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doc_第1页
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doc_第2页
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doc_第3页
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doc_第4页
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广东东省省地地下下水水保保护护与与利利用用规规划划 广广东东省省 水水利利厅厅 二二一一一一年年三三一一月月 目目 录录 一、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一、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4 (一)地下水资源状况 .4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6 (三)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13 (四)地下水超采状况 .1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18 (一)指导思想 .18 (二)基本原则 .18 (三)主要目标 .20 三、地下水利用总量控制方案三、地下水利用总量控制方案.21 (一)规划地下水开采控制量 .21 (二)未超采区开采方案 .22 (二)超采区压采方案 .30 四、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措施四、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措施.32 (一)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 .32 (二)地下水保护工程 .34 (三)地下水治理与修复工程 .35 (四)地下水监测体系建设 .36 五、重大工程项目五、重大工程项目.37 (一)地下水监控工程 .37 (二)地下水源替代工程 .40 (三)地下水修复工程 .41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1 (一)加强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41 (二)加强地下水资源法制建设,严格执法检查和监督 .42 (三)加强地下水资源开采管理和超采区的压采管理 .42 (四)强化执行地下水功能区管理制度 .43 (五)加强基础研究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保护水资源氛围 .43 (六)构建保障规划实施的投入机制 .44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地下水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 规文件,按照水利部关于做好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的通知(办规计函2007409 号)要求,编制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 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水利部颁发的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大纲 为依据,按照地下水保护优先原则,在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和 省人民政府 2009 年批复同意实施的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基础上, 以地下水功能区为单元,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制定地下水保护 与利用方案,提出地下水治理、保护与管理措施。总体规划期为 20052030 年,其中:2005 年为基准年,并延补 2008 年相关资料分 析;近期规划水平年为 2020 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 2030 年。 规划适 用范围为广东省所辖行政区域。深层地下水以严格保护为主,除湛江 市对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进行规划外,其他地区仅对浅层地下水 进行规划。 2010 年 8 月 26 日,广东省水利厅以关于报请颁布实施广东省 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的请示(粤水资源201021 号),将业经组织 专家评审论证并征求全省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以及省国土资源厅、 建设厅、农业厅、海洋渔业局、环保厅、地质局等有关部门意见后编制 的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上报省人民政府,2011 年 1 月 30 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实施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 规划是开展广东省地下水保护、监督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指导 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地下水取水许可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重要依 据。 