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ppt_第1页
2014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ppt_第2页
2014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ppt_第3页
2014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ppt_第4页
2014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复习,廊坊三中刘长旺提供,2012年试题特点,试题难度保持相对稳定,试题结构适度微调。知识覆盖面广、基础性强,知识点分布保持稳定。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图文并茂,贴近学生。试题突出对实验探究教学的考查,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较高。试题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难度统计分析,物理主观题(含综合题)总分值47分,其中:较难题难度系数低于0.4的试题有34.5、34.6、34.7、37.3、38.2、38.3,其分值占10分,占21.3%。容易题难度系数高于0.8的试题有24.1、26.2、26.3、26.4、27.3、28.2、32.1、33.1、33.2、33.3、33.4,其分值占11分,占23.4%。中等题难度系数位于0.40.8的试题占分值26分,占55.3%。,示例,示例,数据表,1.与11年相比,难题和容易题所占比均增长,中等题比例降低。,2.计算题难度增加,实验探究题和填空题难度降低。,物理主观题各题型难度分析,12年0.700.650.33(0.36/0.31)0.570.66(79.37),题型10年11年物理填空0.770.62物理实验0.560.58物理计算0.54(0.58/0.48)0.51(0.61/0.43)物理主观0.620.60理综主观0.58理综客观0.74市理综平均0.62(74.64)0.64(76.9),抽样,计算题难度分析,37小题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第三问(2分)满分率61.7%29.8%11.2%零分率36.2%63.2%86.7%,38小题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第三问(4分)满分率71.3%35.9%3.6%零分率27.8%64.1%85%,题,题,试题结构的微调,1、21小题为力学主干知识考查题,22小题为电学主干知识考查题。2、32小题由几年来连续采用表格形式考查物理小实验的设计及原理,变为全部考查小实验的物理原理。,返回,2012年知识点分布统计,数据表,知识点分布情况总结,1、声学考查单一,只是考查了声音传播的小实验。2、力学中压强部分知识有所加强,考查了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液体压强中渗透压强公式p=F/S的使用。计算量部分涉及所有理解层次,如功率、速度、机械功(有用功和总功、额外功)、密度与质量、压强、浮力计算。3、热学考查面比较全,未考查热值计算,对分子动理论及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考查有些弱。占总分值减少。4、光学考查的比较传统、合理。光的直线传播已不再是考查热点。5、电学着重考查了主干知识(22+34+38小题)+家庭电路。增加了物理学史。,返回,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的蒸发B食物的腐败C金属的冶炼D蜡烛的燃烧9.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蜡是晶体B.棉花是合成纤维C石墨是绝缘体D.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10.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蓄电池充电:电能一化学能B发电机工作:电能一机械能C.萤火虫发光:生物质能一光能D内燃机工作:化学能一内能一机械能,返回,11.下列关于科学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红外线能验钞B使用杠杆是为了省力C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检验馁态氮肥D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12.图3所示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实验,13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研究方法。以下探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A探究燃烧的条件B探究磁场的方向C.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实验,14.下列对图4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说明通电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乙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C丙图:稍稍用力拉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D丁图:向一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示例,实验,15第一位证实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的科学家是A牛顿B.焦耳C.安培D.奥斯特1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60D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cm,示例,17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火线上B高压带电体不能接触,但可以靠近C保险盒内熔丝熔断,可用铜线替代D家用电器失火时,先灭火,后切断电源18图5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示例,19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20.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利用了惯性B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C自行车停止蹬踏后,仍继续前行,是因为人和车都具有惯性D地球由西向东转,人竖直向上跳起来,仍落回原地,是因为人具有惯性,21如图6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A=2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2S乙。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2.如图7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将滑片P置于中点,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下列情况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A滑片P不动,断开S1,闭合S2、S3时,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B滑片P不动,断开S1,闭合S2、S3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只闭合S1,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D只闭合S1,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23图8是运动员在空中降落时的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未打开前向下做加速运动。原因是_。(2)降落伞打开后,最终匀速降落。运动员在匀速降落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答:_。(3)针对运动员匀速降落过程,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_?回答:_。,0.64,0.55,0.79,24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m,他到像的距离是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如图9所示,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0.78,0.89,0.41,容易题,25小明家有额定功率均为40W的电风扇和白炽灯,它们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_产生热量多。小明家还有一个“220V1500W”的电热水器,将其单独连接在电路中,发现电能表(如图10所示)上的铝盘121s内转了125转,电热水器消耗了_J的电能,他家的实际电压为_V。(电热水器内电阻丝的阻值不变),0.75,0.47,0.46,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无处不在的弹簧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城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的功能。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侧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这说明_。(2)胡克的结论是_。(3)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空格中的数据是_。