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促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2、积累重点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赏析作品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理解作者借古说今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赏析作品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作品中离奇、虚幻的情节,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介绍作家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自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积累文言字词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聊斋”一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基本上就相当于“鬼故事”。你接触过的有哪些“聊斋”的故事?我们今天就先来了解一下“聊斋”和它的作者蒲松龄。二、介绍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相关知识1、关于作者。(参看课后知识链接)2、关于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据说他曾在书房外摆摊招待路人以搜集民间故事。“志”即是“记”,“异”指“异闻”。他自言“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同黄州,喜人谈鬼,闲则命笔,因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聊斋志异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并加以加工,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诚如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所言:“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有意模仿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曰”笔法,在许多篇小说的最后都带上了“异史氏曰”来进行议论。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譬如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二、讽刺科举,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与考场中营私舞弊,如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三、歌颂、描绘坚贞、纯洁的爱情及底层妇女、穷书生,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狐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如画皮、劳山道士等。3、关于促织“促织”又名“蛐蛐”、“斗鸡”和“蟋蟀”。古谚云:“蟋蟀鸣,懒妇惊”,是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三、自读课文,把握大意。学生结合课文注释阅读课文,基本把握文章大意。在阅读过程中,重点注意一些文言现象,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对一些常用的虚词,要思考并归纳其用法。四、朗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各段落分别朗读,读准字音。通过前一环节的自读,学生找出文段中的重点文言词句,并帮助归纳。(一)通假字(1)手裁举 通“才” (2)昂其直 通“值”(3)两股间脓血流离 通“淋漓” (4)而高其直 通“值”(5)虫跃去尺有咫 通“又”(6)翼日进宰 通“翌” ;次于当天、当年(7)牛羊蹄躈各千计 通“噭”(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岁征民间 每年(2)得佳者笼养之 用笼子(3)早出暮归 在早上、在晚上(4)取儿藁葬 用草席(裹)(5)日与子弟角 每天(6)力叮不释 用力(7)民日贴妇卖儿 每天(三)名词活用作动词(1)试使斗而才 有才能(2)旬余,杖至百 用杖打(3)大喜,笼归 用笼子装(4)上于盆而养之 装、放置(5)儿涕而去 流着泪(6)自名“蟹壳青” 命名(7)细疏其能 陈述(8)故天子一跬步 走半步一步(9)裘马扬扬 穿着皮衣;骑着马(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受穷;变富 (11)仙及鸡犬 成仙(四)使动用法 (1)昂其直 使高,抬高(2)辄倾数家之产 使倾尽/竭尽(3)而高其直 使高,抬高(五)意动用法(1)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2)成以其小,劣之 认为劣/差(3)益奇之 认为奇特 (六)词类活用(其它)(1)薄产累尽 形作动,赔尽(2)近抚之 形作动,靠近(3)成述其异 形作名,奇特的本领(4)啼告母 动词作状语 (七)一词多义 (1)责 因责常供 要求,责令令责之里正 要求,责令每责一头 索要,索取 以塞官责 责任, 差使受扑责时 责罚(2)靡靡计不施 无,没有 虫尽靡 败退 (3)顾成顾蟋蟀笼 回头看 徘徊四顾 看,环视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只是,但是(4)售久不售 考试中第,考取亦无售者 买(5)岁 岁征民间 每年成有子九岁 年龄 不终岁 年(6)故 此物故非西产 本来故天子一跬步 所以(7)益死何裨益 好处成益愕 更加(8)掷帘内掷一纸出 抛,扔虫跃掷径出 腾跃 (9)异宰以卓异闻 与众不同 成述其异 奇特本领(10)过裘马过世家 超过未必不过此已忘 用过(11)强乃强起扶杖 勉强少年固强之 迫使(12)中又劣弱不中于款 符合,适应中绘殿阁 当中(13)然 然睹促织 然而 俨然类画 形容词词尾 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八)特殊句式:(1)定语后置句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被动句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3)省略句 令以责之里正五、布置预习 课后反复阅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并尝试复述故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理解作者借古说今的创作意图。