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项目设计管理指南——设计技术篇.doc_第1页
写字楼项目设计管理指南——设计技术篇.doc_第2页
写字楼项目设计管理指南——设计技术篇.doc_第3页
写字楼项目设计管理指南——设计技术篇.doc_第4页
写字楼项目设计管理指南——设计技术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写字楼项目设计管理指南 设计技术篇 0 目录目录 一、一、总则总则.1 1 1. 1.编制目的编制目的.1 2. 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 3. 3.编制说明编制说明.1 二、二、写字楼分类写字楼分类.2 2 1. 1.一类写字楼一类写字楼.2 2. 2.二类写字楼二类写字楼.3 3. 3.三类写字楼三类写字楼.3 4. 4.写字楼评价标准对比表写字楼评价标准对比表.5 三三、建筑专业建筑专业.8 8 1 1标准层设计标准层设计.8 2 2公共大堂公共大堂.12 3 3裙房裙房.16 4 4避难层避难层.17 5 5屋顶层屋顶层.18 6 6地下室地下室.18 7 7剖面剖面.20 8 8建筑立面建筑立面.22 9 9室外场地室外场地.22 四、四、结构专业结构专业.2424 1 1超高层办公楼常用的结构体系超高层办公楼常用的结构体系.24 2 2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体系的选择.27 五、五、机电专业机电专业.3030 1 1机电系统配置机电系统配置.30 _ -可编辑修改- 2 2各设计阶段机电系统设计要点各设计阶段机电系统设计要点.34 3 3机电系统与其他专业设计配合要点机电系统与其他专业设计配合要点 .48 4 4参考实例参考实例.51 六、六、标准层设计案例参考附图标准层设计案例参考附图.6262 1. 1.上海建国东路写字楼标准层(北楼图上海建国东路写字楼标准层(北楼图 1-11-1、南楼图、南楼图 1-21-2).62 2. 2.北京中海广场写字楼标准层(南楼图北京中海广场写字楼标准层(南楼图 2-12-1、中楼图、中楼图 2-22-2).62 3. 3.天津响锣湾天津响锣湾 C02C02 写字楼标准层(图写字楼标准层(图 3 3).62 4. 4.成都城南一号(图成都城南一号(图 4 4).62 5. 5.北京中海地产广场(图北京中海地产广场(图 5 5).62 6. 6.成都龙湾半岛(图成都龙湾半岛(图 6 6).62 写字楼设计管理指南写字楼设计管理指南设计技术篇设计技术篇 1 一、一、 总则总则 1.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对高层及超高层写字楼建筑进行系统梳理,对建筑设计的各个部分进行归纳,以期 形成典型性成果,以便指导后续同类建筑的设计。 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指南下发时由中海地产集团下属的各地区公司开发及合作开发的高层及超高层写字 楼项目。 3.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本文所述设计要点为中海地产写字楼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数据经验的总结,同时引 用部分设计单位写字楼项目设计经验,对后续同类项目的设计管理控制有借鉴参考价值, 各公司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错漏及不完善之处,请及时与规划设计中心联系,以便不 断修订与完善。同时,规划设计中心将根据市场形势、技术创新、新项目实践等因素适 时对本指南技术篇进行修订。 写字楼设计管理指南写字楼设计管理指南设计技术篇设计技术篇 2 二、二、 写字楼分类写字楼分类 1.一类写字楼一类写字楼 一类写字楼对应为顶级物业国际甲级写字楼。 