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之基础,第一章古诗文默写第二章字词积累第三章词语运用第四章修改病句第五章仿写句子,第一部分基础,第一章古诗文默写,一、考纲解读,第一章古诗文默写,二、知识解说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篇目:(一)古代诗歌,第一章古诗文默写,第一章古诗文默写,第一章古诗文默写,第一章古诗文默写,第一章古诗文默写,(二)课内古文,第一章古诗文默写,(二)课内古文,第一章古诗文默写,(二)课内古文,第一章古诗文默写,三、试题探析(一)真题呈现1.2011广东省题: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1分)(2)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2分)(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1分)(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4分),。,。,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温故而知新。,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或“只”)缘身在最高层。,第一章古诗文默写,2.2012广东省题: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分)(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分)(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2分)(4)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正如孙权劝学中所说的“,”。(2分)(5)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4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学而不思则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休将白发唱黄鸡,第一章古诗文默写,3.2013广东省题: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诗经)(1分)(2)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1分)(3),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诗句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5)把自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琴瑟友之,似曾相识燕归来。,野芳发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第一章古诗文默写,(二)综合探析20102013年广东省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的特点,第一章古诗文默写,四、题型妙解1.直接默写:常见的题目有直接写出指定语句的上句、下句或中间句和默写或补写整首诗词两种形式。这是广东省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四小题,占8分。此类试题虽然难度较低,但丢分也比较严重,主要是写错别字和整句或整首遗忘。妙法:首先,复习时要强化记忆。对48首古诗词,不但要做到首首背诵,句句理解,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容易写错的字,既要仔细辨析:辨音、辨义、辨形,更要反复练写。对24篇古文,如果不能做到篇篇背诵,至少要找出文中的名句、名段背诵,同样要解其义,反复练写。其次,考试时,更要看清题目,字斟句酌,准确书写,认真检查。,第一章古诗文默写,2、理解默写:强调在理解诗文意思的基础上的默写,即给出要求背诵的语句含义或作用,按提示要求写出相关的句子。它不仅考查考记忆能力,还考查理解能力;不仅要求会背能写,还要对试题和相关诗文内容有较清楚、深入的理解,否则,也会不知道写什么,或错写,或张冠李戴。妙法:先理解,后背诵。理解包括句段意义、结构层次、句子关系和顺序等;背诵时做到准确无误,包括标点符号;默写时,要审清题意,明确题意所指,然后“按图索骥”,最后验证、检查,避免写错别字。,第一章古诗文默写,3、运用默写: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考生根据情境选填恰当句子。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联想能力,还考查考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妙法:一是记忆时准确理解诗文名句的内涵;二是答题时仔细揣摩提示语(语境),理解题干情境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三是要紧扣表意中心,展开联想,选择最切合此处情境的诗文名句填写;四是通读检验,感觉所写句子和情境中心是否和谐一致,以判断所写句子是否正确。,第一章古诗文默写,五、强化训练,第二章字词积累,一、考纲解读,第二章字词积累,二、考题探析(一)真题呈现1.(2011广东省题)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如果我能kunsh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fngso。(3)有一位长期以来xinwirnzh的科学家:邓稼先。(4)对于叔叔回国这桩shnjiwn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2.(2012广东省题)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我母亲对我们的jij生活感到非常痛苦。(2)它chnmin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敬意。(3)yumngfngqng的夜晚,人们有时看见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4)“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sushngfh着。,答案:(1)宽恕(2)风骚(3)鲜为人知(4)十拿九稳(每小题1分),答案:(1)拮据(2)沉湎(3)月明风清(4)随声附和(每小题1分),第二章字词积累,3(2013广东省题)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qq()险路。(2)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hx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3)设计者和匠师们yndzhy(),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nshndg()。,答案:(1)崎岖(2)和煦(3)因地制宜(4)根深蒂固(每小题1分),第二章字词积累,(二)综合探析20112013年广东省中考词语拼写题的特点,第二章字词积累,三、题型妙解1、复习过关:可七九年级课本中现代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分册集中复习。第一遍可全面复习,关注所有词语,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第二遍可缩小范围,剔除那些简单、生僻、部分名词、单音节、有叠字的双音节和三音节词语,如“变化无常”“筝”“鬣”“累累”“沉甸甸”“郝叟”“盘虬卧龙”等。