2、 赏析小说巧妙的情节设置、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教学重难点】 赏析小说巧妙的情节设置、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聊斋志异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典型代表。这节课将本文作为一篇短篇小说进行赏析。根据本文特点,这节课主要完成以下两个学习目标。二、展示目标1、赏析作品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2、理解作者借古说今的创作意图。三、检查预习课前布置自主学习,思考并完成课后第一题。1、“虫”是怎样控制成名的悲喜情感的?(提示回答模式:在什么情况下,因为虫的得与失,而悲或喜。 悲喜的情感描写,在文中找。)“忧闷欲死、转侧床头,惟思自尽大喜、举家庆贺如被冰雪化怒为悲、气断声吞喜而捕之、喜而收之惴惴恐不当意大喜、惊喜”2、“虫”是如何左右成名的命运的?(结合情节分析,什么情况下,有什么转变。)因促织陷于绝望寄托鬼神,寻得蟋蟀,带来生机蟋蟀死,再陷绝望献上儿子魂化蟋蟀,“裘马扬扬”。3、为什么一只小虫会有这么大的力量?(结合课文开头的背景介绍和结尾的作者评论进行分析)力量大的不是虫,而是以皇帝为首的荒淫无道的封建统治者。他们为满足个人享受,不顾老百姓死活,强给百姓沉重的赋税徭役。四、探究主题通过上面三道题的理解,到此,我们也基本能看出本文的主题了。试作归纳。(通过写什么,表达了什么观点。)小结学生答案,指出存在问题:蒲松龄所写的虽然是明朝的故事,但其实他批判的不只是明朝的统治者。如“抚军”这个官名,写明朝的事,用清朝的官名。这不就是说明要批判的除了明朝的统治者,也包括了当今的统治者,只是不好明写,而采用比较隐晦的方式。小结主题:本文叙述了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故事,批判了封建的赋税徭役制度,以此来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其批判的锋芒直指天子。五、赏析情节对比阅读明朝小史中“枫桥粮长”故事。“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梅村诗集笺注转引吕毖明朝小史)故事看起来与课文有些相似。促织,粮长之妻也是因好奇误失促织而自杀,这与课文有些相似。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小组讨论:课文与史料中的故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提示:一篇是史料,而一篇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短篇小说。) 学生讨论,组织答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1、 结局不同。2、 课文情节更丰富,且充满波折。3、 有虚构的情节。4、 (细致生动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下面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再进一步来赏析课文情节。合作探究:与材料中的故事相比,课文情节有何精妙之处?探究问题一:作者如何安排故事情节?如成名一家命运的安排。(板书: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村中少年”斗虫两段。朗读,并分析自增惭怍(失望)蠢若木鸡(失望)暴怒、腾击、直龁敌领(大喜)鸡径进以啄(骇立愕呼)集冠上,力叮不释(惊喜)除了充满波折的巧妙安排,还可以看到小说创作的一种常用的技巧:巧合(板书:运用巧合,使故事情节充满戏剧性。)在“按图得虫”这一情节中,更能体现这种技巧。神图中有促织、场景与大佛阁相似、癞头蟆等等。 探究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要为故事设置一个喜剧结局? 为什么能“裘马扬扬”?(献上魂化促织)魂化促织不可能,这样的结局也不可能。即使可能,那也是荒唐的。小结:喜剧的结局是荒唐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结局,无疑是对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黑暗政治的无情嘲讽和批判。 探究问题三:虚幻、离奇的故事情节有何作用? (板书:合理运用浪漫主义手法。) 虚构这些虚幻情节,不是仅仅为了引人入胜,也不是为离奇而离奇,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引起读者的思考,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集团的腐朽。 最后,还应注意文中还有大量的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板书: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小结:【板书】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2、运用巧合,使故事情节充满戏剧性。3、擅于运用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健康管理健康档案管理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镇痛科无痛分娩技术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病理学新技术应用实验答案及解析
- 2025四川内江隆昌市中医医院招聘见习岗位1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放射诊断影像学技术规范性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呼吸内科疾病诊疗知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小儿医学专业知识综合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营养学专业知识运用分析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科学帕金森病病因研究综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脏生物化学研究论文撰写答案及解析
- 《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解读课件
- 2025版医疗纠纷委托代理行政复议委托书
- 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循证实践指南-公示稿
- 2025年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在历史的坐标上接好时代的接力棒(1945→2025→未来:我们的责任接力)
- 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OTN技术概述PPT课件
-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土壤水分分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