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件第一章绪论.ppt_第1页
统计学课件第一章绪论.ppt_第2页
统计学课件第一章绪论.ppt_第3页
统计学课件第一章绪论.ppt_第4页
统计学课件第一章绪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财经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第一节什么是统计第二节统计学的种类及其性质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第一章绪论,在我们国家,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统计,听报告、看报纸、乃至日常交谈都经常出现统计这个词,那么什么是统计呢?,第一节什么是统计,有人认为,统计这个概念,其实包括三种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涵义:即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一、统计的基本涵义,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利用各种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统计资料的工作总称。,统计的涵义之一,第一章绪论,统计资料,即统计工作过程所取得的成果,是反映被调查研究的客观事物及其过程的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字资料、图表资料等。,直接从各调查单位搜集的用来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资料,由原始资料加工得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总体特征的数据资料,统计学贵州财经学院,统计的涵义之二,第一章绪论,统计学,即统计理论,是统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的科学。,统计的涵义之三,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三者的关系,第一章绪论,统计的科学定义: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统计的研究对象:,客观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具体现象,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经济现象等,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这是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反映现象总体而不是个体的数量特征,变异是指总体各单位(个体)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二、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统计研究全过程,其方法有两类: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统计调查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与手段,从客观实际采集数据的过程。它是统计工作过程的基础阶段。,(一)统计设计根据统计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相各个环节所作的通盘考虑。它包括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分组和分类的设计等等。统计设计的结果形成统计设计方案。,第一章绪论,它是整个统计研究的前期工程,搜集方法:实验设计和统计调查,(二)搜集数据(统计调查),(三)整理与分析整理是对调查资料进行综合汇总,使零散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以表明总体的特征。分析是对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资料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所运用的方法包括两大类: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四)资料积累、开发、应用,什么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呢?,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客观现象数量表现,统计研究目的,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第一章绪论,统计研究的程序,推断分析,统计分析,描述分析,第二节统计学的种类及其性质,一、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以不同领域内的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统计学。如:社会经济统计学。这是一门以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特定研究对象的应用统计学。,它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所学的统计学的主要内容,以抽象事物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一般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方法的统计学。,统计学分类,二、统计学和有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统计学与数学,统计学与经济学,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2、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3、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4、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5、推断统计是用综合指标对客观世界进行推断。()6、所谓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7、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包括统计设计、收集数据、_、和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和应用。8、变异性是指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差异。()9、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练习1-1,数量,整理和分析,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什么是总体单位?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什么是总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具有同质性、大量性的特征,举例说明:研究全国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全国城镇居民作是总体;每一个居民就是总体单位,总体,总体单位,两者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目的和总体范围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同一个研究对象,在种情况下为总体,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可能变成总体单位。,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对性(关系),例如,研究全国各省的人口情况时,全国为总体,各省为总体单位;而当要研究某省各县人口状况时,则该省就变成了总体,各县又成了总体单位,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总体单位,总体、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总体与总体单位相对性示例,统计总体的种类,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有限的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无限的总体,有限总体,无限总体,对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对无限总体只能采取非全面调查,二、样本,抽取样本时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单位必须取自同一总体,2、样本个数的多少和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量与抽样方法有关。,3、样本的抽取必须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4、样本去推断总体的特征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什么是样本容量?,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什么是样本?,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三、标志,标志表现,即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标志是指每个人的特征。有,男,汉族,佛教,43岁,182cm,75公斤,北京路,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家庭住址,身高,体重,平均寿命,标志按性质可分为:,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现,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标志的分类,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述。数量标志表现是一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标志表现,标志值,标志按变异情况可分为:,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即标志表现无差别。,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不完全相同,即标志表现有差别。,可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变异性,不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同质性(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变标志),不变标志,国籍,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构成要素:,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如:,可分解为:,注:总人口也是统计指标,它符合统计理论和设计中的指标定义.,统计指标是数量范畴,“没有无数量的指标”。,某系男生数量占全系学生数的比重为100%,某系学生的性别为男,“男”不是数量,因此这不是指标,而是标志表现。,数量性,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特征,即统计指标“质的规定性”。,住本地(乡、镇、街道),户口在本地;住本地半年以上,户口在外地;住本地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住本地,户口待定;原住本地,现在国外工作或学习。