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MP内审员培训,2,*保健有限公司质量保证系统,原则质量保证系统是以确保药品一贯地符合其质量要求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建立全面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以避免生产及服务上的失误及职员工作中的风险。它有效保护了消费者、公司和职员免受经济损失及法律责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AG生命科学GMP手册、方针、指南欧洲药典当产品涉及出口时,相关国家的规定,如日本GMP及澳大利亚TGAGMP,3,质量保证管理职责,工厂厂长,质量控制部经理,生产部经理,工程部经理,物流部经理,采购部经理,行政、后勤部负责人,GMP部经理,生产、包装药品及对药品进行理化、微生物的控制,对生产及试验设备包括计算机系统进行设计、安装维护及对药品质量有影响的因素进行管理是拜耳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根据个人经历、经验及相关的法律要求,制定出每个管理人员的职责!,变更管理部,项目管理部,4,5,第一章:通则第二章:人员第三章:厂房第四章:设备第五章:清洁与卫生第六章: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第七章:生产管理第八章:包装和标签第九章:文件管理第十章:质量管理第十一章:自检第十二章:销售记录第十三章:投诉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标准操作规程(SOP)结构-441SOPs,SOP系统章节的组织以中国的GMP为准(1992版),6,GMP文件结构,标准操作规程,一般文件:与产品无关,验证总计划及设施、系统、设备、程序及房间验证文件,工厂基本介绍,特殊文件:与产品有关,产品生产标准及批生产记录母件,产品、物料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政府注册文件,产品工艺验证文件及清洁验证文件,7,GMP记录,验证记录批生产记录批产品、原辅料、包装材料检验记录员工培训记录设备记录簿,包括使用、清洁、维护和保养、校准变更申请、批准记录环境监测记录及年度总结稳定性考察试验记录统计及总结产品年度质量总结顾客投诉记录清洁记录留样记录生产商考察及审查记录,8,年度质量回顾,目的确定一年内生产产品的质量趋势必要时采取措施可作为回顾性验证,12个月生产的所有批次的清单IPC数据的评估(片重、硬度、崩解、脆碎度、蓝浴等)偏差报告(原因/解释、技术评估、措施、决定),变更拒收和返工(原因、措施和决定)检验数据的总结及评估超标结果的调查(OoS)稳定性研究数据的评估(FUS,AS,Longterm)技术投诉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的正确性结论,如工艺是否处于验证的状态,需要采取哪些修正及预防性措施(CAPA),内容,生产部,质量部,9,目的,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差异、难以解释的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缺陷的审慎而可靠的处理是GMP质量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对此差异进行彻底地调查并对结论和改进措施进行记录和跟踪。,偏差管理,10,责任,生产主管负责报告与生产相关的偏差;当监测结果超出限定范围时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提供差异报告;如纯化水或尘埃粒子数当计量仪器校准不合格或维护超出时间限制时,工程部主管负责提供差异报告;工程、生产、QA经理共同进行风险评估来确定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的影响。生产部经理负责阐明是否涉及注册内容,是否同意生产主管已采取的措施及追加措施;QA部经理负责给出评估,负责给出是否需要采取更进一步措施;当偏差与其他部门有关时,相应部门负责人应提出处理意见。,11,当与下列规定发生差异时,必须立即报告并作相应记录,(1)批记录中规定的生产指令(特别是IPC试验失败)(2)SOP的相关规定,及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生产设备异常、IPC设备异常或使用的生产物料出现异常(3)重大事件(4)监测报告在批产品放行之前,差异报告必须得到审批。所有有关差异报告的文件,必须成为批记录的一部分。