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论语十二章,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又周游于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前后达三十年。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余人。其学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主题解说本文是语录体散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疑难探究(1)师:课文所选的十二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各是怎样体现的?生:第一章“学而时习之”讲学习方法。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第二章“三省吾身”讲修身做人,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讲修身做人,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第四章“温故知新”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第五章“学而不思则罔”讲学习方法,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第六章“贤哉,回也”讲修身做人,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第七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第八章“饭疏食,饮水”讲修身做人,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第九章“三人行”讲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第十章“逝者如斯夫”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第十一章“三军可夺帅也”讲修身做人,强调坚守志向。第十二章“博学而笃志”讲修身做人,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2)师:怎样理解孔子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一章的内容?生:这是一个随年龄增长而思想境界逐步提升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岁到六十岁是通达明辨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这告诉我们,人的道德修养是伴随人的一生的,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培养。,写作借鉴1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章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句式的变化也很生动:有的是排比句、反问句,对弟子进行耐心的启发;有的是对偶句,如从正反两个方面道出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有的是以感叹句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2思想深刻,富有哲理。这十二章语录阐述的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学习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至今影响很大,成为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十二章中的各章都可以算作格言,这些格言具有简练晓畅、富有哲理的特点。,传统文化古代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A,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B可/以/为师矣C必有/我师/焉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按时,学过的知识,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喜爱,爱好,代词,指代学过的知识,介词,替,给,表转折的连词,可译为“却”,表顺接的连词,介词,对,对于,于此,在其中,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他们(身上)不好的方面(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加以改正。,6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生气的句子是:_(3)文中与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4)在欢迎远方客人的宴会上可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_,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孔子,名_,字_,春秋末期_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_家学派的创始人。,丘,仲尼,鲁,儒,(2)论语是记录_的一部书,共_篇,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朱熹把它和_合称为“四书”。,孔子及其弟子言行,20,儒,大学,中庸,孟子,D,9下列“而”字与“择其善者而从之”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思而不学则殆C三十而立D温故而知新10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尊君在不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B,C,A,13下列语句,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请将它们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1)谈学习态度的有:_(2)谈学习方法的有:_(3)谈修身做人的有:_,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又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这里面了。,1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亦在其中矣”两句中的“乐”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指什么?这两句中提到的“乐”不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是“以为快乐”,是说做学问、干事业,要以它为快乐,就能做好,强调的是学习方法。“乐亦在其中矣”的“乐”指“乐趣”,是说安于清贫自有乐趣,强调的是品德修养。,16选文多处内容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示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示:学习后要经常复习,往往能加深印象,也会得到新的知识。,(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B,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19下列对以上所选论语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都是讲学习态度的。B第则从修身做人的角度来讲,强调艰苦的环境对人意志的考验。C第则从修身做人方面来说,人的过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改正,就会受到人们的景仰。D第则是讲修身做人,视天下之人为兄弟。,A,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做事情应顾及他人的感受,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喜欢的、不希望得到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今天,我们与人交往时,也要做到换位思考,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21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进来。(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写出来吧!示例:同学们,论语流传了2500多年,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熟读论语,我们会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吧!,(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出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下联:_(3)论语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三个不是出自论语,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温故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五单元 课时4:练习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桥模板工程专项方案(3篇)
-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小偿领养合同5篇
- 评价工程方案的好话(3篇)
- 盘锦消防工程方案(3篇)
- 出版合同范文作品出版合同3篇
- 海上风电场运行数据监测与分析报告
- 门窗工程风险辨识方案(3篇)
- 肺结咳的护理措施
- 前台案例-北侧弱覆盖优化
-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 毒品与毒品的危害课件
- 空转耕地占用税和契税课件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压力疗法课件
- 烧结基础知识课件
- 锅炉煮炉方案
- (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FANUC) 初级 项目六 任务三 码垛程序编制电子课件
- 合肥工业大学推免生综合评价加分细则
- 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1.3集合的基本运算(共17张ppt)
- (完整PPT)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