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检测要点,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直击中考,典型例题,相对于小说阅读,长沙、株洲、岳阳、娄底等地更偏向于考查散文阅读,如岳阳市近几年都是考查散文阅读,娄底市也连续两年都考查散文,长沙、株洲同样多次考查散文。从湖南四地近三年的试卷分析中不难发现,散文与小说有不少考点是重叠的,现将中考散文中常见的考点归纳如下:,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如长沙市每年中考记叙文的第一道题都是内容概括;株洲市2015年直接以“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作为题目;岳阳市2015年考查情节概括,2017年考查内容概括;岳阳市2016年、娄底市2017年考查了文章主题。其他考查文章内容的题目也时有出现。,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2品味语言。品味语言类题,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一是字词含义,二是词语妙处,三是句子含义,四是句子品析。字词含义考得较少,其他几个角度都曾考过,如2015年、2017年岳阳市便要求考生“品析文中画横线句子里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016年长沙市考查句子的含义,其他试卷更多考查对句子的赏析,有的还会加上限制要求,如2016年岳阳市试卷中有这样的题目:“既又的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3分析标题含义及作用。岳阳市2015年与2017年都考查了标题作用的分析。4分析人物形象。除个别年份外,绝大多数试卷中都会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有的要求整体分析,有的结合描写手法分析,有的结合语句分析。5写作手法分析。如娄底市2016年考照应,2017年考描写;岳阳市2016年考插叙。,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6分析句子或段落的作用。如2015年岳阳市考查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2017年考查语段的用意。7谈感受。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如2016年的娄底市、长沙市,2017年的娄底市都考查了这个考点。,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知识积累,因散文与小说有不少考点重叠,故专题十中归纳的知识点在此处省略。一、表现手法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夸张、衬托、对比、联想、想象、讽刺、象征、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烘托、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状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悬念、伏笔、照应等。,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1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就像一对亲兄弟,它们相似却不相同。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联想是想起与之相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想象是在已有的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和夸张一样,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才能合情合理。联想和想象都能够拓宽文章的空间,使其内涵更丰富,更具深度与美感。,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2象征与比喻。象征和比喻的不同表现在:(1)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这种相关联系是靠联想去寻找的。比如鸽子象征和平,“鸽子”与“和平”不存在相似点。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要求“形似”。(2)象征是以物示义,即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形象(象征体),通过暗示、联想等手段,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体)。一般是以有形之物,象征无形之意,或象征体与被象征体之间在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意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象征与比喻相比更具抽象性。而比喻一般以一种具体有形的事物来比喻另一种具体有形的事物。有些道理的比喻,也用浅显常见的事物作喻体来说明,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3)被象征的意义一般不会在文中,特别是象征体所在的句子中明确出现,或是让读者自己揣摩领会,或是之后再用几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比喻中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都在同一句子中出现,中间用“像”“似的”“是”“仿佛”等比喻词连接。(4)比喻作为修辞手法,用在个别语句中,目的是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象征是表现手法,一般用于全篇或整段,与比喻相比更具整体性。,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5)比喻一般强调喻体要形象、具体、新颖,而象征可分为公共象征和私设象征。公共象征指在同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中约定俗成的象征。比如梅、兰、竹、菊成为人品气节的象征,光明象征胜利,鸽子象征和平,等等。私设象征则因作者作品而异。3欲扬先抑或先扬后抑。这两种抑扬结合的手法特别适于表达作者对某事物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能更好地突出后者。,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4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借某种事物寄托作者的人生追求或社会理想。这一类文章的行文思路一般是:先描写物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要把“托物言志”与“因物记事”“睹物思人”的文章区分开来:“因物记事”“睹物思人”的文章只是以物引出人或事,物与人、事之间只相关,不相似。,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二、标题的含义及作用1分析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2分析标题的作用。这类试题,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查的角度(题型)常见的有:(1)含义是什么(有哪些)?(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3)为什么设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不好,它妙在哪里?(4)给文章拟(换)标题。(5)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来替换?哪个标题更好?(说明理由)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此外还有作用: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贯穿全文线索;透露情感主旨。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提示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三、语段作用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有: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某一情节埋下伏笔;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悬念,激起读者阅读兴趣或思考。