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现状与解决对策」_第1页
「【音乐】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现状与解决对策」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代码: 学 号: 贵 州 师 范 大 学教 育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论 文 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现状与 解决对策 以安徽省临泉县阜临小学为例Element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linquan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 mound element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专 业 方 向:学科教学(音乐) 专 业 代 码: 045111 申 请 人 姓 名: 导师姓名(职称): 20xx年3 月 27日 摘要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的日益发展与完善,钢琴即兴伴奏这一艺术形式在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愈来愈广泛。由于钢琴即兴伴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已将钢琴即兴伴奏列为必须课程,是高师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课程,也是他们将来步入工作岗位顺利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本论文以安徽省临泉县阜临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对该校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学校的音乐硬件设备以及课堂观察中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最后针对在校教师如何充分利用集中有限的时间,并利用他们自学和岗位自练来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以及高师加强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视方面提出合理实际的对策,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学尽一份绵薄之力。关键词:小学音乐课;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 ABSTRACTAs the basic mus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 of this art form in basic music education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and more widely. Because the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 has stronger practicability, various universities music education profession must have ranked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 course, is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most practical course, and their future into jobs smoothly music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In linquan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 this paper mound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classroom observation for the school music teachers of teachers, school music hardware equipment and class observation, the problem of the music teachers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 in the summary analysis, and finally to the school teacher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focus on the limited time, and use the practice to improve their self-study and post the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 ability and high strengthen emphasis on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 in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render a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usic lessons; The music teacher; Piano impromptu accompaniment; 绪论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xx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了音乐课程的性质为实践性、审美性、人文性三点,以及肯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陶冶情操、涵养美感、和谐身心、持久兴趣、健全人格”,以此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课堂乐器选用上规定“音质纯正、音高标准、注意避免过大音量及噪音对学生听力健康的损害”等内容,就目前来看,部分小学课堂中,音乐教师在伴奏类型上对乐器选择的比例不大,部分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伴奏带等取代乐器伴奏,但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伴奏带,对于规定教材中的歌曲伴奏处理都是固定单一的,不能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教材及音乐课足够的兴趣,从而造成了小学生喜欢唱歌,但是不喜欢学习音乐教材上的内容的现象。