第三遍可集中突破容易拼写错误的双音节和四字词语,特别是成语。2、反复练写:复习时一定要把词语放在语境中,读写结合;对于那些容易拼写错误的词语要多写多练,可和同学合作互查;书写时,要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3、考场拼写:细读语句,看清每个音节的声韵母,先拼写到草稿纸上或试题后面,确定准确无误后再抄写到答题卡上,尽量做到一笔一画,不潦草,笔画清楚,字形规范。,第三章词语运用,一、考纲解读,二、考题探析(一)真题呈现1.(2013广州题)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一段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巨大的长方形院落由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鳞次栉比的建筑在豪华的背后又难掩其颓败的迹象,这场景与传奇的故事结合完美,相得益彰。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清晰真切。A历历在目B鳞次栉比C相得益彰D眼花缭乱,D,第三章词语运用,2.(2013深圳题)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3分)A.同学们登上莲花山,仰望着邓小平塑像,回想起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不禁肃然起敬。B.前不久,某游客在埃及古神庙的神像上刻下“XXX到此一游”几个字,这让在场的其他游客叹为观止,纷纷摇头。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D.从埃文斯语无伦次的话里,斯科特等人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已经疯了。3.(2013沈阳题)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不要,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你自己荒废了你的天赋。正确地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会有荆棘,同样会开出鲜花。A.怨声载道审视必须而B.怨天尤人审查必须但C.怨声载道审查必然而D.怨天尤人审视必然但,B,D,第三章词语运用,4.(2012滨州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毕业了,把这本书送给你,留个吧!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都,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A.标志记念刮目相看改头换面B.标本纪念刮目相看焕然一新C.标志纪念另眼相看改头换面D.标本记念另眼想看焕然一新,B,第三章词语运用,(二)综合探析2012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词语运用题的特点,第三章词语运用,三、知识解说(一)成语1、成语特点成语是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有以下特点:结构定型,不能拆开使用。意义整体,不能拆解。形成的历史性,大多来自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古典文学作品等。字数限定,多为四个字,只有极少数少于或多于四个字。2、成语误用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中的语素,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意义、比喻意义等,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意义或字面意义去解释。例如:成语“一文不名”中的“名”是“占有”的意思;“名不副实”中的“副”是“相称”的意思;“凤毛麟角”的字面义为凤凰的毛、麒麟的角,但实际上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如果理解错了,使用自然会错。,第三章词语运用,用错对象: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如果把握不准,就会误作它用。例如“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倚马可待、行云流水、脍炙人口、洛阳纸贵、不落窠臼”等只能用于形容文学才能突出;“鳞次栉比、美轮美奂”只能用于描述建筑物褒贬颠倒很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例如: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句中的“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是贬义词,与语境不合。不合语境使用成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与语境不合,会造成误用。例如: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想看。句中的“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句中说挪威队已经是上届的,表现十分出色,再用“刮目相看”,显然不合语境。,第三章词语运用,谦敬错位谦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词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如: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句中的“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人的敬意,把它用在“我”的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前后重复: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例如:劳苦大众民不聊生、百姓生灵涂炭、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一天天地日臻完善、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众多的莘莘学子、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目前当务之急等,第三章词语运用,3、备考事项成语考查的依据主要是考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课外。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个角度进行训练。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平时要注意积累成语,并对成语的掌故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记忆、理解和运用成语。(参见中考备考百宝箱中的语文课本中的常用成语),第三章词语运用,(二)近义词1、近义词特点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与“干枯”“宽敞”与“宽阔”等。汉语中的近义词,如同满园鲜花,五彩纷呈,香气各异,只要精心选用,就能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辉,但如果不仔细辨别词义上的细小差别,也会导致误用,适得其反。