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及阳离子型),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2,城市污水简介,城市污水的定义:城市污水(municipalsewage,municipalwastewater)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载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留的雨水。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3,城市污水的来源,主要来源:城市污水是通过下水管道收集到的所有排水,是排入下水管道系统的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降雨径流的混合水。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水。它是从住户、公共设施(饭店、宾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机关、学校和商店等)和工厂的厨房、卫生间、浴室和洗衣房等生活设施中排放的水。这类污水的水质特点是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油脂等,以及氮、磷、等无机物,此外,还含有病原微生物和较多的悬浮物。,4,城市污水的特点,相比较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水质一般比较稳定,浓度较低。工业废水是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冷却水冲洗废水以及综合废水。由于各种工业生产的工艺、原材料、使用设备的用水条件等的不同,工业废水的性质千差万别。降雨径流是由降水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对于分别敷设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的城市,降雨径流汇入雨水管道,对于采用雨污水合流排水管道的城市,可以使降雨径流与城市污水一同加以处理,但雨水量较大时由于超过截留干管的输送能力或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大量的雨污水混合液出现溢流,将造成对水体更严重的污染。,5,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简介,污水处理厂按工艺类型可以分为三级,一级处理又称为预理主要是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需要用到的对应絮凝剂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而二级处理也就是污水的生化处理,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目前国内主要是采用活性污泥法,根据方法不同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对应需要用到的产品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而三级处理对水的溶度处理国内较少,还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纵观其前景还是不错的。,6,聚丙烯酰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在城市污水处理上主要需要用到阴离子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有时还需要在前期工艺中加入无机类絮凝剂,通常城市污水处理以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二级处理为主体,三级处理很少使用。一般工厂排出的污水,至少应采取两级处理。一般大型污水处理厂多采用以沉淀为中心的一级处理和以活性污泥法为中心的废水二级处理,再进行污泥消化处理,对污泥进行浓缩消化和脱水。一级处理:建议使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活性污泥处理:一般使用中、高电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赤峰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教学能力综合评价考核
- 运城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年度绩效考核
- 上海市人民医院调Q激光操作技能分级考核
- 面粉订购合同5篇
- 春节礼盒促销方案
- 2025年无人钻探车市场调研报告
- 2025年可研报告定义标准及编制依据(精)
- 2025年中国叔碳酸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脱砷催化剂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年平顶山内燃机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制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配网全过程管理
- 《接近开关原理与应用》课件
- 2025全日制劳动合同协议官方版范本
- 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方案
-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评估方案
- 中国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24年)
- 聘用主播合同范本
- 钢结构工程高空防坠落方案
- 《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