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ppt_第1页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ppt_第2页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ppt_第3页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ppt_第4页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区职业环境与健康,第二章,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刘娟,Occupationalenvironmentandhealth,第一节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2,3,第一节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1.概念在社区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生产性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不良劳动条件,4,第一节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2.来源及分类,由原料到成品的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生产过程,2.2分类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5,第一节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异常气象条件,噪声和振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细菌、病毒、真菌,异常气压,6,第一节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2.来源及分类,由原料到成品的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2.2分类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7,第一节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生理紧张因素心理紧张因素,强迫体位、器官紧张、工效学问题等,高空、井下、带电、有毒等作业环境、劳资关系、职业要求与自身素质矛盾等,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疝、脊柱变形、下背痛、盆腔炎、痔、腱鞘炎、滑囊炎、神经肌炎、视力障碍等。,精疲力竭症(burnout)、紧张性精神病(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群体性心理障碍(masspsychogenicillness)其他心身疾病等。,劳动过程,8,第一节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2.来源及分类,由原料到成品的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生产劳动过程所需作业场所及其条件,2.2分类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9,第一节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厂房建筑、生产设备布局不合理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不良的工作条件,10,第一节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社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2.来源及分类,由原料到成品的工艺过程,职业有害因素发生源,预防职业病的根本措施是:,改革生产工艺,生产劳动过程所需作业场所及其条件,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工作,随生产技术、原材料而改变,紧张因素,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劳动过程,1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的统称。,二、社区职业性损害,*概念,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injuries),职业性损害,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isease),12,(一)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1)医学概念: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临床征象,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1.概念,(2)法学概念:指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和颁布的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的一类特殊职业病。即法定职业病,13,57年首次颁布14种87年修订增补9类102种02卫法监发108号10类共115种(p163表2-2-1),2.职业病范围,14,*3.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因去病消,可预防;,(2)病因可检测,损害有一定剂量反应关系;,(3)群体性发病(发病集丛,cluster);,(4)早发现、早防治、预后好;,(5)大多无特效(有效)治疗方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15,*4.职业病诊断原则和依据,(1)诊断原则,综合分析,资料齐全,动态观察,集体诊断,病因学资料(接触史),临床资料(病史和临床表现),病因学资料(因)与临床资料(果)的关系,因果关系三符合,临床表现与致病因素,病情与接触强度,发病时间与接触时间,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16,(2)诊断依据,职业史(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评价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具体工种、接触有害因素种类、方式、强度(浓度)和起止时间等,生产工艺过程;因素种类、强度和接触时间;同一作业环境其他人员有无类似不良反应等,17,又称职业性多发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或加重潜在和原有的疾病,导致职业人群中某些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这类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二)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disease),1.概念,18,2.工作相关疾病与职业病的区别,关键是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对职业病,是主要的、直接的,对工作相关疾病,是次要的、间接的,是许多致病因素中的一种,起促发作用,19,工作有关疾病举例,法定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高温作业工人粉尘作业工人噪声作业工人,中暑,尘肺,耳聋,消化系统疾病等,上呼吸道炎症、肺结核等,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等,20,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又称为工伤。,(三)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injury),21,社区职业性损害的防制措施,第三节,22,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p162),接触机会进入途径接触时间浓度(强度)等,1、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三要素,职业性有害因素个体易感因素作用条件,2、病因、劳动者和作用条件三要素构成因果链即可能发生职业性损害,3、有效预防职业性损害的基本措施?,控制病因保护易感者消除作用条件,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外伤,包括遗传因素(基因多态性),年龄、性别,生理和健康状况,个体行为生活方式等。决定个体易感性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因素(基因多态性),23,*1.三级预防原则,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临床前预防)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通过改革工艺、加强卫生技术措施和卫生监督管理等前期预防措施从根本上预防职业性损害的发生。,对职业人群实施定期健康监护,环境监测,及早发现早期病损,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职业性病损的发展。,一经确诊,立即脱离接触,及时合理治疗,预防并发症、继发症、促进康复。,二、职业性损害的防制原则和措施,24,2.防制措施(p216),综合预防措施,技术措施卫生保健措施组织管理措施,25,卫生保健措施,职业健康监护个体防护生产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26,职业健康检查的种类、目的和监护项目,目的检测项目要求,就业前,定期,普查,离岗前,筛检职业禁忌证健康监护基础资料,27,就业禁忌证(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contraindication,不适宜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或接触某一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28,职业健康检查的种类、目的和监护项目,目的检测项目要求,就业前,定期,普查,离岗前,筛检职业禁忌证健康监护基础资料,常规特殊,及时发现早期病损防发展,特殊项目,及时发现早期病损防发展;为制定保健计划提供依据,常规特殊,了解原工种是否引起健康损害;为新工作提供基础健康资料,常规特殊,A.改革生产工艺B.加强通风降低工作产所有害物质浓度C.加强个体防护D.缩短接触时间E.就业前体检F.定期体检G.一经确诊为职业病立即脱离接触,及时合理治疗H.预防并发症、继发症I.增强体质,促进康复J.定期检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