2、近义词辨析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例如: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分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义重。经过比较,这里用“称奇”最恰当。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例如:“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分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第三章词语运用,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例如: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分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例如: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分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第三章词语运用,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例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分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编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凭想像创造(故事);捏造。“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例如: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适当“新发现”(涵盖囊括)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分析:“涵盖”是包括,包容;“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这里“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从搭配关系来看,应该用“涵盖”。,第三章词语运用,3、备考事项:现代汉语词汇非常丰富,表意精确,近义词也相当多,平时应多积累,多查字典,多比较区别,使用时多斟酌。,第三章词语运用,(三)同音词1、同音词特点同音词指的是词的读音(声、韵、调)完全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语言的音节是有限的,要表示越来越多的客观事物就必然会产生一些同音词。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同形的同音词,如“打毛衣”的“打”和“打今天起”的“打”;另一类是异形的同音词,如“保鲜”和“保先”“反应”和“反映”等。2、同音词运用同音词只是读音相同,而意义则完全不同,甚至毫无关联,运用时要特别注意分辨语境、场合、对象、词义等。例如“度过”和“渡过”:“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3、备考事项多收集常用的易混淆的同音词,查字典搞清楚各自的意思和用法,牢牢记住,选用时仔细比较鉴别。(参见中考备考百宝箱中的常用同音词辨析),第三章词语运用,(四)词语色彩1、词语色彩特点词语色彩一般指词语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词语的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的语体倾向、特征。一般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口语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平易朴素;书面语体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如“小气”“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吝啬”“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口头语常用于日常生活的谈话,比较随意;书面语常用于书面写作和庄重场合。当然,也有既用于书面语也用于口语的词,叫通用词,词汇中大部分都属于通用词。词语的感情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主要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如“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谦逊”等;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如“毒辣”“卑鄙”“愚蠢”等;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的感情色彩的,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种词称为中性词,如“发动”“保护”“结果”“害怕”等。,第三章词语运用,2、词语色彩运用(1)语体色彩首先,要看文章的体裁和具体内容。议论文,语体比较庄重、谨严,应多用书面语;记叙性的文章,语体比较生动活泼,就可适当运用口语词。例如:孟子是“亚圣”,从学问渊源上讲,他也算是孔子的嫡传,这正统地位,连唐代韩愈都不敢有任何微辞。(“嫡传”“微辞”都是书面语,用在这里显得庄重。)其次,要看场合。例如,外交场合往往谈及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事项,要讲究礼仪,所以,语言往往比较庄重典雅,常用“会见”“接见”“谒见”“拜见”等。有些词语只适用于某一类文体。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用得不合适,就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2)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爱憎感情和褒贬评价。使用词语,特别是使用同义词,不仅要弄清词的意义,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还要分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用,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第三章词语运用,3、备考事项重点关注同义词、近义词(包括成语)的运用。例如“鼓励”和“怂恿”是同义词,但“鼓励”意在勉励人做好事,是个褒义词,“怂恿”意在挑动人做不好的事,是个贬义词。下面各组同义词或近义词,前面的都带褒义,后边的都带贬义。理想妄想揭发告密领袖头子赞扬吹捧果断武断团结勾结有些成语也带有褒、中、贬色彩,如使用不当,也属语病。例如“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句中的“耸人听闻”的意思是夸大或者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在此语境中意义和感情色彩都不当。,第三章词语运用,(五)关联词语1、关联词语特点关联词语是指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多用在复句中,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和假设关系等。