1.1楼宇品质:建筑物的物理状况和品质均是一流,建筑质量达到或超过有关建筑 条例或规范的要求;建筑物具有灵活的平面布局和高使用率,达到 70的使用 率;楼层面积大,大堂和走道宽敞,从垫高地板到悬挂顶棚的净高度不少于 2.85 米。 1.2装饰标准:外立面采用高档次的国际化外装修如大理石外墙和玻璃幕墙,采用 进口高标准的大理石、铝板、玻璃幕墙等材料;有宽敞的大理石大堂和走廊; 公共部分的地面应为大理石、花岗岩、高级地砖或铺高级地毯,墙面应为大理 石或高级墙纸或高级漆,应有吊顶,电梯间应为不锈钢、大理石;卫生间安置 进口名牌洁具,如科马、科勒、美标、T0T0 等等。 1.3配套设施:本物业应有配套商务、生活设施,如会议室、银行、票务中心、员 工餐厅等,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停车位充足,满足日常生活的商店,适合 商务会餐的饭店,宾馆,午间放松或娱乐设施,附近有其它如公园、运动设施 和图书馆等。 1.4客户进驻:国外知名公司的租户组合;知名的跨国、国内外大公司、财团。 1.5物业服务:由经验丰富且一流的知名品牌公司管理,配备实用的计算机物业管 理软件,实现办公物业管理计算机化,建立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并办公物业各 系统实现连通和统一的管理,24 小时的维护维修及保安服务。 1.6产权管理:统一持有,只租不售。 1.7交通:位于城市重要地段,极佳的可接近性,临近两条以上的主干道。有多种 交通工具和地铁直达。 1.8所属城市区位:位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主要商务区 的核心区。 1.9本集团项目实例参考:北京中海广场、上海建国东路、上海中建大厦、天津响 螺湾 C-02 项目。 _ -可编辑修改- 2.二类写字楼二类写字楼 二类写字楼对应为对应为高档物业国内甲级写字楼。 2.1楼宇品质:建筑物的物理状况优良,建筑质量达到或超过有关建筑条例或规范 的要求;建筑物具有灵活的平面布局和高使用率,从垫高地板到悬挂顶棚的净 高度不少于 2.7 米。 2.2装饰标准:外立面采用大理石、高级面砖、铝板、玻璃幕墙等材料;有大堂, 大堂地面应为大理石、花岗岩、天然石材等,墙面应为大理石、花岗岩、或高 级墙纸等材料,应有吊顶,柱应包大理石、不锈钢等材料;公共部分的地面应 为大理石、花岗岩、高级地砖或铺高级地毯,墙面应为高级墙纸或高级漆(如立 邦漆等),应有吊顶,电梯间应有不锈钢、大理石或木门套;卫生间安置进口名 牌洁具。 2.3配套设施:应有配套商务、生活设施,如会议室、邮局、银行、票务中心、员 工餐厅等,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停车位充足。 2.4客户进驻:有知名的国内外大公司,客户大多是进行研发、技术服务、电子商 务或知名品牌代理等方面的业务。 2.5物业服务:由经验丰富的知名公司管理,完善的物业管理服务包括 24 小时的维 护维修及保安服务。 2.6产权管理:统一持有,只租不售或分散出售。 2.7交通便利:有多种交通工具直达。 2.8所属城市区位:位于沈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二线城市的主要商务区 或一线城市的副中心区。 2.9本集团项目实例参考:北京中海地产广场、成都城南 1 号写字楼。 3.三类写字楼三类写字楼 3.1 楼宇品质:建筑物的物理状况良好,建筑质量达到有关建筑条例或规范的要求; 但建筑物的功能不是最先进。 3.2 装饰标准:外立面采用面砖或瓷砖;有大堂,大堂地面为地砖,墙面为瓷砖或高 级漆,有吊顶;公共部分的地面为地砖或铺中档地毯,墙面刷白;卫生间采用 合资或国产中高档洁具等。 _ -可编辑修改- 3.3 配套设施:有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 3.4 客户进驻:客户多为国内的中小公司,从事销售代理、产品研发。 3.5 物业服务:有物业公司服务。 3.6 产权管理:分散出售。 3.7 交通便利:有交通线路到达,交通较方便。 3.8 所属城市区位:所有城市较好的城区位置。 3.9 本集团项目实例参考:北京中海凯旋写字楼、成都龙湾半岛写字楼、广州锦城大 厦。 