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 目 录章节号内 容标准的条款页 码/封面/01目录/102批准页/203任命书/304质量手册说明/405公司介绍/510范围10620引用标准20730术语和定义3084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0941总要求41942文件要求421050管理职责501251管理承诺5112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1253质量方针531254策划5412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356管理评审561460资源管理601561资源提供611562人力资源621563基础设施631564工作环境641670产品实现7017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17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773设计和开发731774采购7418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8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1980测量、分析和改进802181总则812182监视和测量822183不合格品控制832284数据分析842385改进852390程序文件一览表/25100ISO9001:2000标准要求事项分配表/26110过程示意图/27120质量手册修订记录/28 注: 阴影部分为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非采用过程0.2 批 准 页 公司的信誉和成就,取决于产品的质量能否在顾客使用中经受住考验。 为了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公司依据ISO 9001:2000标准编制了本质量手册。经审定,本质量手册内容符合上述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法规的规定,有利于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现予以正式颁布,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应切实遵守本手册中的各项规定,为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和公司的信誉而努力工作。 审核:审核日期: 2007年01月10日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2007年01月10日03 任 命 书为了贯彻执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 先生为我公司管理者代表,并赋予管理者代表以下的职责: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形成并提高顾客要求的意识。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5、全面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 总经理: 2008年03月01日0.4 质量手册管理1管理部门质量手册由质保部进行管理。2制定和保管21质量手册是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起草,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22质保部保管质量手册的最新版的原本。3修订 质量手册的修订由管理者代表起草,在部门主管会议中审议,由总经理批准而制定。4发放、回收41质量手册的发放等得到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之后,再由质保部进行。42质量手册按管理对象或非管理对象进行发放,其方法按照以下表格的要求。43质量手册回收是管理对象的旧版,不回收非管理对象的旧版。发放方法管理对象管理对象外标识的辩认质量手册的封面上印有受控红色章印质量手册封面上印有非受控红色章印发放对象发放对象在下面表示,记入发放对象发放号之后发放发放给顾客参考用,教育教材用等不特定对象发放记录在手册发放记录中记录不记录44发放对象:总经理、副总、各相关部门部长或人员。5评审 本质量手册由总经理每年1次在管理评审时进行评审。6标识及控制方式本手册以正副本方式进行控制, 副本由正本拷贝产生, 允许有正本一份及副本若干份。本公司仅对手册正本实施更改、修订、改版及批准。副本的更改、修订和改版与副本产生方式相同。受控副本与正本具有同样效力。手册受控状态分受控及非受控二种。每份手册封页上都须以红色印章对受控状态作出标识, 正本与受控副本以发放控制号加以区别 (原始手签为正本, 其它为受控副本)。手册正本由质保部保存。受控副本向公司内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发放。所有第二方及第三方组织仅可获得手册的非受控副本。 7保管期间作 废 保 留因修改作废的质量手册原版,在印上“作废保留”红色印章后质保部存档, 废止受控副本由质保部回收后销毁。05 公司介绍地址: 邮编:电话:传真:Http:E-mail:1.0 范围11 总则 本质量手册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规定了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过程及相互的作用。 本质量手册适用于本公司的本 等系列产品实现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又适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并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增进顾客的满意。12 应用本公司产品基本是按顾客要求的图纸进行加工,因此将ISO9001:2000标准的“7.3设计和开发”的要求予以删减。2.0 引用标准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0 术语和定义 本质量手册采用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中的术语和定义。4.0 质量管理体系 本章描述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管理,提出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总的要求,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质量手册内容及对文件和记录控制的要求。41 总要求本条明确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总的要求。本厂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本厂的全过程,按如下的模式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顾 客顾 客管 理 职 责资 源 管 理测量、分析和改进产 品 实 现产品要 求满 意输 入输 出 实线为增值活动 虚线为信息流411 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识别 管理者代表组织职能部门系统地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予以识别和管理,使过程达到预期的结果。必须做到: a)识别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全部过程,这些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识别其中的简单过程、复杂过程、关键过程、一般过程及相互关联的过程。识别这些过程的输入输出,应开展的活动,投入的资源。