2、关联词语运用常用关联词语简表和使用举例,第三章词语运用,第三章词语运用,3、备考事项重点关注关联词语运用中常见的语病,详见本书第一部分第四章“修改病句”部分。,第三章词语运用,四、题型妙解(一)答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细心审题,明确要求:是选“恰当”或“正确”的,还是选“不恰当”或“错误”的?第二步:判定题型,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1、针对判断指定词语(成语)正误或对错的选择题,可运用“排除法”:运用积累的词语知识,根据语境逐一判断所指定词语的对错、正误,逐项排除,只到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2、针对判断填写词语的选择题,可运用“代入检验”法:把不同选项中的“备选”词语放到语境中通读,以判断所填词语的词义是否切合语境,先排除,后定项。,第三章词语运用,(二)典题例解例一、解答2013年广州市考题:题目见前文“真题呈现”第1题。第一步:细心审题,明确要求:选“不恰当”。第二步:判定题型,此题属“判断指定成语正误或对错的选择题”,就运用积累的成语知识,根据语境逐一判断所指定词语运用的是否恰当,逐一“排除”:很容易判断A(历历在目)、B(鳞次栉比)和C(相得益彰)三项的词语运用准确恰当,唯独D项中的“眼花缭乱”不合语境:“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但根据语境,既然已经“眼花缭乱”了,又岂会“清晰真切”?前后矛盾,故而“不恰当”。例二、解答2013年沈阳市考题:题目见前文“真题呈现”第4题。第一步:细心审题,明确要求:选“最恰当”的一项。第二步:判定题型,此题属“判断填写词语的选择题”,可运用“代入检验”法,把不同选项中的“备选”词语“怨声载道”和“怨天尤人”、“审视”和“审查”、“必须”和“必然”、“而”和“但”分别“代入”相应的留空(语境)中,逐一比较、区别、判断词义是否切合语境,最终确定词语“怨天尤人”、“审视”和“必然”切合语境,故而选“D”项。,第四章修改病句,一、考纲解读,二、考题探析(一)真题呈现1.(2011广东省题)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C,2.(2012广东省题)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后面加“否”)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B,第四章修改病句,3(2013广东省题)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顺利转运到发射区,意味着“神十”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删去“随着”)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C.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D.今年,全球各地纷纷出现异常天气。年初,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热浪滚滚,而英国却持续遭受严寒的灾难。(“灾难”改为“侵袭”),B,第四章修改病句,二综合探析20112013年广东省中考病句修改题体现以下特点,第四章修改病句,三、知识解说: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一)用词不当1、词性使用不当各类词都有各自的语法功能和用法规范。不按照词类的语法功能和规范乱用词类,叫词类误用。词类误用有下面几种:名词误用。例如:“每次查房、会诊之后,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怎样把病历写得完整、条理、清晰。”句子将名词“条理”误用为形容词。动词误用。例如:“思维这个词,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句子将动词“使用”误用为名词,应将“使用”改为“用法”或“使用方法”。形容词误用。例如:“他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句子将形容词“沉重”误用为名词,应将“沉重”改为“沉重感”。,第四章修改病句,2、词义使用不当。一些词义相近的词最容易错用。例如:“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句中“乞求”一词使用不恰当。“乞求”是“苦苦哀求”的意思,用在请老师补课上太重了,这里使用“请求”才恰当。此句没有分清近义词轻重,也是用词不当。3、感情色彩不当。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第句中“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第句的意思是批评小明独断专行,而“果断”是形容办事或说话坚决,不犹豫,是褒义词,此句属词语感情色彩不当。,第四章修改病句,4、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常用关联词语见九上语文课本第264265页的关联词语一览表)关联词语不搭配:会破坏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可能的。”句中关联词语“既而且”不搭配,可将“而且”改为“又”,与“既”构成并列关系,或将“既”改为“不仅”,与“而且”构成递进关系。滥用关联词语: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具有内在逻辑性,不得人为地强加某种关系,如:“这本书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此句的语病是滥用关联词语“所以”,加强因果关系,应将“所以”去掉。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具有确定性,不得随意调动,如:“不仅中草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句中关联词语“不仅”只有放在“中草药”后才能与“而且”构成递进关系,应将“不仅”调到“中草药”后。语法规则:前后分句主语相同,主语在关联词语前;前后分句主语不同,主语在关联词语后。,第四章修改病句,(二)重复赘余有意的同义词反复使用具有修辞效果,但无意的重复就是语病。如:“听说学校要成立文学社,他首先第一个报了名。“句中“首先”和“第一个”是同义词,在这句话中出现显得多余,应将其中一个删去。(三)语序不当在现代汉语中,语序在语意的表达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我打你”与“你打我”仅仅是语序不同,语意则完全相反了。“屡战屡败”是贬义,“屡败屡战”则是褒义。汉语句子成份的排列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也就是说主谓宾、定状补、关联词语的位置在汉语语序中都有一定的排列规律。如果违背“规律”就会产生语病。,第四章修改病句,1、定语(名词修饰语)位置不当。(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表领属性的、表时间的、表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例如:“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市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句子的正确语言序应该为:他是市第一中学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语文(名词)教师。再如:“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句中表示数量的定语“许多”应紧靠中心语“妇女、老人和孩子”。(2)定语误放状语位置。