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4中理综零模试卷.doc_第1页
北京市14中理综零模试卷.doc_第2页
北京市14中理综零模试卷.doc_第3页
北京市14中理综零模试卷.doc_第4页
北京市14中理综零模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十四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零模检测 高三理综 2018.2.2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4页,共二道大题,31道小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填涂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答题不得使用任何涂改工具。出题人:各备课组审核人:备课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Fe 56 Cu 64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核糖体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 B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C抗体由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合成 D是按照mRNA的信息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场所2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 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 3生命系统中整体(I)与部分(、)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I为脂质的种类,II、III代表脂肪和固醇,则IV代表了生物膜的主要成分B若I为真核细胞增殖方式,、能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则表示无丝分裂C若I为高等动物的内环境组成,则、可以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若I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则、可以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阻遏是生命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即可通过某种方式阻止某个反应或过程,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下列不属于阻遏现象的是A环境中食物和空间限制种群数量的指数型增长B负反馈调节抑制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 C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减缓了侧芽生长D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时,性激素的分泌也减少5.在应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白菜-甘蓝的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用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解离以获得原生质体 B.用聚乙二醇诱导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融合 C.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杂种细胞培养成植株 D.经筛选获得符合要求的白菜-甘蓝杂种植株6关于营养物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B油脂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D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7下列指定微粒数目一定相等的是A等质量的14N2与12C16O中的分子数B等物质的量的C2H4与C3H6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等体积等浓度的NH4Cl与(NH4)2SO4溶液中的NH数D等质量的Fe与Cu分别与足量Cl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8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在常温常压下对CO2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并能高效催化CO2与环氧乙烷衍生物的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材料的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B该方法的广泛使用有助于减少CO2排放C在生成的过程中,有极性共价键形成D其工作原理只涉及化学变化9肉桂酸()是一种合成有机光电材料的中间体。关于肉桂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9H9O2 B不存在顺反异构 C可发生加成、取代、加聚反应 D与安息香酸()互为同系物10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已知:2CrO+ 2H+ CrO+ H2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表明Cr2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C反应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D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11用所给试剂与图示装置能够制取相应气体的是(夹持仪器略)ABCDX中试剂浓硝酸浓硫酸双氧水浓氨水Y中试剂CuC2H5OHMnO2NaOH气体NO2C2H4O2NH312室温下,取一定量冰醋酸,进行如下实验: 将冰醋酸配制成0.1 molL-1醋酸溶液; 取20 mL所配溶液,加入a mL 0.1 molL-1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pH=7; 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直至溶液中n(Na+) = n(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所得溶液的pH=1B中:a20C中:所得溶液中c(CH3COO)c(H+),且pH7D与所得溶液相比,等体积时所含CH3COOH分子数目相等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0oC的冰融化成0oC的水,其内能不变B一定质量的气体对外做功,但内能不变,则它一定对外放热C物体温度升高,则每个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大D气体对器壁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红光的偏折最小B红光从真空进入水中,频率和波速都将减小 C可见光中,红光光子的动量最小D可见光中,红光对同一种介质的折射率最小 15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中的、射线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射线都是带正电的实物粒子 B三种射线的存在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C三种射线中射线穿透本领最强 D三种射线垂直于进入匀强电场,将向同一个方向偏转atOt1t2atOt1t2atOt2t1atOt1t2CDOBA图甲图乙xtOt1t216如图甲,一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如图乙是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关于振子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四个图象中正确的是A B17关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下列说法以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g越小B离地面越高,重力加速度g越大C如果地球自转加快,则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会增大D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60倍,所以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36001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匀强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为轨迹上的两点。