使用多媒体或伴奏带进行音乐教学的弊端还在于没有考虑到学生心里接受的能动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视听能力。所以,在此情况下,就要求教师灵活地处理音乐教材中歌曲的伴奏问题,音乐教师应结合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音乐教材中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征,因材施教,使课堂音乐教学活动充满乐趣,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学为所用、学有所获。 钢琴即兴伴奏这项技能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也是体现音乐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因素。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在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中钢琴即兴伴奏被列为六项中的其中一项,钢琴即兴伴奏也是高师音乐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钢琴即兴伴奏应用的范围很广,包括为各种歌曲、舞蹈、合唱排练伴奏等。在歌唱教学中,通过钢琴为学生即兴伴奏,不仅可以增加歌曲的艺术表现力,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演唱热情,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临泉县阜临小学实习期间发现部分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并不十分乐观,“有琴艺不精”的情况让人倍感惋惜。总之,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有待提高。 (二)研究意义 在普遍呼吁提高国民音乐素养的今天,音乐课是每个孩子步入课堂之后的必修课程,它的重要性并不次于需要考核的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进一步说,音乐素养是一个国家文明生活、精神文化的体现。本研究通过笔者的实地实习调查,针对小学教育阶段进行研究,利用笔者在小学实习的优势,深入课堂研究发现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运用的现状,最后给出有针对性的实用策略,期望这些策略的提出可以有效的提高在校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能为今后音乐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所帮助。二、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小学课堂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调查研究并不多。国外的关于小学钢琴即兴伴奏的书籍和学术论文没有记录。国内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有内蒙古师范大学李嘉荣教授在2008年发表的集宁区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调研,该题调查偏远地区中小学课堂上钢琴即兴伴奏的运用情况,以乌兰察市十所中小学为样本,通过多种调查法对市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发现其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为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建议。张会艳教授在20xx年发表的小学音乐课钢琴伴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以安徽省阜阳市区 15 所小学的音乐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访问等研究方法,并针对阜阳市区小学音乐课钢琴伴奏存在的问题进行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钢琴伴奏的历史沿革一文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结合钢琴这一乐器本身之特性,论述了钢琴伴奏不同时期的使用情况。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一书中专门列出“怎样为音乐教材歌曲配伴奏”一节,对歌曲分析、和声处理、前奏、间奏及尾 奏的处理、伴奏音型的处理、钢琴踏板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概括,并对音乐教师在课堂范唱时使用钢琴伴奏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论钢琴伴奏教师的能力与艺术修养一文中从宏观角度上论述了钢琴伴奏在音乐课教学中的作用,并明确指出在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中,钢琴伴奏的培训力度须加大等内容。上述文献中主要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调查都反映出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对钢琴即兴伴奏艺术的表现理解和重视程度不足,钢琴即兴伴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虽然目前研究钢琴即兴伴奏方面的文献不少,能搜集到的钢琴即兴伴奏的书籍也有很多,但很少有涉及到如何提升在职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这一研究课题,尤其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的更是很少,所以对于这一关键课题更值得我们去调查分析,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对策。