例如:“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句中“一连串”修饰名词中心语“事情”,应该紧靠“事情”,处在定语的位置,它却“跑到”动词中心语“发生”的前面,“冒充”状语。,第四章修改病句,2、状语(动词修饰语)位置不当。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先时间后处所;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不要弄错修饰对象。例如:“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此句的正确语序应是:“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办公室(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再如:同学们就提高学习效率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句中的状语“广泛”应修饰“交换”,应放在“交换”之前。,第四章修改病句,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详见前述“(一)用词不当”部分。再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句中的主语“他”应移到关联词语“如果”后面,因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语序不当的后果:语序不当容易产生歧义,如:“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此句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把“许多”看作是“事迹”的定语,表示有“许多事迹”;一种是把“许多”看作是“张老师”的定语,表示有“许多张老师”。要避免这种歧义,应把“许多”调到“张老师”的后边。语序不当易产造成不合事理,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句子中的“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排列顺序不合事理,应该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第四章修改病句,(四)成分残缺句子成分残缺指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意不准确。1、主语残缺主语被掩盖,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个句子由于在“这次活动”前加上了“通过”一词,和在“我们”前加上了“使”一词,使得这个句子的主语被掩盖起来(介词短语不能做句子主语),致使主语残缺。修改的方法是,把“通过”一词删去,让“这次活动”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使”删去,让“我们”作句子的主语。误认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如: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此句误认“阵风”为主语,其实主语应是“稻浪”。修改的方法是,在“恰是”前加上“稻浪”。,第四章修改病句,2、谓语残缺最常见的是缺少谓语中心语。例如:世纪之交,全国人民为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再有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山顶了。句错把介宾短语中的“振兴”当作谓语中心语,句错把介宾短语中的“沿着”当作谓语中心语。3、宾语残缺最常见的是缺少谓语中心语。例如:“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地方”。,第四章修改病句,(五)搭配不当: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一个句子中的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谓语与补语等都必须搭配恰,否则就形成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语病。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如: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此句的中心语“眼睛”和谓语“集中”不搭配,应将“眼睛”改为“目光”。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此句的谓语动词“注视”和它的宾语“报告”不搭配,修改的方法是,在“注视后加上“这位英模”,将“和”去掉,在“这位英模”后加逗号。,第四章修改病句,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如: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此句主语“内蒙古草原”和宾语“季节”不搭配,可改为: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如: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此句的定语“强壮”与它的中心语“步伐”不搭配,可将“强壮”改为“强健”。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如: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此句的状语“多么深刻”与其中心语“蕴含”不搭配,应改为: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第四章修改病句,(六)不合逻辑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逻辑事理。常见语病有以下几种:种属关系概念并列。如: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工具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此句中的“工具书”和“辞典”、“现代汉语词典”是种属关系,不能并列使用,应改为: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交叉关系概念并列。如: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此句中的“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中包含有“女教师”,“女教师”中也包含有“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女教师”及“老教师”和“女教师”均是交叉关系,不得并列使用。因此应将“女教师”删去。递进意义关系颠倒:在递进复句中,前项和后项是递进(进一层)关系,意义关系不得颠倒。如:他不仅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此句中前项和后项关系出现颠倒,应将“能写一般的应用文”作复句的前项,将“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作为后项。这个复句可改为:他不仅能写一般的应用文,而且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第四章修改病句,(七)前后不对应(不一致)如果一个句子的前项出现了两种情况,那么后项就应该有另外两种情况与之对应,否则,就会造成前后项不对应或不一致。