一、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一、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一)地下水资源状况 1. 浅浅层层地下水地下水 广东省多年平均(19802000 年)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450 亿 m3, 其中山丘区 406 亿 m3,平原区 46.4 亿 m3,山丘区与平原区之间的 重复计算量为 2.64 亿 m3。珠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及粤西雷州 半岛等三大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 17.6 亿 m3、6.53 亿 m3和 21.0 亿 m3。 全省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 411.4 亿 m3,占浅层地下水资 源总量的 91.4%,年均可开采模数 24.5 万 m3/a.km2。山丘区浅层地下 水可开采量 380.5 亿 m3,占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的 92.5%,年均可开 采模数 24.8 万 m3/a.km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 30.9 亿 m3,占 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的 7.5%,年均可开采模数 21.9 万 m3/a.km2。平 原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占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 66.5%,约 占全省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 6.9%。 表 1-1 广东省各行政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表 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 行政分区 总量(亿 m3) 总补给模数 (万 m3/akm2) 年均可开采量 (亿 m3) 可开采模数 (万 m3/a.km2) 广州14.8924.79.8716.4 深圳4.3724.04.1122.6 珠海2.0527.81.3918.9 汕头3.9329.71.6312.3 佛山6.8127.33.6814.7 韶关44.0524.044.0524.0 浅层地下水资源 行政分区 总量(亿 m3) 总补给模数 (万 m3/akm2) 年均可开采量 (亿 m3) 可开采模数 (万 m3/a.km2) 河源39.4725.239.4825.2 梅州35.5522.435.5522.4 惠州31.9129.030.8128.0 汕尾14.4430.014.4430.0 东莞5.4627.13.4917.3 中山2.5728.31.7319.1 江门23.2826.320.3023.0 阳江22.7128.922.7128.9 湛江27.9429.716.1817.2 茂名31.4927.831.4927.8 肇庆42.0928.940.1827.6 清远54.8128.654.7928.6 潮州7.4225.74.5715.9 揭阳15.9332.812.1925.1 云浮18.7424.118.7524.1 全省45026.8411.424.5 表 1-2 广东省各流域分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表 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 流域分区 总量 (亿 m3) 总补给模数 (万 m3/akm2) 可开采量 (亿 m3) 可开采模数 (万 m3/a.km2) 西江47.126.5 46.226.0 北江11626.7 114.526.3 东江66.528.164.727.8 东江三角洲17.424.4 14.5 20.3 西北江三角洲38.026.2 28.5 19.3 韩江39.622.1 38.921.8 粤东诸河42.430.1 34.024.1 粤西诸河81.728.0 69.223.7 长江流域0.8123.90.8123.9 合计45026.8 411.424.5 2. 深深层层(含中(含中层层)地下水)地下水 全省深层(含中层,下同)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地 区,且开采规模较大,开发利用历史较长。雷州半岛深层地下水资源 量 18.74 亿 m3,最大可开采量 8.85 亿 m3。 表 1-3 雷州半岛各分区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及最大可开采量表 分区湛江市区遂溪县雷州市徐闻县合计 面积(km2)14602005345918638787 地下水资源量 (亿 m3) 3.5604.1227.6633.39318.738 最大可开采量 (亿 m3) 1.7452.232.8022.0718.848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 地下水开采地下水开采现现状状 2008 年全省地下水开采量 21.10 亿 m3,占全省供用水总量的 4.6%。 