOL-74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国论文网 /6/view-12954801.htm关键词 个体服务计划;管理模式;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c)-0172-04 Effect of community individual service pla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Huizhou City WANG Fengrui1 LI Penghui1 WANG Lihui2 HUANG Qunming1 1.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516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Demobilized Veteran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516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ommunity-based individual service plan (ISP) on the disease situa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Huizhou,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ISP management. Methods 3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and Demobilized Veteran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and given community-based ISP. Another 35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1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given conventional community managemen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PANSS) and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74)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disease situ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12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tems scores of PANSS (P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tems scores of PANS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tems scores of GQOL-7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诊断标准2;年龄为2060岁;病程在3年以上;患者服用药物维持治疗,病情稳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在50分以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躯体性疾病;长期酗酒及酒精中毒;无人监护的独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模式,即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注意环境因素变化对病情的影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建立个体化服务档案3。首先,对患者讲清楚精神疾病的发作、治疗和康复的规律以及社会功能恢复的重要性。第二,要树立患者战胜自卑心理、恢复正常人的自信心。第三,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力度。比如,鼓励外出,对原来朋友较多的患者鼓励他们与朋友联系、聚会;对于学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或班集体活动,课余时间多和同学交流;对待以往朋友较少的患者,则可鼓励他们外出散步,在社区与他人交往。鼓励他们独自处理家中的事物,如独自去购买物品、交水电费等。在节假日加强与亲戚的来往、游戏等4-7。第四,加强心理教育和支持性治疗,传授有关精神疾病的性质、发展过程和治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行为技术包括社会技能训练,行为治疗集中在社交技巧训练、职业康复训练、自信社区治疗计划等方面,对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降低再住院率及预防复发均有一定效果。家庭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和社区家庭干预等,帮助家庭成员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qualityoflifeInven-tor-74,GQOL-74)对患者入组时、干预后12个月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8。PANSS包括30个条目,其中阳性和阴性症状各7个条目,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7级评分,主要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兼顾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性症状。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重。GQOL-74: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前3个维度各有5个因子,物质生活状态维度有4个因子,采用15级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1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 0.05),干预后PANSS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GQOL-74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QOL-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复发率高,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劳动能力有严重损害,中断治疗后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较先前缺失,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数据显示,我国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相关费用3年高达107.9亿元人民币,高于糖尿病治疗费用的2倍多。高昂的住院及治疗费用使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在所有疾病中排第五位。为了减轻社会以及医疗系统过重的压力,国际精神卫生机构的发展逐步向减少住院患者、加强社区医疗服务的模式转变。在我国,原卫生部大力推广的“686”项目提出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机构、患者家属以及社会的力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11-12。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首次发作时功能就已经受到了损害。而以往很多医生往往只重视症状的控制而忽略了功能的改善。当患者功能受损时,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和社会关系就会逐步丧失。比如,就业能力和机会低下;病后结婚少,离婚多;社交网络缩小或绝迹;独立生活能力低下等。世界生物精神病学会联合会(WFSBP)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已将社会功能改善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终目标。当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时,不仅能缓解病情、缩短病程、改善治疗结局,而且可大大减轻社会和患者家庭的负担,真正使患者重返社会。这也是我国精神卫生机构服务转型的目标,促进患者回归社会14-17。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越早越好。在过去,功能康复往往隐藏在症状背后,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重要目标。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应通过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等方式早期即介入功能恢复治疗,使患者的功能水平恢复到最佳状态18-25。个体服务计划是精神病患者全程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患者回归社会的实际通道和阶段路标26-3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个体服务计划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社会表现力。提示社区个体服务计划不仅能减轻患者精神症状,对其恢复自知力、促进社会功能和交往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