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设备(三).ppt_第1页
印刷设备(三).ppt_第2页
印刷设备(三).ppt_第3页
印刷设备(三).ppt_第4页
印刷设备(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单张纸印刷机的收纸装置,要求:收齐堆齐纸堆,不能损伤和蹭脏印刷品;能不停机收纸,提高效率;能适应高速印刷需要,同时要便于安全取样。组成:出纸机构、齐纸机构、收纸台升降机构、辅助装置。,第一节出纸系统,一、收纸滚筒,1、传统防污式2、点接触防污式,3、表面特殊处理式4、气垫式,二、收纸链条咬牙排,三、链条松紧的调节,一般调节到从收纸部分能够向上提起链条23cm为宜。,四、收纸交接时间的调节,要求收纸咬牙比滚筒咬牙少咬纸1mm,即咬牙距离滚筒边口约1mm。,五、收纸咬纸牙,1、咬纸牙结构轻型化;2、合理控制咬纸牙咬纸力,一般仅为压印滚筒咬纸牙的1/51/4。,3、收纸咬牙咬力的调节,转动调节螺钉1,调节完成后用螺母2锁紧。如果力量不够,还可以通过锁紧3的相对位置来完成。,第二节链条咬牙的传纸速度,一、利用收纸链轮减速二、利用双导轨减速三、吸气轮减速机构,四、风扇吹风减速装置,五、印刷机印速与放纸时刻,第三节、齐纸机构和纸台升降机构,一、齐纸机构松开螺钉3可以左右移动,松开螺钉2可以前后移动。,二、纸台升降机构,第四节辅助装置,、空气导纸系统、防蹭脏装置、防粘装置、纸张平整器,5、副收纸板装置,第七章单张纸胶印机的水墨装置,第七章胶印机的水墨系统,7.1输墨系统一、输墨装置的组成及性能指标二、供墨装置及其调节三、匀墨装置及其调节四、着墨装置及其调节7.2润湿系统,一、输墨装置的组成及性能1、输墨装置的作用及时、适量均匀的为印版涂布油墨将油墨打匀以符合印刷条件在印版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油墨将从印版上带来的部分润版液蒸发掉将版上外来的颗粒拣起,保持系统清洁,7.1输墨系统,2、输墨装置的组成(1)组成供墨、匀墨、着墨(2)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供墨组成:墨斗、墨斗辊、传墨辊作用:贮存油墨并将之传给匀墨部分匀墨组成:匀墨辊、串墨辊、重辊作用:将油墨变成薄而均匀的墨层着墨组成:着墨辊、着墨辊压力调节和起落机构作用:向印版涂布油墨层,7.1输墨系统,输墨装置的组成,供:贮存和供墨,墨斗辊、墨斗和传墨辊间转,慢连转,摆动匀:打匀传递贮存,匀重串,软、硬相间多效好。复杂响应慢着:图文涂墨。,3、性能指标(1)匀墨系数匀墨部分墨辊(串墨辊、重辊、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Ky意义:反映将油墨迅速打匀的能力,7.1输墨系统,=,(2)着墨系数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Kz意义:反映着墨辊传给印版油墨的均匀程度,=,(3)积墨系数所有匀墨辊和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大,积墨量大,墨色好,达到新态需时长。自控墨反应快,不宜过大。(4)打墨线数墨辊接触、分离次数。大,分隔多,均匀增加墨辊数量比增加墨辊直径好,7.1输墨系统,4、墨辊的排列软硬间隔排列墨辊油墨流动方向一致墨辊种类要少着墨辊多为四根墨辊的直径不相同最后一根着墨辊的直径大不对称排列匀墨辊墨路短、墨辊少墨辊直径应小中间着墨辊直径小,5、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1)墨层厚度的计算(2)着墨率(3)墨辊上墨量的分配规律,7.1输墨系统,(1)墨层厚度计算cd=1/2(a+b),图3-53一对墨辊上的墨量分配,设转移墨量,剩余墨层厚度为0,各辊墨层厚度为17,列方程组7+5=266+4=255+2=244+0+=233+1=222+0=211+3=2(0+),图3-54输墨系统的墨量分配,解方程组:1=0+0.52=0+3=0+1.54=0+25=0+36=0+47=0+5,结论1:在稳定的印刷状态下,理想输墨系统,分配到各墨辊上的墨量,从印版到墨斗以不同的比例递增,靠近墨斗的墨辊墨层厚度最大。