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语用层面的差异,提问和讨论,提问:举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时空顺序表达上的不同。举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由小到大、由大到小表达上的不同。,讨论,1.如何称呼老师的家人?如何称呼老板的家人?2.如何在厕所打招呼?3.如何向师长提要求?如何向年龄比自己小的人提要求?4.如何拒绝?5.如何告别?6.如何确定讲话谁先讲,谁后讲?谁讲多,谁讲少?,五、语用层面的文化差异,词汇和语法的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科学的语言学习逐步解决。不少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生活过的人,都会感觉到不同文化的人的说话方式会有很大差别并不仅仅是他们所使用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有所不同,而是他们对语言的使用方式有很大的区别。,1.说话方式的差别,1)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群体的人们,以不同方式说话;2)说话方式之间的差异很大,而且具有系统性;3)说话方式之差异反映了人们在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4)说话方式、交际风格之差异只能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及价值体系内得到合理的解释。,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遵循其社会或群体所共享的言语规则或言语使用规则。违反社会规范惩罚违反言语行规则交际失败,同一文化不同的称谓形式,方言的例子奶奶、娭毑、阿娘、阿婆、阿妈外婆、嘎嘎(姑姑)、家家“小姐”一词的历史变化“师傅”,语言使用规则的自动性,我们对语言使用规则的遵循是自动的和反射性的。人们从孩提时代起就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习得了社会规范,学会了在什么场合下,对谁,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等等。人们还懂得了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是礼貌的,什么是诚恳的,什么是友好的,什么是诚实的。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对这些言语规则形成了条件反射,并致使他们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时会无意识地使用本民族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等来判断和解释别人的言语行为,从而造成交际失误。,2.言语行为理论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所谓言语行为,事实上也就是指人们通过言语所完成的行为,如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间的恭维、允诺、问候乃至侮辱等。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是英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J.L.Austin和J.R.Searle为代表的研究领域。,言语行为的类型,1.述事行为:说出所要说的话。抽烟对你的健康不利。能帮我把黑板擦了吗?,2.行事行为:以言述事完成述事行为。学校昨天已经开学了。(断定式)明天肯定又是晴天。(断定式)马上出发!(指令式)我尽力完成。(承诺式)让你受委屈了,真对不起!(表情式)多可爱的小生灵啊!(表情式)我宣布晚会现在开始。(宣布式),3.成事行为:当说话人说出话语并施行了某种行动后,就会给听话人,甚至说话人自己带来某种影响,从而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或作出某种行为,收到言后的效果。他对我说:你不能做这件事!(言之发)他抗议我做这件事。(示言外之力)她使我恢复了理智,把我劝阻了。(收言后之果)她使我烦恼。(收言后之果),Austin的言语理论观点,陈述句除了表意义的真假(言有所述)外,还可以表示用语言做事(言有所为)。他把前者称为“表述句”(constantive),把后者称为“施为句”(performative);前者目的在于指事,后者目的在于做事或以言行事。,例如:“Isentenceyoutotenyearsinprison”,“Ibegyoutohelpme”等,这类句子有明显的行为动词,被称为“显性施为句”;“Illcometothemeeting”虽然不含外显行为动词,却隐含着promise行为,这类句子即被称为“隐性施为句”。,语句的施为之力的不可翻译性,在日常交往时,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任何语句都可能被解释为具有某种行为的施为之力,然而,当某一具有施为之力的语句被直译成外语时,该语句的施为之力可能会丧失。,我没事。情景一:你差点摔倒,旁边的的人很着急,你说“我没事”。情景二:你在路上遇到自己的前男友和一个女孩亲密地走着,你心里不是滋味,但是你告诉自己:“没事,我没事!”,言语行为能力,1、对语言系统及其使用系统的高度意识性(1)掌握语言本体的结构系统;(2)掌握语言的使用系统;(3)对言语行为的多维面意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2、对信息设计的逻辑能力的掌握(1)信息设计的表达逻辑。这是指说话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以创造和谐气氛。(2)信息设计的习俗逻辑。这是指说话要讲究礼貌,例如多使用致歉语、恭维语、模糊语。(3)信息设计的修辞逻辑。要求说话人达移情,为别人着想,进而达到改变别人观点等。,语言学家Wittgenstein所指出的那样,话语或句子本身并不固有特定的意义,我们应在使用中对它们加以诠释。而这种诠释必须要求我们以跨文化的意识,恰当的融合于特定的情境或环境。,3.关键性的言语行为,(1)称呼(2)道歉(3)请求(4)请求别人允许(5)感谢语(6)同意或不同意(7)批准或不批准(8)拒绝(9)建议(10)劝告,(11)警告(12)恭维(13)邀请(14)问候(15)告别(16)电话语(17)介绍(18)关切(19)批评(20)提供,关键性的言语行为,(21)否认(22)祝贺(23)说服(24)命令(25)指示,(26)教导(27)推荐(28)报告(29)威胁(30)禁止,实训一:邀请言语行为之跨文化对比,“邀请”这一言语行为是各社会、各群体所共有的普遍性行为。