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 莲山课 件 m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基本属性。 理解 真理的具体性。 运用 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情感目标 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难点: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学法指导 2 / 11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知识链接 笑话苹果没洗 一位雍容华贵的太太在水果店里挑选水果,她的哈巴狗趁她不注意,用舌头舔着架子上的苹果。店主很不高兴,但还是以礼貌的态度请太太注意她的狗。这位太太以严厉的口吻 对她的狗喝道: “ 杰西,不准再舔!这些苹果还没洗过呢。 ” 对于哈巴狗甜苹果的事,店主和狗主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基础梳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 _的科学范畴,是人们对_的 _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 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认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 _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 识,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_,不符合的认识则是 _。 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_。对同一个 _的对象虽然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只能有 _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 _个。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3 / 11 真理面前 _。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和,如果超出了这个和,真理就会变成。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_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_、理论与 _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 _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 _的。认识受到各种 _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_到 _,再从 _到 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 _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 _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4 / 11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 _。作为认识主体的_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 _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 _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_的过程。 3、认识发展的总趋势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_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_或 _。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 _和 _真理,在实践中 _和 _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互动探究 探究一:阅读教材第 47 页第一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相关问题 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 里?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 3、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 “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的说法正确吗? 探究二:阅读教材第 47 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5 / 11 2、我们能不能把欧几里得提出的 “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运用于凹曲面或球形凸面上的三角形?这说明了什么? 3、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这说明了 什么? 探究三:阅读思考 古代人们对月亮的认识:月亮上有位美女,叫嫦娥。嫦娥旁边还有一棵桂花树,树边上好像还有个叫吴刚的砍树人。传说月亮有美容的作用,拜月的女孩子们希望自己能貌似嫦娥,面似皎月。 今天,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照片认识到:月面没有大气,也没有水分,满地都是大大小小的陨石坑、环形山,还有厚厚的石块灰尘。日夜的温度悬殊,正午时可升至 120 ,至晚间则下降至零下 180 人类在探索月球奥秘的征程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这成功的背后又有着曲折的经历。 1986 年 1 月 28 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约一分钟在空中爆炸; XX年 2月 1日,美国 “ 哥伦比亚号 ” 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爆炸失事。但它并未影响到我国的航天飞行计划,我国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相继成功发射。为进一步全面获悉月球表面的月貌、月球元素分布、月壤的厚度,我国实施了 “ 探月工程 ” ,XX年 10月 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 “ 嫦娥一号 ” 在西昌卫6 / 11 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1、从古代人只能寄嫦娥奔月而得出月球的假说,到今天人类伴随着失败而取得的对月球的初步认识,追求真理的过程有什么特征?并阐明理由。 2、 我国 “ 探月工程 ” 三部曲完成之后,是不是就能对月球做到准确无误的全面了解?并说明理由。 3、总结概括前两问,你认为真理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 巩固练习 ( B 级) 1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点就是真理。“ 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 ” ,或者说, “ 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 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 否认了真理是有条件的 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 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 A、 B 、 c 、 D 、 ( A 级) 2毛泽东说: “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 这句话表明() 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 B 级) 3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 ,这是古希腊数7 / 11 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 19 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 。随后,德国数学家 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180 。这说明真理是() 因人而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客观的 A B c D ( A 级) 4爱迪生: “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A真理是客观的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才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 B 级) 5经过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探索,面前对甲型H1N1 流感的病毒特点和疫情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根据这些认识,我国决定对防控疫情的措施进行调整,不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观察,轻症病例可居家治疗。人们对甲型H1N1 流感病毒与疫情的新认识反映了() A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 B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 8 / 11 c认识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已有的真理性认识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B 级) 6从现有的证据看,甲型 H1N1 流感的死亡率与普通季节 性流感相近,但这种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病毒,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像对普通季节性流感认识那么深刻。导致人们目前对甲型 H1N1 流感的认识比较肤浅的原因有 ( )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真理都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A、 B 、 c 、 D 、 XX 年 3 月 18 日以来,墨西哥共发现上千名猪流感疑似者,死亡人数节节攀升,猪流感正引发整个美洲乃至全球担忧。世界卫生组 织专家表示,墨西哥等国出现的流感病毒是多种病毒的混合体,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完全由猪引起。因此,我国将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 H1N1 流感。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 B 级) 7人们当初将甲型 H1N1 流感称为猪流感,这体现了 () A认识受到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必经阶段 9 / 11 c真理合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D人们的认识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 A 级) 8我国将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 H1N1 流感,这反映了( ) A真理都是客观的 B认识是不断发 展的 c认识活动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D真理是主观的 ( B 级) 9 “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 “ 座右铭 ” 。其中, “ 做学问要不知足 ” ,是因为()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B 级) 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 “ 大包干 ” 到税费改革,再到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 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B 、 c 、 D 、 ( c 级) 11我国农村改革已走过 30 年的历程。党的十七10 / 11 届三中全会前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尤受瞩目:未来土地产权是家庭私有化还是集体化?农民是否可以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专家学者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党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 18 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 1)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央作出 “ 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明确规定 ” 过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 2)针对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规定的形成过程,有人认为,真理永远掌握在、专家、权威手中。请运用生活与哲 学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第六课第二框参考答案 目标检测 1、答: (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作出的明确规定正是基于我国农村改革 30 年来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0 年的农村改革、专家学者的充分调研,使党中央认识到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同时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模拟试题【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2024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4烟草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公务员(国考)考试彩蛋押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模拟试题【综合题】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考试黑钻押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复习试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收银审核员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忆阻器混沌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同步控制研究
- 2025-2030滑雪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与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
- 课堂高效学习的主阵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高考熟词生义解密(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北京专用)挖空版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浙江名校协作体(G12)2025年9月2026届高三返校联考英语(含答案)
- 2025年环保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2026届新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静电场及其应用(含答案)
- 检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采购管理大师谢勤龙讲义《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多多与解决之道》
- 国企招聘笔试题及答案-投资专员、投资经理B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