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年 月前 言一、根据输入物理量可分为: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气敏传感器等。二、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及电势式等。三、根据输出信号的性质可分为:模拟式传感器和数字式传感器。即模拟式传感器输出模拟信号,数字式传感器输出数字信号. 四、根据能量转换原理可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有源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能量,如电动势、电荷式传感器等;无源程序传感器不起能量转换作用,只是将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参数的量,如电阻式、电感式及电容光焕发式传感器等。传感器抗干扰技术:在实际检测系统中,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复杂和恶劣的,它所输出的电信号幅值很小,并且与电路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距离,这时需要传送信号的电缆电阻和传感器的内阻以及放大电路等产生的噪声,再加上环境噪声会对放大电路造成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来提高传感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2016年5月传感器应用实训项目实验一 直流全桥的应用一电子秤定标1、 实训仪器:实训台、应变传感器模块、砝码2、 相关原理:电子秤实训原理同传感器基本技能实训项目三的全桥测量院里通过调节放大电路输出的放大倍数使电路输出电压值为重量的应对之,电压量纲改为重量量纲即成一台比较原始的电子秤。3、 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1. 应变传感器器安装在应变传感器模块上2. 差动放大器调零,差动放大器调零。从实训台介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实训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短接并与地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将电位器Rw3调到增益最大位置,调节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0V。关闭实训电台电源。3. 按图 接线,将受力相反的两对应变片分别接入电桥的邻边4. 按传感器基本技能实训项目的步骤1、2、3接好线并将差动放大器调零。5. 将10只砝码至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使数显电压表显示为0.200V。6. 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观察数显电压表是否显示为0.000V,若不为零,再此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和加托盘后电桥调零。7. 重复2、3步骤,直到精准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Kg既可以承重。8. 将砝码一次放到托盘上并读取相应的数值数显表值,知道200g砝码加完,计下数显表值。 图1-1实验作图:图1-2 直流全桥电路放大倍数: 灵敏度计算: Su=Uo/(R/R)或Si=Io(R/R) 线性误差核算: 就是根据一些离散点,确定的一直线,找出最偏离该直线的点与对应直线上的标准值之差,然后除以实验数据记录的最大值即量程就是线性误差了,其实就是表征你说选取的近似直线的可信度. 实验数据:质量/g20406080100120140200220240电压/v80160240320400480560640720800表3-1根据表3-1,计算误差与非线性误差。 误差为0% 非线性误差:0%实验二 智能调节仪一转速控制如图:1-3、1-4、1-5 图1-3图1-4图1-5实验数据: P , iT0/(s)Tp(s)Ts(s)峰值/转稳定值/转600 , 1007:10.813:23.916:26.210221010600 , 20011:06.613:08.715:08.810131002800 , 1000:07.40:12.84:48.61154985表3-2实训总结通过这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己动手做项目的能力。本次实训,是对我能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来,学的时候感叹学的内容太难懂,现在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实验就是使我们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记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具有测试系统的选择及应用能力;具有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使我们初步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进行机械工程测试的能力,对各门知识得到融会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