识别过程的顾客及顾客的要求; b)为达到过程的有效运行,除对过程识别之外,应确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顺序及过程的接口; c)必须对过程的输入输出及开展的活动和投入的资源做出明确的规定,按过程结果的特性,确定对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的准则和方法; d)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并对其加以监视、识别,必须获得必要的用于过程运行的资源和对过程监视的信息,明确信息的收集和反馈,通过对信息的判定实现对过程的监视; e)通过对这些过程业绩的监视、测量以及监视、测量所获结果的分析,对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过程策划的结果及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412外包过程的识别各职能主管部门对涉及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外包过程,包括涉及的其他过程予以识别,明确其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控制的实施可在相关条款中实现。413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的识别见本手册第11章“过程示意图”。42 文件要求 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作为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421 总则本条阐述了本公司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4211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质量管理文件和资料、技术文件和资料两类。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管理规定、记录表式等,技术文件是为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的产品技术要求、图纸、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等。4212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及其关系示于图1。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计划对控制产品所要求的体系和过程的文件化的描述程序文件形成文件的程序,对过程实施的描述作业文件图纸、工艺文件、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等图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成及其关系421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以呈现为任何媒体形式,如书面、计算机磁盘、光盘、照片、标准样件等。422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本公司最高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具有唯一性、适用性和可检查性,质量手册用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控制与管理,对外用于证实能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通过有效的实施和持续改进,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增进顾客满意。4221 质量手册的内容包括:本公司概况的介绍、发布令、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应用标准删减的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的引用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4222 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并审定,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4223 质量手册由质保部实施动态管理,对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每年管理评审对其适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若需更改由质保部提出,以更改单的形式,按原审批程序办理。4224针对特定的产品或项目编制质量计划,具体按不同顾客的要求进行。423 文件控制 本条规定了文件控制的范围,批准发布、分发、更改和归档的要求;归口管理部门为质保部。4231 公司制订并运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标准和顾客提供的产品图样等;4232所有受控文件和资料发布前必须由授权人员进行适用性审批;4233文件和资料发放、登记、更改、收回及销毁,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以确保:a) 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b) 从所发放或使用场所及时撤出失效或作废的文件;c) 如因特殊需要所保留的任何已作废的文件都应进行明显的标记并隔离存放,防止误用。4234 文件和资料的更改a) 文件和资料的更改由原审批人审批,原审批人已不在职时,可由接替其岗位的人员审批,但应获得原审批所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b) 文件和资料经多次修改后,由原审批部门批准再版印发,旧版本在新版本实施前及时收回,除需保留存档外,其余销毁以防误用。4235 本条详见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424 记录控制 本条规定了记录控制的范围、记录填写、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和处理的要求;归口管理部门为质保部。4241 记录控制的范围能证明产品符合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均属于控制的范围。4242记录的标识记录应尽量采用表格形式,采用相关程序的编码,依顺序编号的方式标识,表格名称应明确表达其用途。4243记录的填写必须及时、真实、完整、清晰和明了,不准涂改,记录必须有记录人签名或盖章。4244记录收集、编目、归档和保管a)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开展的质量活动的记录收集、编目、归档或保管;b)记录保存环境必须符合要求,防止损坏,存放应便于检索,按实际需要分别规定保存期限。4245记录的查阅当某项活动、产品质量需要追溯时,顾客在合同期内或商定的期限内可以查阅记录,但需经记录保管部门领导批准并登记。4246记录的处理保存期满的记录可以销毁,由保管部门办理文件销毁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核定后统一销毁。4247本条详见记录控制程序。5.0 管理职责本章明确了公司总经理的各项职责要求,包括: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落实、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管理评审、职责和权限及内部沟通等,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增强顾客的满意。51管理承诺公司最高管理层应通过以下活动的开展来证实“建立、实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a)采用多种形式向公司的员工及时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对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产品实现的各过程加以落实;b)制定适合公司自身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确保质量目标在公司的相关部门和层次上得以分解并实施;c)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可评估公司是否达到了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宗旨的要求;a) 确保获得与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有关的资源。