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1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时)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1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时)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1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时)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1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时)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1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时)课件 (新版)商务星球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说出下列图片所属的农业生产部门:,A,B,C,D,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做“宜林则林”,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做“宜粮则粮”,这里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做“宜牧则牧”,这里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做“宜渔则渔”,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读图思考:影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读我国南方某县地形图,回答:(1)根据该县自然条件的差异,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农业生产部门。,我国南方某县地形图,林,种植,渔,(2)说说如果在其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如果西北部大规模开展种植业,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引发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种植什么农作物?发展那种农业生产部门?产量多少才不至于压积呢?,想一想,除了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还受哪些条件的影响?,材料1北京郊区某村民原来种植小麦玉米,后来改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由于距城区较近,因此每天都能以新鲜的农产品供应早市,很快发家致富。材料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自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很多地区林业、牧业比例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材料3一九七三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的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三百公斤提高到五百公斤以上。这之后,他最新研究的“超级稻”又实现每亩七百公斤以上的一期目标,从一九九七年开始攻关的二期目标为亩产八百公斤,计划二五年前实现。,市场需要,读材料,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国家政策,技术进步,选择;原因:距城市近,市场需求量大,交通方便。,A为城市中心区,B为郊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B、C两地农民面临两种选择: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种植水稻、小麦、玉米。B地应选择哪一项?C地应选择哪一项?为什么?,B处,C处,选择;原因:离城市远,交通不便,位于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方便。,B,C,A,水土流失,请根据个人的生活经历,你能举出一个生活中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反例吗?你有何好的建议。,图中丘陵地区的梯田开垦到了山顶,用来发展粮食生产,你认为这种开发利用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理,这样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并且丘陵顶部土壤较贫瘠,不利于粮食生产,松树,小麦玉米,松树,小麦,果树,山顶松、山腰果、沟谷良田种麦禾,果树,烟台丘陵立体开发模式,读图回答:我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我国自然条件良好平原地区,建成了九大商品粮基地,请选取任一生产基地,说说其建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图4-1-4中国近年来大豆、谷物(水稻、小麦、玉米)进口量的变化趋势,读图,说说我国大豆、谷物进口量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结合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简要分析其原因。,2.原因: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降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1.变化趋势:不断上升,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原因:,人口增长速度快耕地面积减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种田,发展高产、高质、高效的农业。,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结合我们的生活请举例说明科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讨论:,无土栽培,节水农业,良种培育,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渔业,蔗基鱼塘,桑基鱼塘,好处?,整个过程没有废物,对环境没有危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587亿美元相当。,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李登海在我国育种领域,有“南袁北李”之说。“南袁”是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李”就是指李登海,紧凑型玉米研究的创始者,被称为“杂交玉米之父”。在李登海研究、培育玉米的30多年间,他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3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这些新品种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1000多亿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基地影响因素,基本原则_发展农业,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走科技兴农之路,地形土壤水文气候,发展_农业,推广与应用_、_、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科技成果,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国家政策,因地制宜,优质、高产、高效,良种培育,节水灌溉,1.(目标1)北京市郊区农业主要种植花卉、蔬菜,发展、乳、禽、蛋生产,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B.市场需求C.农业技术装备D.农民文化技术水平2.(目标2)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D.围湖造田,填海造陆3.(目标2)为扩大出口贸易,新建立的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等出口商品基地在()A.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地区B.太湖平原和黄土高原C.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D.三江平原和珠江三角洲,B,C,B,4.(目标2)你如果是城市郊区的农民,你不会选择()A.粮食种植B.家禽饲养C.蔬菜种植D.奶牛养殖5.(目标3)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应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B.要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C.基塘生产是生态农业的一个典型D.要大力开垦荒地、草地,扩大耕地面积,以提高粮食产量6.(目标1)使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向北扩展至黑龙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A黑龙江流域土壤肥沃B.水热条件优越C.水源充足D.水稻耐寒品种培育成功,D,D,A,7.(目标1、2)右图是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