,12,当发生下列事件或结果时,必须填写差异报告,1)IPC试验失败10)纯化水供水系统2)IPC设备异常11)监测结果超出规定限度3)生产设备或设施异常12)在生产/包装区域发现昆虫4)功能测试失败13)计量仪器的校准不合格5)物料衡算和/或产率结果超标14)超出时限的维护6)配方错误15)一批内设备连续停止超过3小时7)操作失误16)一批内设备同一故障停止超过3次8)生产环境异常17)其他重大事件和结果9)缺少生产文件,13,每一份差异报告中,相关责任人必须给出下列信息,1)产品物料号和产品名称8)发生差异/失败的可能原因或解释2)批号9)差异在药物的风险性中的分类3)偏差发现者10)陈述是否影响其他的批次4)发现了什么偏差11)生产主管通知的人员5)偏差发现的时间和日期12)通知的时间和日期6)主管报告偏差的时间和日期13)生产是否停止7)差异/失败的详细描述14)最初采取的措施,14,*差异是否影响注册内容*是否同意已采取的措施*其他追加措施,如需要,生产部经理必须给出下列信息:,15,每个差异报告“完成日期”的规定,正常情况下,即跟踪行动在我们的控制能力内,“完成日期”为15个日历日。特殊情况下,如需要投资或设备的零配件需要订购时,“完成日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制定,但不应超过4个月。每个偏差报告的“完成日期”应在偏差报告数据库中记录。QA经理须在完成的差异报告上签字确认,表示同意相应措施已经落实。,16,为防止再次发生同样的差异,QA相关员工每周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追踪.生产、工程、QA/QC及工厂厂长在每两个月的质量会议上商讨对悬而未决及未按期落实的措施。,17,设备接受功能测试,技术接收,DQ/IQ/OQ设计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Validation验证,设备清洁程序验证,技术变更,工艺验证,Changecontrol变更控制,验证总计划,验证政策,变更管理,计算机程序验证,分析方法验证,验证,18,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校准,校准仪器及标准清单及周期,送外校准仪器清单及周期,内部校准仪器清单及周期,SOPs,设备清洁设备操作设备维修保养仪器及设备校准,SOPs,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公用工程设施,校准设备,分析仪器,厂房,生产设备,验证计划,报告书,校准方法,风险分析,新设备的基本清洁报告,人员培训,量器具表,微生物测试报告,设备及仪器校准点清单及周期,19,产品验证,产品的验证,3批连续性生产批次,正常生产批量,验证文件,前瞻性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再验证,验证方案,验证报告,20,清洁验证,21,清洁的一般要求,通常,设备用完后应马上清洁;如果用水清洁,清洁后系统中应无残留的水;无论在哪,设备在储存前应干燥;直接接触产品的表面的清洁必须认真按照已建立的并经过验证的操作方法进行清洁;操作者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以确保清洁过程差异最小;清洁程序根据如下情况而有所不同变更产品(不同的药品)配方变更(活性成分不变,辅料不同)强度变更(活性成分和非活性成分不变,但剂量不同)同一产品不同批号间的清洁设备安装,维护和维修前、后的清洁容器和其他设备搬离和移入指定生产区域的清洁由于清洁能力可能发生变更,为了避免交叉污染,应规定设备最后一次使用后与清洁之前的最大间隔时间。由于微生物的因素,为了防止再次污染,应规定设备清洁后及下次使用前的最大间隔时间。,22,参考产品的定义,从经验知,在所有需采用同样清洁程序的产品中最难以清洁的产品将被指定为参考产品。一般来说,这种产品是在清洁介质中最难以溶解的。每一设备类型或设备组应指定一种参考产品。如果设备/设备组是通过在线清洁,那么对每个不同的清洁程序应指定特定的参考产品。,23,清洁验证通则,清洁验证是一贯地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一个基本要素,清洁的目的是确保药品生产开始前设备表面的清洁度符合要求。对已验证的清洁程序的变更要进行控制。如果设备或工艺发生变更,应考虑做再验证。在如下情况下需要验证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表面的清洁程序,而验证范围也可能不同:产品变更处方变更剂量变更在如下情况下清洁程序需要被评估:在同一产品不同批次之间在安装、维护和修理设备前、后,24,验证循环数,活性成分的化学分析参考产品:3个循环每一个附加的活性成分1个循环清洁剂的化学分析在参考产品的清洁验证期间,对每一设备组执行3个循环验证(与产品无关)微生物分析共进行3个循环,其中两个循环在清洁后应立即进行,另一个循环在清洁后闲置72小时后进行(与产品无关),25,接受标准,肉眼检查没有产品残留,某些材料(如特氟龙)的颜色变化是可以接受的。清洁后设备各部件肉眼观察应是清洁干燥活性成分存在于下一产品最大日剂量中的活性成分不应多于其最小单剂量的千分之一。最大污染将不超过10ppm(百万分之一)清洁剂下一产品中清洁剂的最大污染一定不能超过100ppm。,26,接受标准,微生物污染培养皿或擦拭试验与产品接触的表面的污染总数不超过下一产品可接受微生物量的十分之一。此外,下面的限度决不能超过细菌总数:50cfu/25cm2(D级洁净区)(cfu=菌落形成单位)100cfu/25cm2(E级洁净区)酵母菌和霉菌10cfu/25cm2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不能检出/25cm2冲洗取样清洁后最后的冲洗水或闲置后第一次的冲洗水必须符合纯化水的要求。