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存于其顾客,为此公司总经理必须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a)应确保识别顾客规定的或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b)承担与产品有关的责任或义务及满足法律法规方面的要求,确保这些要求得到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产品要求得到规定”等并予以满足,最终达到增强顾客满意的目的。53 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由公司总经理正式发布的本公司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推动力。质量方针提供了质量目标制定和评审的框架,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基础。531质量方针的制定 总经理依据公司的宗旨、管理承诺主持制定和批准发布公司的质量方针。532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如下:总经理: 2008年03月01日533质量方针的实现为使质量方针最终实现,总经理应主持公司级和中层干部会议,亲自宣讲质量方针,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向本部门员工宣讲质量方针,通过分层宣讲使全体员工理解,并认识到所从事的质量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为确保公司的质量方针的实现做贡献。534质量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a)内审时检查收集质量方针实现(执行)情况的信息并予以记录,必要时应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方针持续适宜性方面的评审列入管理评审的内容。 b)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对质量方针进行改进或修订,改进和修订应予以全面的控制。54 策划 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在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制定并展开,也是公司内各职能和层次上所追求加以实现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公司实现“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落实,也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判定指标。 质量目标的策划由管理者代表主持,质保部组织,策划的结果作为制定质量目标的依据。541 质量目标a) 质量目标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b)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公司最高管理层应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有关不同的层次。c) 质保部制定年度质量工作计划,将当年应实现的质量目标作为质量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d) 质保部按季度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年度质量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的情况汇总分析,分析的结果以书面形式报总经理,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措施。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是建立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通过这种策划对质量目标的实现及达到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识别结果提供了保证。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各相关部门参与进行。55职责、权限与沟通 职责和权限加以规定与沟通,才能对公司内开展的质量活动实施有效的指挥、控制与协调,从而促进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551职责和权限a) 本公司的组织机构见图2。b) 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和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相关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c) 各部门在ISO9001:2000标准中要求事项的职责分配详见10.0章。总经理业务部财务科客户服务部质保部生产科行政人事部物控部副总经理董事长图2 公司组织机构图552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指定性 为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受总经理委托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负责。管理者代表具有下述的职责和权限:a) 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能得到建立、实施、保持及持续改进;b) 向总经理报告公司在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现方面取得的业绩,以及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改进;e) 在整个公司范围内使全体员工意识到公司依存于其顾客,树立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f) 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沟通与联系。553 内部沟通 通过沟通促进公司内各职能和层次间的信息交流、增进理解和提高从事质量活动的有效性。a) 沟通的内容: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涉及体系运行过程及管理许多方面,通过沟通促进过程输出的实现,提高过程的有效性。b) 沟通的方式:根据沟通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如:总经理办公会、质量例会、班前会、调度会,公司内部刊物等。沟通过程的建立是否适宜,以是否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判定依据。56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总经理为确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而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系统的评价。561 总则 本条规定了对管理评审活动的要求。5611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常在内部审核之后进行。当市场需求或本公司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顾客连续申诉以及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可适时增加管理评审。5612管理评审的目的和要求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及变更的需要。