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杨晓容(政法学院,法学,2005级2班,051210078) 摘要: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补充而存在,伴随现实需要性而产生,其目的在于追求法律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我国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于2005年在公司法中正式确立,使其在我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有必要通过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含义、特征及法律适用,我国存在的不足及如何完善的研究,以使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更好的发展。关键词:公司人格否认;滥用公司人格独立;公平正义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Analysis systemYang Xiaorong(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law science, Grade 2005 class 2,051210078)Abstract: 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system is a supplement to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system, which is needful for the reality. The purpose of it is to pursue the value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Our 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company law” in 2005.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to be perfected As a resul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study the basic mea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aw application of the 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System. And this will also talk about the shortcomings of our law and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m which can make the system to be a better one. Keywords: 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Abuse of personal independence; Fairness and justice引言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发源于英美法系的“揭开公司的面纱”规则,此后逐渐为包括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在内的一些国家所接受,只不过在大部分的大陆法系国家中被称为“直索责任”,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得到迅速的创新发展之后,在世界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法官桑伯恩(Sanbon)在1905年的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一案中,首次使用了“刺破公司面纱”规则。就美国来说,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就设立之初主要是针对公司人格滥用和托拉斯问题,但在随后的发展中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在认定公司于特定情形造成不公平结果的场合下即可不承认公司的存在。英国对于该制度的应用则相当谨慎,严格限制债权人直接向公司股东追究责任。德国的“直索责任”的使用范围则局限于只有当公司人格被滥用于规避法律,违反合同,侵犯社会利益或第三人利益时。日本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被称为“形骸化理论”,深受德国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具备了鲜明的日本特色,在各级法院的某些案件中也已广泛适用了该制度。总体来说,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各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在适用范围上,英美法系要宽于大陆法系,具体而言,美国宽于英国而德国则严于日本。一、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概念及特征(一)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 公司人格否认又称“揭开公司的面纱”或者是“刺破公司的面纱” 朱蕴慈.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转引自曾榕、步雷.从公司法法人人格否认看现代法律的正义观J.经济与管理,1999(4).271页是指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基于特定的事由,相对的否认公司的独立性,使股东在某些场合对公司承担无限责任的法律制度。从实质上讲,这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它可以有效克服有限责任的制度的许多弊端,但并未否认股东有限责任原则,而是对这一原则的维护与有效补充,是一种事后救济手段,目的是“矫正的公平”。 王静、范晓林.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研究J.经济与法,2008.9(中旬刊) 公司人格否认并非对公司独立人格的全面永久的剥夺,其效力范围仅局限于基于特定事由的特定法律关系之中,公司人格在某些方面的被否认并不影响其在其他方面的人格独立。在其他方面,公司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这种制度保障了投资者的安全,但并不影响投资者的有限责任,起到了防范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来逃避义务和责任的作用,进而保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利,维护了公共利益和社会的正义、秩序和效益。 朱蕴慈.论公司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J.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特征1.效力的待定性。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只针对特定个案,其效力范围仅局限于特定的法律关系中,是对具体的法律关系中的公司人格否认,具有一定的时间范围,既不是对公司人格的全面否认也不是永久性的否认,具有特定性。2.适用上的被动性。在个案中,公司股东因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给公司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是否追究股东的责任是债权人的权利,法院并不会主动介入否认公司人格独立,因此其适用并不具有主动性,只有当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向法院诉请公司人格否认且满足相关条件,该制度才能得以适用。3.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在于维护法律的正义与公平。它通过责任再分配的方式,将股东的有限责任转变成无限责任。在法律的适用上则不再受公司人格独立的限制,打破公司人格独立制度下的责任分配方式,在公司与股东之间进行责任的再分配。 杨绿水.论我国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81页本质目的在于防范股东利用人格独立来逃避其应当承担的义务,保护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4.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法人人格滥用的事后规制手段。它通过追究公司法人人格独立滥用者的责任,使其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从而在事后对受到损害的债权人利益或者是社会公共利益给予适当的救济,从而维护了公平正义。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基础及必要性(一)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基础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而且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由此看来,公司股东滥用人格独立不可避免,同时要解决这一困境,达到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法理基础如下:1.