细菌总数:10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不能检出/100ml,27,回收因子(RF),通过应用特定取样(包括取样方法和取样材料)和分析方法的回收量,及对于活性成分和清洁剂污染水平的评估,即可确定污染物数量。依据被检测的成分、表面(材料、粗糙程度)的类型和特性、取样(包括取样方法和取样材料)和分析方法所得到的污染物的回收量等于或通常低于存在于表面的残留量。回收因子的计算是污染物(活性成分)的实际量除以污染物回收量(RF总是大于或等于1!).实际使用的活性成分的量RF=分析测量出的活性成分的量,28,验证总计划,目的组织和责任定义和名词解释技术接收关键参数校准GMP确认工艺验证清洁验证验证/确认方案验证/确认报告最坏条件计算机程序验证,方案和报告验证/确认方案验证/确认报告验证/确认清单的更新变更控制验证总计划的变更验证/确认方案的变更工艺的变更工厂信息概况主要设计原则建筑控制文件清单SOP清单BAG方针和指南清单,技术安装及其确认清单工艺和过程必要性清单分析方法和确认必要性清单清洁验证测试方法的验证清单计算机/IT系统的清单产品信息清单附录,29,工艺的再验证,进行再验证是为了维持或恢复工艺验证状态发生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再验证技术变更有关工艺变更,包括工艺技术参数变更(处方、批量)和工艺本身变更。有关工艺设备变更引进新设备分析方法或产品质量标准的变更影响产品质量的起始原料的变更重复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对验证过的状态的怀疑周期性再验证下述情况的定期的产品质量回顾和控制系统回顾可作为再验证技术无变更工艺无变更影响产品的质量的起始原料无变更无重复产品质量问题至少每5年对验证状态进行评估,并有文件记录!,30,房间、设施的再验证(1),房间当系统变更或维修可能影响空气的质量长期关闭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对验证过的状态有疑问应定期进行洁净室验证,具体如下:洁净区级别再验证间隔D每3年E每5年日常监测结果的年度回顾报告可视为再验证。如果要求附加测试如气流和层流监测,单独的年度回顾不能满足要求,应进行再验证。如房间引入新设备,可能需要再验证,31,房间、设施的再验证(2),压缩空气当系统变更或维修时会对制备或分配的物料的质量有影响根据测试结果,对验证过的状态有疑问再验证周期如下:供应物料的系统或供应的物料与产品有接触或供应物料的系统或供应的物料接触与产品接触的表面每5年进行一次再验证如果日常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年度数据回顾可用于再验证其他供应和处理系统无要求,纯化水系统当技术变更对关键参数有影响系统维修时对系统功能有影响可以说对水的质量有影响使用的工艺或原料变更时对水的质量有影响因有质量问题的出现或趋势对验证的状态表示怀疑固定间隔:纯化水系统再验证周期为3年,32,房间、设施的再验证(3),生产设备每3年至5年实验室仪器、设备周期性校准及仪器功能测试:每112月湿热、干热灭菌锅:每年其他仪器、设备:每5年,33,环境监测,符合以下规定:,中国GMP(1998)及其附录*总部GMP政策文件*总部GMP指导文件工厂内部的SOPs,监测,34,为什么对环境进行监测?(1),确定环境达到指定的标准检测出环境的变化情况当环境有不良变化倾向时,确保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阻止或改变监测结果超标时,对期间生产的产品批次进行追踪及风险评估。,35,为什么对环境进行监测?(2),中国GMP(1998)第3章,第15款和附录: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微生物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中国GMP(1998)第3章,第26款:仓储区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照明、通风等设施及温度、湿度的控制应符合储存要求并定期监测。,GMP要求:,36,为什么对环境进行监测?(3),中国GMP1998第3章:厂房与设施,厂房: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不互相妨碍(贮存区和生产区有足够的空间)设施:设计和安装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充足的照明空气净化压差温度和湿度水池和地漏人员及物料出入,防尘和捕尘设施与产品直接接触的空气仓储区保持清洁和干燥称量室和配料室检验室和留样室仪器专用室,特殊要求,洁净区的要求,一般要求,37,在BHC药厂监测什么?,生产区(CCD,E,F)库房微生物实验室取样间试剂库纯化水系统自来水压缩空气系统人员,38,微生物监测的报警限度(AlertLimit)(1),定义:低于行动限度表明系统与通常情况有潜在的偏差,低于报警限度:不必采取其它措施高于报警限度:重复取样连续3次高于:按超出行动限度处理,当检测结果超出报警限度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