写字楼设计管理指南写字楼设计管理指南设计技术篇设计技术篇 5 4.写字楼评价标准对比表写字楼评价标准对比表 衡量标准衡量标准一类写字楼一类写字楼国际甲级(国际甲级(GradeGrade A+A+)二类写字楼二类写字楼国内甲级(国内甲级(GradeGrade A A)三类写字楼三类写字楼国内乙级(国内乙级(GradeGrade A A) 1、区域位置成熟 CBD 中心区域 1 1、成熟 CBD 区域 2 2、或区级商务区 1 1、邻近成熟 CBD 区域 2 2、或区级商务区 2、交通 1 1、 紧邻地铁口 2 2、 或直接与地铁入口相连 3 3、附近有多条公交线路 4 4、距高架匝道口 5 5、或城市主干道路口 5 分钟左右车程 1 1、位于次级以上主干道路沿线 2 2、步行到地铁站 10 分钟以内 1 1、位于次级以上主干道路沿线 2 2、步行到地铁站 20 分钟以内 3、总建筑面积 70,000m260,000 m250,000 m2 4、单层面积 20002500 m216002200 m212001600 m2 5、柱距 9m9m6m 6、进深核心筒至外墙间距14 米 12m9m 7、净层高 2.85m2.72.85m2.52.7m 8、楼板承重 4kpa3 kpa 3kpa 9、空调系统 1 1、4 管制 VAV 系统 3 3、外区带电加热 4 4、空调加湿 1 1、4 管制 VAV 系统或新风系统+风机盘 管 2 2、或风机盘管 1 1、新风系统+风机盘管 2 2、或风机盘管 10、新风系统40m3/h/人30m3/h/人100 w/ m2 1 1、通常采用两路供电 2 2、供电量 70100w/ m2 1 1、供电量 5070w/ m2 14、消防系统 1 1、智能化消防报警系统 2 2、自动喷淋系统 3 3、消火栓系统、灭火器 4 4、自动火警报警系统、烟感 5 5、应急灯和安全出入口指示 1 1、智能化消防报警系统 2 2、自动喷淋系统 3 3、消火栓系统、灭火器 4 4、自动火警报警系统、烟感 5 5、应急灯和安全出入口指示 1 1、自动喷淋系统 2 2、消火栓系统、灭火器 3 3、自动火警报警系统、烟感 15、楼宇管理系统 1 1、监控和维持大楼供暖 2 2、空调及通风系统、消防系统 3 3、监控安保系统及广播系统 4 4、监控给排水系统 5 5、提供自动遮阳窗帘及自动温湿度控制。 1 1、监控和维持大楼供暖 2 2、监控空调及通风系统、消防系统 3 3、监控安保系统及广播系统 1 1、监控空调及通风系统、消防系统 2 2、监控安保系统及广播系统 16、其他机电配置 1 1、 标准层照度500lux 2 2、 24 小时冷水系统 3 3、 多媒体显示 4 4、 可对比车库管理系统 1 1、 标准层照度400lux 2 2、多媒体显示 3 3、可对比车库管理系统 1 1、标准层照度300lux 2 2、多媒体显示 17、外墙中空 LOW-E,双层玻璃幕墙双层玻璃幕墙玻璃幕墙 18、大堂挑高10m,宽敞明亮,豪华装修配置大堂豪华气派,8m6 米 19、架空地板 150mm100150mm75100mm 20、卫生间 1 1、每层均配有精装修标准男女洗手间 2 2、预留行政人员专用洗手间 每层均配有精装修标准男女洗手间配有普通装修标准男女洗手间 _ -可编辑修改- 21、发展商通常国际知名专业发展商国内或国际房地产开发商国内房地产开发商 22、物业管理公司 1 1、国际知名物业管理公司 2 2、或由有资深物业管理经验的国际知名 开发商负责管理 1 1、国际著名物业管理公司 1 1、国内著名物业管理公司 23、租金水平 1 1、租金相对稳定,处于市场租金的高位 领先水平。 1 1、接近市场平均租金水平,随市场有所 波动。 