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ppt_第1页
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ppt_第2页
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ppt_第3页
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ppt_第4页
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重点掌握内容,中国古代辞书的主要类型、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辞书、中国辞书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纂传统,学习内容,词典的分类P42从内容上将词典分为三类:语文性字典和词典、学科词典、专名词典。语文性字典词典:以提供字词的语言文字性解释为主要内容。学科词典:以提供概念、术语和学科语词的知识性解释为主要内容。专名词典:以提供与专名有关的基本事实和资料为主要内容。,中国古代辞书的类型P42-43字书、训诂书、韵书是中国古代辞书的三种主要类型,统属于“小学类”。字书是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训诂书以讲解字义、训释名物为主,兼及形体、读音。韵书以审音辨韵为主,兼及形体、释义。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辞书急就篇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用于教授学童识字的字书P43第3段尔雅由秦汉之间的学者递相增益而成,是,中国最早的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被称为是中国最早的词典。P43最后1段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时著名学者扬雄编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方言词典性质的汉语比较方言词汇集。P43最后1段说文解字东汉中期著名学者许慎编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P43最后1段声类三国时期,魏国李登编纂,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韵书。P44第2段切韵隋朝陆法言编着,是后世传统韵书演变的基础。P44第2段,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修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韵书。P44第2段字汇明神宗万历43年(1615年)梅膺祚(zu)编成,把说文解字开创的540部首改并为214部首,并依照地支次序分为12集。确立了字书释文先注音、后释义以及字义有序排列、释义列举书证的体例。P44最后1段康熙字典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时期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古代字书。P45第1段练习:,我国现存最早的用于教授学童识字的字书是(B)。A仓颉篇B急就篇C说文解字D尔雅中国最早的词典是(D)A仓颉篇B急就篇C说文解字D尔雅(B)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修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完整韵书。A韵集B广韵C切韵D声类,将说文解字开创的540部首改为214部首的著作是(A)。A字汇B正字通C康熙字典D佩文诗韵首次确立了部首和部首内汉字按笔画多少排列顺序原则的字书是(A)。A字汇B正字通C康熙字典D佩文诗韵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方言词典性质的汉语比较方言词汇集是(A)A方言B急就篇C说文解字D尔雅,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韵书是(D)A韵集B广韵C切韵D声类首次确立了部首和部首内汉字按笔画多少排列顺序原则的字书是(A)。A字汇B正字通C康熙字典D佩文诗韵古代字书向近代字书转化的标志P45外语或汉外对照辞书的出现;专科词汇集、专科词典特别是科技专科词典的出现;汉语百科词典的出现。,古代字书与近代字书的分界P45时间分界:1915年标志性成果:中华大字典辞源中华大字典是中华书局1915年出版,典型表现是它的释文采用了“分条释义”的方法P45倒数第2段辞源是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出版,它继承了中国传统字书的优良传统,同时采用了“分条释义”的方法,从此汉语辞书“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编纂方法得以确立。P45倒数第2段练习:确立了汉语辞书“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编纂,方法的辞书是(C)。A中华大字典B康熙字典C辞源D辞海中国辞书发展史上标志着辞书编纂由古代字书阶段发展到现代词典阶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综合性词典是(C)。A中华大字典B康熙字典C辞源D辞海中国辞书体系形成的标志(练习)P46第3段基础性、权威性汉语语文辞书已经形成系列;汉外对照的双语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实用语种;,学科性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辞书的品种、类型多样化;辞书的功能、效用特定化;辞书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纂传统词条的编排组织方法:以字带词先列出单字词条,然后带出一系列包含了该单字的词语词条。因此,有所谓“统领字”和“被统领词”的区分。根据统领关系的不同,语文词典有正序词典、逆序词典和构词词典的区分。P48第1-3段词条的释义方式:分条释义一个义项作为一条,分别列举,逐一解释。由分条释义引出了义项的概念。在汉语字典词典中,义项的排列汉语,字典词典中,义项的排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依据字词意义发展演变的源流关系来排列义项。二是按字词意义的使用频率排列义项。P48-49书证和例证:引自书面文献的例证,一般称为“书证”,引自当代口头通行语的例证,直接称为“例证”。P49因声求义三段标注法汉字的古代读音有上古音和中古音之分。上古音指以诗经音为代表的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语音体系。中古音指以切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汉语字典、词典中同时标注汉字的上古音、中古音和现代音,就是一般所说的“三段标注法”。如汉语大字典就采用三段标注法。P50倒数第2段,反切法P51反切法是指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的方法。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如“东,德红切”,即取“德”的声母,取“红”的韵母和声调,将三者拼在一起就是“东”的读音。特别注意,所谓声母、韵母和声调是当时的读音,与现代读音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反切法的发明,是我国汉字注音方法的一大进步。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之前,反切注音法一直是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电子词典的深度开发的表现P52-54检索系统的开发;内容的整合;相关内容的跳转;基本信息的添加;字音朗读。,代表性中国辞书:新华字典是我国编篡出版的最有代表性的字典,全面、及时地体现国家现行的语文政策。P56现代汉语词典是一本高质量的记录、描写现代汉语的中型规范词典。P5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一部十分便于初学者使用的小型古汉语专用字典。P57辞海最早于193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是我国自20世纪初辞源问世以后出现的第二部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大型综合性词典,是一部兼有字典和百科性质的综合性辞书。P57辞源是中国辞书发展史上标志着辞书编纂由古代字书阶段发展到现代词典阶段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综合性词典。“溯源”是其本质特点,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历史性详解字典。几乎囊括中国历代辞书和古今著作中出现的楷书单字,堪称古今楷书单字大汇编的字典P59汉语大词典是汉语大字典的姊妹篇,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它的编纂方针是“古今皆收,流源并重”。由于规模巨大,印刷板的检索很困难,在编排方法上采用了一些一般词典不常用的标记符号来强化区分,这类标记符号是:字头单字右上角标、语词单字右下角标、字头单字和语词条目左上角标。P60,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是中国古代字典的代表作。P65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P69练习:采用“字头单字右上角标”、“语词单字右下角标”、“字头单字和语词条目左上角标”等标记符号的词典是(B)。A康熙字典B汉语大词典C中华大字典D汉语大字典,(A)表示一个单字有两个以上的音义,形成两个以上的字头。A字头单字右上角标B字头单字左上角标C语词单字右下角标D语词单字左下角标几乎囊括中国历代辞书和古今著作中出现的楷书单字,被称为古今楷书单字大汇编的的字典是(D)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中华大字典D汉语大字典,在中国辞书编纂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部首法,首创于(D)。A中华大字典B汉语大词典C辞源D说文解字(B)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A康熙字典B汉语大词典C中华大字典D汉语大字典(B)的编纂方针是“古今皆收,源流并重”。A中华大字典B汉语大词典C辞源D辞海,建国后我国编纂出版的最有代表性的字典是(A)A新华字典B古汉语常用字字典C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