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人类跟传染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总论,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S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过程中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是传染病,传染病历史,瘟疫、战争,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死亡或者创伤,远远超过战争死亡的总和。,古代历史,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发生天花疫情,雅典城一半人口死亡,雅典衰落。公元165-266年间,古罗马5次鼠疫流行,全国1/4人口死亡,古罗马衰落。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死亡2000万人。十五世纪,法兰西战争法国军队因梅毒放弃战争而失败。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西班牙占领南美洲大陆,带去的病毒使得90土著印加人死亡。,近代史,十七、十八世纪,天花流行,全球死亡1.5亿人。十九、二十世纪,霍乱流行亚欧大陆,病死率达50-70。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鼠疫造成1000万人死亡。1918年,流感暴发行流行,全球死亡2500万人。19世纪以前,结核病病死率97,被称为“白色瘟疫”。,请记下这些数字:,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侵华日军细菌战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是一部惨绝人寰血腥无比的历史。,当代史,肆虐于拉美登革热,曾使60多万人患病,死亡24万人。扎伊尔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病死率占病人数80%。白喉在俄罗斯流行并波及东欧15个国家,全世界发病统计约10多万例,死亡8000多人。1988年,上海由于甲肝病毒污染了水源,人们食用了被水源污染的毛蚶,引起上海市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有31万人发病。1993年在南亚流行新霍乱弧菌O139(孟买、加尔各答15000人发病,死亡230人)。1996年在日本流行的O157大肠杆菌所致出血性肠炎,10天内有6259名小学生及92名教职员发病病死9人。,当代史,2003年SARS的肆虐;全球8437例患者,死亡813例。2003年非洲的埃博拉出血热,局部地区的死亡率达到90%,创造了当地传染病和历史上出血热疾病的病死率之最。2003年底美国的西尼罗热,两年中确诊11856例,死亡450例,创造了这个虫媒传染病当年在北美流行之最。2004年4月25日是非洲疟疾日,公布了非洲各国一年内有数百万人死于疟疾;2004年10月13日至今年4月22日半年时间,安哥拉北部爆发马尔堡出血热,感染264例,死亡239例,死亡率高达90%。2005年5月18日,世卫组织报告刚果确诊11例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其中9例患者死亡。,传染病现状,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年8月23日表示,传染病在全球的爆发和传播越来越快,治愈难度也越来越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传染病以每年1到2例的“惊人速度”出现。截至目前,世卫组织的专家已经确认了1100多种传染病。,近30年新发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及引发疾病(1),近30年新发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及引发疾(2),近30年新发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及引发疾病(3),近30年新发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及引发疾病(4),近30年新发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及引发疾病(5),历史的启示,传染病将长期存在传染病是可以战胜的与传染病做斗争,任重道远,目前对我国人民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霍乱性病新发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传染病护理,重要性内容病原学临床表现预防消毒隔离临床护理,第一节,感染与免疫,.,一、感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及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共生状态(commensalism)感染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感染谱,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由于适应程度的不同,在双方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的不同的表现。感染后的表现决定因素病原体的致病力机体的防御能力外界环境治疗措施显性感染感染谱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病原体被清除(一过性感染),二、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清除(一过性感染),产生原因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先天获得或感染后注射获得)特异性主动免疫(感染后免疫或预防免疫后)特点:人体不产生病理变化无临床症状不一定有免疫力,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定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特点:多见无明显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可检出特异性抗体转归大多数完全清除并获得程度不等的特异性免疫少数转为健康携带者可排出,成为传染源常见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定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仅引起免疫应答,而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疾病特点占一小部分病原体自身作用和变态反应少数传染病多表现为显性感染转归病原体被清除,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免疫感染性免疫不巩固,可再感染少部分成为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常见疾病麻疹,感染即为显性感染伤寒,显性感染后持久免疫戏剧性痢疾,可转为病原携带者,病原体携带状态,定义病原体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可排出体外,但人体并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种类按病原体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和带虫者按发生感染后分为健康携带者或恢复期携带者重要传染源常见疾病伤寒痢疾霍乱乙型肝炎,潜伏性感染,产生原因感染后,机体免疫将病原体局限化,但不能清除特点长期潜伏免疫减低时,病原体繁殖,引起发病一般不排出,非传染源常见疾病带状疱疹疟疾结核,感染表现形式,不同传染病有所不同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