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如何认识PPT医学课件.ppt_第1页
临床医生如何认识PPT医学课件.ppt_第2页
临床医生如何认识PPT医学课件.ppt_第3页
临床医生如何认识PPT医学课件.ppt_第4页
临床医生如何认识PPT医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生如何认识、应用心电图,心电学史回顾,19世纪中叶在鸽子、青蛙的心脏发现生物电。1887年Waller首次证明人心脏也存在生物电。1901年荷兰生理学家Einthoven首先描记出心电图,两年后他研制出第一台弦线型心电图描记仪,并推广应用临床。1947年黄宛在协和医院开始接触心电图,同年到美国学习,并深入研究心电图。1950年黄宛回国后开始心电图临床实践。1956年黄宛出版第一版临床心电图学,心电图历史延革人类第一份心电图,1887年Waller用Lippman毛细管静电计,从体表记录到人类心脏电位(Lippmanelectrometer),上图Waller与他的实验狗Jimmy下图1887年记录的第一份人的心电图,心电图历史延革心电图之父,1901年Einthoven用改良的弦线电流计成功的从体表记录到人类心电图,并将记录到的心电图的波形分别命名为P、Q、R、S、T波。,心电图的历史延革,1957年Holter发明了动态心电图。19681971心脏电生理检查应用临床心电三维标测Carto、EnSite,心电图临床应用的多样性及广泛性,单导(道)心电图机多导心电图机(3导,6导,同步12导等)动态心电图多参数监护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平板及踏车)食道心电图腔内心电图心电向量、多域心电图、心室晚电位、高频心电图,单道心电图多导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护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腔内心电图,心电图生命体征的宣言书,正常心电图心脏静止:窦性停搏,电机械分离,静止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预激合并房颤急性心肌损害: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遗传:Brugada、LQTS,正常心电图,窦性停搏19s,室速,室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高钾血症三阶段,1,2,3,Brugada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损伤,心肌梗死超急期ST抬高心梗非ST抬高心梗陈旧性心梗心梗的心电图定位心梗的心电图鉴别:左室肥大、心肌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生理变异。,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A-24h,B-10天,发病后12小时,24小时以后,5天以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房肥大,先天性心脏病:F4、ASD、三尖瓣疾病慢性肺心病肺栓塞:急性心房扩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ptfv1阳性扩张性心肌病慢性房颤,右房肥大,PII、III、aVF0.25mV(肺型P波,P-pulmonale),左房肥大,心室肥大,左室肥大:收缩或舒张期负荷过重主动脉瓣狭窄大动脉缩窄高血压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心病:VSD、PDA,右室肥大:肺心病:肺动脉压增高二尖瓣狭窄:肺压增高肺动脉及瓣狭窄ASD:肺动脉压增高双室肥大:F4、高血压心脏扩大心衰、风心联合瓣膜病,左室肥大伴劳损心电图,右室肥大伴劳损心电图,房室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及完全性传导阻滞不完全性:一度、二度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正常人的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无严重事件迷走神经刺激和药物:颈动脉窦、洋地黄、钙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疾病瓣膜性心脏病病先天性心脏病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外伤,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大、扩张或纤维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晚期心脏瓣膜病,其他原因中毒、炎症、高血钾或洋地黄中毒,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或心肌骨架的硬化和钙化。少数正常人可见。鉴别诊断:大血管矫正型转位(QRS时限正常),左室肥大(超声),右室肥大(心电向量),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和右室起搏心律的鉴别,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房颤,束支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不完全性一般人群的右束支传导阻滞,HissLamb调查12.2万1655岁的正常男性空军飞行员及学员,发生率0.18%,与年龄正相关。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急性心肌梗死:在AMI中其发生率329%,常合并LABBB多种病理过程: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肌骨架的硬化和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外伤、心脏手术(CABG、F4、VSD)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Ebstein畸形,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额面电轴-30无器质性心脏病者:Hiss调查6.7万飞行员发生率1.9%,额面电轴-30-90;Tecumseh研究了近5千名20岁个体,5%电轴左偏,发生率男女。