5613管理评审必须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绩效的趋势,必须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评估。管理评审的结果要进行记录,至少要为质量目标和顾客对本公司产品的满意程度。562评审输入 评审输入是为管理评审提供充分和准确的信息,确保管理评审的有效实施。管理评审应输入的信息:a) 审核的结果(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b) 顾客反馈(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程度及顾客的抱怨);c) 过程业绩(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d) 产品符合性(符合顾客、法律法规和自身要求);e)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f)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g)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更(外界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体系的变更,公司自身的变化:产品、工艺、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等的变更导致体系的重大变更);h) 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有关公司的产品、过程和体系改进的建议等。563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活动的结果,它将导致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过程及资源需求的持续改进,是总经理对质量管理体系、经营方针方面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管理评审输出的内容: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决定和措施。通过管理评审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明确了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决定和措施。依据评审的输入,通过管理评审为增进顾客满意,明确了改进的方面(包括产品的改进),提出了改进措施; c)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针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现有资源的适宜性,以及因上述两方面改进引起的资源需求,当前和未来的资源需求所提出的措施。4 7本章详见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0 资源管理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本章提出了资源提供的确定、提供维护的要求,同时也明确了资源应涉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所需的资源。61 资源提供 资源是公司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而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必要条件。611 提供资源的确定,首先应根据公司的宗旨、产品的特点和规模所需要的资源,确定哪些可以借用外部资源(如产品外购、外包)来获得,哪些应自身具备。612确定资源提供的用途 a)为实现和保持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为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b)为满足顾客变化的要求而引起对资源需求的变更,公司应及时通过提供所需资源,满足顾客的要求,进而达到增进顾客的满意。62 人力资源 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应胜任的要求和判定能力要求需考虑的因素。621 总则 行政办公室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各工作岗位、质量活动及规定的职责对人员能力的要求选择能够胜任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选择人员的能力可根据其受教育程度、接受的培训、具备的技能和工作的经验。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通过培训和其他措施提高公司员工的能力,增强质量和顾客意识,使员工能满足所从事的质量工作对能力的要求,具体按员工培训控制程序进行。 本条规定培训的范围、培训的实施、培训有效性的测量和记录的保持。6221培训的范围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人员都应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获得所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和技能。负有产品设计职责的人员要具有产品设计的能力并掌握相关的工具和技术。公司对新进员工(包括合同工和代理工作人员)或换岗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必须告知他们工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后果。6222培训的实施 a)行政办公室根据各类人员从事质量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b)培训的内容包括能力、技能和意识(增强质量和顾客意识); c)培训的方法可以来用多种方法,如内培和外培,内培包括讲课、讲座、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交流、技术竞赛、技术表演等。外培可选择人员外出培训,包括参加专业培训、参加短期培训班等。6223培训效果的测量 通过考试和对工作实际能力的考核来验证、测量培训的有效性及其效果;需持证上岗者,考试或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书。6224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6225公司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使员工意识到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质量目标的达成。6226本条详见员工培训控制程序。63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实现产品符合性的物质保证,本条明确了公司基础设施的范围,所需设施确定与提供和管理维护的责任部门。631基础设施的范围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如水、电、气供应设施); b)过程设备(如各类过程运行、控制和测试设备等); c)支持性服务(如交付后的维修服务网点、配套用的运输或通讯服务等)。632基础设施的确定与提供 生产部为确保所提供产品能满足产品要求,应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策划,确定为实现产品的这种符合所需的基础设施。633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为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有效运行,应保证基础设施完好,生产部负责组织对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64 工作环境必要的工作环境是公司实现产品符合性的支持条件,生产部根据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及必要的工作环境组织对环境进行策划并组织实现和保护。65本章详见员工培训控制程序、生产设备控制程序。