如: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这个句子的前项出现了两种情况:“有没有”即是“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而后项只有一种情况“能做好工作”,与前项中的“有健康的身体”对应,而前项中“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因此,这个句子应在“能”字后加一个“否”字,这样前后项就对应了。,第四章修改病句,(八)否定不当:不适当的否定会改变句子的原意。如: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个句子的原意是要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加否定词“不”后,就改变了整个句子的原意,因此,应将否定词“不”去掉。特别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单重否定=否定,例如:这样做不对。双重否定=肯定,例如:这样做不可能不对。反问+肯定=否定,例如:难道这样做对吗?反问+单重否定=肯定,例如:难道这样做不对吗?避免、以免、禁止、严禁等词具有否定意思,如果再加否定词“不”等就构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第四章修改病句,(九)结构混乱这种语病主要是由句式杂糅造成的,主要有两种: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例如: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止咳祛痰片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例句中的“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例句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2、两个句子糅成一个单句。例如:我被班长把我从操场上叫了回来。小张除跳舞外,还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例句属把字句和被字句套用,造成结构混乱,可改为“我被班长从操场上叫了回来”或“班长把我从操场上叫了回来”。例句中“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一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可修改为:小张除跳舞外,还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编导。,第四章修改病句,(十)表意不明:句子结构或语序不当等原因造成一个句子有多种意思,使表意不明确,这种句子叫歧义句。歧义句是一种病句。如:歹徒打伤了两个派出所的民警。此句中的“两个派出所的民警”可以理解为“两个派出所的若干个民警”和“某个派出所的两个民警”。消除歧义的方法是把“两个”调换到“民警”前面。,第四章修改病句,四、题型妙解此题为选择题,难度较大,风险也很大,如果选错,就会痛失3分。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必须慎之又慎。考生要想减少失误,就必须遵循以下规则:(一)答题步骤1、全面认识常见语病种类及特点,掌握修改方法;2、答题时,先看清题干,明确指令:是选“正确的一项”,还是选“不正确(错误)的一项“,然后进入下一步;3、依次阅读选项逐项分析鉴别(不受选项中修改结论的干扰,判断句子有无语病、什么语病、怎么修改等,得出自己的结论)比照综合,做出选择:把自己的结论和选项中的结论进行对比,看是否一致。如果修改结论不一致,就可能有错,须再次斟酌,做出最后判断。,第四章修改病句,(二)诊断方法1.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凭语感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存在别扭或是否合乎习惯,如果存在则须再做比较,明辨原因,以加修改。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一句,通过审读感知句中的“不管极端不利”显然很别扭,存在语病。2.主干枝叶梳理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如:“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用紧缩法即可发现主语中心语“事情”与谓语中心语“完成”不搭配。,第四章修改病句,3.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容易看出,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材的。”第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为“制造伪劣产品”;第句“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去掉“凡是”,把“都”改为“大都”。,第四章修改病句,第五章仿写句子,一、考纲解读,二、考题探析(一)真题呈现1.(2010广东题):读下面文字,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语句,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2分)人生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计得失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骚站;败,仍清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扰然,恰如沦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深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咬废食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人生需要的是德行的沐浴、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没有比足音更遥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北大悟书生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园区物流车智能配送路径规划分析报告
- 社区代挂号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创新实践报告
- 2026届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湖州市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智能安防系统合同
- 老年福利机构管理办法
- 职业健康诊断管理办法
- 职工临时宿舍管理办法
- 职工晋级考核管理办法
- GB/T 8948-1994聚氯乙烯人造革
- GB/T 11869-2018造船和海上结构物甲板机械远洋拖曳绞车
- 小学英语人教PEP六年级上册Unit3Myweekendplan击鼓传花小游戏
- 最新-骨髓炎-课件
- 主题班会《反对邪教-从我做起》
- 幕墙预埋件专项施工方案
- HDX8000系列安装配置操作指南
- 白虎汤分析课件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校徽校标
- 教学课件:《新能源材料技术》朱继平
- EDA课程第3~5章QuartusII Verilog HDL 数字电路设计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