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INA看哮喘的长期管理策略医学PPT.ppt_第1页
从GINA看哮喘的长期管理策略医学PPT.ppt_第2页
从GINA看哮喘的长期管理策略医学PPT.ppt_第3页
从GINA看哮喘的长期管理策略医学PPT.ppt_第4页
从GINA看哮喘的长期管理策略医学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GINA2015看哮喘的长期管理策略,提纲,哮喘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总体控制,信必可为实现哮喘总体控制,提供了满足中国临床实践的个体化治疗方案,GINA2015:为实现总体控制,哮喘初始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GINAupdated2015BatemanED,etal.JAllergyClinImmunol.2010;125(3):600-608.,哮喘管理的主要目标,GINA推荐:中重度哮喘成年患者,首选ICS+LABA维持缓解治疗,该推荐适用于成人、青少年和6岁儿童*对于6-11岁儿童,不推荐使用茶碱,且STEP3的首选治疗是中等剂量ICS*对于被处方低剂量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低剂量倍氯米松/福莫特罗作为维持缓解治疗的患者,低剂量ICS/福莫特罗是缓解药物#吸入噻托溴铵可作为有哮喘发作史患者的添加治疗;不适用于28岁以下儿童。在中国不推荐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使用信必可维持、缓解疗法,具体请详见产品说明书(详细处方资料备索)。,GINAupdated2015.,GINA强调:为实现总体控制,哮喘初始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Formostcontrollermedications,improvementbeginswithindaysofinitiatingtreatment,butthefullbenefitmayonlybeevidentafter3-4months.Insevereandchronicallyunder-treateddisease,itmaytakelonger.对于大多数哮喘控制药物,虽然从用药开始即有明显改善,但患者要想充分获益至少需接受治疗3-4个月后。对于严重和慢性哮喘患者治疗时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Thisinitialtreatmentshouldbegivenforatleast3monthstoestablishitseffectivenessinachievinggoodasthmacontrol.初始治疗应使用至少3个月,以确定其达到良好哮喘控制的有效性。,GINAupdated2015.,提纲,哮喘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总体控制,信必可为实现哮喘总体控制,提供了满足中国临床实践的个体化治疗方案,GINA2015:为实现总体控制,哮喘初始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COSMOS研究:随机、开放标签、平行组对照研究:纳入来自16个国家246个中心的2,143名哮喘患者,分别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2吸BID和氟替卡松沙美特罗250/50gBID基础上调整剂量治疗,随访12个月。主要终点:到首次哮喘严重发作时间。,信必可vs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症状良好控制优势增加68%,注:在研究的最后2周,每周按需吸入药物4次定义为症状良好控制在中国不推荐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使用信必可维持、缓解疗法,具体请详见产品说明书(详细处方资料备索)。,症状良好控制的患者百分比,患者百分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vs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症状良好控制风险比:OR,1.68;95%CI1.382.05;p0.001,COSMOS研究,症状控制,VogelmeierC,etal,EurRespirJ.2005;26(5):819-828.,信必可vs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显著降低累积哮喘严重急性发作,VogelmeierC,etal,EurRespirJ.2005;26(5):819-828.,COSMOS研究,未来风险,信必可160/4.5g2吸BID维持缓解治疗是否符合中国中重度哮喘成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要求?,信必可维持缓解治疗之于中国临床实践,2012AHEAD研究中国亚组发表,LinJT,etal.ChinMedJ2012;125(17):2994-3001,入选中国9个中心共222例年龄12岁的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g/4.5g2吸bid)加按需治疗,或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g/500g1吸bid加特布他林按需治疗,随访6个月。主要研究终点为到首次严重哮喘急性发作时间,次要终点包括肺功能、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的评估。,不建议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使用信必可维持、缓解疗法,具体请详见产品说明书(详细处方资料备索),1.LinJT,ChenP,ZhouX,etal.ChinMedJ(Engl).2012;125(17):2994-3001.2.BousquetJ,BouletLP,PetersMJ,etal.RespirMed.2007;101(12):2437-2446.,与高剂量美沙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相比,信必可用于中国哮喘患者疗效更显著,信必可160/4.52吸BID维持缓解治疗vs.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g1吸BID加按需特布他林治疗在中国中重度哮喘成人患者中疗效更好,支气管扩张剂使用前在中国不推荐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使用信必可维持、缓解疗法,具体请详见产品说明书(详细处方资料备索)。,AHEAD中国亚组,提纲,哮喘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总体控制,信必可为实现哮喘总体控制,提供了满足中国临床实践的个体化治疗方案,GINA2015:为实现总体控制,哮喘初始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为什么哮喘初始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GINA2015指南强调:哮喘初始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控制哮喘需要长期用药,GINA强调:哮喘初始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Formostcontrollermedications,improvementbeginswithindaysofinitiatingtreatment,butthefullbenefitmayonlybeevidentafter3-4months.Insevereandchronicallyunder-treateddisease,itmaytakelonger.