,常住人口,指标解释,具体性,对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说明,是由个体数量综合而来的。,平均分数,综合性,1、标志和指标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则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通过对各单位标志的具体表现进行汇总和计算才能得到相应的指标。,2、由于总体和单位的概念会随着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指标与标志的概念也是相对而言的。,指标与标志之间的联系,某高校班级情况,高校某班级情况,班级学生平均成绩,高校学生平均成绩,班级学生平均成绩,汇总计算,统计目的,了解,每个学生成绩,数量标志,统计指标,数量标志,统计指标,汇总计算,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也称总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指标数值均有单位。,数量指标,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反映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分别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又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如人口总数、企业总数、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商品流转额、商品进出口总额,如职工平均工资、人口密度、工人出勤率,统计指标的分类,一、指标体系的意义,一个指标的作用总是有限的,它只能反映现象总体的某一侧面,只有使用指标体系才能反映现象总体全貌。,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产量价格产值,存在某种共同性:产销比率、盈利水平、劳动效率、偿债能力,二、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整体,财政部制订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率,全面、综合地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分析。,三、指标体系的作用,1总体和总体单位,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A总体可转化为总体单位B总体单位可转化为总体C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D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E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2、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A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特征B指标的具体表现都是数值,标志的具体表现也都是数值C某些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加总而得D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变换关系E随着研究目的改变,指标与标志可以进行对调,练习1-2,AB,ACD,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C女性是品质标志D年龄是变量E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4、某校全体教师为一总体,则数量标志有()A教师职务B学习态度C月出勤率D平均年龄E月工资5、样本是由总体抽出的部分单位构成的集合,因此样本不能代表总体。(),BD,CE,6、标志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因此()A标志值也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种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没有标志值7、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8、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9、工业普查中,某工业企业职工人数8000人,某中男职工3000人,女职2000人。该企业装配车间职工600人,其中有工程技术人员20人,管理人员10人。上述资料中,总量指标有()。A1个B3个C0个D6个,C,C,数据的计量:运用某种方法使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量化。,计量结果:形成变量或指标,五、统计数据,(一)数据的计量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数据计量尺度的种类,定类尺度,性别,种族,运动项目,定序尺度,例如,学生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例如,学生的阅历:,定距尺度,二人年龄之差:19921977=15年或3015=15岁,定比尺度,如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人均GDP等,二人年龄之比:3015=2(倍),19921977=1.0076(倍),定类尺度,甲为中年人,乙为少年人。,较低,、+、,甲、乙有生命甲生命时间较乙长甲比乙大45岁甲年龄为乙的4倍,定比尺度,(二)统计数据的类型,横截面数据又称为静态数据,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总体内不同单位的数量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又称为动态数据,它是指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总体的数量表现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统计数据是变量的具体表现,那么什么是变量呢?,统计数据按对现象观察的角度不同,变量,变量的种类:,根据变量值出现是否连续,根据变量的取值是否确定,说明现象的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被称为变量。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变量值。,连续型变量,人的身高、体重、年龄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面积等),产值、销售额等价值量,需要使用度量工具取值,身高的例子:,连续性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任意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做无限分割。,离散型变量,离散变量的取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变量值通常用整数表示。,特定范围的人口数、汽车数量、企业数量、林木株数、畜禽数量等等,取值不需要用工具度量,用计数的方式即可,=总收入总成本费用,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或)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或),确定性变量,指受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变量,企业利润,指受随机因素影响的变量,周一上午10时11时的股票成交量,行情预期、各种消息、购买行为、资金数量、新股上市、其他,随机变量,(三)数据的表现形式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1、绝对数,反映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综合指标一般以绝对数形式表现,即总量指标,也称为数量指标。,绝对数的分类,一个总体中只有一个单位总数,但可以有多个标志总量,它们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总和,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的数量,工业普查,工业企业数,工业总产值,总体单位数,总体标志总量,职工总人数,表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的数量状况,如商品库存额、银行存款余额、工业企业数等。,表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工资总额、商品零售额、总产量等。,出生人数,人口总数,死亡人数,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关于一个人口总体的总量指标,2、相对数,相对数的作用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共同的比较基础,相对数由两个互相联系的数值对比求得。即相对指标。,不可比,可比,不可比,用倍数、系数、成数、等表示,用双重计量单位表示的复名数,倍数与成数应当用整数的形式来表述5倍、3成、近7成3.25倍、8.6成,相对指标的基本表现形式,总人数30人男生人数20人女生人数10人男生比重为2/3女生比重为1/3男女比例为2:1,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种类,结构相对数,利用程度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例:我国某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为19715亿元,其中消费额为12945亿元,积累额为6770亿元。则,说明,为无名数;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之和为1;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结构相对数,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为无名数,一般用倍数、系数表示;用来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说明,比较相对数,是同类指标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对比,为无名数;用来反映现象的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说明,动态相对数,如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23万亿元,为上年的110.8%.,例:某地区某年末现有总人口为100万人,医院床位总数为24700张。则该地区,可用来反映经济效益、经济实力、现象的密集程度等。,强度相对数,例1:己知某厂2000年的计划产品产量为10万吨,实际产量为12万号。则:,利用程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2005年我国GDP18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万亿元,年平均人口13亿,结构,动态,比较,强度,强度,计划完成,比较,平均数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分布的集中趋势.将在本书第三章统计描述的分布的集中趋势中作详细介绍。,3、平均数,1、某地区2001年的工业总产值属于()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总量指标D时期指标E时点指标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A结构相对指标B质量指标C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