,(2)着墨率,着墨率:各着墨辊单独供给印版的墨量与印版总着墨量的百分比称为该着墨辊的着墨率,用ai表示:前两根(靠近水辊)主要起着墨作用,着墨率大;后两根主要起匀墨和收墨作用,着墨率小。,Ai为第i根着墨辊向印版提供的墨量,辊数相同,图a从匀墨辊A传入油墨,图b从匀墨辊B传入油墨,墨层厚度计算结果:1=0+(3/12)2=0+(6/12)3=0+(9/12)4=0+5=0+(5/12)6=0+(10/127=0+(11/128=0+,图3-55墨辊排列形式,A,B,印版上总墨量0+剩余墨量0,总着墨量Ai=。第一根辊着墨量为A1=1-0,依次类推A2=2-1A3=3-2A4=4-3A5=5-0A6=5-5A7=7-6A8=8-7,图3-55墨辊排列形式,图b各墨辊的油墨转移率均为25%,图a中前两根墨辊的转移率为41.67%,后两根为8.33%。结论2:墨量在各墨辊上的分配和各着墨辊的油墨传输率取决于墨辊排列的形式。,(3)墨辊上墨量的分配规律,各墨辊间墨层厚度以一定的比例出现。依照墨辊顺序出现的墨层厚度增减,只有在油墨传递时出现,不印刷时,各辊墨层厚度相等。墨辊排列不同,墨层厚度分配不同。印刷中途改变印版的供墨量或开始印刷调整供墨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墨辊数量少,改变印版供墨量的印刷过渡过程将缩短。,二、供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间歇式供墨装置(1)结构墨斗、墨斗辊、墨斗刀片、墨斗螺钉、传墨辊(2)机构传动(3)工作原理(4)墨量调节,7.1输墨系统,间歇式供墨装置的机构传动,传墨辊在墨斗辊和串墨辊之间作往复摆动以传递油墨传墨辊:摆动转动,凸摆,摩擦,间歇供墨装置的工作原理,(4)墨量调节A、整体供墨量a、改变墨斗辊转角b、调节传墨辊每次与墨斗辊接触时间长短和压力大小c、调节墨斗刀片与墨斗辊间隙B、局部墨量调节:墨斗螺钉墨斗螺钉的调节(Settingfountainkeys),墨量调节,整体:a.转角或转速b.墨斗辊与传墨辊接触时间压力c.刀辊间隙,墨量调节,局部:若干墨区,调节螺钉,刀辊间隙,二、供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连续式供墨装置以连续不断地形式向匀墨装置输送定量油墨。,三、匀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匀墨装置有串墨辊、匀墨辊和重辊。串墨辊的机构复杂,转动的同时还做轴向往复摆动。串墨辊的轴向串动是将油墨打匀;上串墨辊尽快将供墨装置所供给的不均匀油墨层拉开、拉薄、拉匀;中串墨辊承担着贮墨、打匀和分配墨流作用;下串墨辊负责打匀着墨辊向印版上墨后在其辊上残存的不均匀油墨。,7.1输墨系统,三、匀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串墨辊的结构整体式串墨辊和三节式串墨辊2、分类固定串动和可调串动,7.1输墨系统,固定串动机构,串动机构由中串墨辊、上串墨辊及两根下串墨辊组成。上、中、下串墨辊在串动时,把油墨充分打匀。由于偏心轮的偏心距都是固定的,所以串墨辊的轴向串动量不变。,图3-60J2101S胶印机的串动机构,可调串动机构,大多数平版印刷机墨辊串动机构的串动量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曲柄12的偏心距可以调节串墨辊的串动量,串墨辊的串动量一般为035mm。,旋转运动、往复运动,两个方向打匀。串动距离:S;原墨宽:C串墨后宽:C+S(半周)C+2S(整周),串墨运动,串动量:040(35),四、着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着墨辊的作用:向印版均匀地涂布一层油墨需要有压力调节机构和自动起落机构,7.1输墨系统,2.