对于大多数哮喘控制药物,虽然从用药开始即有明显改善,但患者要想充分获益至少需接受治疗3-4个月后。对于严重和慢性哮喘患者治疗时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Thisinitialtreatmentshouldbegivenforatleast3monthstoestablishitseffectivenessinachievinggoodasthmacontrol.初始治疗应使用至少3个月,以确定其达到良好哮喘控制的有效性。,GINAupdated2015.,GINA:疗程不足是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GINAupdated2015.,与持续ICS治疗患者相比自行停药ICS显著增加哮喘急性发作风险,哮喘控制良好的患者,停用ICS治疗哮喘发作次数是继续ICS治疗的2.35倍,RankMA,etal.JAllergyClinImmunol.2013;131(3):724-9.,检索Medline、Embase和Central三大数据库关于哮喘停药研究,共有7篇文献符合研究标准,主要评估与持续应用ICS治疗相比,停用ICS治疗患者哮喘发作风险。,对中重度哮喘患者需起始充分治疗,我国中重度哮喘患者从二级开始可能存在治疗不足的问题,因此,起始治疗需要从三级,甚至四级开始。初始治疗的成败对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对医生的信任,以及能否坚持长期维持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重度哮喘的初始治疗不宜从低级别开始,而要争取一步到位,立竿见影,即需要强化初始治疗。,刘春涛.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6(5):329-331.,哮喘稳定期越长,降级治疗后急性加重风险越低,RankMA,etal.Chest.2015May21.doi:10.1378/chest.15-0301.,该回顾性研究检索了从2000年到2012年美国OptumDataWarehouse(OLDW)健康数据库中所有明确诊断为哮喘且哮喘药物逐渐减量的26292例患者,所有患者都需随访24个月。主要研究终点为哮喘药物减量后首次出现急性加重的时间。,哮喘的主要特征是慢性气道炎症,GINApocketguideupdated2010.,哮喘的本质:慢性炎症带来不断波动的症状,1211109876,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3,时间(周),未控制阶段,控制阶段,即使在哮喘控制阶段,同样会出现波动的症状和哮喘发作,HolgateST.JAllergyClinImmunol.2011;128(3):495-505.,哮喘需要长期抗炎治疗,HananiaNA.Chest.2008;133(4):989-98.,2008年发表在胸科杂志的文章指出:“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需要长期抗炎治疗。”,哪些因素会影响初始治疗的依从性?,依从性是提高哮喘控制的重要因素,18-56岁的哮喘患者(N=2,250)确定与长期哮喘控制相关的预测指标(根据SABA使用情况评估控制),有效的哮喘管理(如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规律的ICS和LABA治疗规律的哮喘专家门诊,SchatzM,etal.JAllergyClinImmunol.2006;118:1048-53.,哪些因素影响哮喘治疗依从性?,影响哮喘患者依从性的5大因素,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认为药物没有作用或不需要认为只需要间断用药药物使用不方便药物花费?,BruceG.ImmunolAllergyClinNAm.2005;25:107-130.,GINA2015:如何检查哮喘用药依从性?,依从性差:非常普遍:约50%的成人和儿童未按照处方使用控制药物有助于未控制的哮喘症状和急性加重及哮喘相关死亡的风险相关因素非故意的(如忘记,花费,困惑)故意的(如未理解需要治疗,担心副作用,文化因素,花费)如何识别依从性低的患者:询问相关问题,如“你觉得早、晚用药哪个更方便记忆?”,“你觉得你的用药是每周3天,还是更少或更多?”检查处方日期,商标日期和剂量计数询问患者的信念和对哮喘药物的关注方面,GINAupdated2015.,GINA2015:改善哮喘依从性的策略,深入研究后发现:仅有几种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分别为:分享决策制定简化药物使用(每日1次或2次)综合的哮喘教育包括护士家访吸入装置可提醒漏用剂量回顾患者详细的配药记录,WHO报告强调:患者接纳和使用是连接好的治疗和有效性的桥梁,Whileeffectivetreatmentsthathavebeenshowntodramaticallyreduceasthmamorbidityareavailable,theyareeffectiveonlywhenproperlyusedbypatients.Becausehumanbehaviouristhenecessaryinterfacebetweengoodtherapiesandtherapeuticeffectiveness,bothclinicalresearchersandcliniciansshouldunderstandthefactorsassociatedwithpatientadherence.有效的治疗显著降低哮喘发病率已成为可能,但这些治疗的有效性只有当患者完全接纳和正确使用时才能显现出来。因为人的行为是连接好的治疗和治疗有效性的接口。研究者和临床医生应了解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WHO:AdherencetoLong-TermTherapies:EvidenceforAction.Geneva:WorldHealthOrganisation;2003.,医生希望和患者愿意接纳的哮喘治疗:安全有效,简单方便,AndrewG,etal.AnnAllergyAsthmaImmunol.2011;106:283-291.,信必可维持缓解策略:简便、有效,1支药物,既可用于升降级治疗,又可按需使用1支药物,便于随身携带,让哮喘患者可以过上健康、有活力的生活,1,哮喘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哮喘总体控制(OAC),即要取得症状控制,又要降低未来风险1.2,总结,GINAupdated2015.BatemanED,ReddelHK,ErikssonG,etal.Overallasthmacontrol:therelationshipbetweencurrentcontrolandfuturerisk.JAllergyClinImmunol.2010;125(3):600-608.LinJT,ChenP,ZhouX,etal.Budesonide/formoterolmaintenanceandrelievertherapyinCh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