浅层地下水开采量 17.66 亿 m3 (本规划中浅层地下水开采量是指通 过地下水井抽取的地下水量,不含枯水期浅层地下水补给地表径流而 开发利用的地表与地下的重复水量) ,占地下水开采总量的 83.7%, 深层 3.44 亿 m3,占 16.3%。用于工业的地下水开采量 5.02 亿 m3,占 开采总量的 23.8%,用于农业 7.22m3,占 34.2%,用于生活 8.86 亿 m3,占 42.0%。地下水开采利用较多的是雷州半岛平原,占全省开采 总量的 33.3%。全省浅层地下水平均开采系数为 0.043。 表 1-4 2005 年和 2008 年广东省各地市地下水开采量表 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亿 m3) 2005 年2008 年 行政 分区 浅层地下 水可开采 量(亿 m3) 浅层深层合计 其中:浅层 地下水开采 系数 浅层深层合计 其中:浅 层地下水 开采系数 广州9.870.7400.740.070.570.040.610.06 深圳4.110.250.350.60.060.150.210.360.04 珠海1.390.0300.030.020.010.010.01 汕头1.630.140.130.270.090.240.080.320.15 佛山3.680.080.010.090.020.070.010.080.02 韶关44.050.660.20.860.010.950.141.090.02 河源39.480.310.10.410.010.050.050.001 梅州35.551.60.021.620.051.851.850.05 惠州30.810.5400.540.020.550.550.02 汕尾14.440.5300.530.040.370.370.03 东莞3.490.0600.060.020.070.070.02 中山1.730000.000.0030.0040.010.002 江门20.30.650.010.660.030.5950.0090.600.03 阳江22.710.5800.580.030.680.030.710.03 湛江16.184.522.847.360.284.392.647.020.27 茂名31.491.370.161.530.041.850.131.980.06 肇庆40.180.3900.390.010.430.430.01 清远54.792.680.152.830.052.530.152.680.05 潮州4.570.4800.480.110.460.460.10 揭阳12.190.6700.670.050.670.670.06 云浮18.750.800.80.041.181.180.06 全省411.3817.083.9721.050.0417.663.4421.100.04 表 1-5 2005 年和 2008 年广东省各流域分区地下水开采量表 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亿 m3) 2005 年2008 年 流域分区 浅层地下 水可开采 量(亿 m3) 浅层深层合计 其中:浅层 地下水开采 系数 浅层深层合计 其中:浅层 地下水开采 系数 西江下游46.21.170.041.210.031.430.011.440.031 北江114.53.490.353.840.033.870.314.180.034 东江64.70.940.291.230.010.560.090.660.009 东江三角洲14.5 0.510.160.670.030.320.110.430.022 西北江三角洲28.5 0.990.021.010.030.850.050.900.032 韩江35.762.05 02.05 0.06 2.1302.130.06 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亿 m3) 2005 年2008 年 流域分区 浅层地下 水可开采 量(亿 m3) 浅层深层合计 其中:浅层 地下水开采 系数 浅层深层合计 其中:浅层 地下水开采 系数 粤东诸河37.241.41 0.151.56 0.04 1.47 0.08 1.55 0.04 粤西诸河69.26.522.969.480.097.032.799.820.102 长江流域0.800000.00100.0010.001 全 省411.417.083.9721.050.0417.653.4421.10.043 2. 地下水水位状况地下水水位状况 受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限制,本规划仅分析湛江市区地下水水 位状况。 ( (1)浅)浅层层地下水地下水 湛江市区浅层地下水未进行集中、大量开采,且直接受降雨及地 表水的补给,历年来水位动态变化不大,至今未形成区域性水位降落 漏斗。地下水最高、最低水位出现时间与降雨量峰、谷值出现时间基 本一致。 ( (2)中)中层层地下水地下水 中层地下水一直是湛江市区小规模取水单位的主要取水层。由于 开采量逐渐增大,地下水水位从 19961999 年的逐年回升转变为从 2000 年开始又呈逐年下降。根据 2005 年湛江市区中层地下水埋深等 值线图,在霞山麻斜平乐赤坎一带形成一个以平乐为中心的大 闭合圈,为中层地下水的主体降落漏斗区,中心水位埋深 35.61m,较 前几年有所下降,其次在临东铺仔一带形成以临东为中心的小闭合 圈,属次一级降落漏斗区,中心水位埋深 16.48m,较前几年略有下降。 ( (3)深)深层层地下水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作为湛江市区大型取水企业(如自来水公司)的主要 取水层位,取水量大且较稳定,由于开采量逐渐增大,水位呈下降趋 势,2005 年降幅尤甚。