,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中间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有:承上启下或过渡(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段末起总结作用;为下文埋下伏笔;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记叙文结尾段落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或与标题呼应;结尾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散文与小说及记叙类文章的常见考点及题型大致相同(故在此对大部分考点及题型不再赘述,请参看专题十“文学作品小说阅读”),但仍有小异,须仔细辨别。,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一、概括相关的内容要点例如:“”体现在哪几方面?散文的内容要点也是围绕线索展开的。答题一定要全面,要注意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围绕线索或题目中给出的“”这一内容筛选并概括要点,以防遗漏,可注意一下分值,这一类题的分值往往能暗示该题共有几个要点;然后思考这些要点的角度是否一致,能否构成并列关系;最后应分点表述,语言要简洁凝练。二、理解文意,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内容1(文章)为什么说“”?这是这一类考题的一种变式。其实是要求回答文章做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所以答题时可从文中找出“”的具体表现作为依据和理由。,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2探究文中的情感、事物变化或某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例如:为什么“”?为什么从“”变为“”?变化前后的原因都要写,重点在后。三、体味重要词语、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抒情类散文更多地运用联想、象征等表现手法及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使语句的内涵更为丰富,使作品更具深度与美感。有些词语甚至不需要语言环境就能让人产生联想,如新绿、落叶、春雨等。所以回答这类题,必须结合多种写作手法联系全文内容及主旨,联系段意,联系上下文,考虑是否有多层含义,并把各种手法还原,把模糊含蓄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明确直接地表述出来。,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四、语段的作用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会选开头、中间或结尾的语段,我们主要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如“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等。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段具体内容进行判断;其次,一定要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如开篇揭示了怎样的主题,为文章哪个情节作铺垫等,切莫脱离文本泛泛而谈。,例12017娄底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赶年集厉彦林“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唱儿歌,赶年集,迎新年,是我美好的童年记忆。我故乡在沂蒙山区东部,山多岭多,交通不便。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圆十几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享受属于乡村独有的喜悦。我们公社驻地逢五、逢十是集。一入腊月,地里没活了,年味就渐渐浓起来,丰收的喜悦挂在乡亲们脸上,见了面格外客气,嘘长问短。年底时,崎岖的山路上人群熙来攘往,馒头、油条、猪肉、粉条等大包小包的年货在涌动。小孩子跟在大人的后面,蹦蹦跳跳地赶集、串亲戚。,典型例题,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春年快到了,不管贫富都要赶年集置办年货。人们会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花到最后一个年集上。在穷乡僻壤,赶年集,是孩子们迎新年的头等大事,多数孩子兜无分文,就是看热闹。腊月三十最后一个年集,头天夜里又下了一场雪,我和伙伴们还是执意相约赶年集。临行前,母亲给我套了件又厚又沉的大棉袄,父亲从兜里掏出两张五角的新钱,顺手给了我一张,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时在一旁微笑着的母亲,狠狠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心领神会,又把手里那五角钱塞给了我,然后拍拍我的头说:“去吧,看放鞭炮,隔远点哦。”,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跑出村口,只见赶集的人很多。雪后的山路被手推车、自行车和脚印踏成一条黑色弯曲的长丝带,清晰而漫长。甩年货、购年货的都着急,牲畜的叫声、车轮声、笑声、歌声此起彼伏,相映成趣。只记得公社供销社商店的外街用红漆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红字,工整厚重,格外显眼。集市就在公社西侧宽阔的河滩上。河里结了冰,地上是薄薄的雪,摊位沿道路两侧展开,依次摆满小树林,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非常热闹。时近中午,年集达到了高潮。河滩上用竹席临时撑起的棚屋,一个挨一个,大勺小勺叮当响,各色小吃应有尽有,香味扑鼻。,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赶年集有规矩:女孩买花,男孩恋炮,婆婆买鞋,老头购帽。割肉、买菜、买鞭炮,再购对联和年画。男孩子只关心鞭炮和牛肉锅、烧饼摊。女孩子只关心红绒花、红头绳和花布。我母亲不舍得花钱,从来不赶集,过年自己什么新东西也不添。下午快散集的时候,我找到绒花摊。红绒花是一种纯手工制品,花蕊、花瓣、花叶活灵活现,粗大的麦草捆上插满密密麻麻的绒花,在风中颤动,疲倦地招引着客户。“大爷,我买六朵绒花,三根红头绳!”我底气十足地说。,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不还价,两毛!”卖花的大爷顺手帮我插在一截高粱秸上,像是开满绒花的树枝。望着远处手拿风车纸花的女孩,心中盘算着如何把绒花分给妹妹和操劳忙碌的母亲。这新年礼物虽小,但很珍贵,饱含温暖的年味和对亲人美好的祝福。等望见老家屋顶的那缕炊烟,才想起没吃午饭、肚子咕咕地叫了。正在拽着针线纳过年棉鞋的母亲,从锅里给我端来预留着的热乎乎的饭,用力搓搓我被冻红的耳朵和手,还心疼地埋怨我回来晚了,饿坏了,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年集是一幅凝聚着热闹繁荣与美好憧憬的乡俗年画,又是生活变化、社会进步的缩影。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我心中依然涌动着对年集的美好记忆和对团聚的渴望。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仿佛回到少年时代,身穿新棉衣,手捧父母的呵护与微笑,跑进新年每一缕阳光里(选自2017年01月14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选文通过对“赶年集”的回忆,抒发了怎样的情感?_,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概括与分析能力。可从文中找到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段,如最后一段中的“美好记忆”“对团聚的渴望”等,正是作者情感的抒发。,2品味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_,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首先选好角度,此句明显运用了修辞手法,所以可从修辞角度分析,先判断,再分析本体有何特点,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作用。