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ppt_第1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ppt_第2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ppt_第3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ppt_第4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提分技巧揭密实用高效夺冠,一、快速解答选择题的方法选择题一直是生物高考试题的主要题型。它既可能创设情境、设置干扰、混淆概念、增加信息量,又可灵活地考查分析、判断、推理和综合能力。由于选择题给考生提供了供选答案,所以必须从中选出最佳或最正确的答案,这类题往往题干隐含信息、屏蔽知识、考生往往急于找供选答案,即考生常说的“没看清题”,所以解该类题不要急于看供选答案,一定要仔细阅读题干,充分挖掘题干中的信息和条件,将题干读懂、弄清命题人的命题意图,然后找出“切入点”,即“题眼”,从供选答案中找出最佳选项,再反复和题干要求比对,看是否符合要求,最终确定所选答案。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直接判断法、逐一排除法、对比分析法、信息转化法、逆向思维法、综合分析法等,下面分别加以分析。,方法1:直接判断法方法指津在高考试题中有一些类型的选择题是直接考查对知识概念、原理、生物学现象的识记与理解程度。这类题纯粹是要求考生对知识非常熟悉,遇上这类题目时,可直接运用所识记的知识来回答,不要去节外生枝,画蛇添足反而会丢分。若是一时回忆不起来,就不要把时间消耗在幂思苦想上,先放开它,说不定在解其它题时,会有突发的灵感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例1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和有机物的形式进行B植物可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CO2含量迅速上升主要是由伐木毁林使得光合作用吸收CO2减少引起的D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速生林是保持大气中CO2含量稳定的唯一措施,解析在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直接做出判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绿色植物参与碳循环的两大途径;CO2含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保持大气中CO2含量的稳定要通过增加植被、保护现有植被、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措施来实现。答案B,方法2:逐一排除法方法指津逐一排除法是指从排除谬误入手,逐步缩小范围,去伪存真,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逐一排除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有:排除知识、表述、逻辑错误的选项。选项的描述本身错误或部分错误的要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选项有逻辑错误的也要排除。排除无关选项。选项的叙述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无关,应排除。这种方法适用于解决一些较难的、不能凭借掌握的知识就选出答案的试题。,例2甲、乙两图均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解析本题通过柱形图和曲线图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及应用,做题时要对比两图,逐项判断。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A项正确;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释放量远远大于O2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C段,B项错误;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即甲图中的氧浓度为c时)这个条件,C项正确;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项正确。答案B,方法3:对比分析法方法指津对比分析法是通过比较选项所涉及的生物学的相似、相近、易混的概念、原理、方法、结构、功能等,以达到摒弃似是而非的选项,从而做出正确判断的方法。这类方法适用于选项相近或者类似的选择题,此外,当排除两个选项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犹豫不决,不知道究竟选哪个时也常常采用这类方法。,例3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中的遗传学问题()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解析鉴定某生物是否是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以采用自交、测交的方法,其中自交是最简便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说则只能用测交的方法。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进行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做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许多后代中都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不断地自交可以明显提高生物品种的纯合度。测交的重要意义是可以鉴定显性个体的基因型。答案B,方法4:信息转化法方法指津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内容比较生僻、试题呈现形式发生变化等,可通过将题中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常用的信息转化法有图表与文字之间的转化、图与图之间的转化以及文字之间的转化等。,例4下列对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则在此环境中该种群的负荷量约为300只B乙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将同一成熟植物细胞分别浸于蒸馏水、0.5mol/L尿素溶液和0.3mol/L蔗糖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C由丙图得出贮藏水果、蔬菜的最适条件是O2浓度为0D丁图所示四种植物中最适合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是,解析分析甲图可知,第10年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相当于K/2时,到第20年,该种群增长速率为0,说明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该种群在此环境中达到了最大负荷量,相当于K值,约为400只,A项错误。把成熟植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细胞会渗透吸水膨胀,体积增大,但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所以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将成熟植物细胞浸入0.3mol/L蔗糖溶液,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的体积减小;将成熟植物细胞浸入0.5mol/L尿素溶液,细胞也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但尿素分子可被细胞吸收而发生复原,所以原生质体的体积会先减后增,B项正确。贮藏水果、蔬菜的适宜条件应是使其呼吸最弱,有机物消耗最少的条件,即丙图中O2浓度为5%时,C项错误。适合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应具有在弱光下光合作用强,而光照增强反而使其光合作用减弱的特点,即应是而不是,D项错误。答案B,方法5:逆向思维法方法指津逆向思维法是指跳出常规思维模式,以另类角度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法有时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适用于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试题。例5现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和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AXBYb、XBYbBXBYb、XbYbCXbYb、XbYbDXbYb、XBYb,解析解答本题时,如果从亲代直接进行推导得到答案难度会很大,但如果转换思考角度,从子代逆向推亲代,就能使问题简单化。要使最终获得的雄果蝇全部表现为截毛(XbYb),雌果蝇全部表现为刚毛(XBX),那么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雌性个体只能提供基因型为Xb的配子,雄性个体提供的Y染色体也只能是Yb,雄性个体提供的X染色体应为XB。因此,第二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XBYb和XbXb。同理可以推出,要想获得XBYb的雄性个体,第一代杂交亲本果蝇应选择XbYb和XBXB进行杂交。其遗传图解如下:,选第一代雄果蝇与所给四种基因型中的XbYb果蝇进行第二次杂交,其遗传图解如下:,答案D,方法6:综合分析法方法指津综合分析法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题。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较多,要根据题目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解题方法,并将各种解题方法优化组合、灵活应用,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例6如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物质的相对浓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五种物质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戊B乙、丙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甲、丁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C若甲物质为Na,则与其运输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将该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解析首先可运用排除法排除D项,再利用图文信息转化法和对比分析法等进行解题。自由扩散是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