2005 年湛江市区深层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图在 平面上呈不规则三角形状,形成以平乐为中心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 中心水位埋深 33.31m。 3. 浅浅层层地下水功能区开地下水功能区开发发利用利用现现状状 (1)开)开发发区区 开发区是现状地下水开采相对集中、开采量相对较多的地区。全 省浅层地下水未划定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共划定 62 个分散式开发利 用区,年均可开采总量 56.06 亿 m3,2008 年地下水开采总量 8.87 亿 m3,开采系数 0.16,开发利用潜力 47.19 亿 m3。各分散式开发利用区 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仅沿海局部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基本为 类,矿化度小于 1.0g/L。 ( (2)保)保护护区区 生生态态脆弱区脆弱区 全省仅划定一个生态脆弱区,即粤西桂南沿海诸河湛江红树林湿 地保护生态脆弱区,该功能区面积为 245.2 km2,年均可开采量 0.34 亿 m3,2008 年地下水开采量为 0.075 亿 m3,开采系数为 0.22。该功 能区地下水水质较差,局部矿化度、Fe 超标,水质类别为-类。 地地质质灾害易灾害易发发区区 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韩江及粤东诸河和粤西 诸河等沿海地区,全省共划定 31 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年均可开采总 量 27.26 亿 m3,2008 年地下水开采总量 3.04 亿 m3,开采系数 0.11。 大多数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水水质较差,水质类别为类。 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水源涵养区 全省共划定 90 个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年均可开采总量 317.68 亿 m3,61 个地下水水源涵养区未开采地下水,仅有 29 个开采地下水。 2008 年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地下水开采总量 4.27 亿 m3,开采系数为 0.01。地下水涵养区基本分布在山丘区,因而地下水水质较好,基本 为类;地下水矿化度较小,均小于 0.5 g/L。 ( (3)保留区)保留区 不宜开采区不宜开采区 全省共划定 20 个不宜开采区,年均可开采总量 0.23 亿 m3,主要 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韩江及粤东诸河和粤西诸河等沿海地区。受海水 的影响,地下水水质特点是矿化度高(基本都大于 2.0 g/L,有些地区 甚至超过 20 g/L),水质类别基本为类,主要是 Fe、NH4+、矿化度超 标。该功能区内没有开采地下水。 储备储备区区 全省共划定 13 个储备区,年均可开采总量 4.40 亿 m3,各区基本 上有少量的地下水开采,2008 年地下水开采总量 0.55 亿 m3,开采系 数 0.12.各储备区地下水水质大体较好,水质类别基本为-类,但 局部地区为类,主要是 Fe、Mn、NH4+超标,矿化度都小于 0.5 g/L。 应应急水源区急水源区 全省共划定 11 个应急水源区,年均可开采总量 5.23 亿 m3。应急 水源区主要分布在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各区均有一定的 地下水开采量,2008 年地下水开采总量 0.87 亿 m3,开采系数 0.14;地 下水水质大体较好,矿化度均小于 0.5 g/L。 表 1-6 广东省浅层地下水二级功能区开发利用现状表 单位:亿 m3 2005 年2008 年 功能区名 一级二级 面积 (km2) 年均补给 量 年均可开 采量实际开采 量 开采系数 开发利用 潜力 实际开采 量 开采系数 开发利用 潜力 集中式供水 水源区 分散式开发 利用区 2695565.02 56.06 8.790.1647.18 8.87 0.1647.19 开发区 小 计2695565.02 56.06 8.790.1647.18 8.87 0.1647.19 生态脆弱区2450.62 0.34 0.08 0.23 0.08 0.22 地质灾害易 发区 1403334.07 27.26 3.170.12 3.04 0.11 地下水水源 涵养区 124796326.13 317.68 3.58 0.01 4.27 0.01 保护区 小 计139074360.81 345.28 6.830.02 7.39 0.02 不宜开采区691213.58 0.23 0.00 0 0.00 0 储备区20724.54 4.40 0.53 0.12 0.55 0.12 应急水源区25655.83 5.23 0.93 0.18 0.87 0.17 保留区 小 计1154923.95 9.86 1.46 0.15 1.41 0.14 全 省177579449.78 411.20 17.08 0.04 17.660.04 注:1. 开采系数为实际开采量与年均可开采量之比;2. 开发利用潜力为年均可开采量与实际开采量之差。 4. 