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分课文知识点过秦论知识点一、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二、古今异义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三、一词多义1固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形容词用作名词)2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3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4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5兵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7致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8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9及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10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11度内立法度(制度,名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12遗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13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爱惜动词)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或友爱,动词。)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布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内;外,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深谋远虑(远,从长远)2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作窗户;枢,系户枢)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过秦论(过,指摘过失)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4形容词作名词据崤函之固(固,险要的地势。)自以为关中之固(固,坚固的屏障。)尊贤而重士(贤,贤者,贤能的人。)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条件;便,便利的条件。)5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溃败的军队)6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争斗)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约从离衡(离,使离散)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以愚黔首(愚,使愚蠢(愚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7.意动用法尊贤而重士(重,以为重,看重)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谪戍之众3省略句尝以十倍(于秦)之地。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聚之(于)咸阳。铸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身死(于)人手。4宾语前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崤函之固,自若也5定语后置伏尸百万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6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六、名言名句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七、文学文化常识1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2战国四公子(四君)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战国四君子”。3天下的别称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4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5山东、关中、河山东:指崤山以东。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河:特指黄河。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6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7合纵、连横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连衡”。荆轲刺秦王知识点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2)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6)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8)故振慑同上。(9)设九宾宾,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10)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12)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13)奉之同上。(14)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15)卒起不意卒,通“猝”,仓促,突然。(16)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17)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二、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2个)(1)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2)深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3)解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4)教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5)敢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6)还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7)还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8)资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9)振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害怕,恐惧。(10) 图图穷匕首见名词,地图。(11) 室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梢。(12) 诏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13) 被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三、词类活用(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3)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4)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5)左右既前 同上。(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7)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8)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9)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10)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感到奇怪(11)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四、古今异义词(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5)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7)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8)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五、常见文言句式 1、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2、省略句(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2)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3)欲与(之)俱(往)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4)待吾客与(之)俱(往) (同上)(5)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6)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7)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8)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9)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10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11)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12)献(于)秦王(省略介词)(13)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3、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倒装句(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7)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数量词作定语后置)5、固定结构(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4)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5)将军岂有意乎表反问,是否呢。(6)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7)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8)事所以不成者同上。六、成语典故(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亦作怒发冲冠。(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7)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生活;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形容词使动用,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三、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四、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尝从人事 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5)幼稚盈室 幼稚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7)恨晨光之熹微 恨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用)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六、几点规律: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张衡传知识点一、古今异义词: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古: 结交 今:连接 移交和接替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行:古:不去(应荐)。 今:不可以4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5寻其方面 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 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7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8、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9、连辟公府不就古义:征召。今义:复辟。10、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授给官职。今义:拜见。11、其牙机巧制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今义:牙齿。12、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13、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14、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u)二、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傍行八道: “傍”通“旁”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4、形似酒尊:“尊”通“樽”, 杯,酒杯。三、词类活用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四、一词多义观观太学(观摩学习)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启窗而观(看)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蒙故业,因遗策(沿袭)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乃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遂乃研核阴阳(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属zh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衡少善属文(连缀)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举酒属客(劝人喝酒)属sh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吾属今为之虏矣(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2)被动句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3)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4)介词结构后置句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5)省略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省略主语“张衡”)(6)状语后置游于三辅(于三辅游)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苏武传知识点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 衣襟。决:通“诀”,诀别。(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11)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12)且单于信女女,通“汝”,你二、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8)位列将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 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9)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亲密地接近)(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1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1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务员重庆面试题及答案
- 个性化定制型个人门面租赁合同
- 全球科研资源整合模式-洞察及研究
- 护士面试题目及答案专业
- 专业写作面试题及答案
- 科协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 2025至2030推土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区域市场与投资报告
- 偏头痛的护理查房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跌倒检测技术在老年人生活照料中的技术创新
- 离婚子女房产权益保护与监护抚养责任合同
- 【绥化】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体彩中心招聘体彩专管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2025-2026学年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
- 保管员工勤技师综合测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投资协议书对赌协议范本
- 2025年1月浙江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 煤炭信息化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汽车销售培训课程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
- 2025年AI应用AI Agent架构新范式报告
- 法律顾问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