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无论立法司法,正义永远是法律的追求目标。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体现这样一种正义:法律承认公司人格独立,以使广大投资者可以大胆进行投资,对其给予保护,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种承认与保护往往会为部分投资者创造滥用公司人格独立以牟利的机会,所以要将公司人格否认作为必要的补充,由此形成一种对债权人的有效保护。这样就使得处于不利地位的债权人的地位有所提升,平衡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一种一公平方式表现社会秩序的状态。公平作为正义的核心,始终是法律应当奉行的一种价值观,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则是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在公司法中的具体体现。2.公平的目标以衡平的方式实现。衡平是实现“矫正的公平”的基本方式,其将衡平原则定义为当法律因其太原则而不能解决具体问题时对法律的一种矫正。 杨绿水.论我国的人格否认制度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82页在现实中,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是存在缺陷的,而法官的自由裁量则可以缓解这种缺陷,衡平使不公平降到最低点,具有修订补充完善法律的功效。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借助于衡平的方式,指导司法实践,同时也因其具有的事后救济性,而使双方当事人在利益与责任上达到一种相对公平的状态。(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 公司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必不可少的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但仅有人格独立则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后果:首先,为股东尤其是公司的控制股东牟取法外利益创造了机会。控制股东实际上控制公司的运营,其个人意图直接体现于公司的各项活动之中。为了股东自身利益,常常会发生损害公司利益或者利用公司独立人格进行欺诈损害债权人利益或国家社会利益的行为。其次,对债权人显失公平。债权人通常为公司的外部利害关系人,其对于公司内部的经营状况无法介入,缺乏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一旦公司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必将受到巨大损失。而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承担风险,这就使得公司的部分风险不均衡的转移到了债权人身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最后,有限责任制度往往使受害人得不到足额的补偿。前面已经说过,有限责任使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而公司在经济交往中往往会做出一些冒险行为,这种冒险行为造成的损失因公司人格独立转嫁到了受害人与社会身上。正因为如此,公司往往不顾风险,不顾后果的进行冒险行为,使得有限责任制成为不负责任者们的保护伞。正是基于以上种种因素,追求公平正义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便应运而生了。三、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构成要件及适用(一)构成要件 公司人格否认理论虽已为世界各国认同,但在司法实践中对其的适用仍应当采取严格谨慎的态度。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完善,其效力是相对的,其构成要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且后者更为重要。因为这关乎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实现以及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现实价值问题。1.主体要件。适用对象必须是公司法人,且以公司人格合法、有效存在为前提。这里的公司法人指的是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对公司具有实际控制能力的股东。2.行为要件。必须存在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这种行为分为以下几类(1)利用法人人格规避法定义务,指强制性法律规范规定的特定主体承担的应当作为或不作为义务,但特定主体利用各种手段规避了法律的适用。(2)利用法人人格规避约定义务或侵权义务,例如:对公司负有竞业禁止等约定义务的股东另设不以自己的名义但却由其实际控制的公司。3.结果要件。即存在给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结果。只有在给相对人造成损害而相对人也请求法院否认公司独立人格时,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才得以适用,否则,即使股东滥用了公司的独立人格而没有给相对人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也不能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4.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即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独立的行为必须与相对人受到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相对人受到的损害并非由股东的滥用公司人格独立行为所造成的,那么即使存在滥用行为,也不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相对人也无权追究公司股东的责任。(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情形近年来,在经济运行中滥用法人人格的现象屡见不鲜。从我国实际出发,结合其他国家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实践情况来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关于公司资金的问题。这种问题大体上有两种情况:(1)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公司资本的充实与否,不应只看在设立公司时注册资本是否已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而应考察其资产与所从事业务的性质以及业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即隐藏的风险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不足的情况。 徐小松.公司法案例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12公司资本作为公司对独立承担责任的最低担保,对公司债权人至关重要,因此公司资本仅仅符合法律的规定是不够的。如果公司所从事的业务风险性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可能是巨大的。这对于不明所以的公司债权人来说,其所处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在公司资本不足情况下的风险分担就落入了债权人的身上,这就使得公司的经营风险变相的转移到了众多债权人的身上,对债权人来说是极度不公平的。(2)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利用各种手段将公司架空,使得公司资本已严重不符合注册资本。这种情况对于债权人来说,如果他并不清楚公司资本的实际状况,就会以注册资本作为自己是否与其交易的参考。根据这样的信息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给自己造成一定的风险损失。2.股东利用公司规避合同义务或法律义务,即股东将公司作为规避合同义务或法律义务的工具。规避合同义务,通常会使对方的合同当事人处于不利地位,利用关联公司,如“夫妻公司”、“兄弟公司”等等,一旦发现要承担经济责任就将公司财产转移至关联公司,造成公司无财产的假象,之后便以公司没有钱等理由逃避债务的履行。也有的新成立一个受其控制的公司,大体做法与上相似,目的都是为了规避债务履行。规避法律义务多指依据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公司负有某种作为不作为义务,而股东利用关联公司或新设公司改变法律的适用前提,达到规避法律义务的目的。 黄丽萍.公司法人人格和法人人格否认J.行政与法,2002年第6期.85-86页3.公司与股东混同问题。公司股东中往往既有自然人股东也有法人股东,公司股东的混同通常被称为“公司人格形骸化”。 方晓晨.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浅析J.今日南国,2008年.总第97期.144页有些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与有限责任,将自己与公司完全混同,使公司成为其牟利的工具。表现为公司与股东在人格上、业务上的混同。