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调查小学音乐教师的即兴伴奏水平,对小学音乐教师的即兴伴奏水平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课堂观察法:在调查过程中,笔者随机听取教师的音乐课,在课堂观察的同时,记录听课中的内容,以便了解音乐教师钢琴伴奏运用实况,课后对记录内容进行分析总结。 3、定量分析法,在相关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使人们对某片区音乐教师的即兴伴奏水平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在某些量化标准上的规律,并把握规律的本质,理清规律之间的关系。 4、描述型分析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规律结合起来,通过笔者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揭示弊端,提出对策。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 钢琴即兴伴奏概述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形式中最为实用的伴奏技能,它是指在有旋律无伴奏、且伴奏者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结合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手法及作曲理论知识进行即兴创作并即时弹奏的过程。从钢琴即兴伴奏本身来说,它是一种技能、一种音乐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综合运用的能力,它包含对移调能力、视奏能力、伴奏织体的运用能力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运用的能力。费承铿曽对钢琴即兴伴奏的性质作出规定“即兴伴奏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术科,它是我国音乐教育中所特有的课程,是与五线谱的首调唱名法和简谱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今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音乐教育一书中指出:“钢琴即兴伴奏是在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快速而准确地即兴弹奏出与之相适应的包括和声与织体的伴奏声部,同时,钢琴即兴伴奏要与歌曲旋律、歌词紧密相连,烘托气氛,揭示内容,进而塑造作品的艺术形象。”上述内容说明作为歌曲演唱的良师益友,钢琴即兴伴奏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一个好的歌曲伴奏的引入,能帮助演唱者做好演唱前情绪上的准备,其次,在歌唱进行中,与歌唱者在歌曲速度、音乐的抑扬顿挫等方面密切的配合,可以为歌唱者制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伴奏在歌曲间奏留白中巧妙合理的进入将会为歌曲的演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漂亮的尾奏伴奏可以让观众、歌唱者以及伴奏者本身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忘乎所以。良好的钢琴即兴伴奏不仅可以衬托歌声的美妙,本身也极具艺术性,在音乐情感的表达上甚至可以比正规伴奏更加甘畅淋漓所以即兴伴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即兴伴奏作为一种与钢琴正谱伴奏有明显区别独特性弹奏形式,其特点就在于自身所存在的“即兴”而表现出的随意与特别。也就是说,钢琴即兴伴奏不仅仅是对钢琴原作品的再现,而是必须表达出伴奏者独特的创造和创新性。钢琴即兴伴奏是富于音乐作品新生命的创造行为,它有可能通过伴奏者的即兴创造,使作品获得新的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正是由于钢琴即兴伴奏独具个性的创造,可使得同一个作品获得不同的艺术表现,这也正是钢琴即兴伴奏的魅力所在。 第二节 钢琴即兴伴奏发展综述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音乐教材中还很少有涉及到与钢琴即兴伴奏相关的内容,更别说是运用钢琴这种外来的乐器为歌曲、舞蹈等配以伴奏。但是在80 年代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钢琴即兴伴奏受到了广大的关注,学术界对此进行大量的研讨,钢琴即兴伴奏受到应有重视,形成了繁荣的研究发展趋势,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体系。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有关钢琴即兴伴奏发展的期刊、博硕士论文及相关的书籍,在此调查基础之上,对钢琴即兴伴奏的研究发展大致描述如下: 20世纪90年代中期,费城铿对钢琴即兴伴奏理论与实践一文中对钢琴即兴伴奏的性质作出了规定:“从即兴伴奏本身来说,它是一种技能,一种音乐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能力”。观点指出的是,钢琴即兴伴奏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术科。冯振琦从演奏角度对钢琴即兴伴奏的性质做出规定 :“钢琴即兴伴奏是即兴创作与即兴表演相结合、音乐思维与音乐感觉相结合的一种音乐表演活动。”观点指出钢琴即兴伴奏应是一种音乐表演活动。1995年孙维权在论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十大要领一文中从教学角度针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具体表现手法(重视钢琴即兴伴奏自身的基本功训练、进入良好的即兴伴奏状态、和声语汇组织、声部纵向横向之间的处理、规范的和声节奏、音区的分配、外声部和声 框架的设计)和艺术总体性质(和声语汇的横向层次分布、和声语言民族风格特点的把握、音乐形象的塑造)两个方面提出了十大基本要领。基本涵盖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总体要求。