7.0 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过程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产品形成并提供给顾客的全部过程,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包括策划、过程设计、生产或提供直到交付及售后的一系列过程。71 产品实现的策划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是保证产品达到质量要求的重要的控制手段。711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的内容 a)确定恰当的产品质量目标,包括识别产品质量特性、建立目标值、质量要求和约束条件,并应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 b)确定实现过程,即识别并确定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和子过程;确定需建立的过程文件,以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并得到控制;确定实现过程所需资源(人力资源和设施等),以确保产品能够实现; c)确定所需要的检查活动和接收准则。如过程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生产和服务提供活动中的监视和测量活动,产品交付前的检验和试验活动等。 d)确定适当的记录;各项记录应能证明过程运行和过程的结果符合各项要求;应核查这些记录提供证实的充分性。712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的要求 a)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他要求相一致。产品实现过程策划不能脱离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而必须按已确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职责以及资源管理要求等来进行; b)应适应公司运作的方式形成文件,即通过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要形成文件,如质量计划、流程图等。713 本条详见样品确认及管理控制程序。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包括顾客要求的识别、产品要求的评审及与顾客的沟通。公司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有效地实施这些过程,并得到控制,以增进顾客的满意。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 顾客未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需要的要求;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产品的安全性、环保要求等;d) 确定采用公司内控标准的程度。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评审的时机,应在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的承诺前,包括投标前、接受每项合同或订单前、接受每一次合同或订单修改前。通过评审正确了解并规定产品要求,确定有能力实现这些要求。a) 确保准确理解顾客的要求,包括明示及隐含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供需双方对合同或订单理解不一致的要求已得到解决;b) 对产品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如合同、订单、开发协议等;c) 公司内部有能力满足产品的使用、交付和服务等各方面的要求。723顾客沟通 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充分并准确地了解顾客的要求,掌握顾客对公司产品/服务满意程度有关的信息,以此作为持续改进的输入。a) 掌握顾客关于产品要求的信息;b)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c) 了解在产品实现过程中以及向顾客提供产品后顾客的反馈信息,包括顾客的抱怨(含投诉和意见)。724本条详见客户需求控制程序。73设计和开发由于本公司主要是按现有产品标准或顾客提供的产品技术要求进行制造,不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故删减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要求。74 采购 采购产品(含外包产品)直接影响公司的产品是否能符合要求,因此应进行采购控制,以确保采购产品在质量、交付和服务等方面符合规定的要求。 采购控制主要包括对采购产品及供应商的控制,制定采购要求和验证采购产品。741 供应商评价和选择由物控部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状况进行调查评价,选择合格供应商。742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应正确表达采购要求,是采购产品控制的重要内容。7431采购信息包括的内容 采购信息应能清楚、准确地表达采购产品的要求,主要包括: a)有关产品的质量要求。 b)有关提交产品的程序性要求:供应商提交产品的程序(如样品试生产批生产批准程序,见证点设置、放行方式、让步申请等);供应商生产或服务提供的过程要求(如工艺要求等);供应商设备方面的要求。 c)有关供应商人员资格的要求。 d)有关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7432制定采购信息的形式及审批 采购信息的形式可以是合同、订单、技术协议(含技术文件、图样)、询价单及采购计划等。在与供应商洽谈合同、询价或招标以至发出订单前,一般评审采取由相应责任人员审批的方式,审查认定采购信息中采购要求的充分与适宜性。744 采购产品的验证检验员负责对采购产品进行入库前验证,必要时应在供应商货源处进行验证。当合同规定顾客要求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验证时,这种验证可以在本公司内或供应商货源处进行。当公司提出要在供应商货源处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时,应规定验证的安排及采购产品放行的方式。当合同中规定顾客或其代表要求对供应商产品进行验证时,本公司应提供必要的条件,但不能把这种验证作为供应商对质量进行了有效控制的依据。顾客的验证既不能免除本公司提供可接收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顾客的拒收。745本条详见采购控制程序、外发加工控制程序、来料检验控制程序。75生产和服务提供 本公司生产和服务提供,指的是产品加工、制造直至产品交付后服务的过程。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必须是正确且准确的,如:生产现场获得的图样、规范等文件资料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检查,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控制,是否现行有效等。当有文件资料作废或更改时,应从生产现场收回或对其及时更改,以确保其适用性;b)获得的作业指导书,必须是经过评审,确认是正确的,适用于公司的实际情况,生产现场使用的必须是现行有效的;c)使用的设备应实施专门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使用设备完好,并有完好标识;d)获得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验并合格,有明显的合格标识,生产现场不允许有不合格或超过检定校准周期的监视和测量装置;e)实施有效监视活动,发现设备失常,监视设备失准,应及时停机处置,按检验规程的要求适时地进行过程产品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或试验;f)应按策划中对产品放行和交付的规定实施控制。未经检验合格或检验不满足要求的产品不得放行或交付。向顾客提供产品时应按规定的交付方式并确保交货期。实施适当交付后的活动,包括售后服务等。