深深层层地下水功能区开地下水功能区开发发利用利用现现状状 我省深层地下水资源开采少,主要分布在湛江市,是该市的重要 水源,因此,我省仅对湛江市深层地下水功能区进行划定,本规划据 此仅对湛江市深层地下水功能区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 表 1-7 湛江市深层地下水二级功能区开发利用现状表 单位:亿 m3 现状开采量 地下水 一级功 能区 地下水 二级功 能区 地下水二级功能区名称 面积 (km2) 矿化度 (g/L) 现状水质 类别 年均总补 给量 年均可开 采量 2005 年2008 年 深层地下水粤西桂南沿 海诸河湛江市城区集中 式供水水源区 14600.10.5-3.56 1.75 1.44 1.16 深层地下水粤西桂南沿 海诸河湛江雷州北集中 式供水水源区 19390.10.5-4.30 1.57 0.22 0.35 深层地下水粤西桂南沿 海诸河湛江雷州南集中 式供水水源区 15200.10.5-3.37 1.23 0.17 0.28 深层地下水粤西桂南沿 海诸河湛江徐闻集中式 供水水源区 18630.10.5-3.39 2.07 0.38 0.35 深层地下水粤西桂南沿 海诸河湛江遂溪集中式 供水水源区 20050.10.5-4.12 2.23 0.47 0.47 集中式 供水水 源区 小计87870.10.5-18.74 8.85 2.67 2.61 开发区 分散式 开发利 用区 深层地下水粤西桂南沿 海诸河湛江廉江分散式 开发利用区 6180.3 1.13 0.91 0.02 0.01 小计94050.3 19.87 9.76 2.69 2.62 保护区 地下水水 源涵养区 深层地下水粤西 桂南沿海诸河湛 江廉江地下水水 源涵养区 22170.3 4.06 3.28 0.00 0.02 深层地下水粤西 桂南沿海诸河湛 江吴川地下水水 源涵养区 849 0.00 0.00 0.00 小计30660.3 4.06 3.28 0.00 0.02 合 计12471 23.93 13.04 2.69 2.64 ( (1)开)开发发区区 集中式供水水源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 共划定 5 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年均总补给量 18.74 亿 m3,年均 可开采总量 8.85 亿 m3,2008 年实际开采总量 2.61 亿 m3。各功能区 地下水矿化度 0.10.5g/L,水质类别为-。 分散式开分散式开发发利用区利用区 划定 1 个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即深层地下水粤西桂南沿海诸河湛 江廉江分散式开发利用区,该区年均总补给量 1.13 亿 m3,年均可开 采量 0.91 亿 m3,2008 年实际开采量 0.01 亿 m3,地下水矿化度0.3 g/L。 ( (2)保)保护护区区 划定 2 个深层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年均总补给 量 4.06 亿 m3,年均可开采量 3.28 亿 m3,2008 年实际开采量 0.02 亿 m3,地下水矿化度0.3 g/L。 ( (3)保留区未划定。)保留区未划定。 (三)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1. 岩溶区地面塌陷岩溶区地面塌陷 广花盆地内的江村、肖岗、新华等三个水源地历史上由于过量开 采岩溶地下水,曾出现地面塌陷等问题。因开采岩溶地下水诱发的地 面塌陷等灾害问题主要分布于云浮市云城镇、深圳市坑梓镇及坪山镇、 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佛山市三水区金本镇、英德市英城镇及马口矿 区、恩平市平石镇、韶关市区及凡口铅锌矿区、阳春石碌铜矿区、化州 市官桥镇等岩溶水开采区或矿山排水疏干区。 表 1-8 广东省地下水开采诱发的地面塌陷情况表 位置发生时间规模危害情况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蚌 湖、神山 三镇 19591989 年 直径 12m,最大 8m,深 3m 238 间民房开裂,经济损失 5 万 元 化州市官桥镇丰村2001 年 3 月 31 日 直径 18m,深 3.5m 房屋开裂,矿山机械损坏。经济 损失 500 万元 恩平市平石镇石澜1995 年 7 月 25 日 面积 1000m2 石澜小学校舍破坏严重,经济损 失 40 万元。 云浮市浩林西路1998 年 9 月 1 日面积 1.2 万 m2 20 多幢楼房轻微拉裂,经济损失 1060 万元 深圳市横岗镇西坑村2000 年 6 月 15 日 面积 20 万 m2路面开裂。经济损失 1500 万元 花都市赤泥镇荷塘村1999 年 3 年 26 日 面积 1.5km2 房屋出现裂缝,经济损失 500 万 元 位置发生时间规模危害情况 三水市金本镇芹坑村1998 年 11 月 27 日 直径 23m,最大 20m 10 幢楼房发生不同程度倾斜。 经济损失 50 万元 花都赤泥镇竹洞村2000 年 6 月 29 日 直径 8m 数十幢房屋开裂。经济损失 500 万元 花都赤泥镇广州市第二劳教所1998 年 2 月面积 1 万 m2 房裂 73 处,地裂缝 63 处。经济 损失 84 万元 五华县双兴镇华源村2000 年 12 月 15 日 面积 0.7km2 610 间房屋开裂,经济损失 1000 万元 五华县桐坑国营石灰石矿1998 年 6 月 19 日 面积 300m2 32 间房屋开裂,经济损失 30 万 元 云浮市银禧大厦周围1994 年面积 200m2 威胁 80 人安全,潜在经济损失 500 万元 阳春市陂面镇黑石岗黄铁矿区19761978 年面积 46.2 万 m2 毁田 27 公顷,毁房 75 间,经济损 失 23.7 万元 2. 水位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水位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 湛江市区因过量开采中、深层地下水已形成 3 个不同规模的降落 漏斗,分别为:以平乐为中心的霞山麻斜平乐赤坎一带(中层地 下水降落漏斗区)、以临东为中心的临东铺仔一带(中层地下水降落 漏斗区)和以平乐为中心的平乐霞山一带(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区), 其中以平乐为中心的霞山麻斜平乐赤坎一带地下水降落漏斗 规模最大。