1996年程桂林、刘永福在钢琴艺术报上发表的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一文中,从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综合运用的角度进行论述,论述内容有对情感体验和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加强音乐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注重实践性三点。1998年费承铿、张东妹在南都学坛上发表的浅谈师范钢琴教学中的即兴伴奏一文中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具体训练做了详细的概述,指出衡量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的五个要素,分别是调、和弦、调式、音型、旋律五个方面,并从这五个方面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具体训练进行论述。1999张丹晔在钢琴艺术上发表的浅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移调练习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了在钢琴即兴伴奏弹奏中移调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出在移调中加入首调观念 。1999年徐枫在许昌学报上发表论钢琴演奏技术的六大要点,从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技术能力的角度上作了研究与探讨,针对钢琴即兴伴奏的技术能力方面,提出四种观点,包括收敛掌握常用的和声语汇、熟知调式理论、掌握调性、掌握常见的钢琴肢体形式等基础技术能力。2000年刘翔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上发表浅谈钢琴即兴伴奏的魅力一文中,根据钢琴即兴伴奏的性质,总结出钢琴即兴伴奏的总体特征,主要为独特的音色、辅助性、即兴性三点。2000年陈雪慧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用数码钢琴教室进行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以及2002年李杰鹏在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刊登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一些文章中,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与演奏在高新数码技术实践中的运用做了详细论述。2003年朱建在南通职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浅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观念性的提出音乐心理能力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提高及升华的必要基础,并在思维上的快速综合能力、钢琴键盘上的记性反应能力、以及生理上的高度协调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多种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教材,例如钢琴(含即兴伴奏教学内容)(全用线谱)第一至四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教材),李和平、唐重庆、张慧编等等。这些书籍、文章以及论文、教材的精华部分被收纳于相关的教材中去,为音乐教师进行即兴伴奏教学所借鉴。伴随着我国钢琴即兴伴奏的不断完善,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也意识到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对其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愈来愈多的高师音乐专业和专业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都陆续开设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根据笔者调查搜集的大量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发展的书籍、资料显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以不同的授课形式出现在高等音乐院校中,其中中央音乐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是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方面开始较早的两所院校,但在那个时期,钢琴即兴伴奏并未形成稳定的学科和规范的课程结构,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大跃进时期,也就是1958到1960年间,赵晓生老师在上海音乐学院开设了即兴伴奏的讲座,主要为了满足当时师生下乡、下厂演出的需要,虽然当时没有独立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但因结合实用,对当时上海音乐学院师生们的业余演出有一定的帮助。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也就是文革结束后,国内第一批毕业的音乐师范生步入工作一线,很快,尖锐的矛盾就显示出来。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钢琴即兴伴奏研讨会上,师范院校音乐教师们普遍反映出因为在高校没有学习过钢琴即兴伴奏而不具备看简谱当场配伴奏的能力,所以被当地学校解聘退回原校的惨状,这一反映情况惊动了高校的相关领导,使他们清醒的意识到必须急需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在这实际需求状况的压力下,师范院校从80年代起陆续开设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不少钢琴专业的教师(如周微我老师、泰尔老师)也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而且出版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最早的教材。