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加强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对过程能力的确认,保证其输出的符合性。公司按下述主要方式进行确认:a)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a) 记录的要求;b) 再确认(定期确认)。本条详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生产设备控制程序、顾客服务控制程序。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采用适当的标识方法防止在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的混淆和误用,以及实现必要的追溯。7531标识的范围 产品标识是通过标志、标记或记录来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其范围是:a) 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当需要对不同产品加以区分时,应规定采用适宜的方法标识产品;b) 当测量和监视对产品状态有要求时,应对每一种状态给予同一标志或标记,如已检验合格产品、巳检验不合格产品、未检验产品、已有加工或末加工的产品等。7532标识的方式 根据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的特点而定,其方式有:a) 产品的流程卡(号),参与产品形成过程的工号、产品批号、生产时间和记录;b) 挂标志牌、打标记、存放立(挂)标牌区等。7533标识的实施a) 物控部负责组织对采购产品和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标识;b) 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标识;c) 质保部负责组织对已检验或试验产品进行标识;d) 需打标记进行标识的产品,必须按产品图样指定位置及要求打标记。7534追溯的实施与管理 由于某种原因要对产品形成过程(加工过程)或产品的历史进行追溯时,由质保部负责组织。7535本条详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754顾客财产 公司爱护在本公司控制下或公司使用的顾客财产,顾客财产指除构成产品一部分的内容外,还包括知识产权和可重复使用包装、工具等。对于顾客财产公司将识别、验证并提供适宜的保护和维护措施。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将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本条详见顾客财产控制程序。755产品防护 产品防护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合格状态得到持续的保证。无论产品处于公司内生产处理(包括加工)阶段,还是成品完成送至与顾客约定的地点由顾客接收,对产品均负有防护的责任。7551产品防护的范围 产品防护的范围包括:采购产品、中间产品、成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交付。7552产品防护措施 a)建立并保持适当的防护标识(如包装标识); b)提供适当的搬运方式和设备,防止在生产和服务提供及交付搬运时损坏产品; c)根据产品特点和顾客要求包装产品,重点在于有利于产品搬运和贮存时的防护; d)采购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贮存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环境和设施条件,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防止产品损坏、变质或误用; e)保护、防火、防盗、防丢失、防混装和防错漏等。7553 本条详见产品防护控制程序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监视和测量装置直接影响产品或过程测量监视结果的正确性,应予以控制以保持其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的一致性。761 确定需要的监视与测量装置 为确保检验、管理监视与测量活动有效进行,并确保监视与测量要求得到满足,应策划并确定所需配备监视与测量装置的种类和数量。但配备监视与测量装置是适当的,同时要通过校准、维护、正确的调整和妥善的贮存等控制过程持续保持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相一致。762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的要求 a)已建立国际或国家测量基准的,应按国家规定进行检定和校准。无国际或国家测量基准的公司应自行建立检定或校准规范(包括检定校准项目、方法、设备、周期、条件和合格标准等)实施检定或校准并予以记录; b)某些测量设备在使用时,可能需调整,如某些仪器需调平衡,调零点和满刻度量程等; c)应能识别监视与测量装置是否处于校准状态,可采用标识的方法,使用任何标志时,应能表明当前的校准状态; d)应采取措施防止在调整时偏离校准状态,导致测量结果失效。如由有资格的操作人员进行调整,提供作业指导书等;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时应防止损坏或失准。搬运、维护、贮存应符合要求的条件; f)对应检定和校准的监视与测量装置,其检定和校准周期应根据使用频度来确定;763 监视与测量失准的处置 当发现监视与测量装置不符合要求,如失准或损坏时,应对该装置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做出记录。同时应对该装置采取措施,如校准、修理或报废等。对已确定测量结果有疑问的产品,应对其可能的后果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追回重新测量,对已交付顾客的产品发出通知并进一步处置等。764用于监视与测量的计算机软件,应在初次使用前确认,认定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765本条详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8.0 测量、分析和改进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建立有效的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机制,以便能够及时获得有关产品、过程和体系的信息,通过分析、评价以明确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和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这种机制还应发挥持续改进的效能,通过改进活动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本公司和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 本章描述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81总则 应策划并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的过程。811开展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目的a)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b)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 持续改进质量。812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a) 过程的策划要以811所述的目的要求为出发点;b) 策划需考虑并明确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的项目、内容、方法、频次和必要的记录,策划的结果应形成规定。82监视和测量 通过监视和测量可以掌握过程的变异和偏差,以便采取措施,使其达到预期的结果;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可以增强内部和外部的质量保证能力;监视和测量为持续改进寻找机会。821顾客满意度本公司制订了顾客服务控制程序,规定了如何确认顾客的满意程度及如何确保客观性和有效性。