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1页
高二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2页
高二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3页
高二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4页
高二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思考: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异同?,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含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前提和条件,三特点,二兴起及成就,四.影响,思考,这些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练一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前提:,技术:,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市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返回,条件:,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加,工人素质提高,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及成就,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及成就,继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以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从19世纪六七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可以产生电流,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电气时代的到来,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灯泡,电动机,爱迪生(Edison)主要发明:投票计数器、普用印刷机、改良打字机、留声机、白炽灯、第一所中央发电厂、活动电影机、大型碎石机、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传真电报、有声电影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水底潜望镜等。,年轻时的爱迪生,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爱迪生和他改进的留声机。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摄于1888年),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诞生柴油机创制,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业产生,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把飞机送上天空。,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马可尼及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三、特点,对经济的影响:,1.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关系:形成了垄断和垄断组织。,5.经济生活: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3.工业结构: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4.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言人。,2.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迎来新的高潮。,对政治的影响:,2.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进入瓜分世界、资本输出时代,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3.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垄断组织的产生,资本主义大企业之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是一种新的经济联合体。,1)垄断组织,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总产量来达到目的的。,2)垄断组织形成的概况,形成的时间:,新兴工业如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等,垄断程度较高的国家:,垄断组织的形式:,实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卡特尔、辛迪尔、托拉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部门:,代表性的垄断组织: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德国电业总公司、西门子公司,影响,2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内,外,政治,经济,殖民扩张,国际格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练一练,单项选择题,A,B,C,D,1读图判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C,2由德国人完成的发明有:电动机发电机汽车有线电话无线电报()ABCD.,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4垄断组织的出现,从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反映了,A资本主义进入大工业生产的阶段B.自由资本主义从此得到充分发展C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已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C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这对它们来说,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有关系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胜利D.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7、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A,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D,垄断组织的出现,8.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整个革命的进程时间缩短B.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C.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D.科学与技术结合紧密,919世纪最后30年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这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B.垄断资产阶级榨取超额利润的要求C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要求D后起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10、下列有关垄断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因C,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是资本主义没落阶段开始的象征,11、下列关于垄断组织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B.其主要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再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同: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异: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开辟的是“蒸汽时代”;后者以电力和内燃机为标志,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前者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发明都源于实践经验;后者科学开始和技术结合起来,并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后者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代表性的产业是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两次工业革命技术成果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波波夫俄国无线电,马可尼意大利远距离发报成功,莱特兄弟美国飞机,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苏格兰有线电话,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格拉姆比利时电动机,西门子德国发电机,电力的广泛应用,狄塞尔德国柴油机,亨利福特美国四轮汽车,卡尔本茨德国内燃机和内燃汽车,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80万吨,1900年增加到2000万吨,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成功地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1885年卡尔本茨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1908年,亨利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汽车的流水线,奥维尔莱特,维尔伯莱特,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从背景看:,1.都是在政权的建立和持续稳定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2.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3.都有充分的自由劳动力。,4.都有必要的科技积累。,5.都具备雄厚的资金。,6.都有广阔的市场,市场的需求对科技提出新的革新要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结果使他获得巨款。188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了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起管理这笔资金的作用,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专题讲座,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的第2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哪些“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政治上:,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破坏性使命:,经济上:,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上:,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科举制被废除。,政治上,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建设性使命:,经济上,洋务企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思想上,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请思考:为什么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中国没有得到发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此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渐壮大,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2.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采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如设置邮政局等,,4.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先后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一直未能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就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得到应用。,3.列强并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没有把先进技术设备引入中国,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1、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2、内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60、70年代。(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一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二是指广大的亚非拉美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它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形成的。,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进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战胜荷兰和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2、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美、法、德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3、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实行相应的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三、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1、形成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