然而如何发出邀请,对其如何解释、如何反应等却因文化不同而迥异。,中美“邀请”言语行为比较,实训二:恭维言语行为之跨文化对比,恭维语也就是称赞语,它是交际的润滑剂,似的交际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根据部分学者的研究,恭维语的内容或话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外貌”和“所有物”,二是“成就”和“能力”。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取向各自不同。,美国“恭维语”使用特点,在美国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或“所属物”被公认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社会上的任何人几乎都可以恭维其他任何人。特别是针对女性,穿了新衣服、换了新发型,都似乎必须受到及时恭维。,不管年纪、社会地位、职业,女性的外貌永远是被恭维的对象,包括受到比他们社会地位低的人们的恭维。例如:一位秘书可能对刚走进办公室的女教授说声“hi,cuteoutfit”,男性也可能对其女上司说“Youlooksoprettywhenyousmile”,甚至在餐厅,陌生男子可能会突然走到一位就餐的女士面前说“youhaveabeautifulsmile.Itlightsupthewholeroom”.而如果类似的恭维女性外貌方面的言语行为发生在中国,则可能被视为犯了禁忌,至少不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恭维的内容或话题差异,在恭维的内容或话题方面,也存在文化差异。西方人喜欢变化、差异,因此某种变化、某种新意都常受到恭维;中国传统文化则期望一致和相同,“变化”和“差异”受到恭维的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围绕“能力和成就”所展开的恭维语行为在美国社会中通常是地位较高的人对地位较低的人(尤其是上下级关系)进行恭维,以达到维持正常的上下级关系的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对“成就和能力”的评价是很严肃的事情,需要具有评价能力的人才能在这方面评价他人。而在中国文化中,当这类恭维发生时,往往是下对上。,对恭维语的不同反应,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待恭维的反应策略也是各不相同的。事实上,对恭维语如何解释、如何反应,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因为恭维语是语义、语用二元一体的言语行为,它包含两个层面:,1)说话人肯定性的评价;2)说话人赐予对方的口头礼物。因此,被恭维人所陷入的困境是他必须同时对他人的肯定性评价(正确与否)以及他人的口头礼物(接受与否)同时做出反应。,中美恭维回应的比较,美国学者Herbert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总结出美国人应对恭维的十二种回答方略,包括:1)欣赏2)赞扬升级3)评价性接受4)历史评价5)转移6)回敬7)怀疑8)贬低9)修饰10)不同意11)无视12)请求解释,Herbert的研究还提出了美国人恭维语的句法和语义结构,结论是:恭维语的句法结构中,占据第一位的是NPis(really)ADJ,例如Yourblouseisbeautiful;居第二位的是I(really)like/loveNP结构,例如Ilikeyourcar;居第三位的是PROis/Verb(really)aADJNP,例如YOUhaveabeautifulsmile。在语义组成上,肯定性评价的语义载体主要有两类:形容词和动词,其中形容词的使用远远超过动词的使用。形容词中nice、good、beautiful、pretty和great出现的频率最大,动词则以like和love使用频率最高。,实训三:介绍言语行为之跨文化对比,介绍也是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言语行为。在中国文化里,介绍言语行为更多发生在有第三者引见的情况下,往往是先介绍行政职务后说姓名,例如“这位是某某大学校长,某某先生”,甚至介绍完职务竟忘了姓名。而在英美文化在中则截然相反,因为在他们看来,姓名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英美人在介绍两人认识时所采纳的顺序也有其特点。,英美人在介绍两人认识时所采纳的顺序,1)先男后女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在介绍中通常先把男的介绍给女的。2)先少后老3)先低后高4)先宾后主5)先小姐后太太6)先近后远7)自然顺序以上原则适用的是由第三人引见的一对一介绍。如果是在大型社交场合要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仓库运营与管理职位招聘面试指南及模拟题集萃
- 2025年高端VR设备定制化维修与全面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型医疗耗材租赁及全面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前沿医疗技术导入与应用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大型工程预付款担保与风险评估执行合同
- 2025年大型商场全方位清洁与绿化管理外包合同
- 2025年农业机械化研发采购合同及配套设备销售范本
- 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安全监控服务协议
- 2025年企业绿色办公用品批量采购及售后保障合同
- 2025年绿色建筑项目施工劳务合作合同修订版
- 2024年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
- 数字经济中的市场结构变化-洞察阐释
- 《肾衰竭患者的护理》课件
- 食品合规管理中级 课件 上篇 第二章 食品合规标法义务及监管
- 2024-2030全球胃肠标记物胶囊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课件
- 老年人心理疏导与沟通培训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3部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 2025时政试题及答案(100题)
- 数学分析1试题及答案
- 中职班主任培训学生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