大约在90年代以后,若干音乐师范院校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在高校音乐课程中加入即兴伴奏课,并单独开设。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上海音乐学院在1977年开设即兴伴奏课,1994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和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1995年、1996年相继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即兴伴奏课程等。虽然没有权威调查显示,但是大致推算在公元2000年后,我国师范院校均以不同形式开设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总体情况跟上一世纪相比都得到了改善。2006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院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钢琴教程教学纲要,对师范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内容提出要求“突出为歌曲配弹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在钢琴弹奏技巧及技能中,提出要掌握“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与技巧,为旋律配和声的基本方法,各种伴奏音型在不同体裁歌曲伴奏中的运用方法”,在钢琴即兴伴奏课时安排上要求“全部学程为三年,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以基本技术训练为主,第二阶段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配弹歌曲伴奏训练为主”,在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考核方面要求“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钢琴的能力,包括钢琴演奏能力、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上述纲要中表明国家教委已正式将钢琴即兴伴奏加入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中,并由钢琴教师全权负责教授此课。但是由于各院校广大教师们普遍反映,各个钢琴教师的教学方法、重点倾向各有不同,且颁发的文件内容中又缺少对即兴伴奏考查的明确要求。国家教委在进一步接受上述反映的意见后,在2008年8月重新颁布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并提出了具体课程要求。钢琴即兴伴奏此后形成了稳定的学科及课程结构。随着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逐渐普及,紧接着对钢琴即兴伴奏水平提高的要求也被提上日程,首先体现在社会上急需一批高学历资质的钢琴即兴伴奏人才,这一来自社会的迫切需求促使高师院校及专业音乐院校相继开设“钢琴即兴演奏与教学研究”研究生专业课程。自2005年上海音乐学院开设“钢琴即兴演奏与教学研究”研究生课程后,其他高师院校和专业音乐院校也都相继开设钢琴即兴伴奏相关的研究生课程,我国钢琴即兴伴奏的整体教学体系已正式建立起来并逐渐得到完善。钢琴即兴伴奏如今已是我国音乐教学中重要的即兴伴奏组成部分。 第二章 安徽省临泉县阜临小学音乐教师钢琴 即兴伴奏的应用现状 安徽省临泉县地处省内西北边陲,有“姜子牙故里,文化之城”的美誉,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2005年,临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县教育局对本县的文化、教育及科研方面颇为重视,临泉县教育局近年来不断扩大教师规模,音乐教师数量逐年攀升.笔者通过在阜临小学实习期间深入小学音乐课堂,通过访谈调查及课堂观察等调查方法对音乐教师的师资、学历结构、专业等基本情况、学校的音乐教学设备及使用情况等进行记录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节 该校音乐教师师资力量 阜临小学共有六位音乐教师(男教师2人,女教师4人),从音乐教师的学历职称来看,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的有1人,二级教师的有3人,三级教师职称的有1人,从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有1人是中专学历(中专学历继续大专教育),有1位教师是大专学历,4人是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其中音教专业本科学历的有3人,1人为非音教专业),学历可谓参差不齐。从教龄来看,教龄在610年的音乐教师有3人,这3位教师属于音乐教师群体的骨干教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教学活力,有2位教师教龄在10年以上,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教龄在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有1人。师生比例方面,据年长教师透露阜临小学在某段时间内,音乐教师的师生比例达到1:2000,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此后,阜临小学不得不加大投入,坚持开源节流,不断扩大音乐教师的招聘规模,确保教学任务更加完善。目前阜临小学音乐教师的师生比例已达1:250。相当于一名音乐教师大概任教五个班,其水平较全国基本相持平。音乐教师在高校期间的主修专业也有不同,有4位教师主修专业为声乐,有1位教师主修专业为长笛,最后1位主修钢琴,由于教师的学历结构、在校所学专业及音乐基础的差异,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总体水平也参差不齐。以下为该校音乐教师师资力量概括表:教师性别教龄职称学历任教年级主修专业刘映泽男8二级本科六年级声乐郭敏仪女12高级大专一年级声乐程云女12一级中专四年级声乐杨艺女8二级本科三年级钢琴杨颖女9二级本科二年级长笛伟世行男2三级本科五年级声乐 第二节 教学的硬件水平 学校音乐教学硬件设备较为充足,有钢琴、电子琴、电钢琴、手风琴多媒体、录音机、手鼓、竖笛等。