者次之,显性感染最少显性感染最易识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致病因素,病原体致病能力,机体免疫功能,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侵袭力,定义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侵袭方式直接侵入:钩端螺旋体粘附后定植:霍乱弧菌、阿米巴原虫,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组成毒素内毒素: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外毒素:与靶器官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独立因子穿透能力:钩虫丝状蚴侵袭能力:痢疾杆菌溶组织能力: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病原体数量,入侵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不同传染病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数量差别很大,变异性,因环境或遗传因素而变异可使病原体的毒力增强或减弱,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保护性免疫应答,变态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作用,保护性免疫应答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和破坏变态反应促进病理过程和组织损伤,定义,非特异性免疫人体对入侵的各种病原体及其他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又称先天性免疫或自然免疫特异性免疫人体对抗原识别后产生的针对该抗原的免疫反应。只针对一种传染病,且属主动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免疫应答,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完成机制抗原进入机体,刺激T淋巴细胞致敏,致敏的T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发生分化、增生,释放多种免疫因子,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和淋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寄生的细胞作用对细胞内寄生的感染起重要作用,如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疱疹病毒、立克次体感染等调节体液免疫,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完成机制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致敏,再次接受抗原,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D、IgE)作用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的微生物,免疫球蛋白的生物理化特征及其作用,第二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项措施中一项或两项,即可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病人:急慢性传染病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间的传染病,也可传染给人类,引起严重疾病,如狂犬病、鼠疫部分受感染动物属传染源中的一部分,如血吸虫病,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体内的方式或渠道空气、飞沫或尘埃:呼吸道播食物、水、苍蝇、或蟑螂:消化道传播手、用具、玩具:日常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蚊、蚤、虱、白蛉、蜱血液、体液、血制品: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具有易感性易感者的比例与传染病的流行周期性密切相关,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气候生态条件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也可受染,称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畜共患病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条件文化水平,第三节,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流行,流行性,散发某种传染病在某地近年来发病率的一般水平流行某地某传染病发病率高于一般水平大流行流行范围超出国界或洲界暴发流行多数病例的发病时间高度集中于短时间之内的流行,感染后免疫,均产生感染后免疫属主动免疫病原体不同,感染后免疫强弱与持续时间不同大多数病毒感染感染后免疫强细菌、螺旋体、原虫感染后免疫弱蠕虫感染后不产生保护性抗体,二、临床特征,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常见症状及体征发热皮疹毒血症症状肝脾大、淋巴结肿大,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受感染者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止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不同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是确定传染病检疫期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的重要依据对一些传染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前驱期,从开始感到不适至出现该病的明显症状时为止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一般持续13天起病急骤者可无此期表现,症状明显期,出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所见病情由轻转重,到达高峰后逐渐减轻易产生并发症,恢复期,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可能残余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病原体未完全清除传染性仍存在,复发、再燃、后遗症,复发有些传染病病人进入恢复其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见于伤寒、疟疾等再燃病情进入恢复期后,体温尚未下降至正常,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后遗症有些传染病病人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长期未能复常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皮疹,(1)皮疹出现的日期:其记忆口诀为“风水猩天麻斑伤”。(2)皮疹的形态:(3)皮疹的演变:麻疹出疹热更高,幼儿急疹出热消。(4)出疹后的皮肤情况及临床表现:疹间皮肤和疹后改变,斑疹,斑疹为皮肤的局限性变色,不隆起;常演变为丘疹。许多皮肤病既有斑疹,也有丘疹。,丘疹,丘疹是皮肤的小结状隆起,可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斑丘疹,处于斑疹与丘疹之间者为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伤寒等。