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古汉语含是的判断句的来源与发展的看法自王力1937年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 中提出关于汉语系词“是”产生的时代及其形成原因的观点以来,这一问题就一直是我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对系词“是”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除“文革”时期中断外,半个世纪以来,这种热烈争论一直经久不衰。参与讨论的学者范围之广,发表论文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语言学史上罕见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系词“是”产生的时代问题;第二,“是”演变为系词的原因。 过去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的讨论,是建立在“判断词是是从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的”这个前提上的。这个前提是1937年王力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提出的。虽然对系词“是”的来源有不同看法,但语言学界绝大多数学者赞同王力的这个意见,因此,所谓关于含判断词“是”的判断句产生时代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是”是在什么时代从指代词变成系词的论争。在这一问题上,有三种意见。第一种为“一世纪说”,以王力为代表。这种意见认为,系词“是”出现于“公元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 第二种是“汉初说”,以洪诚为代表。这种意见认为:“是之成为系词起于汉初,在纪元前一百几十年。” 第三种是“先秦说”。“先秦说”的具体意见又很不同,持这一观点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系词“是”产生于战国时代;也有人认为“应该上推到诗经时代”甚至尚书时代。这三种意见,后来归并为两种:一为“汉代”说,一为“先秦”说。这两种意见长期争论, 但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系词“是”的产生时代无可辩驳是秦汉时期。在“是”的来源问题上,语言学界也有不同的说法。以王力先生为代表的认为系词“是”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而以洪成玉等为代表的则认为系词“是”是从对事物表示肯定、确认的形容词或副词“是”演变而来的。还有一种观点是认为“是”原本就是系词,三千年以来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而我的观点是赞成洪成玉的说法。系词“是”是从形容词是演变而来的。这是因为形容词“是”同判断词“是”,不论在词汇意义上,还是在语法功能上,都十分接近。形容词“是”的意义是对事物表示肯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正确”或“对”,判断词“是”的意义是对事物表示确认,同现代汉语的“是”相当。不管是形容词还是判断词“是”的相对词都是“非”,形容词表示“错误,不对”的涵义,判断词表示“不是”的意义。在吕氏春秋、论衡、史记等典籍中关于形容词“是”和判断词“是”因为两者意义十分接近,几乎难以区分。如: 况仓促吐言,安能皆是?(论衡问孔篇) 所谓神是,何神也?百神皆是。(论衡感虚篇) 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伯夷列传)在语法功能上面,两者也有相似之处。形容词“是”可以独立做谓语,早期的判断词“是”也可以独立做谓语。如:使言非五经,虽是,不见听。(论衡书解篇)凤凰、麒麟,太平之瑞也。鸟兽奇骨异毛,卓绝非常,则是也。(论衡讲瑞篇)形容词“是”有时可用如动词,后面能带宾语。判断词“是”一般要求带宾语。如:其谓陨之者,皆是星也。(论衡说日篇)而且形容词“是”的否定形式用“非是”来表示,判断词“是”的否定形式也用“非是”来表示。以上种种,均可表明形容词“是”逐渐产生出判断词“是”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含系词“是”的判断句的发展成熟问题,专家们的意见也是不一致的。王力先生说:“但是,系词在判断句中起经常作用,系词句在口语里完全代替了上古的判断句,则是中古时期的事。在这个时期,系词句有三大标志: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成为一个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第二,系词是字可以被副词修饰。第三,系词是字前面加否定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例如:劫劫生生,轮回不绝都由此身本不是我。(唐宗密原人论)余亦不是仵加之子,亦不是避难之人。(伍子胥变文乙)”唐钰明先生则认为:“是字判断句东汉已走向成熟,在唐代已经完全成熟。”王力先生提出的三大标志无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实际语言相当复杂,三大标志在文献语言中的反映是不平衡的。比如说“是摆脱了语气词也字”,这在今天能看到的最早出现系词“是”的出土文献里就已经如此了,如“是是饿鬼”(云梦睡虎地秦简)“是是竹彗”(马王堆汉墓帛书彗星图)等。至于“是成为一个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这也没有一个很过硬的客观标准。王力先生引了世说新语中的不少例子,但在同书中也有很多不用“是”的判断句,而且从两者数量的对比上很难说明“是”究竟是不是“必要”的。又如“系词是可以被副词修饰”,这在论衡里就已经是相当普遍的了。论衡中可以用来修饰“是”的副词至少在7个以上4。只有第三个标志,即“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字”,“不是”代替了“非”,看来是较硬的一条标准。王力先生只引了两条例证,一条是唐代的,另一条则迟至晚唐五代。唐钰明先生(1992)认为“魏晋南北朝已有不是格式的萌芽”,他说:“就在魏晋南北朝普遍采用非是来取代非之际,不是这种新格式已悄然降临了。”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是”的6条用例,其中最早的是西晋竺法护所译的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不是”的出现是系词“是”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学者同意这一看法。荷兰汉学家许理和(ErikZurcher)在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一文中说:“另一方面,是正在从指示代词向(半)系词转变,我之所以把上面这些用法的是称作半系词,是因为在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影视作品鉴赏课件
- 瑜伽导师与瑜伽馆合作合同范本专业指导与授课协议
- 车场租赁与商业地产:三方商业停车场租赁合同
- 离异家庭房产过户子女财产权保护及传承协议范本
- 离婚协议补充:房产分割及使用权调整协议
- 品牌季节性广告代理执行合同
- 员工职离职合同申请规程
- 服装生产车间安全管理规定
- 并行计算实施细则
-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细则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 小学生倾听课件
- 《中国政法大学》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物业服务标准》
- 初级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法律法规》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班本课程的实施与开展培训
- 旅馆消防安全灭火疏散应急预案模版(3篇)
- 汽车吊维保记录
-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 机房网络改造升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