且钢琴普及率达到91.72%,这个比例能够保证每节音乐课都有钢琴使用。在音乐设备中,键盘类乐器使用率最高;在键盘乐器中,钢琴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电子琴、电钢琴、手风琴。学校有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里配有钢琴,大多数时候,教师会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在给学生伴奏时,音乐教师更偏向与采用多媒体来播放伴奏。总而言之,多媒体的使用频率较高,键盘类乐器使用率仍有待提高。 第三节 该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现状 课堂观察听课是了解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关键。笔者在阜临小学实习期间,根据课堂观察的记录内容,整理出三个典型片段。因为都是平时正常上课,所以更具真实性,具体描述如下:课例1:来到美丽的山谷 笔者在六年级一班的一节旁听课上,教师要教唱的歌曲是来到美丽的山谷:如谱所示,该歌曲是以简谱呈现的F大调抒情歌曲,2/2拍节奏,这首歌曲的最高音到小字二组的f2,最低音为小字组的c1。笔者在旁听此课时,根据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即兴伴奏的应用状况,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从青少年生理的发展规律来讲,唱f2这个音对于正处于变声期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但教师在对歌曲进行即兴伴奏时,并没有进行适当的降调处理,在歌曲高音到来之时,学生们个个唱的面红耳赤,甚至可是说是声嘶力竭。歌曲结束时,学生们就都没了声音,不单单学生唱得累,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歌曲情境意蕴的体会,如此可见,这位音乐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做出明确的伴奏音高判断。 2、笔者在课后与这位教师交谈中得知,这位教师在应用钢琴即兴伴奏时只会对C、F、G三个大调的歌曲进行伴奏。 3、该教师主要的伴奏织体为: 如图可见,虽然这位教师对伴奏中的和声进行判断比较准确,但是在伴奏过程中左手的伴奏音型基本从头到尾都只使用了图中所示的方法,显得过于单调。 4、总的来说,这节课反映出这位教师钢琴技能水平不高,连最基础的移调技能都没有掌握,对曲谱转换到适合学生音域调上的即兴伴奏能力尚有欠缺,钢琴弹奏技术有待提高。左手伴奏音型没有变化,过于单调。课例2:大海啊,故乡 在三年级二班的一节歌唱课上,教学的内容是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大海啊,故乡是一首三拍子的C大调抒情性歌曲,它以流畅舒展的旋律,借助对大海的赞颂,抒发人们对祖国和故乡的热爱之情。歌曲结构为单三部曲试,全曲共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为并列句,第三第四乐句为歌曲的高潮部分。谱例如下:笔者通过在课堂中对这位教师于即兴伴奏部分的观察,发现: 1、这位教师在即兴伴奏过程中,全曲只使用了I、IV、V级和弦(且不熟练),并没有在歌曲高潮段落配置相应的变和弦,导致和声整体的音响及力度太弱,伴奏没有有效的推动歌曲向着辉煌情绪的发展,没有展示出这首歌曲的丰富色彩。 2、这位教师习惯于左手八度右手原位柱式和旋“打节拍”的伴奏方式,如图: 将这种这种伴奏方式运用应用与全曲显得过于单调,对歌曲情感烘托的作用微乎其微。 3、总结,从这节课体现出这位教师没有将和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或者说缺乏键盘和声等理论知识,不能够根据歌曲的情绪发展选配恰当的和弦,应在和声基础知识上予以弥补。 课例3:少年进行曲 笔者在二年级旁听的一节音乐课上,上课的内容是学唱歌曲少年进行曲,这首歌曲为D大调4/4拍,体现出典型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如谱:通过笔者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 1、这位教师在为歌曲即兴伴奏时,用了1535式分解和弦,从教师的即兴伴奏中根本无从判断是抒情歌曲还是进行曲或是其它类型的歌曲。 2、歌曲的第二乐段(3、4乐句)是全曲高潮部分与第一乐段(1、2乐句)歌曲进入时的音乐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教师并没有在对比段落间采用任何的伴奏织体来体现乐段之间的对比对比。 3、在歌曲的结尾,教师采用低音和弦伴奏式织体,本是激昂的进行曲式,使整首歌曲变得流动感异常强烈。 4、总结,这位教师对伴奏音型掌握的太少,对于不同风格的歌曲应加入何种伴奏音型的使用能力欠缺,头脑中缺乏伴奏音型的积累,音型使用不恰当。 在实习听课中,笔者也常见一些钢琴即兴伴奏较好的音乐教师将整块和弦贯穿全曲,喜欢在钢琴上长琶音满琴飞,并认为这是烘托展现音乐氛围最好的手段。这部分教师有扎实的钢琴基本功,及较好的钢琴弹奏技巧,但当这些技巧运用到伴奏中时往往不实用,在键盘和声上缺少色彩的对比变化,在伴奏音型的整体设计及规范灵活的转换方面尚有欠缺。由此可见,该校音乐教师队伍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参差不齐,不管是音乐基础较好还是较差的教师,在钢琴即兴伴奏上都有明显不足之处: 1、钢琴弹奏基本功不扎实,连最基本的移调技术都没有掌握,在弹奏指法及触键方法上不规范,很显然,这样很难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无法弹出丰富多彩的伴奏。 2、钢琴基本功扎实、弹奏技巧较好的教师,当技巧运用到伴奏中时往往不实用,键盘和声上缺少色彩间的对比变化,以及对伴奏音型缺乏规范整体的设计。 3、缺乏键盘和声等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对和声进行的一般规律及和声的功能及色彩方面概念模糊,对键盘上各大小调正三和弦的 运用都不熟练,伴奏中左手音型太过单调缺少色彩和风格性的变化,和弦序进方面切饭规范设计,没有用和声来衬托出丰富旋律的效果。 4、歌曲分析能力较差,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及是否是民族调式的概念上分辨能力较差,教师在即兴配奏时,调式没能分析准确,造成整体音乐效果不佳。 5、伴奏音型了解及掌握的太少。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所应使用的音型分辩和使用的能力差,甚至有“五八度打遍天下”的情况,伴奏音型千篇一律,从伴奏音型中无法分辩歌曲类型。