经理5个工作日内重新取样,39,微生物监测的报警限度(2),为新系统或没有历史数据的系统定义报警限度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报警限度,10,40,微生物监测的报警限度(3),计算方法:CCE空气检测:6个采样点,检测频率:每季度两年检测数据:48个48*5%=2.4趋大取整3第3高的检测结果,报警限度,41,避免为较差的系统设置过宽的报警限度防止不能起到报警应有的作用,避免为良好的系统设置过严的报警限度防止不必要的过早报警,微生物监测的报警限度(4),限制条件:,不得低于行动限度的10%,不得高于行动限度的50%,不包括以下情况:超标准数据、不可计数数据、验证初级阶段的数据,42,如果检测方法改变每两年,根据两年的历史数据更新必要时,根据最近一年的数据更新,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记录,微生物监测的报警限度(5),文件记录:,检测结果超出报警限度时,以下情况下,调整报警限度,继续,43,微生物监测的行动限度,定义:微生物超过一定数量(法定、内部限度取严者)必须采取纠正措施,取样点及周围环境的直观检查清洁取样点及周围环境特定的改正措施,当检测结果超出行动限度时:立即报告厂长,生产部经理,工程部经理和QA经理并填写差异报告“即时改正措施”,2个工作日内重新取样连续3个工作日内取样3次调查所有可能受影响的批次后续措施,44,微生物监测的不良趋势,定义:系统或区域失控一系列行动限度的超出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可能,当发生不良趋势时:记录监测结果偏差报告立即报告厂长、生产部经理、工程部经理和QA经理保持可能受影响的批次处于待验状态,45,人员,健康检查,46,监测数据回顾,“在每一年的开始,进行对上一年度的所有监测数据的回顾.年度回顾报告需要QA经理批准并分发给工厂管理组成员.”-SOP,年度回顾,47,监测结果年度总结(1),结论空气培养皿法CCD:每周(8个取样点)CCE:每季度(15个取样点)微生物实验室:每月(9个取样点)空气空气取样器法CCD:每月(8个取样点)CCE:每季度(15个取样点)微生物实验室:每月(5个取样点)表面CCD:每月,动态(设备表面或地面,共15个取样点)微生物实验室:每月,动态(工作台面或地面,共12个取样点),48,监测结果年度总结(2),纯化水生产用纯化水:每周,关键点(共5个取样点)每月轮流一次,次关键点(共8个取样点)实验室用纯化水:每月,共5个取样点饮用水微生物:每季度,共10个取样点理化全检:每季度,共2个取样点压缩空气微生物:每月,共6个取样点尘埃粒子数每半年一次,共66个取样点地漏或水池每年一次,测细菌总数,49,变更管理,目的,50,上市,新产品新的包装规格新规格(含量),撤销,产品特定的包装规格特定的规格(含量),其它,变更所涉及到的范围,51,52,变更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53,变更程序的流程,54,将变更申请表提交给变更管理协调员申请者,发放变更申请编号变更管理协调员,发放变更申请表给相关部门变更管理协调员,将信息反馈给变更管理协调员与变更有关的部门,给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列出相关行动与变更有关的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申请者,发放:获得批准的变更申请+行动列表变更管理协调员,基本信息+批准+行动列表变更管理协调员,执行变更相关部门,根据行动列表跟踪变更执行情况变更管理协调员,变更行动完成,通知相关部门行动已经完成变更管理协调员,最终批准QA经理,变更生效的反馈相关部门,批准,是,不批准,否,变更程序管理流程图,55,实现变更所需考虑的相关行动:验证稳定性研究修改SOP或相关文件员工培训等,举例:对于初级包装材料生产商的变更,应考虑的相关变更行动有:1.包装工艺验证2.跟踪稳定性试验3.修改相关文件等,变更批准前的行动,56,技术变更,57,生产商管理相关法规生产商资质认定程序生产商审核程序从合格的生产商报告书进行数据转移生产商的变更管理要求,生产商管理,58,(1998年修订)(局令第9号)第五章物料第三十八条药品生产所用物料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应制定管理制度。第三十九条药品生产所用的物料,应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有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第四十一条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并按规定入库。,相关法规(1),59,药品GMP飞行检查暂行规定(国食药监安2006165号)全国药品生产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国食药监安2006299号)整顿和规范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工作方案(国食药监办2006465号)整顿和规范“三品一械”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京药监办200628号加强药品生产企业动态监督检查。