若a点电势为ja,b点电势为jb,则abA场强方向向右,且电势jajb B场强方向向右,且电势jajb D场强方向向左,且电势jajb + + SELA19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自感现象。L是带铁心的自感线圈,其直流电阻不可忽略;E是电池组,内阻不可忽略;A是小灯泡,可认为电阻恒定;S是开关,电路连接如图。开关闭合,稳定后自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自感线圈的电流为I。断开开关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断开S后瞬间通过自感线圈的电流可能大于I B断开S后小灯泡一定会闪亮一下再逐渐熄灭C断开S后自感线圈两端的电压可能高于UD断开S后自感线圈两端的电压一定从U开始逐渐减小到零20正、负电子相遇会发生“湮灭”,即正、负电子都消失了。如果湮灭前正、负电子的速度均为零,湮灭后将产生光子。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m,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湮灭后可能只产生一个光子,该光子的频率是2mc2/hB湮灭后可能会产生两个光子,它们频率可能不同,但它们的能量之和一定为2mc2C湮灭后可能会产生两个光子,它们频率一定相同,光子的射出方向也有可能相同D湮灭后可能会产生两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mc2,且光子射出方向一定相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 180分。21(18分)根据下图所示,游标卡尺读数_cm,螺旋测微器读数_mm。05454035300 10 20cm6 7 8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hB和hC的值。(以下凡需要计算的,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关于本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开始实验时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B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后释放纸带C所用重物的质量大小对实验误差没有影响,因此可以用铁块也可以用木块D重物太轻会使阻力造成的系统误差太大,因此应该用铁块,而不用木块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_m/s设重物质量为m,从O到B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m,动能增加量为_m。如果实验室使用的交变电流频率f=51Hz,则对实验的影响将是_86.59cm70.99cm78.57cmABCO打点计时器重物纸带图(a)图(b)A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的测量值没有影响B将使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的测量值偏小C对重物动能增加量的测量值没有影响D将使重物动能增加量的测量值偏小22(16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斜面的倾角=37,小物块的质量m=0.10kg,小物块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A点到斜面底端B点的距离L=0.50m,设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小物块滑过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时无机械能损失。(sin37=0.6,cos37=0.8,,g=10m/s2)求: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a;B C间的距离x;若在C点使小物块具有一定的初动能,使小物块向左运动,恰能回到A点,此初动能 Ek是多大。ABC23(18分)假定地球为密度均匀分布的球体,忽略地球的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理论 和实验证明: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求:地面上方高h的山顶A处和地面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gAg0;a地面下方深h的矿井底B处和地面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gBg0。b若已知某单摆在地面处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在某矿井底部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之比为k。求该矿井底部离地面的深度d。 24(20分)(1)如图所示,一段长方体金属材料,厚度为a、高度为b、长度为l。将这块金属材料放在垂直于前后表面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通有大小为I的稳恒电流从左向右通过该金属材料时,在其上下表面间产生一个恒定的电势差U。元电荷为e。a分析并判定上下表面哪个表面电势较高;b该导电材料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量n。(2)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设某种金属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量为n,电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e。自由电子每次都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与金属离子相碰后,把动能全部传递给金属离子,然后又开始匀加速。自由电子连续发生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的平均值为t。试这种金属的电阻率。25(14分)阿司匹林(化合物L)是人们熟知的解热镇痛药物。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化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R、R 、R 代表烃基)请回答: (1)A中的官能团是 。 (2)C的结构简式是 。 (3)DE的反应类型是 。 (4)EG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已知:H是芳香族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2B K + H2O,K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JL的化学方程式是 。 (6)L在体内可较快转化为具有药效的J,而化合物P与L相比,在体内能缓慢持续释放J。 血液中J浓度过高能使人中毒,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解毒。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NaHCO3的作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P中的酯基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J bP在体内的水解产物中没有高分子化合物 c将小分子药物引入到高分子中可以实现药物的缓释功能26(16分)AlN新型材料应用前景广泛,其制备与性质研究成为热点。