1 1、低于市场平均租金水平 24、推广策略1 1、只租不售1 1、部分出售或只租不售1 1、出售 25、租户状况 1 1、 入住率稳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2 2、 租户相对稳定,大部分为国际知名跨 国公司 3 3、 至少 1 个以上旗舰国际客户 1 1、租户有适当流动,入住率随市场变化 波动; 2 2、租户中,外资公司及国内领先发展的 公司占较大比例 1 1、租户流动大,入住率随市场变化波动 大; 2 2、租户中国内公司占较大比例 26、运营时间1 1、可 24 小时运营,节假日限制进入1 1、可 24 小时运营,节假日限制进入 27、保安1 1、24 小时保安1 1、24 小时保安 写字楼设计管理指南写字楼设计管理指南设计技术篇设计技术篇 8 三、三、 建筑专业建筑专业 1 标准层设计标准层设计 1.1 核心筒核心筒 1.1.1核心筒组织形式 常用核心筒组织形式的大概分为三种: a)“一”字型核心筒 优点:1)各个分区布局明确,专属性和标识性强; 2)可有效分流高峰期电梯厅内的人流; 3)高区核心筒可收缩,实现更高的实用率; 4)核心筒有方向性,有助于平面沿一方向布局。 缺点:核心筒长宽比较大,对结构布置不利。 b)“十”字型核心筒 优点:1)各个分区布局明确,专属性强; _ -可编辑修改- 2)各区人流组织方便便捷。 缺点:1)中间部位易形成人流集中点,方向感较弱; 2)高区核心筒不便于收缩,难以实现更高的实用率。 c)“T”字型核心筒 优点:1)分区明确,各个不同分区分别有独立的电梯厅; 2)核心筒方正对结构有利。 缺点:1)中间部位易形成人流集中点,方向感较弱。 1.1.2电梯 a)电梯的主要控制指标为高峰时段等候时间与 5 分钟运载能力。 电梯一类国际甲级二类国内甲级三类国内乙级 等候时间 35s40s45s 5 分钟运载能力 12%10%8.5% b)不大于 100m 高层写字楼电梯采用分区设置;不大于 150m 超高层宜采用分区 设置,超过 150m 超高层宜采用分区设置与穿梭电梯方式(选用单层轿厢还 是双层轿厢视计算结果而定) 。 c)电梯井道一般尺寸 电梯一般客梯消防电梯地库转换电梯运输货梯 最小电梯井道(宽深) mm 260026002800 x26002600 x22004000 x3000 电梯轿厢(宽 x 深)mm 2000 x17002000 x17002000 x17002700 x2100 机房高度(净高)mm 2800280028002800 _ -可编辑修改- 1.1.3电梯厅 a)各分区电梯标识清楚,识别性强,以引导不同分区人流高效进入电梯; b)电梯厅开间净宽度(按装修完成面计算)不小于 3m。 1.1.4机电管井及设备间 以 250m 左右高度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面积约 2500为例: 设计条件高度 250m250m 标准层面积 25002500 设计分项设计原则布置要点最小面积备注 空调机房可设 于核心筒之内 没有利用的电 梯厅位置,最 小净宽 6m6m。 两个机组合用 机房面积大约 为 7070 但由于核心筒 四周结构梁的 影响,空调管 从核心筒出走 道时会影响到 办公室走道净 高。 a)空调系统 宜采用 VAVVAV 变变 风量系统风量系统,一 般标准层每层 设二台空调机 组,两台空调 机组均设置于 本层内。 空调机房设于 核心筒之外时, 机房最小净宽 3.2m3.2m。 两个机组合用 机房面积大约 为 5050。 有利于空调管 道布置,并对 走道净高没有 影响 强电 8 81010 b)电井 标准层应设强、 弱电井各一个弱电 8 81010 宜上下层位置 对位 走道排烟井宜靠走道布置 66 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加压送 风井 77 c)排烟、排风、 加压送风井 卫生间排风井 11 一个为卫生间 给排水井道 1.81.8 设检修门 d)给排水井 给排水井宜设 三个以上两个为空调及 消防立管水井 44 设检修门 注:写字楼项目的空调末端系统选择:VAV 变风量系统、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1:变风量系统:优点:节能、噪音少、不会漏水;能按负荷进行自动调节,舒适 性高。缺点:造价略高(较风机盘管系统高 30%)。 2: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优点:使用方便、普遍;应用灵活,造价低。缺点:管 线复杂,占办公空间,天花易漏水。 