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讲古诗词鉴赏,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鉴赏。2感知古诗词中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3理解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4品析古诗词的语言。5揣摩诗词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6品析古诗词的写作技巧。,答题技巧: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答题格式】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表达)什么感情。,二、赏析诗歌语言(一)赏析字词1赏析动作性词语,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辅”和“望”字用得极精辟,“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雄伟。“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赏析描写性词语,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析。“初平”生动地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对“闻笛赋”怎么理解?“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这里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已逝老友的怀念之情。,另外,还有一些类型的词值得注意:(1)叠词。一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绵密曲折。(2)拟声词。一是给读者以听觉上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是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3)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答题格式】X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二)赏析名句1诗歌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一般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2.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句及赏析如下:,2.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句及赏析如下:,3.赏析名句,还可以从名句的类型(写景、抒情、说理)分析。(1)写景类:如果是写景,则从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2)抒情类:如果是抒情,则从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3)说理类:如果是言理,则从理趣的融合性、哲理的启发性等角度赏析。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题技法:对于名句赏析类题型,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从两方面来鉴赏评价:一方面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设问、反问等)、用词的生动形象、表达技巧(托物寓意、对比)等,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答题格式】析诗义找特点绘画面表感情,三、赏析诗词表现手法(一)常见的表现手法及用法举例:,(二)修辞手法及用法举例见赏析诗歌语言(三)常见的抒情方式及用法举例:,答题技法: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点明这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有什么作用,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句话,从景、情、理等方面的为人称道之处,对诗歌的句子进行品评。【答题格式】这首诗(词)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表现(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一)(原创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释】窅(yo)然:远去的样子。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_,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A无可奈何花落去B风住尘香花已尽C簌簌衣巾落枣花_,【思路点拨】第1题考查理解古诗文内容的能力。要注意诗歌整体内容和氛围,比如本诗描绘碧山风景,突出对碧山的喜爱;同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如本诗中有“闲”“窅然”,可推知碧山幽静、闲适的特点。第2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要明白诗句蕴含的感情,把握诗句蕴含的感情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结合诗人作品特点、结合写作背景、结合关键词句。本诗关键词在一“闲”字上。面对如仙境一般、别有天地的碧山,作者的心是安适恬淡的、悠然自得的。根据这一点,可知答案应选C。【参考答案】1.诗人的回答是:因为“碧山”有别于“人间”的静美和闲适。2.C句与之相似,都蕴含了诗人对这份安宁闲适的喜爱。,(二)古诗阅读。江上明孙蕡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阅岁华。【注释】孙蕡(f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沧洲:滨水的地方。1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_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_,【思路点拨】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首先明确“青枫初着花”是写景句,结合尾联“秋怀已向南云尽”可知此句描绘的是“初秋时节,部分青色的枫叶逐渐变红”的景象,然后结合题意“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可把这句话理解为“初秋时节,部分青色的枫叶逐渐变红,远远望去,就像是树叶上开出红红的花”,或“作者这样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秋时节,江枫一片青色树叶中点缀着红色树叶的美景”。第2题实际上要求回答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由诗中“客帆和月宿蒹葭”“渔船依钓石”“归雁认平沙”可以推断诗人有淡淡的思乡愁绪;由尾联“秋怀”一词,可知诗人心底的忧愁是因离家千里,身在旅途所致,但江行所见之景“青枫初着花”“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组成的画面清新幽美,诗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之后心境也逐渐变得开朗旷达起来;尾联写诗人心底的忧愁已被风吹尽,所以可以推断这首诗还写出诗人看到景色后的开朗宽松心境。,【参考答案】1.因为初秋时节,部分青色的枫叶逐渐变红,远远望去,就像是树叶上开出红红的花儿。(或:作者这样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秋时节,江枫一片青色树叶中点缀着红色树叶的美景)2.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