随着湛江市区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及扩展,1984 年在漏斗 中心附近发现了以湛江市潜水学校及赤坎区沙湾等地段为中心的地 面沉降。 表 1-9 湛江市区地下水开采量、中心水位下降及漏斗面积变化情况表 区域漏斗中心水位下降(m) 水位下降 4m 以上漏斗面积 (km2) 时 间 开采量 (万 m3/年) 中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中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1956 年495.180 1966 年28869.7953 1973 年529613.182.84165 1979 年735414.217.27298476 区域漏斗中心水位下降(m) 水位下降 4m 以上漏斗面积 (km2) 时 间 开采量 (万 m3/年) 中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中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1984 年1127520.016.2 1990 年1997422.5817.42590(2m 线) 1995 年2078731.4128.54600483 2000 年21573 21.2519.68约 460 2003 年2240222.5121.32约 482 2005 年2426324.3322.89约 500 3. 海水入侵海水入侵 湛江市硇洲岛近年由于盲目打井,无序开采地下水,部分地段地 下水位已下降至海平面以下,沿海近千米范围内开采火山岩孔洞裂隙 水的浅层井水水质不同程度咸化,岛内地势较为低缓的西南、西北与 东北部沿海区域出现海水入侵,海水最大纵深渗透距离达 1000m 左 右,入侵区内 3080m 深度范围的地下含水层水质普遍发生不同程 度咸化,高浓度咸化区主要集中于距岸 600m 以内的近海地带。 图 1-1 硇洲岛浅层地下水水质咸化区域示意图 4. 地下水地下水污污染染 全省山丘区地下水和平原区深层地下水水质普遍良好,仅少数矿 区和个别地下水水源地受到轻度污染。平原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平原 和潮汕平原由于河流水系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导致浅层地下水污染问 题比较突出。从全省范围看,地下水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 排污河流两岸地带。中度重度污染区主要分布于粤东、粤西工业区 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污染项目主要为 pH 值、Fe、Mn、NH4+。 (四)地下水超采状况(四)地下水超采状况 全省共划定三个地下水超采区,分别为湛江市区的硇洲岛、霞山 区和赤坎区,其中硇洲岛为浅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霞山区为深层地 下水严重超采区,赤坎区为深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 表 1-10 广东省地下水现状超采及生态与环境恶化状况 现状超采状况生态与环境恶化状况 地面沉降 地下水 类型区 超采 区名 称 超采 区种 类 功能区 水资源 分区 地级 行政 分区 超采区 面积 (km2) 年均总 补给量 (万 m3) 年均可 开采量 (万 m3) 超采量 (万 m3) 中心 水位 埋深 (m) 平均水位 埋深(m) 面积 (km2) 累计沉 降量 (mm) 年均沉 降速率 (mm/a) 海水入 侵面积 (km2) 浅层地 下水 硇洲 岛 严重 超采 区 粤西桂 南沿海 诸河硇 洲岛地 质灾害 易发区 粤西沿 海 湛江511288 746 342 23.815.3 深层地 下水 赤坎 一般 超采 区 粤西沿 海 湛江1454370358034133.3 22.9 168.45.1 深层地 下水 霞山 严重 超采 区 深层地 下水粤 西桂南 沿海诸 河湛江 市城区 集中式 供水水 源区 粤西沿 海 湛江20048274111411835.6 24.3 140.0 175.85.3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体现对全省地下水 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地下水开发与保护 相结合,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建设水资源节约型和水 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在对全省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价的基 础上,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要求,根据全 省各地区地下水资源的不同功能属性、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经济社会 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地下水的需求,统筹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调配, 制定地下水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方案,提出地下水压采、地下水保护 