例如:当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经营运作干预到一定程度时,即造成了母子公司的混同。此种情况下,就应当“揭开公司的面纱”,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三)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应当谨慎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公司法人制度的补充而存在,是一种例外规则,其适用应当格外谨慎,如若不受限制而造成滥用,则会动摇整个公司制度的基础甚至引起其自身的价值否定,同时也是对公平正义价值的一种亵渎。要做到适当适用则应做到:第一,结合司法实践,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制度,减少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任意性与矛盾性,将各种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系统编纂,去粗取精,形成完整的体系。这对于预防和有效规制股东对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滥用行为将起到重大作用。第二,应严格把握其适用要件,严格按照其构成要件的要求来加以适用。不能扩大或缩小其要件的限制范围。第三,应健全监督制约系统,防范和规范法官的滥用自由裁量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四、我国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现状从各国实践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各国大体上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由立法作出规定,例如英国、德国,虽然其方式方法不完全相同,但都是以立法的方式做出的。另一种做法是将公司人格否认作为一种例外,由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揭开公司的面纱”。在我国,2005年公司法修订以前,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解决实践中的需要的,而2005年的新公司法则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做了具体的规定:第20条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另外,该法第64条也针对一人有限公司在财产混同情形下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问题作了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胡敏、禹龙国.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完善思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5月.总117期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一大突破,虽然只是简单的规定,但从无到有,在我国是创新,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人制度十分有益,有利于促进我国公司制的完善和发展,形成真正的独立的法人人格。但相对于其它国家而言,仍比较表面化。(一)不足之处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主体范围不全面。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于个案,适用对象必须是具体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为公司人格独立的滥用者,而另一方则是因其滥用行为而受到损害的人。公司法对这双方当事人的规定范围都很模糊,这对于公司的不享有决策控制权的股东来说可能存在不公平性。2.行为要件的规定不具体。公司法第20条和第64条的规定都过于原则性和概括性。在实践中,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多种多样、千变万化。该法第64条只规定了一人公司财产混同问题,而对于如利用关联公司、母子公司等财产、业务混同问题以及股东对公司的不正当控制等情形则未作规定。虽然法律并不能罗列出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各种情形,但64条的规定也过于简单,不足以指导司法实践。3.结果方面过于抽象。公司法第20条规定的损害后果为“严重损害”但严重为何种程度,损害后果需达到何种程度才算是严重呢,并未作出规定。这种抽象的界定必然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各个地区甚至各个法院形成一套自己的适用标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混乱。这样对于情形相同却适用不同标准的双方当事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不利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追求公平正义的目的的实现。4.忽略了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保护。在现实中,滥用公司人格独立行为损害的对象也包括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而非仅为社会个体。公司法只针对侵害债权人利益的问题作了公司负连带责任的规定,对于侵害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则只字未提。这样往往造成公司钻法律空子,频频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不受相关法律的约束,给国家社会造成重大损失。(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基于以上之不足,本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1.明确责任主体的范围。在公司法中应当明确规定个案中承担责任的股东应当为掌有决策权的股东,并且是隐藏于法人之下的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股东而非所有的出资者。 廉学锋.樊鸿雁.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6月(上).100-101页谢 辞本论文的完成,得益于鲁东大学老师传授的知识,使本人有了完成论文所要求的知识积累,更得益于导师蔡颖雯教授从选题的确定、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框架的确定、开题报告准备及论文初稿与定稿中对字句的斟酌倾注的大量心血,在此对导师蔡颖雯教授表示感谢!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大学四年学习期间给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政法学院的各位老师,感谢张天波书记、于大水老师、孙明老师、侯鲜明老师,你们给予我的指导和教诲我将永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氨基酸洗面奶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上半年四川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招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大型游戏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4年安全员考试模拟题库【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报纸广告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题库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突破及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报告001
- 2025年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案例分析报告
- 数字化赋能零售门店运营:2025年技术应用与市场趋势报告
- 2025云南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招聘下属公司工作人员4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锂电池隔膜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Unit 1 This is me 教学设计(6课时)外研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气瓶检验员闭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月饼里的秘密课件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院新项目创新建设汇报
- 乡村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颌面外科清创缝合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分类与整 理 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