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最小吊顶净空 520mm520mm300mm300mm 建筑层高影响较大较小 机房设置 每层需设空调机房集中新风系统,标准层 可不设空调机房 _ -可编辑修改- 机房尺寸 约7070/每层 约180180/设备层 约180180/设备层 精装对吊顶的 影响 较小,风口位置调整 可用软风管配合 较大,末端风机盘管及 风管、水管须配合修改 1.1.5卫生间 a)洗手间男女总蹲位数量配比为单层建筑面积每百平米每百平米 0.40.40.50.5,其中女蹲位 数量可考虑比男蹲位略多。 b)应设置无障碍专用卫生间,可考虑公共卫生间内设置无障碍侧位,但卫生间 开门及通往卫生间通道宽度须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 c)各类写字楼卫生间须精装修。 1.1.6楼梯与疏散 a)考虑到办公楼使用率的重要性,楼梯所占面积应控制在最小为宜,踏步宽度 最小可为 0.26m0.26m,最大高度可为 0.17m0.17m,楼梯疏散宽度最小净宽度为 1.2m1.2m。 b)楼梯间应合理布置,以达到安全疏散标准,以一个标准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为 例,需两部楼梯,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到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 40m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到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 20m20m。 1.2 柱距柱距 柱距的大小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a)对入口大堂的影响:考虑到入口大堂应居中布置,所以应适当调整柱距,使 入口中间部位不出现柱子。 b)对业态分布的影响:柱距大小直接关系到办公单元划分,应根据业态分布来 考虑柱距,以达到划分容易、好租好售的效果,根据中海地产以往经验,标,标 准划分办公单元面积以准划分办公单元面积以 150150为宜。为宜。 c)Corner 位的影响:Corner 位为整个标准层中价值最高的位置,通过调整柱距 来实现 Corner 位最大。 d)地下车库的影响: 应以一个柱距内经济停车为原则,不出现剩余浪费空间为 优。 根据中海地产以往经验,柱距宜在根据中海地产以往经验,柱距宜在 9m9m 比较经济。比较经济。 _ -可编辑修改- 1.3 进深进深 1.3.1核心筒至外墙间距应在 1215m(含走廊宽度)之间; 1.3.2应避免按单个柱距划分单元时宽深比过分悬殊的情况。 1.4 走道走道 1.4.1宽度走道宽度应不小于 2m2m; 1.4.2净高 a)当走道吊顶与办公室吊顶平齐时,净高宜在 2.8m2.8m 左右(根据写字楼档次而定) ; b)当设备管线影响走道净高,使其不能与办公室净高一样时,也应保证走道净 高不低于 2.6m2.6m。 1.5 办公空间办公空间 办公空间应宽敞明亮,家具摆布应根据办公室的开间和进深以合理模数布置。目 前国内常用办公卡位标准模数为 1.5mX1.5m1.5mX1.5m 和 1.8mX1.8m1.8mX1.8m。 1.6 防火分区防火分区 按照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超高层办公建筑应为 20002000一个防火分区,但全国各地 很多在建在用建筑都以扣除结构部分及核心筒内封闭不用的穿越井道后 20002000,标准 层面积可达到 2400-27002400-2700,只设一个防火分区。 可以这样理解,一个防火分区的 20002000是指“建筑面积” ,但采取某些加强措施 后,一个防火分区的面积可适当扩大。 关于防火分区的面积区间,请各地区公司按当地消防部门要求征询设计。 