着墨辊压力调节机构:(1)作用:着墨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调节机构-锥尖机构着墨辊与串墨棍之间的压力调节机构-蜗杆斜齿轮(2)调节原则:先调节着墨辊与串墨辊间的压力,再调节与印版之间的压力3.水、墨辊起落机构(1)作用:在印版上不需要水墨的时候抬起着墨、水辊,达到切断墨源和水源的目的(2)动作:版辊离压着墨辊、着水辊抬起版辊合压着墨辊、着水辊落下起落动作与离合压机构要同步协调,着墨辊的压力调节,一、润湿系统1.作用:使印版的非图文部分着水,使非图文部分具有排斥墨辊上的油墨的特性2.决定润版液用量的因素油墨印版印刷速度纸张润湿液室内温度相对湿度,7.2润湿系统,3、润湿装置的组成供水部件水斗、水斗辊、传水辊(软辊)匀水部件串水辊(镀铬硬辊)着水部件着水辊(裹有水绒布),7.2润湿系统,润湿装置,接触式,非接触式,间歇式,连续式,毛刷式,喷水式,二、润湿装置的分类,三、润湿装置的类型及特点1、传水辊式润湿装置2、计量辊润湿装置3、达格伦润湿装置4、刷辊式润湿装置5、喷水式润湿装置,7.2润湿系统,特点:传水辊与串水辊和水斗辊接触传水不匀。水斗辊由棘轮棘爪机构控制,不易进行细微的水量控制。水斗辊包有新绒套时有脱毛和压力过紧现象。,传水辊式润湿装置,通过改变水斗辊转速和调节计量辊与水斗辊的间隙来控制水量调节水量迅速方便,控制版面水量精确,结构简单,效果好。,计量辊润湿装置,显著特点:水墨齐下原理:润版液经由从第一根着墨辊涂布到印版上进行润湿特点:a.水斗辊与印版滚筒表面有线速度差,能在串水辊表面拉出一层很薄的水膜b.第一根着墨辊上同时沾有水墨,形成水墨齐下的状态c.经过润版液在着墨辊上的渗透,快速实现水墨平衡,达格伦润湿装置,水量调节:改变速度;挡板高低,分段局部优点:水斗洁净;调节方便缺点:水滴较大,弹射不匀;无清洗版功能,图3-66,刷辊式润湿装置,专设毛刷辊:异速同向或逆向转动水量调节:改变速度,水斗辊1电机驱动,摩擦带动圆网筒5转动,表面有细网压缩空气室6横向一排喷口,将圆网上的水吹成雾状,喷射到匀水辊7上,喷水润湿装置,四、供水装置的传动和调节1、水斗由于润版液为弱酸性,一般采用铜合金材料,并常在水斗表面涂有防腐层。2、水斗辊水斗辊分为间歇转动和连续转动。3、传水辊靠水斗辊和串水辊之间的摩擦而转动的。传水辊在水斗辊和串水辊之间的往复摆动,一般有凸轮传动和曲柄传动两种形式。,间歇式润湿装置的工作原理,五、串水机构和着水机构1、串水辊外表面是镀铬抛光的,镀铬表面的亲水性能比镀铜材料好,能防止上墨现象。使用时,外包2mm厚的绒布,作用是利用毛细原理均匀水分。串水辊做旋转运动和轴向往复运动,从两个方向将润湿液打匀,2、着水辊着水辊一般为软质水辊,表面是绒布。着水辊本身没有动力,依靠表面摩擦传动,不能对印版有过多的摩擦。着水滚有压力调节机构和起落机构。,第八章单张纸胶印机的收纸装置,第八章单张纸印刷机的收纸装置,8.1概述8.2纸张的传输装置8.3收纸滚筒8.4减速、稳纸、理纸机构8.5收纸台及其升降机构,8.1概述,一、收纸装置的作用、组成和要求1、作用:把印好的印品接取过来,堆积整齐,8.1概述,2、基本要求:(1)收纸时印刷品的印刷面一般要求朝上(2)堆齐,不损伤印品,画面不蹭脏;(3)不停机收纸(4)便于高速印刷的情况下取样;(5)收纸装置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各种不同厚度的纸都能收齐;(6)备有必要的的收纸附属设施,8.1概述,3、收纸装置的构成收纸滚筒收纸链条及其叼纸牙排链条导轨喷粉装置制动辊齐纸版挡纸块收纸堆自动升降机构,作用:接过印完的纸张,传到收纸台上分类:链条传送和带式传送结构:收纸传动链轮,带动链条运动,链条上有收纸牙排。收纸链条的长短取决于印刷机的整体布局,收纸链条短则机器结构紧凑,而较长的收纸链条使油墨有足够的时间凝固,并可为设置干燥、防粘喷粉及印张平整机构提供空间。,8.2纸张的传输装置,1带式输送装置,结构简单,传送可靠性和精度低,印张易歪斜,易脏印迹,只用于低速印刷机,2链条输送装置,套筒滚子链,印刷机左右各一条,链条上安装512排咬纸牙排。开牙凸轮块处开牙放纸。,收纸牙排,开牙放纸,放纸开牙板,一、作用安装在压印滚筒斜下方,与压印滚筒转速相同,旋转方向相反。