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ppt_第1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ppt_第2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ppt_第3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ppt_第4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顺德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杨世华,提纲,1、高致病性禽流感简介2、历史概况3、流行特点4、临床症状5、疫情报告6、疫情应急处理7、预防与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疫病分类一、一类疫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二、二类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概况一历史概况1,禽流感是一种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1878年,意大利有鸡群大量死亡,当时称为“鸡瘟”。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将此疾正式命名为禽流感。甲型禽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其中仅H1H3和N1N2与人流感有关。,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人类禽流感,并造成人员死亡。2003年在东南亚及我国部分地区的禽感染疫情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部分国家甚至被感染到人,出现了人间禽流感患者并有死亡病例。至今,统计已发生人感染200余例,死亡40余人,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历史概况2,流行特点,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均易感。传染源主要为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病毒可长期在污染的粪便、水等环境中存活。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禽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草、种蛋、鸡胚和精液等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临床症状,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人感染禽流感其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表现为突然死亡、高死亡率,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及产蛋量急剧下降,病鸡极度沉郁,头部和脸部水肿,鸡冠发绀、脚鳞出血和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有明显神经和腹泻症状,可出现角膜炎症,甚至失明。,图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左边受感染鸡只发绀的鸡冠与右边正常鸡只对比,图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两个肉垂水肿,图为高致病性禽流感-腿部皮肤可见充血和淤斑,图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切开水肿的肉垂,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疫情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1、责任报告单位(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属动物防疫监督机构;(2)各动物疫病国家参考实验室和相关科研院校;(3)兽医行政管理部门;(4)有关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各类动物诊疗机构等相关单位。2、责任报告人执行公务的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入境动物隔离场的兽医人员;各类动物诊疗机构的兽医;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人员。,疫情报告报告形式及报告内容,1、报告形式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按照动物防疫法和相关预案等国家有关规定报告疫情;其他责任报告单位和个人以电话或书面形式报告。2、报告内容按照预案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和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的家禽种类和品种、家禽来源、临床症状、发病数量、死亡数量、是否有人员感染、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采取的措施,以及疫情报告的单位和个人、联系方式等。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疫情报告报告时限和程序,发现可疑禽流感疫情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诊断,怀疑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当在2小时内将疫情情况逐级报至省(区、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同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区、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区、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部报告。省(区、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的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并报告农业部。怀疑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立即按要求采集病料样品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检测,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将样品送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确诊结果应立即报农业部,并抄送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疫情报告报告内容,按照预案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和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的家禽种类和品种、家禽来源、临床症状、发病数量、死亡数量、是否有人员感染、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采取的措施,以及疫情报告的单位和个人、联系方式等。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疫情应急处理,实行以紧急扑杀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畜主应立即将病禽(场)隔离,并限制其移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采集病料、实验室诊断等,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当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按下列要求处理:1、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由所在地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疫点: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禽类所在的禽场(户)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自然村划为疫点。疫区: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5公里范围内区域。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受威胁区:指疫区外延5-3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疫情应急处理,疫情应急处理,2、封锁由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并对疫区进行封锁。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疫情应急处理,(1)疫点,扑杀疫点内所有禽类,并按国家规定对病死禽、被扑杀禽及禽类产品作无害化处理;对禽类排泄物、被污染的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等进行了严格清洗消毒;在疫点出入口设立消毒哨卡,24小时值班,禁止人、畜禽、车辆进出和禽类产品及其它可能污染物品移出。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进出时,须经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经过严格消毒后进出。,疫情应急处理,(2)疫区,扑杀疫区内所有禽类;在疫区周围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临时动物检疫消毒站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其中至少1名动物防疫技术人员),对出入的人员、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必要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执行对禽类的监督检查任务;关闭禽类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活禽类进出和易感染禽类产品和其他可疑污染物运出;家畜全部圈养。,疫情应急处理,(3)受威胁区:对受威胁区内所有易感家禽采用国家批准使用的疫苗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并进行免疫效果监测;对禽类实行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关闭疫点周围13公里范围的所有禽类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疫情应急处理,3、扑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后,疫区内所有家禽必须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在充分考虑动物福利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扑杀。(1)窒息先将待扑杀禽只装入袋中,置入密封车或其它密封容器,通入二氧化碳窒息致死;或将禽装入密封袋中,通入二氧化碳窒息致死。(2)扭颈一只手握住头部,另一只手握住体部,朝相反方向扭转拉伸。(3)其他可根据本地情况,采用其它能避免病原扩散的致死方法。,疫情应急处理,4、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可以选择深埋、焚化、焚烧等方法,饲料、粪便也可以发酵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应防止病原扩散,涉及运输、装卸等环节要避免洒漏,对运输装卸工具要彻底消毒。(1)深埋深埋点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和交通要道,避开公众视野,清楚标示;坑的覆盖土层厚度应大于1.5米,坑底铺垫生石灰,覆盖土以前再撒一层生石灰。坑的位置和类型应有利于防洪。(2)焚烧焚化根据疫情所在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原则下,采用浇油焚烧或焚尸炉焚化等焚烧方法进行。(3)发酵饲料、粪便、垫料等可在指定地点堆积,20以上环境条件下密封发酵至少42天。,疫情应急处理,5、消毒(1)消毒次数疫区封锁期间,发生疫情养禽场疫情处置后,第一周每天消毒一次,以后每周消毒一次;解除封锁前必须对疫点和其他重点场所进行一次终末消毒。(2)养禽场清洗和消毒(3)交通工具清洗消毒(4)家禽市场和笼具清洗消毒(5)屠宰加工、贮藏等场所清洗消毒(6)与病禽直接接触人员所用物品的消毒疫情发生期间,养禽场(户)饲养人员以及其它与病禽直接接触人员所用衣物等物品,用有效消毒剂浸泡15分钟,或开水煮沸5分钟以上。,疫情应急处理,6、人员防护(1)适当防护措施在疫情处置时,直接接触禽鸟的处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穿戴或佩戴防护服、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护目镜和可消毒的胶靴等。赴疫点调查采访人员的防护参照执行。(2)洗手和消毒每次操作完毕后,用消毒液洗手。废弃物要装入塑料袋内,置于指定地点并进行无害化处理。(3)健康监测所有暴露于感染禽鸟和可疑禽场的人员均属高危人群,应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监测和医学观察;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扑杀人员和禽场工人应尽快接受卫生部门检查,上述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也应接受医学观察;免疫功能低下、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心脏和肺脏疾病的人员要避免与禽类接触。,疫情应急处理,7、封锁令的解除疫点内所有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对有关场所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最后一只禽只扑杀21天后,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疫区解除封锁后,要继续对该区域进行疫情监测,6个月后如未发现新的病例,即可宣布该次疫情被扑灭。8、处理记录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详细记录,以备检查。,预防与控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水平。饲养、生产、经营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饲养场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控制人员出入,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鸡和水禽禁止混养,养鸡场与水禽饲养场应相互间隔3公以上,且不得共用同一水源。养禽场要有良好的防止禽鸟(包括水禽)进入饲养区的设施,并有健全的灭鼠设施和措施。,预防与控制,加强消毒,做好基础防疫工作各饲养场、屠宰厂(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要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监测1、由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组织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