或者出现伴奏音型不恰当,造成张冠李戴的尴尬情况。 第三章:提升该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对策 通过对小学音乐课钢琴伴奏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音乐教师的钢琴弹奏能力、知识结构、是影响小学音乐课钢琴伴奏效果的关键因素。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希望提高自己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对于如何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对策问题,应从在职成人教师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紧密结合当前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音乐教材,使受训音乐教师有道可循。由于成人自学能力较强,可利用这个优势将知识内容与教学实践联系在一起。并将教师即兴伴奏培训过程分为学、练、用三个项目,在培训过程中依照这三个学习项目的特点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同时进行训练,希望教师们通过培训能够掌握科学的弹奏方法,正确选择伴奏音型以及其他钢琴即兴伴奏表现手法为音乐教学服务。结合该校音乐教师当前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种对策:3.1强化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技能3.1.1提高钢琴弹奏技巧(1) 钢琴弹奏基本功的练习核心在于“指”。学会合理地安排指法可以更好的保证乐句的完整性。常用指法如下:顺指:是手指训练中最基础的指法,由某个音开始向上或向下级进且距离不超过5度时,指法可按5个手指的先后顺序弹奏;跨指:也称“跨越拇指”将第2或第3、4指跨越第1指,使其他手指能够继续接下去;穿指:即手掌上移时,将1指从第2或3、4指下穿过去,使其他手指能够继续接下去;扩指:在钢琴弹奏中遇到3度、5度、8度乃至更大跨度,不便用原位指法时,任意两指都可扩大距离弹奏;缩指:不相邻的2个手指缩小距离,利用手腕的力量将手位上推或下移;以连接乐句中其他的音;较为常用的指法还有很多,比如重复音换指法和长音换指法等。(2)正确的读谱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xx 年版)中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唱歌、音乐赏析、乐器演奏与创作活动等,皆需乐谱加以记录与表达。音乐教师应培养正确的读谱习惯,在弹奏前应先看乐曲的调号、速度、节奏等,也可经常拿新谱来进行练习,确保不管五线谱还是简谱都能迅速无误地识出,这样也能更好地教授学生识谱。(3)加强视奏能力视奏,也就是看着谱子弹奏。一般来说,是指音乐教师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谱子进行弹奏,这需要正确的读谱能力和正确的弹奏技术。在培养视奏能力中,音乐教师可以先拿简单一些的新谱练习视奏,再逐渐增加乐谱的难度。在拿新谱视奏时不必分手单练,直接双手练习,要有不怕出错的精神,即使出错了也要继续弹下去,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慌乱,但多练习几遍后就会逐渐冷静下来,热情的表现。音乐教师在视奏的过程中要做到眼前有键盘,手指弹第一小节的时候,眼睛已看到了第2、3小节,并在心里默念拍子以保持节奏的稳定。3.1.2坚持做移调练习 移调,就是将歌曲的整体或部分由一个调移到另一个调。钢琴伴奏是需要大脑、手指和脚(踏板)的配合,在为作品弹奏伴奏之前,大脑会不自觉有一个思维过程,包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乐曲的结构以及乐曲的风格方面的思考,接着大脑对手指发出指令,手指根据大脑指定的信息进行弹奏,踏板加以配合,这个时候大脑要迅速转向首调观念并在键盘上进行多种移调弹奏。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多为简谱,且每个学生的声音条件有所不同,所以移调练习显得尤为重要。在练习的初期阶段,应以强化音阶、琶音为主,首先熟练的弹奏C大调音阶,在此基础上再来练习弹奏G大调音阶,在弹奏G大调音阶时,我们应该使用”首调概念”,弹奏时还是哼唱do、re、mi、fa、sol、la、si、do,而不是根据键盘上的实际音名sol、lsi、do、re、mi、升fa、sol。这样练习可以培养首调唱名的思维模式,减少复杂的调性逻辑转换。练习中以同向练习为主,音域在两个八度内即可,即使是钢琴基础较差的教师也可以掌握,对于钢琴基础较好的教师可以在音域上增至四个八度。3.1.3良好的和声理论基础学习和声基础知识,熟悉了解和声的功能并能良好地运用和弦连接,如,大调中正三和弦的基本功能进行为 T-S-D-T,小调正三和弦的基本功能进行为 T-S-D-T或 T-D-S-T。在一般性的旋律进行中,运用调内正三和弦便能大致保持主旋律的和谐、流畅。但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果教师只会运用正三和弦进行,整体音响效果未免太过单调,所以在使用正三和弦的基础上,应能合理使用副三和弦或者合理使用民族化的和弦和常用的副属和弦来进行伴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热情。教师在课下时间可以多弹和弦及和弦连接,仔细倾听音响色彩的变化,感受更多的音响色彩效果。3.1.4提高作品分析能力作品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对歌曲进行曲试分析,具备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才能分析好歌曲的主要调性和整体布局,才能够更好的把握歌曲的结构与风格。(1)对歌曲调式调性的分析教师在准备配奏前,首先要分析这首歌曲的调式调性,是大调试还是小调试,或者是否为中国调式(宫、商、角、徵、羽)。(2)对歌曲结构的分析小学音乐教材中篇幅较小的音乐作品居多,一般都是一段式歌曲或二段式歌曲;相比之下,在小学合唱歌曲中,曲试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以三部曲式居多。一段式歌曲:可使用同一种节奏型,只需在乐曲的结尾处稍加变化即可;二段式歌曲:可以在重复乐段的和声进行或节奏方面加以丰富,如添加装饰音等,或采用近关系转位和弦,使伴奏循序渐进地发展;单三部曲式:在乐曲华彩段,无论是和弦的进行、节奏的变幻,还是力度的变化都应力求层次清晰、主题鲜明,结尾段则应前后呼应按原织体进行为佳,以求得音乐形象的完整性。