相关数据如下:物质熔点/沸点/与N2反应温度/相应化合物分解温度/Al6602467800AlN:2000 (1400升华)AlCl3:(181升华)Mg6491090300Mg3N2:800(1)AlN的制备。 化学气相沉积法。 .一定温度下,以AlCl3气体和NH3为原料制备Al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上述反应适宜的温度范围是 (填字母)。 a.75100 b.6001100 c.20002300 铝粉直接氮化法。 Al与N2可直接化合为AlN固体,AlN能将Al包裹,反应难以继续进行。控制温度,在 Al粉中均匀掺入适量Mg粉,可使Al几乎全部转化为AlN固体。该过程发生的反应8001400 有: 、 和2Al + N2 2AlN。 碳热还原法。 以Al2O3、C(石墨)和N2为原料,在高温下制备AlN。 已知:. 2Al2O3(s) 4Al(g) + 3O2(g) H 1 =3351 kJmol-1 . 2C(石墨,s) + O2(g) = 2CO(g) H 2 =221 kJmol-1 . 2Al(g) + N2(g) = 2AlN(s) H 3 =318 kJmol-1 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反应对反应的可能影响: 。(2)AlN的性质。AlN粉末可发生水解。相同条件下,不同粒径的AlN粉末水解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AlN粉末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释t1-t2时间内两条曲线差异的可能原因: 。(3)AlN含量检测。向a g AlN样品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然后通入水蒸气将NH3全部蒸 出,将NH3用过量的v1 mL c1 molL-1 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的H2SO4用v2 mL c2 molL-1 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是 。27.(14分)用H2O2、KI和洗洁精可完成“大象牙膏”实验(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泡沫),某同学 依据文献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探究。(1)资料1:KI在该反应中的作用:H2O2 + I= H2O + IO;H2O2 + IO= H2O + O2+ I。总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2)资料2: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有KI加入,无KI加入。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加入KI后改变了反应的路径 b加入KI后改变了总反应的能量变化 cH2O2 + I= H2O + IO是放热反应(3)实验中发现,H2O2与KI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再加入CCl4,振 荡、静置,气泡明显减少。 资料3:I2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 加CCl4并振荡、静置后还可观察到 ,说明有I2生成。 气泡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H2O2浓度降低;. 以下对照实验说明不是主要原因:向H2O2溶液中加入KI溶液,待溶液变黄后,分成两等 份于A、B两试管中。A试管加入CCl4,B试管不加CCl4,分别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 是 。 (4)资料4:I+ I I K= 640。 为了探究体系中含碘微粒的存在形式,进行实验:向2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10 mL 0.10 molL-1 KI溶液,达平衡后,相关微粒浓度如下: 微粒III浓度/ (molL-1)2.510-3a4.010-3 a = 。 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I、I和I外,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理由是 。28(14分)某小组同学以不同方案探究Cu粉与FeCl3溶液的反应。(1)甲同学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为浅蓝色,由此证明发生了反应, 其离子方程式是 。(2)乙同学通过反应物的消耗证明了上述反应的发生:将Cu粉加入到滴有少量KSCN的FeCl3 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A产生。 针对白色沉淀A,查阅资料:A可能为CuCl和CuSCN(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过程如下:过滤过量Ba(NO3)2溶液白色沉淀A过量浓HNO3红棕色气体蓝绿色溶液白色沉淀B滤液液a溶液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根据白色沉淀B是 (填化学式),判断沉淀A中一定存在CuSCN。. 仅根据白色沉淀A与过量浓HNO3反应产生的实验现象,不能判断白色沉淀A中一定存在 CuSCN,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理由: 。. 向滤液中加入a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A不含CuCl,则a是 (填化学式)。 根据以上实验,证明A仅为CuSCN。 进一步查阅资料并实验验证了CuSCN的成因,将该反应的方程式补充完整: Cu2+ + SCN= CuSCN + (SCN)2 结合上述过程以及Fe(SCN)3 Fe3+ + 3SCN的平衡,分析(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3)已知(SCN)2称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与Br2相近。将KSCN溶液滴入(1)所得的溶液中, 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则溶液变红的可能原因是 或 。29.(16分)坐果是指成熟花的子房向果实转变的过程。正常受粉时,子房在发育着的种子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下,发育成为果实。研究人员以在坐果期容易发生落果的葡萄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激素对葡萄坐果的影响。(1)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通过 进行调节。(2)在开花前10天给葡萄花序去雄并套袋。在开花日,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CPA为生长素类似物、GA3为赤霉素)或PAC(GA3合成抑制剂)处理未受粉的葡萄子房。在花后21天,统计坐果率,结果如图1所示。编号 1 2 3 4 5 6 7坐果率(%)40200实验处理 GA34-CPAPAC 图1不同处理条件下葡萄坐果率比较受粉未受粉 去雄并套袋可以防止受粉,降低 对实验的干扰。 对比图1中 组结果,可知4-CPA或GA3单独处理均可提高葡萄坐果率;根据 4、6组结果推测,4-CPA通过 来提高坐果率;第 组与6组结果比较, 可进一步证实上述推理。(3)图2是转化酶介导的糖信号调控植物坐果的模型。据图所示解释,坐果结实和果实掉落的原因 。葡萄糖细胞凋亡细胞分裂坐果结实转化酶正常蔗糖葡萄糖细胞凋亡细胞分裂果实掉落转化酶活性低蔗糖淀粉淀粉图2转化酶调控葡萄坐果模型(4)有人假设:GA3通过提高转化酶活性提高了葡萄的坐果率。若用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需要用 处理葡萄子房,一段时间后取葡萄幼果研磨成匀浆,沉淀后取上清液,用透析法去除上清液中的 后,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反应30min,利用_试剂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