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60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他们缺乏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他们的孩子入学不得不“打游击”;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干着重体力活的他们希望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成为被人尊重的独立的人,能够像“城市人那样”活着共青团江苏省委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xx百万外来务工者活得好辛苦 时下正值酷暑难当的季节大多数市民呆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而那些在烈日下露天干着重体力活的民工兄弟日子却极难过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他们跟农民和市民相比有些特征他们有什么烦恼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们记者日前对他们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睡的是用木板拼成的床 在长江路拆迁工地记者看到了不少年轻民工与城市同龄人相比酷暑下他们的日子要艰难得多他们几十个人睡在用木板拼起来的床上不少人没有蚊帐和电扇更没有卫生间要洗澡只得避开其他人对着水龙头的水冲内急了只得跑到离工地数百米的公厕去晚上10点多钟记者经常看到他们三三两两地睡在马路边上他们告诉记者几十个人睡在一起太热了出来起码透点风 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工数不胜数宾馆饭店的服务员、小区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店的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团江苏省委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xx有120万外来人口他们绝大多数从事建筑、饮食、美发、保洁、经商、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 据了解在xx1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中30岁以下的占了82.2他们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37的人到过3个以上城市打工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到xx打工的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跟5个老乡租住在江东门一带的小袁今年20岁来自盐城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学了点裁缝手艺跟随家乡某私营老板来到xx做服装常常是每天干14个小时才拿15元钱饭菜每天几乎都一样小袁干了一年实在觉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个体小饭店饭店跟服装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点钟工作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不过收入稍高点每月能拿到600元这样小袁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她说以前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给家里弟弟上学外自己只有150元的生活费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自由花费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买衣服要买也是在金桥市场、玉桥市场等新街口、湖南路也逛过但从未买过衣服问起现在可自由支配的钱用小袁腼腆地笑笑:攒起来做嫁妆在江苏像小袁这样的外来务工青年十分常见他们早出晚归工作辛苦收入低下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于极困难的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工余时间只能打牌聊天 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记者所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的书 在成贤街一施工工地每逢下雨无法施工的日子或者晚上休息时间这些年轻的外来建筑工人就三五成群地聚在8人一间的宿舍里打牌聊天或是看些武侠类的电视连续剧一名去年高中毕业来自淮安的20岁打工者小黄说自己其实挺想继续学习的但家里没钱考分相差又太多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他出来当了建筑工人但一看到东大学生去教室和图书馆学习自己就感到心酸好不容易把老板发的零用钱凑了200元就跑到南图办了张图书证在别人睡觉或打牌的时候去看看书感觉自己还有点追求 据小黄透露周围的打工者闲着无事不乏光顾黄色录像厅的有的甚至把挣的血汗钱花在街头洗头店等不正当场所言谈间小黄显得很担心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理想是挣点钱帮助家里弟妹上学自己再学点技术到苏南找个好工作比这样单纯卖力气好多了他非常希望在xx能有为务工青年服务的培训职介机构他认为大城市的信息和技术比农村好多了团省委的一项调查反映67.1的进城务工青年认为业余文化生活枯燥无味同时没有人关心他们他们感觉像四处漂泊的浮萍 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 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团组织对您提供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省劳动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有劳动报酬 然而务工青年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也很薄弱省劳动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仅有3.6的人了解劳动法仅有不到9的人知道应与用工方签订用工合同xx市玄武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或老板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与用工单位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在xx安德门民工市场有很多外来务工青年被私营业主看中双方口头谈一下工资、食宿条件就算找好工作了根本没有任何书面合同由于缺钱务工青年6成以上是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方式找到工作的通过正规职介找工作的少之又少xx某纺织私营企业在37高温条件下依然没有基本的防暑设施经常有职工中暑晕倒在车间这些职工中大多数是外来人员和下岗女工 在务工青年工作的单位中很少有提供条件尚可的宿舍的xx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对1000多名外来务工青年建了宿舍楼对他们实行公寓式管理但像这样的公司目前只有极少数大部分务工青年是跟同伴五六个甚至10多个租住在城市接近农郊的边远处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由于工作不稳定他们的孩子入学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尽管务工青年总体法制意识不强但大部分人都懂得培训和学习一门技术的重要他们反映找工作时没有技术只能出卖劳力一般用工单位很少会对他们进行培训都要有现成的技术才会录用他们希望像城市人那样活着 务工青年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他们目前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总体文化素质不高他们的法制意识不够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他们还是游离在城市角落的“边缘人”但他们正代表了江苏和整个中国未来农民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务工青年希望像“城市人那样”活着成为被人尊重的独立的人能够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有个志同道合的对象和温馨的家庭这样的希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令人欣慰的是外来务工青年群体正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团委正在着手实施“千校百万”计划为进城务工青年的就业、户口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