3.1.5对伴奏音型的熟练掌握虽然每个伴奏音型都可灵活运用到不同类型的歌曲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歌曲选配什么音型,但是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音乐教师来说,分类的记一些常用的伴奏音型片段,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音乐教材中常用的歌曲的体裁类型有:儿童歌曲、进行曲 、舞蹈性歌曲、抒情性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分类有:柱式音型、带低音和弦式音型、半分解音型、分解音型以及综合运用的伴奏音型,一般说来,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常选用柱式音型或带低音和弦式音型、律动感较强的舞蹈性歌曲一般采用带低音和弦式音型、欢快跳跃风格的歌曲常选用半分解音型、抒情缓慢的歌曲常采用分解音型。在此基础上,有意识的记每种歌曲体裁中几种相对固定的伴奏模式,以舞蹈性歌曲举杯祝福为例,舞蹈性歌曲常采用带低音和弦式伴奏音型,练熟后,然后“依葫芦画瓢”,举一反三运用到同一体裁的不同歌曲中去,学以致用,熟练应用后就可以灵活掌握,加以变化,“依葫芦画瓢”是提高歌曲伴奏织体能力的有效方法。3.2继续教育培训结合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认真研究思考,制定出适合本地区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切实加强本地区音乐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因为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对于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培训应根据音乐教师原有音乐基础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法,具体培训内容及方法如下:3.2.1对音乐基础较差的教师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培训的内容和方法。1、培训的内容(1)首先要分清歌曲的调式调性及风格特点,正确判断歌曲的曲式结构,在此基础上为歌曲配置和弦及设计伴奏音型。(2)将钢琴弹奏技巧与伴奏音型相结合。将音阶、和弦、以及八度等技巧类型转化为简单的伴奏音型来练习弹奏、也可将各种音型技巧在伴奏中的作用进行总结,更方便学以致用。(3)介绍音乐教材中常用的基本伴奏音型。可从不同的节拍常用的节奏音型和不同体裁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选配两个角度进行归纳。(4)讲解基础键盘和声知识及为歌曲配置和弦的原则,在和弦序进的选择上以正三和弦为主,能力稍强的教师也可选用副三和弦及重属七和弦、导七等变和弦。(5)对自弹自唱能力的培训。运用即兴伴奏手法为歌曲伴奏的同时进行歌曲的演唱。音乐教师自行选择伴奏织体,可采用有旋律的伴奏织体或无旋律伴奏织体,按照弹奏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步骤尽快完成。2、培训的方法: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音乐教师来说,进行培训的目的就是使其能够较好地完成音乐课堂中为歌曲伴奏的任务。培训的内容也正符合中学音乐教师基本功考核标准中关于即兴伴奏的要求,即掌握基础和声功能续进,选择恰当的音型为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即兴伴奏,在为歌曲即兴伴奏的同时有感情地自弹自唱。3.2.2对于音乐基础较好的教师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为使这部分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在其原本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伴奏手法以及和声选配等技术方面有必要增加一些比前一部分教师所学的内容更深的知识内容。具体包括:(1) 在和声手法及配置和弦上增加富有色彩性的交替大小调和弦或附属和弦等。(2)培养将多种伴奏音型综合运用的能力。如在一首歌曲的对比段落间合理的变幻伴奏音型,这里需要音型的选择、变化及搭配的合理性。(3)民族调式共分宫商角徵羽五种,针对这五种不同调式的特点,正确选择伴奏和弦与伴奏音型,并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加以练习。2、培训方法。因为这部分教师已经达到了达到基本功考核标准,所以这部分教师应在钢琴即兴伴奏技能上采用更加严格的培训方法。(1)注重培养这部分音乐教师的创造性的思维和演奏即兴伴奏的能力。(2)在提高即兴伴奏技巧方面,应多练习钢琴作品如车尔尼740练习曲、肖邦、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提高这部分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技巧。(3)在和声和音型方面,应重在丰满多彩的效果上下功夫,多总结一些音型织体的类型,以达到段落间对比和风格性的伴奏效果。(4)在对歌曲前奏,间奏及后奏的设计方面,应注重音乐整体的起承转合,生动形象地为歌曲进行伴奏,烘托情绪。总之,音乐基础较好的音乐教师在钢琴即兴伴奏的培训中,应在钢琴的弹奏技巧、和声的进行、歌曲的风格把握以及伴奏音型的应用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使他们的弹奏技能臻于完善,更出色地完成伴奏任务。3.3加大高师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视3.3.1观念问题 目前,大家都认识到社会上钢琴即兴伴奏方面的人才紧缺,而且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础技能,但就目前来看,高校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虽不断强调即兴伴奏的重要性,但高校开设的主修课程中依然只有钢琴和声乐,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还出现与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模式如出一辙的现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只专攻自己的主修课程,音乐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