运行持续改进的方法,跟踪与评估产品质量水平趋势及顾客满意程度以书面形式分析顾客满意的趋势和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及采取的措施计划和实施情况,并与本公司规划目标进行比较来评价顾客的满意程度。本条详见顾客服务控制程序。822内部审核 通过内部审核可以查明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规定要求,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采取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本公司审核计划覆盖所有的班次和要素,并根据当年有效的审核计划进行。当发生内部/外部不合格或顾客抱怨,计划的审核频次会增加。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必须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审核资格。a) 本公司建立并保持用于策划和实施内部质量审核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以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并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b) 内部质量审核由质保部负责;根据所审核的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来安排日程计划,必须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内部质量审核应与所审核的活动的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c) 内部审核员在内部质量审核过程中记录质量审核结果,并反馈被审核部门。对审核时发现的问题,被审核部门管理人员将及时采取纠正措施。d) 在跟踪审核活动中,审核小组验证和记录所采取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e) 本条详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通过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来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保持预期过程能力,最终确保产品的符合性。8231过程监视和测量的作用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直接作用是证实过程是否保持其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8232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范围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范围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包括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同时还包括质量考核。8233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方法 过程监视和测量应针对产品和各过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可选择的方法有:内部审核、工作质量检查的活动、过程及输出的监视与测量、过程有效性的评价等;在过程监视测量中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8234过程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a)对过程监视测量结果进行判断分析,如过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同时判断采用的监视测量方法是否适宜; b)监视测量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应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应符合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的要求;a) 监视测量的结果分析应采用适宜的统计技术。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的目的,是为验证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已满足要求。8241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范围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范围包括:采购产品(含外包产品)、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8242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依据与实施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主要依据产品的特性和产品实现的策划中已明确的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当选择产品参数以监视对内、外部规定的要求的符合性时,组织确定产品特性的类型,决定了:测量类型,适当的测量方法和要求的能力与技术。a) 采购产品应按检验计划中明确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实施,外包产品可以依据产品图样和技术协议来实施;b) 过程产品应按检验计划和已策划的检验或试验安排实施;c) 最终产品应按验收准则或规范实施,必须是策划的各个过程已完成。8243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结果不符合产品特性的处置a) 采购产品经监视测量不符合产品特性的要求不得入库,不得投入使用;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检测卷包及一套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模拟卷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6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秀山县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军犬的训练考试题及答案
- 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外民族音乐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提分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预测复习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6届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道路运输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高考一卷英语真题(解析版)
- 食品安全包保制度
- Module 1 Unit 1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重庆某国有企业招聘新媒体运营(偏拍摄剪辑)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秋期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考勤管理制度全套表格
- 关于懂你的600字初三作文9篇
- 联邦学习在二零二五年保险精算模型跨机构协作中的实践
- 2025年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招投标技术服务及售后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