,本句采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的写出家乡的集市对人们的吸引力,表达了人们赶集时的喜悦之情。,3选文第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_,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本段文字交代了作者小时候赶集沿途所见、当时的社会背景及集市的概况,烘托了作者赶集的快乐心情,为下文写集市的热闹场面做铺垫。,【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描写的作用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然后结合上下文明确写了什么内容,再分析是否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_,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做题时,应先从文中找到描写母亲的语句,记录的与母亲有关的事情,再从她的所作所为中概括性格。,节俭、慈爱。,5选文结尾写道:“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诚然,以往过年是赶年集、放鞭炮、舞狮舞龙如今新的过年方式已成为主流,网上购物、电话拜年、抢红包传统的年味在慢慢淡去,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_,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应结合文章中提及的过年前后的情景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过年的情景,前后进行对比,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即可。,我认为是社会的进步。这是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使我们能够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过年,使我们能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年味。(只要理由充足,反之亦可),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例22017长沙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嗯!”我怯弱地回答。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程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买钢琴,并宣布要“我”学钢琴,辛酸与痛苦,偏离规划,读高中,无比感激,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题干内容,先确定答题区域,再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即可。第小题,可依据段中关键语句“钢琴搬回家”“你以后要好好学”来概括;第小题可在第段语句“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中直接找到答案;第小题主要抓住第段中“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读了高中”等词句概括;第小题可抓住第段中语句“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直接找到答案。,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_,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主要从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考虑,本题可抓住“拴”字理解。依据两段内容,可见“我”学钢琴是被迫的;同时,抓住两个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十年来“我”学钢琴是被规划、被迫的;“我”十年的练琴时光充满了辛酸与痛苦;曾经枯燥、乏味的练习得到的技巧最终成了“我”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_,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遇到沙尘暴紧紧相拥的母女俩”比作“风中的两片树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女俩艰难前行的情景,体现出我学钢琴的艰辛与妈妈的不易,表达出“我”对母亲的感激。,【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题干中明确了从修辞的角度。首先要判断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分析这个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再看看有没有蕴含的思想情感。“像风中的两片树叶”显然是比喻,写出母女俩前行的艰难,进一步可见我学琴时的艰辛与妈妈陪同的不易,再联系上下文体会“对母亲感激”的情感。,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B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C“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D文中“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束缚,主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E第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BD,专题十一文学作品散文阅读,检测要点,典型例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将题目与文章内容一一对应分析,B项中“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与文中“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表意不相符合的;D项中“主动地放弃”与原文表意不相符合,因为钢琴老师“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钢琴专业”后,我才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的。,4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链接材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建别墅购房合同
- 2025年影像医学影像学影像资料评估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工业控制阀行业经营效益分析及竞争格局展望报告
- 2025年产科手术护理技能考核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抵押贷款合同协议书
-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 2025年口腔科常见病治疗操作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技术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5年妇产科常见疾病护理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新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 店长管理培训:店务管理
- 医院成立房颤中心文件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科室管理方案》课件
- 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的培训课程
- 景观设计投标书模板
- 综合医院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发生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 电镀行业环境保护现状课件
- 最全看图猜成语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