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版课件-第九章.ppt_第1页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版课件-第九章.ppt_第2页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版课件-第九章.ppt_第3页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版课件-第九章.ppt_第4页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版课件-第九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带传动的原理、特点和主要应用;带传动的运动特性;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传动的布置和张紧;本章的重点:掌握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第9章带传动,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传动带被张紧在带轮上产生的初拉力使得带与带轮之间产生压力,主动轮转动时,依靠摩擦力拖动从动轮一起同向回转;9.1.1带传动的类型,9.1概述,n2,n1,F0,F0,F0,F0,v,f,f,(1)平带传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适用于较高的速度;传递功率较低;,使用方便;传递功率较大;应用最广泛;V带寿命较短;不适宜高速传动;常用的范围:带速v=535m/s;传动比i5;传递功率P50100KW;(3)多楔V带传动兼有平带传动与V带传动的优点;(4)圆形带传动结构简单,传递功率小;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较少;,(2)V带传动带,传动原理:靠带齿与轮齿之间的啮合实现传动,两者无相对滑动,从而使圆周速度同步;特点:传动比恒定;结构紧凑;带薄而轻,抗拉强度高;传动比、传递功率较V带大;效率高;能适应高速传动;成本高;对制造和安装要求高;,(5)同步齿形带传动,9.1.2带传动的形式及各种带型的适用性,B1a,B1b,带的基准长度计算:,9.1.3带传动的几何计算,a0设计时初取的中心距;,代入上式得:计算出Ld0后应按按表9.4取接近的带长标准值Ld;设计中心距:小轮包角:,0时,有:,9.1.4带传动的特点,优点:1)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2)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方便,成本低廉3)过载时利用带与带轮之间的打滑,自动实现过载保护4)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带传动的缺点:1)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2)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3)传动带的寿命较短,传动效率较低4)需要张紧装置9.1.4带传动的应用范围,9.2.1传动带1.平带平带的材质:橡胶帆布、皮革、棉布等;平带的接头:2.V带V带的类型:普通V带,窄V带,宽V带,大楔角V带,汽车V带等;其中普通V带应用最广;(1)普通V带V带的结构、材质,9.2带和带轮,普通V带的尺寸规格:规格、尺寸已标准化;,型号:YZABCDE尺寸:小大承载能力:小大(2)窄V带窄V带的结构、材质、尺寸规格:窄V带的特点:结构紧凑,传动能力强;9.2.2带轮(1)带轮的设计要求足够的强度,铸造内应力小;质量小且分布均匀;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工作表面应有合适的粗糙度;5m/s25m/s动平衡;,(表9.2),a)实心轮S型,dd2.5d,v2530m/s铸钢,钢板焊接;高速轻载铝合金;(2)带轮的结构a)实心式S型b)腹板式P型c)孔板式H型d)轮辐式E型,(1)带轮的材料,b)腹板轮P型,dd300mm,带轮各部分结构尺寸已标准化,设计时可参考有关资料;,9.3.1带传动的受力分析静止状态下带的受力:初拉力F0;工作状态下的拉力紧边拉力F1:带绕入主动轮一边的拉力;松边拉力F2:带绕入从动轮一边的拉力;紧边拉力F1、松边拉力F2和初拉力F0的关系:忽略带的变形有:F1+F2=2F0;有效拉力(圆周力)F:F=F1-F2;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Fv/1000;,9.3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最大有效拉力F的计算:,由欧拉公式有:F1/F2=ef;联立:F=F1F2;F1/F2=ef得:将F1、F2代入式F0=(F1+F2)/2得:最大有效拉力:影响最大有效拉力的因数:1)初拉力F0F0增大,F也增大,但V带的寿命缩短,对轴和轴承的强度、寿命也有影响;保持一定的合理初拉力,但不能通过增大初拉力提高传动能力;,2)摩擦系数f,对V带传动f为当量摩擦系数fv:f增大,F增大,但传动带的磨损加剧,寿命缩短;不能通过增大带轮的表面粗糙度来提高传动能力;通常带轮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3.2;3)小轮包角减小,F减小;为保证正常传动,设计中应满足:120;增大,F增大,但i不变的条件下,结构也要增大;在一定条件下,F的最大值是一定的,若实际传动力超过F的最大值;传动带与带轮将发生打滑,这是传动中不允许出现的;,1.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拉应力紧边:1=F1/A;松边:2=F2/A;2.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c=Fc/A=qv2/A;q每米带长的质量(kg/m);3.