A、完成交接B、驱动链条及收纸牙排C、支撑印张二、基本结构装有收纸链轮、防蹭脏机构、减速机构,8.3收纸滚筒,三、纸张的交接和减速压印滚筒叼着纸张印刷完成后,叼牙已转到压印滚筒的下方,与收纸链排上的一排叼牙相遇,在等速下完成纸张交接,将印张转交给收纸链排叼纸牙。,8.3收纸滚筒,1、交接基本条件1)收纸牙排与压印滚筒叼纸牙的表面线速度必须相等2)交接点必须在压印滚筒与收纸滚筒的连心线上,共同咬纸运行36mm3)几何位置应满足:咬住纸张时,纸尾已通过接触区2、纸张的第一次收纸减速链条减速是纸张减速的第一个过程,8.3收纸滚筒,四、防蹭脏装置在印刷过程中,从压印滚筒开始压印到收纸滚筒开始收纸的时间很短,为0.1-0.2s。当压印滚筒把纸张交给收纸滚筒牙排时,刚印刷的图文基本上是缠裹在收纸滚筒上的,印刷面与收纸滚筒表面接触,尚未干燥的图文容易被蹭脏。因此星形轮收纸滚筒骨架式收纸滚筒,8.3收纸滚筒,星形轮式收纸滚筒防蹭脏装置,骨架式收纸滚筒防蹭脏装置,五、收纸滚筒的调节以压印滚筒为基准来改变收纸叼牙排的位置。1、收纸牙排与压印滚筒叼牙排的平行调节通过改变收纸链轮相对于链轮座的周向位置。2、收纸叼牙与压印滚筒前边口距离的调节收纸叼牙距离滚筒边口约1mm。3、交接时间调节收纸叼牙与压印滚筒叼牙交接时间为2时间。4、防蹭脏调节,8.3收纸滚筒,一、纸张减速装置1、作用:在收纸装置输出印张和落放纸张过程中对纸张进行减速,保证纸张平稳落放和整齐堆放2、种类1)机械:收纸链轮减速交接速度:vi=iD0/2链条移动速度:v链=iD1/2速度降低20%原理:收纸滚筒齿轮与链轮的分度圆直径有差值,纸张从交接到进入直线区得到一次减速,8.4减速、稳纸、理纸机构,2)双导轨减速原理:咬牙排与链条间用连杆相连,利用咬牙排和链条的导轨分路,使纸张在到达落纸区时的速度降低3)风扇吹风速降原理:在收纸台上方安装若干排风扇,不停向纸张吹风使其在减速的同时迅速地降落在收纸台上,有的机型上采用吹气杆使纸张速降,8.4减速、稳纸、理纸机构,4)吸气辊减速原理:慢速转动的吸气轮吸住经过的纸张,使其减速后平稳地落到收纸台上,二、理纸机构1、作用:闯齐纸张,以便整齐堆放2、种类:前齐纸和侧齐纸3、结构和工作过程,8.4减速、稳纸、理纸机构,理纸机构原理图,三、辅助装置1、空气导纸机构:保持纸张悬浮在气垫上不被蹭脏,8.4减速、稳纸、理纸机构,2、防粘/干燥装置:防止纸张堆叠在一起因油墨未完全干燥而引起粘连,8.4减速、稳纸、理纸机构,3、纸张平稳器:在纸张进入直线运动时将纸张拉直,消除印刷中变形引起的内应力,8.4减速、稳纸、理纸机构,在收纸滚筒下方装有纸张平整器。印张从压印滚筒揭下来时,曲率很大,落在收纸台上时印张中间会凸起。平整器是利用强风把印张拉向两圆辊之间,使印张产生与原来变形相反的变形,达到平整目的。,一、收纸台的组成主收纸台和副收纸板主收纸台和副收纸板交替使用。当主收纸台工作时,副收纸板退在非工作位置。二、收纸台升降1、自动下降2、快速升降3、手动升降三、副收纸板1、当主收纸台收满后,为了不停机更换收纸台2、印刷精细产品时,油墨印迹不易渗透干燥,纸堆高度增高后,底部的纸张在压力作用下,纸背面易为油墨粘脏,因此应加放晾纸架。,8.5收纸台及其升降机构,收纸台升降机构原理图,手动、快速升纸机构结构原理图,副收纸机构,第二部分卷筒纸胶印机,概述,组成:给纸装置、印刷装置、干燥冷却装置、折页装置、控制装置和传动系分类:新闻印刷用卷筒纸胶印机商业印刷用卷筒纸胶印机书刊印刷用卷筒纸胶印机,主要内容,第九章卷筒纸给纸装置和输纸系统第十章卷筒纸胶印机印刷装置第十一章卷筒纸胶印机的折页装置,第九章卷筒纸的给纸输纸系统,第九章卷筒纸给纸装置及输纸系统,9.1输纸系统9.2导纸系统,9.1输纸系统,一、功能及组成1、功能:以恒定的轴向位置,适当的走纸张力,平稳而准确地将纸带源源不断地送给印刷装置,而后又经收卷或裁切,折页等工序完成印品的加工。2、组成:上纸机构、磁粉制动器、传感器机构、浮动辊机构、导纸辊、调整辊机构、送纸辊机构及自动接纸机构,二、上纸机构1、纸卷的卡紧形式穿轴式梅花顶尖式,9.1输纸系统,二、上纸机构2、给纸机的续纸单纸卷给纸机双纸卷给纸机三纸卷给纸机,9.1输纸系统,回转支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