和治理修复等工程措施以及地下水监测、计量和管理等非工程措施, 服务于我省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构 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 1人水和人水和谐谐 持持续续利用利用 根据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现状,按 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统筹全省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 充分发挥大自然对地下水系统的修复作用,防止地下水超采、不合理 开采和污染,对已超采区、不合理开采区和受污染区,积极采取预防 措施,加强治理和修复,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安全,促进地下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2保保护优护优先先 合理开合理开发发 地下水系统对外界破坏活动的响应具有一定滞后性,遭到破坏后 治理、修复难度大,甚至无法修复。同时,我省大部分地区地表水源较 充足,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优先保护地下水资源,在保 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对有地下水开采潜力的区域,如 山丘区的岩溶盆地、河谷台地等,结合当地水资源供需形势,在维持 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充分发挥地下水 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 3 统统筹筹协调协调 优质优优质优用用 根据已开展的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确定的水资源总体配置方 案,统筹考虑不同用水户(生产、生活、生态)和不同水源(地表、地下、 其他水源等)之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全省地下水开 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地下水的 需求,合理规划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在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 水质优良的区域,优先安排生活饮用水。 4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现实现实可行可行 不同区域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和开发利用状况等差异较大, 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析确定不同规划水平年有开采潜力区的开 采总量控制目标和对超采区的压采量,合理确定地下水埋深及水质保 护目标。各项目标根据超采状况和替代水源应急保护情况合理确定, 现实可行。 5全面全面规规划划 重点突出重点突出 在对全省各地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进行全面规划的 同时,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和重点水源地,以雷州半岛台地、珠江 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等三大区和具有地下水开发远景的粤北岩溶山 区为重点区域,以湛江市区为重点城市,以湛江市区赤坎、霞山等深 层地下水水源地为重点水源地。 (三)主要目标(三)主要目标 1 总总体目体目标标 根据地下水的功能特点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针对全省地下 水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针对地下水资源较丰 富的雷州半岛台地、珠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等三大区和粤北岩溶 山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分区分类地下水保护与利用的 方案和措施,制订地下水管理的制度框架,实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 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2具体目具体目标标 以全省地下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评价地下水功能区开发利用现 状;提出功能区保护与管理目标,通过治理保护和管理措施,使规划 期末达到地下水功能区要求的水位埋深、水量和水质目标要求;根据 深层地下水资源及其开采状况,提出严格保护深层地下水的措施。 2020 年目标:保护区和保留区原则上基本达到地下水功能区保护 目标要求;开发区大部分基本达到地下水功能区保护目标。 2030 年目标:保护区、保留区和开发区均达到地下水功能区保护 目标要求。 