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最新考纲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过程,分布,考点一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整合1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固态水。(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液态水,水源相互补给,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示意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蒸发,植物蒸腾,(2)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着地表形态。,动态平衡,塑造,【特别提醒】外流区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外流区除具有海陆间循环外,地表水因蒸发进入当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返回本地地表,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存在陆地内循环。,深度思考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续表,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水利措施: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2)农林措施:“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但是,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高考探究(2013四川文综,5)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第1题。,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在冬季降水量最大,冬季降水丰富,水循环最活跃。答案D,(2013安徽文综,26)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题。,2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BCD,解析由图可知,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因此蒸发相对较弱;伏尔加河流域主要位于40N60N之间,受西风带的影响,因此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伏尔加河流入里海,里海为内陆湖泊,因此河水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内力作用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伏尔加河及其支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主要为外力作用,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平坦。夏季,大量的积雪融水流入伏尔加河,最终注入里海,对里海湖水的水分和热量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答案C,(2012天津文综,1)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3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上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解析“可呼吸地面”是由透水材料铺设而成,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由于地面透水,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加,因此d环节增加。选项B正确。答案B,1.结合以水循环示意图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2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考点二陆地水体的补给,知识整合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多雨,春,气温,东北,夏,气温,高低,高低,【学法指导】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判读方法】河流流量过程图的判读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纵坐标中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3运用实例简要分析河流流量与沿线地理环境的关系(1)地区(2)天气,(3)气候(北半球),4.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1)流量是由河流来源决定的。(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4)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6)曲线变化和缓,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典例剖析】(2012广东文综,7)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BCD我的答案_,【审答指导】第1步本题考查对湖泊和河流之间相互补给关系,考查对湖泊调节径流作用的理解,及读图、析图和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湖泊和河流互补关系,洪水期河水补给湖泊水,而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流。第2步当入湖流量大于出湖流量时,如图中、时段,说明河水补给湖水,湖泊处于蓄积作用时段;当出湖流量大于入湖流量时,如图中、时段,说明湖水补给河水,湖泊处于排水时段。,答案B,高考探究12014广东文综4(1),4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季。解析因该地降水丰富,所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雨水)补给,冬季降水少。答案大气降水冬季,(2013上海地理,1820)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2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3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4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解析第2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湖泊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长江处于丰水期。夏季67月份长江流域降水量大,为丰水期。所以本题选择C项。第3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经过蒸发补给雨水,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所以本题选择B项。,第4题,考查湖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湖泊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增大;枯水期b补给也增大。所以本题选择D项。答案2.C3.B4.D,(2012课标)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下图,完成56题。,5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地B地C地D地6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解析第5题,读图b可知,甲、乙两个水文站都观测到了河流流量明显增大的情况,说明此次暴雨对甲、乙两个水文站都有影响,若暴雨出现在三地,只会影响到乙水文站的流量,故选D。第6题,由上题可知,暴雨可能出现在地,产生的洪峰首先到达甲水文站;甲、乙两个水文站之间的湖泊与河流干流存在补给关系,当洪峰到达湖泊与河流干流的连通处时,洪峰的水位高于湖泊的水位,干流中的一部分水会流入湖泊,从而导致流向乙水文站的洪峰流量减小,故选C。答案5.D6.C,1.以水体间补给关系图为载体考查各种水体的类型及补给关系2.以河流流量图为载体,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补给关系,考点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知识整合1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2)水资源的分布,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地区差异,续表,亚洲,南美洲,大洋洲,俄罗斯,中国,(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多,北方少;多,西部少;两季多,两季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地区经济发展。(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南方,东部,夏秋,冬春,质量,3合理利用水资源供水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针对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节约,利用,市场化,水源,污染,深度思考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分析(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高考探究1(2014广东文综,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解析拆坝后,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水库调蓄作用不存在了,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答案D,22011课标全国,36(1)(3),16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第(1)题,由图2可知,该国月均温均大于15,年降水量超过2000mm,故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第(2)题,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说出一种时需说清理由。,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