各省(区、市)药品监管部门对辖区内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实施药品GMP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跟踪检查、监督抽查和飞行检查等方式,重点检查药品生产企业的以下环节和内容:其中(4)物料生产商:选择生产商原则、审计内容、认可标准、审计人员的组成及资格、实地考核确定原则、考核周期及执行情况;批准及变更生产商的审批程序及其执行情况;按规定与物料生产商签订合同;生产商资质证明资料具有生产商印章;每种物料生产商的档案应齐全、完整。,相关法规(2),60,BAGGMP方针第20号生产商管理要求生产商评估生产商的批准生产商的控制生产商审核,拜耳集团规定,61,拜耳公司建立了以下5个与生产商管理相关SOPs10-010变更管理10-020药品原料和成品变化和更改后的稳定性测试10-069可选择的生产商的管理10-070生产商管理10-075外部分析报告书上结果转移11-002生产商审核,拜耳公司规定,62,新生产商,变更申请,提供样品,BHC进行检测,结果,BAG进行检测,调查表,初审,审核报告,审核报告给生产商,生产商给出反馈,第2/3次审核,样品进行稳定性测试,试机,改进,批准,OK,NotOK,NotOK,OK,NotOK,OK,OK,NotOK,NotOK,NotOK,OK,NotOK,OK,NotOK,停止,Stop,停止,停止,如果过程中有否定项,整个过程可以在任何进程停止。,生产商资质认定程序流程图,63,出现以下变更须通知拜耳公司许可证更新关键物料生产工艺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检验方法包装方式其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因素只有得到拜耳公司书面批准才能实施变更!,生产商的变更管理要求,64,生产商信息概况生产信息人员和卫生质量保证和控制投诉的处理,生产商问卷调查表,包材,生产商信息概况质量保证系统人员和卫生厂房和设施生产和分析设备来料控制生产和中间过程控制包装,标识,储存和发货成分的质量控制缺陷物料投诉的管理文件,原辅材料,调查表附件:公司营业执照和产品注册证组织结构图工厂平面布局图生产工艺流程图主要生产设备和QC检验设备清单该厂所生产的产品明细成品检验报告样本与标准方法有差异的分析方法的明细,65,生产商审核程序流程图,66,国际生产商数据转移的前提条件:*批准的合格生产商*六批可比性数据*确认数据转移报告已批准*更新检验规程,从合格的生产商报告书进行数据转移,本土生产商数据转移的前提条件*批准为合格生产商已5年*2年无1批拒收发生*2年无严重投诉*6批数据可比性*确认数据转移报告已批准*更新检验规程,其他要求*拜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册教案全册
- 重庆考级速写8级课件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临床防治与护理规范指南
- 新解读《GB-T 18867-2014电子工业用气体 六氟化硫》
-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课件-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解读与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必背知识考点提纲填空练习版(含答案)
- 热点作家:陈忠实(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作品
- 数据分析-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专练-全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提高版)
- 老年人保养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阅读理解专练(含答案)
- GJB135B-2021合成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规范
- 2025年医疗质量管理质控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深圳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申报
- 【轻质减负】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情境化教学课件
- 学生不住校申请书
- 2025年边境巡逻机群无人机协同战术应用
- 老年病科试题及答案
- 中药饮片养护技术
- 八上必背文言文解析(全册)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Q1起重机指挥模拟考试题及答案2025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