2 公共大堂公共大堂 2.1 入口大堂入口大堂 入口大堂的高度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 2.1.1挑空的高度与层数层数挑空的高度与层数层数 通过对已有案例的分析,超高层办公楼当入口大堂对应建筑主入口时,从人流的 _ -可编辑修改- 集散以及建筑形象上考虑都需要较大尺度的大堂,适合采用三层挑空的大堂,高度宜 在 151518m18m 之间,这样的尺度能很好的超高层建筑本身的体量协调起来。也有一些入 口大堂为了追求独特的室内空间效果,挑空高度为四层或是更多,但是这也使得防火 问题更为突出,减少了可销售面积。而对于次入口,根据大堂面积的常常挑空两层或 不挑空。 入口大堂室内外高差应控制在 150mm150mm 之内,与室外地坪应尽量采取放坡连接,坡 度满足自然排水要求即可。 (图 2-1) 图 2-1 2.1.2比例尺度比例尺度 入口大堂的高度需要和大堂长宽比例相适应,以形成宜人的室内空间尺度。 2.2 组织形式组织形式 入口大堂根据各种不同的平面布置拥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但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 归纳,总结出三种典型的入口大堂组织形式: 2.2.1将主入口大堂布置在塔楼内部将主入口大堂布置在塔楼内部 这种布置方式在无裙房和裙房面积较小的情况出现较多。此种布置方式的优点在 于,大堂在塔楼内部,紧邻核心筒,流线清晰,交通便捷。但是受制于塔楼本身的进 深和面宽,大堂尺度较小,不利于人流的集散和建筑形象的展示(图 2-2) 。 _ -可编辑修改- 图 2-2 2.2.2将主入口大堂布置在裙房内部将主入口大堂布置在裙房内部 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大堂可以利用裙房较为自由的柱网形成比较有气势的大堂空间, 方便的人流的集散。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交通流线较长,不同人流集中于大堂,不 便于管理(图 2-3) 。 图 2-3 2.2.3在塔楼和裙房的结合部布置公共大堂在塔楼和裙房的结合部布置公共大堂 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和类似于布置在裙房内部的入口大堂。可以认为是布置于 裙房内部的一种变形(图 2-4) 。 _ -可编辑修改- 图 2-4 2.3 空中大堂空中大堂 空中大堂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空中转换大堂和空中公共大堂。 2.3.1空中转换大堂空中转换大堂 空中转换大堂一般在采用“穿梭电梯+分区电梯”这种垂直交通体系的超高层建 筑中出现,是超高层建筑中垂直交通的枢纽。一般情况下空中转换大堂布置于建筑高 度一半的位置,使得大堂上下的服务认识基本一致,充分发挥了其效率。空中转换大 堂存在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挑空的空中转换大堂,一种是平层的空中转换大堂。现 以 4 个竖向分区的超高层为例来分别说明空中转换大堂的两种组织形式(图 2-5) 。 图 2- 5 假定写字楼总层数位 56 层,空中大堂 位于 30F,当采用挑空空中大堂的组织形式 时,穿梭梯可以分别将去往中高区和高区的 图 2- 6 _ -可编辑修改- 人送到 30F 和 31F,这样不用经过转换,人们可以在本层直接乘坐本区电梯通往目的 楼层。如果有去往高区的人乘错分区电梯,到达 30F,由于空中大堂是挑空的,也能 通过大堂的扶梯或楼梯很快的上 31F。如果采用平层的空中大堂,乘错分区电梯的人 只能通过疏散楼梯上一层或下一层才能到达目的分区电梯基站。但这种组织方式对结 构来说较为有利,而且浪费面积较少(图 2-6) 。另一种情况是空中转换大堂设在同一 层,所有的转换都在同一层进行,但是这种设计不能起到很好的分流作用,不适合标 准层面积大,穿梭人数较多的超高层建筑(图 2-7) 。 图 2- 7 2.3.2空中公共大堂空中公共大堂 空中公共大堂并没有固定的层数要求,常常设置在竖向功能分区不同的超高层建 筑中。如有的超高层建筑竖向分为下部办公和上部酒店,在酒店的第一层就设置了空 中公共大堂,人们可以通过首层的直达电梯到达空中公共大堂,再转乘酒店电梯到达 目的楼层。