,疱疹,疱疹是有清晰液体的小水泡,可不规则的散布在皮肤上(如水痘)。或呈簇状群集分布(如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脓疱,脓疱是皮肤的小型隆起,内含脓液。脓疱可由局部脓肿直接形成或由水泡演变而来。可见于水痘、天花等。,荨麻疹(风团),是由局部皮内液体渗出的白色或粉红色隆起,周围有红晕,大小不一,不会破裂。是过敏性皮疹的特征性表现,多见于血清病。,水痘,水痘感染,结痂,局部损害的分泌物在皮肤或损害的表面凝结成痂。结痂是脓疱病的突出表现,亦为疱疹演变的最后阶段。,瘀点及瘀斑,瘀点及瘀斑是紫色斑疹。表皮下小出血形成瘀点,较大的出血形成瘀斑。见于出血热、流脑等。,猩红热,草莓舌,杨梅舌,第四节,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一、传染病的诊断原则,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预防,诊断要点,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测直接检出病原体分离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免疫标记其他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他检查:影像、内镜、活检病理,二、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治疗目的治愈病人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进一步传播治疗原则综合治疗加强护理做好隔离、消毒工作,治疗,一般治疗营养、饮食保持体力、增强体质病原治疗抗生素化学制剂抗毒素对症治疗中医中药,第五节,传染病的预防,.,预防原则,控制三个环节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综合预防根据不同疾病特点预防对主要环节重点预防,一、管理传染源,传染病人传染病接触者病原携带者动物传染源,对传染病人的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做好消毒、隔离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法定传染病种类:三类37种甲类两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乙类24种严格管理丙类9种监测管理甲类:城镇农村均在6小时内报告乙类:12小时丙类:向有关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3137在监测点内按乙类报告方法报告,对传染病接触者的管理,传染病接触者在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内,与传染源接触过的健康人有可能感染成为新感染源管理措施检疫医学观察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对病原携带者的管理,相应管理治疗随访观察调整工作岗位特别是对于服务行业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治疗宰杀后消毒处理,二、切断传播途径,一般卫生措施消化道传染病-保护水源、饮食卫生、灭蝇呼吸道传染病-空气流通、空气消毒、戴口罩虫媒传染病-杀虫、灭鼠消毒广义-含消灭传播媒介狭义-消灭病原体,三、保护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良好卫生习惯、生活方式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提高特异性免疫力自动免疫-接种疫苗被动免疫-特异性抗毒素、高价免疫球蛋白预防用药,第六节,传染病的隔离和消毒,.,一、传染病的隔离,定义把传染病人(传染源)与健康人和非健康人分开,安置在指定地方,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以防传染和扩散,二、传染科设施要求,门诊的设置病房设置病房内的区域划分及隔离要求,门诊设置,传染病门诊与普通门诊分开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门诊分开,传染病房设置,病人生活区与医护人员工作区分开消毒隔离设置消毒设备污物、污水处理防蚊蝇设置空调设备,传染病房内的区域划分及隔离要求,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未与病人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病人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工作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污染区,与病人接触、经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工作人员进入按要求穿戴按不同病种穿隔离衣进入,离开时严格消毒污染区的一切用物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半污染区,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工作人员进入一般不穿隔离衣病人不得进入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严格区分放置病室带回物品先消毒后放指定位置,三、隔离管理制度,隔离单位标记,消毒隔离设施齐备病人不得擅离病区,不同病种病人不得接触按不同病种及传播途径使用医疗器械,用完消毒病人痊愈出院时必须进行终末消毒甲类病人禁止探视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探视工作服装不得进入清洁区,手污染后消毒。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及预防注射病人用过的污染物品取出有严格路线,污染物品先消毒处理后再处置,四、隔离种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严格隔离虫媒隔离接触隔离血液和体液隔离,呼吸道隔离,适用于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流脑、腮腺炎、流感等同病种病人住同房间,床间距离2m接近患者时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病人体液、与体液接触过的物品需消毒处理病人一般不能外出,外出检查需戴口罩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通风不少于3次,地面擦洗2次,室内保持一定温度及湿度,消化道隔离,适用于消化道传染病,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不同种病人分房收治,如居一室必须床边隔离接触病人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种病人需更换,护理完毕严格消毒双手病人食具、便器专用,用后消毒。病人排泄物消毒后处理病人之间交换用物需消毒病房设纱窗、沙门,做好防蝇及灭蟑螂工作,严格隔离,适用于强毒力病原体感染、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防止空气及接触传播,霍乱、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单人单间,标明“严格隔离”病房内设备固定、专用工作人员进入根据需要严格防护病人用物及污物严密消毒处理病人禁止出病室,禁止探视和陪住病房每日消毒,病人离院必须终末消毒,虫媒隔离,适用于虫媒传播传染病,乙脑、疟疾等病室有完好防蚊设备,喷洒灭蚊药物灭虱,接触隔离,适用于病原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皮肤或粘膜的传染病,狂犬病、破伤风等。不同病种分室收住接触病人严格防护,护理不同种病人更换、洗手换药及护理时戴橡皮手套,被污染用具严密消毒或焚烧病人离院时终末消毒,血液(或)体液隔离,适用于由血液、体液及血制品传播的疾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同病种居一室接触病人需穿隔离衣。