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AMI发生率4%,另有5%LABBB+CRBBBLABBB可伴发各种左心疾病,但电轴左偏与左心肥大无直接关系。与年龄相关: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左侧心脏纤维支架硬化,心肌纤维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额面电轴+120鉴别:需排除电轴异常右偏的其他原因:右室肥大、肺气肿、垂位心、广泛侧壁心肌梗死Demoulin和Kulbertus对其组织病理学研究,左束支分叉成扇形网状结构。病理传导阻滞,心肌坏死是主要成因,常累及左前分支和中间隔支双束支、双分支和三分支传导阻滞MI相关的室内阻滞及梗死周围阻滞,非特异性室内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早搏与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激动:房早及代偿间期;多数房早不伴器质性心脏病,其发生多与情绪紧张、疲劳、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有关;房性早搏因心脏病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房性异位心律,加速性房性心律(100):多见于AMI、心肌疾病自律性异位房性心律:其发生可以是短暂、反复、持续、或无休止状态。动态心电图监测1/4的老年患者可记录到这种心电图,常在睡眠和窦缓时发生,常见温醒现象。有或无心脏病的老年人均可发生,又称“良性缓慢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50)。持续(30s)及无休止发生,可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病,多源性房性早搏,左房心律,早搏与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房内折返是心房内有两条传导速度和不应期均不相同的传导路径组成。其特点:节律齐、激动顺序异于窦律、无房室结参与、频率慢于房扑,常伴AVB。P波形态因折返路径不同而变化,室律规整无温醒现象,电生理程序刺激可诱发。心脏手术后瘢痕折返是其主要发生机制,对腺苷敏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与房扑相似(150-250),常见于洋地黄中毒,房性心动过速2:1下传,房性心动过速2:1-3:1下传,早搏与心动过速,多源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多变、有等电位线、心室节律不规整。其发生前后常频现房早、窦速、房颤、房扑、房速及AVB。洋地黄作用、电解质紊乱(低K、Mg)是其病因。重症感染、肺功能不全或心衰者出现示预后不良。,早搏与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扑动其频率200-400次/分,房室间多为2:1下传。多数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心房扩大、房内阻滞;AMI、肺心病、肺栓塞、心包炎、甲亢、心脏外科术后、ASD。,房扑,不规则房扑,早搏与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颤是心房无序、不同步的碎裂的激动。可分急性、慢性、阵发性和持续性。多数慢性房颤伴发器质性心脏病:常存在左房压或左房容积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各种心肌病、瓣膜病、高龄、甲亢。特发性或孤立性房颤:年轻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常为阵发性,频次不等,饮酒等可诱发。迷走神经介导的阵发性、孤立性房颤常见于年轻女性。,房颤,早搏与心动过速,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异位冲动和心律,依赖于房室交界区缓慢传导和单向阻滞的折返性冲动和心律。冠状窦心律、交界区的异位冲动和心律(主动性,室率慢:交界性心动过速)、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交界性心动过速或心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反复激动(回波),冠状窦心律,交界性早搏,交界区心动过速,反复心律交界性及室性引起,早搏与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期前收缩):联律间期、融合波、代偿间期、插入性早搏、成对或成串早搏、差异性传导(生理性、病理性)正常人Holter早搏检出率17100%(4555%),老年人有722%(77%),正常人休息时鲜见,运动可使其发生增加或减少。高血压、冠心病(AMI)、瓣膜病、心肌病、二尖瓣脱垂;洋地黄过量,抗心律失常药物,低钾。,联律间期,代偿间期,室性早搏,插入性早搏,早搏与心动过速,室性并行心律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频率、规整性、发作和终止、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和融合波、QRS形态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逸波和室性自主心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室性并行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逸搏融合波,室性自主心律,尖端扭转性室速,干扰与脱节,干扰:当心肌受到激动的刺激进入生理不应期,对邻近的刺激不能应激(绝对不应期)或应激异常缓慢(相对不应期),心电图的这种传导障碍称干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