如果单纯从竖向交通的角度来看,空中公共大堂和空中转换大堂并没有太 多的区别,都是竖向交通的转换点,但空中公共大堂除了转换的功能还拥有更为丰富 的竖向功能分区、景观、休闲的功能。 3 裙房裙房 3.1 高度高度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裙房的解释:裙房就是与高层建筑相连 _ -可编辑修改- 的建筑高度不超过 24m 的附属建筑, 但实际设计上对裙房的理解常常是与塔楼相连 的附属建筑,很多与超高层塔楼相连的附属建筑高度也超过了 24m。所以在设计中对 于裙房总高度的控制要以 24m 为界,分别执行不同的规范要求。 首层裙房的高度一般在 6m 左右,有助于在入口形成较为大气的门厅。因为绝大 多数超高层建筑的裙房功能以商业为主,考虑到空间的要求和梁板及管道的高度,首 层以上的高度一般在 4.8m 左右比较合适。 3.2 与塔楼关系与塔楼关系 裙房与塔楼基本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毗连式、包围式和独立式。 当裙房只与塔楼的一边相连时即为毗连式。 当裙房与塔楼的两个或以上的边相连时即为包围式。 还有很多情况下裙房与塔楼通过一个架空通道相连或是完全断开,形成了一个独 立的建筑,这种情况即为独立式(图 2-8) 。 图 3-1 4 避难层避难层 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建筑高度超过 100m 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 15 层。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 5.00 人/m2 计算。避 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避难层应设 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避 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1.00h,照度不应低于 1.00lx。 _ -可编辑修改- 4.2 层高层高 避难层层高应根据结构加强要求和设备要求来设计,一般最高高度可以达到 6m。 4.3 功能组成功能组成 4.3.1结构加强层结构加强层 结构加强层结合避难层设计时,由于会出现很多斜向支撑,可能会影响到避难层 的使用,所以加强结构构件应结合避难层功能设计,如考虑对避难空间的影响和对设 备布置的影响。 4.3.2设备转换层设备转换层 设备转换所占面积应扣除避难面积后考虑,以合理布置设备、经济走管线为原则, 尽量不影响避难空间的使用。 4.4 面积面积 避难层面积应严格根据地方标准来计算: 第一种计算方法:避难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设备用房面积以及核心筒面积应计入 容积率。 第二种计算方法:避难层所有面积全部计入容积率,包括避难面积、设备用房面 积以及核心筒面积。 (天津地区地方标准以第二种计算方法为准) 避难使用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 5.05.0 人人/计算。 5 屋顶层屋顶层 5.1 高度高度 依据建筑造型设计及幕墙设计确定。 考虑整体立面效果,屋顶层外墙高度应结合整体立面的比例,并应考虑对核心筒 以及屋顶设备的遮挡。 5.2 功能组成功能组成 屋顶层功能主要包括设备机房、屋顶机电设备以及擦窗机及其轨道。 6 地下室地下室 _ -可编辑修改- 6.1 层高层高 地下室层高直接影响基础埋深,层高的取值也直接影响地下室的建安成本。 地下室层高由垫层高度、楼板高度、结构高度、管线层高度及净高要求高度(停 车库净高要求、设备用房净高要求、商业及物业用房净高要求等)组成。 垫层高度一般为 50-150mm50-150mm,用于地面排水。 楼板高度一般为 15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