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 形 的 相 似 难 题 选1.( 2014广东,第25题9分)如图,在ABC中,AB=AC,ADAB于点D,BC=10cm,AD=8cm点P从点B出发,在线段BC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垂直于AD的直线m从底边BC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DA方向匀速平移,分别交AB、AC、AD于E、F、H,当点P到达点C时,点P与直线m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当t=2时,连接DE、DF,求证:四边形AEDF为菱形;(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PEF的面积存在最大值,当PEF的面积最大时,求线段BP的长;(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EF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刻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如答图1所示,利用菱形的定义证明;(2)如答图2所示,首先求出PEF的面积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3)如答图3所示,分三种情形,需要分类讨论,分别求解解答:(1)证明:当t=2时,DH=AH=2,则H为AD的中点,如答图1所示又EFAD,EF为AD的垂直平分线,AE=DE,AF=DFAB=AC,ADAB于点D,ADBC,B=CEFBC,AEF=B,AFE=C,AEF=AFE,AE=AF,AE=AF=DE=DF,即四边形AEDF为菱形(2)解:如答图2所示,由(1)知EFBC,AEFABC,即,解得:EF=10tSPEF=EFDH=(10t)2t=t2+10t=(t2)2+10当t=2秒时,SPEF存在最大值,最大值为10,此时BP=3t=6(3)解:存在理由如下:若点E为直角顶点,如答图3所示,此时PEAD,PE=DH=2t,BP=3tPEAD,即,此比例式不成立,故此种情形不存在;若点F为直角顶点,如答图3所示,此时PEAD,PF=DH=2t,BP=3t,CP=103tPFAD,即,解得t=;若点P为直角顶点,如答图3所示过点E作EMBC于点M,过点F作FNBC于点N,则EM=FN=DH=2t,EMFNADEMAD,即,解得BM=t,PM=BPBM=3tt=t在RtEMP中,由勾股定理得:PE2=EM2+PM2=(2t)2+(t)2=t2FNAD,即,解得CN=t,PN=BCBPCN=103tt=10t在RtFNP中,由勾股定理得:PF2=FN2+PN2=(2t)2+(10t)2=t285t+100在RtPEF中,由勾股定理得:EF2=PE2+PF2,即:(10t)2=(t2)+(t285t+100)化简得:t235t=0,解得:t=或t=0(舍去)t=综上所述,当t=秒或t=秒时,PEF为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涉及动点与动线两种运动类型第(1)问考查了菱形的定义;第(2)问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图形面积及二次函数的极值;第(3)问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解方程等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2.(2014年四川资阳,第23题11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线段AB在直线l1上,BC垂直于l1交l2于点C,且AB=BC,P是线段BC上异于两端点的一点,过点P的直线分别交l2、l1于点D、E(点A、E位于点B的两侧),满足BP=BE,连接AP、CE(1)求证:ABPCBE;(2)连结AD、BD,BD与AP相交于点F如图2当=2时,求证:APBD;当=n(n1)时,设PAD的面积为S1,PCE的面积为S2,求的值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求出ABP=CBE,根据SAS推出即可;(2)延长AP交CE于点H,求出APCE,证出CPDBPE,推出DP=PE,求出平行四边形BDCE,推出CEBD即可;分别用S表示出PAD和PCE的面积,代入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BC直线l1,ABP=CBE,在ABP和CBE中ABPCBE(SAS);(2)证明:延长AP交CE于点H,ABPCBE,PAB=ECB,PAB+AEE=ECB+AEH=90,APCE,=2,即P为BC的中点,直线l1直线l2,CPDBPE,=,DP=PE,四边形BDCE是平行四边形,CEBD,APCE,APBD;解:=NBC=nBP,CP=(n1)BP,CDBE,CPDBPE,=n1,即S2=(n1)S,SPAB=SBCE=nS,PAE=(n+1)S,=n1,S1=(n+1)(n1)S,=n+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题目比较好,有一定的难度3.(2014武汉,第24题10分)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连接PQ(1)若BPQ与ABC相似,求t的值;(2)连接AQ,CP,若AQCP,求t的值;(3)试证明:PQ的中点在ABC的一条中位线上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分两种情况讨论:当BPQBAC时,=,当BPQBCA时,=,再根据BP=5t,QC=4t,AB=10cm,BC=8cm,代入计算即可;(2)过P作PMBC于点M,AQ,CP交于点N,则有PB=5t,PM=3t,MC=84t,根据ACQCMP,得出=,代入计算即可;(3)作PEAC于点E,DFAC于点F,先得出DF=,再把QC=4t,PE=8BM=84t代入求出DF,过BC的中点R作直线平行于AC,得出RC=DF,D在过R的中位线上,从而证出PQ的中点在ABC的一条中位线上解答:解:(1)当BPQBAC时,=,BP=5t,QC=4t,AB=10cm,BC=8cm,=,t=1;当BPQBCA时