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doc_第1页
南开大学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doc_第2页
南开大学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doc_第3页
南开大学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doc_第4页
南开大学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糖代谢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淀粉 口腔 胃 小肠腔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入血葡萄糖 丙酮酸 乙酰辅酶A CO2 +H2O 一. 酵解(glycolysis , 葡萄糖 丙酮酸)途经和参加的酶 二.二. 酵解小结:1.调节 (1) 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受G6P反馈抑制 (2)磷酸果糖激酶(限速酶):ATP抑制、F-2 .6-2P激活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 ATP对磷酸果糖激酶的抑制作用:F2.62P对磷酸果糖激酶的激活作用(3)丙酮酸激酶:ATP、 乙酰CoA抑制2. 酵解总反应 Glu + 2Pi + 2ADP + 2NAD+ 2丙酮酸+ 2ATP + 2NADH + 2H+ + 2H2O 3. ATP的生成: 4. 底物水平磷酸化: ATP的形成直接与一个中间代谢物 的磷酸基团转移相偶连的磷酸化作用。5. 酵解:酵解是指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糖分解的共同代谢途径。三丙酮酸的去路发酵: 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转变NADH 为NAD+ ,同时产生ATP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获能方式。三. 酵解途径的发现 (1933年):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关于糖发酵的研究促进了法国的葡萄酒工业(1857)1897年Edward BuchnerHans Buchner1905年发现葡萄糖加到酵母汁可生成己糖二磷酸(Harden-Young ester)1929年,Fritz Lipmann , Ragnar Nilsson 发现酵母可使果糖-1,6-二磷酸变成3-磷酸甘油酸(1972李普曼自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Embden-Meyerhof Pathway EMP1933年 Gustav Embeden提出:巴斯德效应: 在生醇发酵过程中,如果有氧的存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