(4)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_。(短文中实例除外),0.50,0.92,0.96,0.87,容易,27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11所示。(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_。(2)水和煤油比较,_吸热能力强。(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则水的温度升高了_。c水=4.2103J/(kg),c煤油=2.1103J/(kg),0.75,0.59,0.80,容易,实验,28如图12所示,在蒸馏烧瓶内加适量石灰石和稀盐酸,经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时,将一气球紧套在瓶口,气球逐渐胀大。然后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中NaOH溶液注入烧瓶并振荡,气球迅速缩小并被吸入烧瓶内。(1)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的操作是:_。(2)气球被吸入烧瓶是由于NaOH溶液与瓶内气体反应,使瓶内气压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0.59,0.85,0.68,容易,32根据图15所示的实验图,在一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1)甲图:通过真空罩可以看到手机来电显示灯在不断闪烁,说明电磁波_。(2)乙图:利用这个实验原理可制作_。(3)丙图:口吹硬币跳过栏杆,说明_。(4)丁图: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小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说明_。,0.86,0.72,0.62,0.43,容易,实验,33小明用天平、细绳、烧杯和水(水=1.0g/cm3)测定某工艺品(实心)的密度。(1)实验过程如下: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用绳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16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cm3。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7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g。工艺品的密度为=_g/cm3。(2)小明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是由于_。(3)被测工艺品是由上表中的某种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_(举一例)。,0.88,0.89,0.82,0.84,0.73,0.70,容易,实验,3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灯丝阻值在1015之间。所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52A”、“201A”)两个,导线若干。(1)图18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2)小明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_。(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9所示,读数为_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4)小红没用电压表,但多用了一个开关,其它器材与小明的相同,也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她设计的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及测定额定功率的表达式。实验步骤:表达式:P额_。,0.29,0.16,0.28,0.73,0.79,0.68,0.62,解析,实验,37如图21所示,重为16N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5s内匀速运动了0.5m。拉力F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所示。己知动滑轮重0.5N,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f为物重G的0.25倍。求:(1)拉力F的功率。(2)拉力F大小。(3)克服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0.63,0.33,0.12,解析,38.图2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标有“2V2W”字样。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a点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b点时,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比为8:11。己知滑片P分别置于a、b两点时,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为4:1,(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求:(1)灯丝电阻。(2)滑片P分别置于a、b两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之比。(3)R0的阻值。,0.72,0.37,0.08,难题,解析,人教版9年级p126,试题源于教材,人教版九年级P41,34小题创新设计电路错误剖析,设计意图关键在:首先保证灯泡正常发光(即UL=6V,并且其电压可测);其次是,当UL=6V时能够通过测其它元件获知通过灯泡的电流。,(34小题)、图16是小明设计的测量一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已知定值电阻R0=15,滑动变阻器R(201A),电源电压为18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约为3W。(5)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红发现电流表已坏,她利用剩余器材和老师又给的两个开关S1、S2及导线,也完成了对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请你在右侧的虚线框内画出小红完成实验设计的电路图。,34小题创新设计电路错误剖析,简评:原则上,能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但是,根据题已知条件R的最大阻值为20,电源电压为18V,小灯泡电阻约为UL2/PL=12。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特点,灯泡两端最小电压(1812)/32=6.75V。,图1,34小题创新设计电路错误剖析,简评:原则上,能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而且在一些常见的资料中,该电路常出现。但是经过仔细分析,电压表的“”“”接线柱需要调整,有些不符合设计意图。,图2,34小题创新设计电路错误剖析,简评:原则上,也能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但是不能确定灯泡何时正常发光,此时的电压不能测量。,图3,正确设计电路,创新设计电路试题剖析,08年35小明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约为10),设计了图16所示的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6V,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滑动变阻器标有“201A”字样。(2)若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为完成实验,请你使用原有器材重新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并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上面的虚线框内。,0.63,09年35小明想测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电流小于0.3A的小灯泡的电阻。(1)图17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表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数据,请指出错误数据并分析产生的原因。,0.47,0.46,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用原电路测量一段电阻丝Rx的阻值(约10)。他用电阻丝替换了灯泡,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已损坏,将其拆除,不改变其他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小明也完成了实验。请简述实验步骤并写出计算Rx的最后表达式。(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实验步骤:_。表达式:Rx=_。,0.44,0.30,0.15,10年3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猜想】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10、15),两只滑动变阻器(202A、501A),导线若干。【实验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