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问和智慧,罗家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简介作者;积累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研读第一部分。,自学提纲质疑问难15分钟,1、简介作者2、积累字词。3、整体感知课文,划分层次,理清思路。4、朗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课文开头部分运用什么修辞说明学问和智慧的区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比较课文与字典中对学问和智慧的解说在表达上的异同。5、讨论:有知识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这说法对吗?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后赴欧美留学。1919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五四运动宣言是他所写。1920年被派赴美,留学。1928年8月,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31岁的罗家伦出任首任校长。19321941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1969年12月25日他病逝台北,享年73岁。,正音,陶冶()探骊得珠()蕴()含譬()如晦()涩犀()锐蚌()壳铢()子鞭辟入里()相辅为用(),yn,p,hu,x,bng,zh,y,l,p,f,成语解释,1、探骊得珠,2、无关宏旨,3、鞭辟入里,4、浮光掠影,5、融会贯通,6、寸积铢累,: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比喻印象不深刻。,: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一点一滴的积累。,分析标题猜测文章内容与结构,区别与联系,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1、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解说“学问”与“智慧”概念不同。(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智慧是发现,是创造,智慧的主体是人的思想。,第二部分(3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联系),第一层(3,4),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第二层(5,6),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理清文章的脉络(或是),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1-2):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二(3-5):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三(6):总结全文,提出论点。,运用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喻证法)学问:原料铁工具智慧:熔炉电火透视、反想、远瞻,4、(1)、课文开头部分运用什么修辞说明学问和智慧的区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些比喻使论证更贴切形象,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对学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清楚准确。,(2)、比较课文与字典中对“学问”和“智慧”的解说在表达上的异同。,学问:系统的知识。智慧:从实践中得来的聪明才干;同“智力”(指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换成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更科学、更严谨,但是可读性不强。作者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把抽象的概念说得更明白。,5、讨论:有知识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这说法对吗?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说法错误。作者以“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作比,证明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有智慧的人。,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陶冶寸积铢累犀锐蚌壳探骊得珠注意字形.无关()旨融()贯通物()天择鞭()入里()破五车浮光()影()头讲章推()出新,课堂练习,注意字形.无关(宏)旨融(会)贯通物(竞)天择鞭(辟)入里(读)破五车浮光(掠)影(高)头讲章推(陈)出新,陶冶y寸积铢累zh犀锐x蚌壳bng探骊得珠l,根据拼音写汉字,X()锐k()穷年大kun()寸积zh()累,犀,窾,铢,矻矻,回答下列问题,学问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学问和智慧的联系呢?我们要智慧还是学问呢?,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智慧是心灵的发现,是创造联系:学问不能离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我们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1、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有智慧没有学问又是怎么样?2、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在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讨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学问”和“智慧”的联系,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2、培养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有条理说理的能力。,自学提纲15分钟,1、概括第二部分各段主要内容,划分层次。,2、阅读第3段与第5段,比较这两段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这两段的顺序可否调整?,3、第4段可否删掉?为什么?,4、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想想为什么不在开头提出?5、第6段是全文的总结段,具体说说它与前文的关系。,第3段: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第4段: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第5段: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第6段:论述学问和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关系。,1、概括第二部分各段主要内容,划分层次。,第一层(34):学问不能离开智慧。第二层(5-6):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第3节论述学问离不开智慧,运用了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先将没有智慧的人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做对比论证;然后列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等因有智慧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例证。对比鲜明,例证典型,有很强的说服力量。第5节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而把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返回,2、阅读第三段与第五段,比较这两段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之处?,不可调整。因为学问是基础,智慧是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和把握学问,作者强调的是一种学习理念: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要能力。,这两段的顺序可否调整?,3、第4段可否删掉?为什么?,本段论述学问和智慧在书籍中的反映。作者把书籍分为两类,是对学习者的告诫,作者主张读书也要有所选择。,不可。,4、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想想为什么不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在结尾概括出论点,采用的是归纳法,这样的结构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即从对事物的个体了解到对事物间关系的把握。,5、第六段是全文的总结段,具体说说它与前文的关系。,此段是第二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它的最后一句话,“不但”句是对文章1、2段的总结,“而且”句是对文章3、4、5段的总结。,总结归纳全文,这篇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进而提出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写作特色,针对性强。(议论文提出的论点要有价值,如本文所涉及的学问与智慧的关系,的确是一般学习者说不清或是没有一直重视的,积弊已久,为害不浅。)辨证分析,说理透辟。(文章紧扣中心论题展开说理,论据均来自于学习生活实际,例证有典范性,无可辩驳。)形象地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实验室成果转化部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上半年四川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赴四川大学考核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蚌埠市东方人力资源招聘3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补录参加2024年公益性岗位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室宣传标语课件
- 2025湖北恩施硒茶集团招聘财务人员拟聘对象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河北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土木建筑大类】模拟练习
- 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同范本5篇
- 2025菏泽曹县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初级岗位教师(16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阜阳界首市“政录企用”人才引进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企业环保督察迎检工作指南培训
- T/CAQI 96-2019产品质量鉴定程序规范总则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GA 1551.6-2021石油石化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石油天然气管道企业
- 各类机载娱乐系统快速操作指南6.24制
- 徐州的传统民俗
- 服装企业生产工序分析
- 我的暑假生活PPT模板
- 井冈山井冈山-完整版PPT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45张
-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