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戴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应销毁或装入污物袋,做标记,送出病房行彻底消毒或焚烧触摸病人或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时,认真洗手后再护理其他病人,二、传染病的消毒,消毒目的消毒种类消毒方法,消毒目的,消除或杀灭由传染源排出到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传播,消毒种类,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或场所进行消毒,终末消毒,传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杀灭残留在疫源地各种物品上的病原体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机械消毒:刷洗、清扫、通风等,减少病原体热消毒:煮沸、高压蒸汽灭菌、焚烧,杀灭病原体辐射消毒:日晒、紫外线、红外线、微波、射线等,部分杀灭病原体化学消毒:影响病原体生理功能、破坏结构氧化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醛类消毒剂:戊二醛碘类、醇类消毒剂:2.5%碘酊、0.5%碘伏、75%乙醇杂环类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烷、环环氧丙烷,传染病隔离消毒的法宝,五严:清洁污染划分严,污染物品消毒严,不同疾病分诊严,各级领导检查严,群众互相监督严四要:要思想重视,要知其原因,要不怕麻烦,要严密细致把“三关”:局限污染区就地消毒,控制中间区少受污染,保护清洁区不受污染,第七节,传染病的护理,.,一、传染病护理工作特点,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传染病流行前做好准备工作护理工作范围广泛护士是传染病责任报告人,执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方法,传染病护理工作重点要求了解和掌握的内容病原体的性质各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隔离技术和消毒方法所有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原则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传染病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要求高度责任感密切、细致、准确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传染病流行前做好准备工作,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要求充分准备及时应对,护理工作范围广泛,治疗和护理病人指导消毒隔离预防及健康教育,传染病责任报告制度,护士是传染病责任报告人之一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二、传染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程序,常见症状发热皮疹焦虑护理程序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发热护理评估,病史起病缓急、热度、热程、热型伴随症状原因和诱因处理经过及效果有无心理反应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发热护理评估,身体评估生命体征营养状态意识状态皮肤、皮疹各系统体格检查,发热护理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尿、粪常规病原学血清学生化检查体液标本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热护理计划(例: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有关),目标体温下降直至正常,病人舒适感增加发热引起的身心反应减轻、消失病人/家属会复述原因、诱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病人/家属会实施简单物理降温措施,发热护理计划(例: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有关),护理措施病情观察保持适宜环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护理先物理降温后药物降温的降温措施口腔、皮肤护理病原药物治疗的护理健康教育,发热护理计划(例: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有关),评价体温降至正常,身心反应消失,舒适感增加病人/家属能说出有关知识,能正确执行12种物理降温措施,皮疹护理评估,病史皮疹出现时间、发展情况、皮肤损坏性质及程度伴随症状原因及诱因,过敏史处理经过、方法及效果传染病接触史及预防接种史,皮疹护理身体评估及实验室检查,同发热护理身体评估,皮疹护理计划(例:皮肤完整性受损:皮疹:与病原体和代谢产物造成皮肤血管损伤有关),目标皮肤不发生继发性损伤及感染病人/家属能说出加重皮损的各种因素病人/家属或实施有效的皮肤自我护理,皮疹护理计划(例:皮肤完整性受损:皮疹:与病原体和代谢产物造成皮肤血管损伤有关),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环境保持、空气消毒休息饮食皮肤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皮肤护理知识讲解及方法教授,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结痂后处理大面积坏死皮肤注意保护破溃后及时处理衣着保持及消毒口腔皮疹护理,皮疹护理计划(例:皮肤完整性受损:皮疹:与病原体和代谢产物造成皮肤血管损伤有关),评价皮肤完好,无继发损伤及感染病人/家属能说出加重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肉牛养殖区域布局分析及市场潜力与投融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羊肉行业商会组织作用发挥与行业标准制定参与路径研究
- 2025-2030羊肉期货市场建设与风险管理工具应用报告
- 2025-2030离心式海底泵在海上风电领域应用增长点分析
- 微电网储能技术创新在2025年新能源储能设备市场中的应用
- 物业汽车服务方案(3篇)
- 基于风险管理的工程项目监理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证
- 技术支持岗位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八年级英语全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 医疗机构人员行为规范与管理手册
- 公务员面试人际关系题人际关系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乡镇畜牧站动物检疫员招聘考试重点知识点梳理与解析
- 2025年中国电信招聘考试题库与答案解析
- 土地合作协议书合同模板
- 2025-2030中国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路线与经济性分析报告
- 2025水利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Unit 1 This is me!第5课时 Integrati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
- 新沪教牛津版九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市场监督局知识培训课件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单词默写表
- 《活法》稻盛和夫著读书分享精品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