三、地下水利用总量控制三、地下水利用总量控制方案方案 为推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 管理,首先应提出地下水规划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根 据各分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配置情况、水功能区的保护目 标要求等因素,提出各分区地下水规划开采量。 (一)规划地下水开采控制量(一)规划地下水开采控制量 规划到 2020 年和 2030 年全省地下水开采控制总量分别为 28.93 亿 m3和 27.01 亿 m3。规划浅层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在湛江、梅州、韶 关、茂名和清远等 5 市,2020 年规划开采量 17.01 亿 m3,占全省规划 开采控制总量的 58.7%。 表 3-1 2020 和 2030 年广东省各地市规划地下水开采控制量 单位:亿 m3 行政分区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合计 2020 年1.57 0.06 0.03 0.48 0.25 2.90 1.04 3.49 0.89 0.81 0.15 0.00 0.91 1.52 6.92 2.07 1.20 1.61 0.37 1.34 1.32 28.93 2030 年1.46 0.06 0.03 0.45 0.23 2.71 0.98 3.25 0.84 0.76 0.14 0.00 0.85 1.42 6.46 1.93 1.12 1.50 0.35 1.25 1.23 27.01 表 3-2 2020 和 2030 年广东省各流域规划地下水开采控制量 单位:亿 m3 流域分区西江北江东江 东江三 角洲 西北江 三角洲 韩江粤东诸河 粤西诸河 长江流域合计 2020 年1.685.781.620.422.153.872.6710.740.0028.93 2030 年1.595.391.510.402.003.632.5010.000.0027.01 (二)未超采区(二)未超采区开采方案开采方案 1. 浅浅层层地下水地下水 全省未超采区 2020 年和 2030 年浅层地下水规划开采总量分别 为 28.85 亿 m3和 26.98 亿 m3,分别比 2008 年增加 11.30 亿 m3和 9.43 亿 m3;20082020 年全省浅层地下水开采总量年均增长率为 4.2%; 随着地表水供水规模的扩大、供水能力的增强以及非传统水源工程的 普遍采用,地表水源和非传统水源将逐渐替代一些地下水源,从而使 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减少,20202030 年全省浅层地下水开采总量年 均递减率为 0.67%。 ( (1)开)开发发区区 开发区地下水赋存和开采条件良好,是地下水资源较集中、开采 量较大的区域,其规划开采量较大,增幅也较大。全省开发区 2020 年 和 2030 年规划开采量分别为 18.51 亿 m3和 17.36 亿 m3,分别比现状 年增加 9.64 亿 m3和 8.49 亿 m3;规划年各开发区水质达到类, 水位降深基本控制在 58m 以内。 ( (2)保)保护护区区 保护区由于对地下水开采较敏感,规划适当少量开采地下水, 2020 年和 2030 年规划开采量分别为 9.89 亿 m3和 9.13 亿 m3,分别 比 2008 年增加 2.62 亿 m3和 1.86 亿 m3;规划年各保护区地下水水质 基本达到类,维持较高的地下水水位或保持高于咸水区域的地下水 水位。 ( (3)保留区)保留区 保留区是开采条件较差和作为地下水资源储备与应急水源的区 域,因此,保留区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很小,2020 年和 2030 年规划开 采量均为 0.53 亿 m3,比现状年减少 0.88 亿 m3;规划年除沿海不宜开 采地区的地下水水质基本为类,其他地区地下水水质达到类, 维持现状地下水水位或地下水水位降深控制在 58m 以内。 表表 3-3 广东省各功能区未超采区浅层地下水规划开采情况广东省各功能区未超采区浅层地下水规划开采情况 功能区保护目标 地下水一 级功能区 地下水二 级功能区 可开采量 (万 m3) 水质类别 地下水生态水 位埋深(m) 面积(km2)水平年 规划开采量 (万 m3) 水质类别 增(减)开 采量(万 m3) 200587922- 200888692 - 2020185121 96429 开发区 分散式开 发利用区 560598 开采水位降深 控制在 5-8m 以 内 26955 2030173566 84874 2005777 - 2008751 - 20200-751 生态脆弱 区 - 维持合理的生 态水位 245 20300-751 200530589 -0 200829256 -0 202029987 731 地质灾害 易发区 维持较高水位, 边界地下水位 始终不低于邻 近咸水区地下 水位 13982 203028219 -1037 200535798 -0 200842699 -0 202068135 25436 地下水水 源涵养区 - 维持较高的地 下水水位 124796 203062709 20009 200567164 0 200872707 0 202098122 25416 保护区 小计 139022 203090928 18222 20050 20080 202000 不宜开采 区 维持现状6912 203000 20055284 - 20085458 - 20205284 -174 储备区 维持现状,或开 采水位降深控 制在 5-8m 以内 2072 20305284 -174 20059341 20088654 20200 -8654 应急水源 区 - 一般情况下维 持现状水位 2565 20300 -8654 200514625 200814112 20205284 -8828 保留区 小计 11549 20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