弯曲应力b=2yE/dd;y中性层到最外层的距离;应力分布:最大应力:最大应力max出现在紧边与小轮的接触处;max=1+c+b1,9.3.2带的应力分析,传动带的弹性滑动现象:带经过从动轮时,将逐渐被拉长并沿轮面滑动,使带速超前于轮速;带绕过主动轮时,将逐渐缩短并沿轮面滑动,使带速落后于轮速;弹性滑动是带传动中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也是导致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v2v1)的主要原因;,9.2.3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弹性滑动率:,传动比:V带传动的滑动率=0.010.02,一般可忽略不计;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9.4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9.4.1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1)传动带在带轮上打滑而丧失工作能力2)传动带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脱层、撕裂、拉断等疲劳损坏V带的计算准则:保证传动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传动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保证不打滑则要求传递的圆周力Fc不能超过最大有效圆周力F,即:传动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则要求传动带的最大应力应满足:max=1+c+b1;,9.4.2单根V带的许用功率,满足设计准则的最大有效圆周力由设计准则:max=1+c+b1可得:单根V带传动的额定功率:,单根带的基本额定功率:,当=(i=1),带长为特定长度,抗拉体为化学纤维绳芯的条件下单根带的额定功率;(表9.79.17)单根V带的许用功率:考虑实际工作条件与基本条件区别后的单根带额定功率;P0=(P0+P0)KKL式中:P功率增量;i1时的功率修正值;Kb弯曲影响系数,i1不同带型的修正;(表9.18)Ki传动比系数,i1弯曲应力修正;(表9.19,9.20)K包角系数;180时对传动能力的影响;(图9.12)KL长度系数;带长不同时对传动能力的影响;(表13-2),1.设计的原始数据及内容设计的原始数据:传递功率P;转速n1,n2(或i);传动位置要求;工作条件;设计内容:确定带的型号、长度、根数;传动的中心距;带轮结构及其尺寸;作用在轴上的力;2.设计计算步骤(1)确定计算功率计算功率:Pc=KAPKA工作情况系数;(表9.21),9.4.3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按Pc查图9.13;选定点在两种型号分界线附近时,可初选两个方案,通过设计计算比较后作出取舍;(3)确定带轮直径带轮直径对传动的影响:,(2)选择V带型号,dd1结构尺寸;小带轮直径d1选用:参考图9.14的推荐值,且应大于表9.6中的最小值;大带轮直径:dd2=i(1-)dd1按标准圆整(表9.3);,一般v=(1520)m/s为宜,v25m/s,带速过大,应适当减小dd1;(5)确定中心距和带长中心距对传动的影响:中心距越大,结构尺寸也越大,当带速高时传动带容易产生颤动;中心距小,小轮包角也小,有效圆周力也将减小;中心距的确定:设计对中心距有要求时,按结构要求确定;设计对中心距无要求时,一般初取为:0.7(d1d2)a02(d1d2),(4)验算带速,按表9.3取接近的带长标准值Ld重新计算中心距:实际中心距的范围:(a0.015Ld)a(a+0.03Ld)(6)验算小轮包角过小时,可适当增大a,或增加张紧轮;,带长的计算值:,(7)确定V带根数z,传动带最多使用根数:(表9.22)过多时应重新选择V带的型号;(8)确定初拉力F0考虑离心力的影响后有:(9)作用在带轮轴上的力FQ,F0,F0,1,FQ,9.4.4实例分析,例9.1(题略)解:(1)确定计算功率由表9.21,取:KA=1.3Pc=KAP=1.310=13kw(2)选择V带型号按Pc查图9.14,选定V带型号为:B型;(3)确定带轮直径参考表9.6,dd1min125;参考图9.14的推荐值,dd1=125140;取dd1=140,取=0.02;i=n1/n2=1450/400=3.625则:dd2=i(1-)dd1=3.625140(10.02)=497.35;参考表9.3圆整为:dd2=500;实际传动比:i=dd2/dd1=500/140=3.571传动比的误差率:传动比的误差满足要求;(4)验算带速带速满足要求;,确定大带轮直径dd2,按题目要求,初取:a0=1500;V带计算长度:查表9.4,取最接近的标准长度为:Ld=4000;计算实际中心距:中心距的变动范围:amin=a0.015Ld=14870.0154000=1427amax=a+0.03Ld=1487+0.034000=1607,(5)确定中心距和带长,满足要求;(7)确定V带根数z查表9.10:P0=3.62;表9.18:Kb=2.649410-3;表9.19:Ki=1.7313;表9.4KL=1.13;K=0.97;(表中不能直接查出的数值均采用线性插值)代入得:,(6)验算小轮包角,取z=4;,(8)确定初拉力F0及作用在轴上的力FQ查表9.6,q=0.17kg/m;初拉力F0:作用在轴上的力FQ,(10)带轮结构设计,小带轮实心式;大带轮条幅式;设计结果:型号:B4000GB/T115441997,z=4;带轮直径:dd1=140,dd2=500;中心距:a=1487;初拉力:F0=260N;作用在轴上的力:FQ=2067N;,9.5.1传动带的张紧装置传动带的张紧方法:1)调整中心距2)采用张紧轮3)自动张紧,9.5V带传动的张紧、正确安装与维护,调整中心距,调整、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1)V带在带轮槽中的正确位置2)两带轮的正确位置3)V带的张紧程度4)V带的更换要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