,=,=,t=,t=1或时,BPQ与ABC相似;(2)如图所示,过P作PMBC于点M,AQ,CP交于点N,则有PB=5t,PM=3t,MC=84t,NAC+NCA=90,PCM+NCA=90,NAC=PCM且ACQ=PMC=90,ACQCMP,=,=,解得:t=;(3)如图,仍有PMBC于点M,PQ的中点设为D点,再作PEAC于点E,DFAC于点F,ACB=90,DF为梯形PECQ的中位线,DF=,QC=4t,PE=8BM=84t,DF=4,BC=8,过BC的中点R作直线平行于AC,RC=DF=4成立,D在过R的中位线上,PQ的中点在ABC的一条中位线上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形综合,用到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中位线的性质等,关键是画出图形作出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4(2014四川自贡,第23题12分)阅读理解:如图,在四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点E不与A、B重合),分别连接ED、EC,可以把四边形ABCD分成三个三角形,如果其中有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如果这三个三角形都相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解决问题:(1)如图,A=B=DEC=45,试判断点E是否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并说明理由;(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C、D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图中画出矩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3)如图,将矩形ABCD沿CM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E恰好是四边形ABCM的边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试探究AB与BC的数量关系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要证明点E是四边形ABCD的AB边上的相似点,只要证明有一组三角形相似就行,很容易证明ADEBEC,所以问题得解(2)以CD为直径画弧,取该弧与AB的一个交点即为所求;(3)因为点E是矩形ABCD的AB边上的一个强相似点,所以就有相似三角形出现,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可以判断出AE和BE的数量关系,从而可求出解解答:解:(1)A=B=DEC=45,AED+ADE=135,AED+CEB=135ADE=CEB,在ADE和BCE中,ADEBCE,点E是否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2)如图所示:点E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3)点E是四边形ABCM的边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AEMBCEECM,BCE=ECM=AEM由折叠可知:ECMDCM,ECM=DCM,CE=CD,BCE=BCD=30,BE=,在RtBCE中,tanBCE=tan30=,点评:本题是相似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读懂题目信息,理解全相似点的定义,判断出CED=90,从而确定作以CD为直径的圆是解题的关键5.(2014扬州,第28题,12分)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第6题图)(1)如图1,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结AP、OP、OA求证:OCPPDA;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2)若图1中的点P恰好是CD边的中点,求OAB的度数;(3)如图2,擦去折痕AO、线段OP,连结BP动点M在线段AP上(点M与点P、A不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结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综合题;动点型;探究型分析:(1)只需证明两对对应角分别相等即可证到两个三角形相似,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C长以及AP与OP的关系,然后在RtPCO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OP长,从而求出AB长(2)由DP=DC=AB=AP及D=90,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DAP的度数,进而求出OAB的度数(3)由边相等常常联想到全等,但BN与PM所在的三角形并不全等,且这两条线段的位置很不协调,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全等,然后运用三角形全等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推出EF是PB的一半,只需求出PB长就可以求出EF长解答:解:(1)如图1,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C=AB,DAB=B=C=D=90由折叠可得:AP=AB,PO=BO,PAO=BAOAPO=BAPO=90APD=90CPO=POCD=C,APD=POCOCPPDA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PD=2OC,PA=2OP,DA=2CPAD=8,CP=4,BC=8设OP=x,则OB=x,CO=8x在RtPCO中,C=90,CP=4,OP=x,CO=8x,x2=(8x)2+42解得:x=5AB=AP=2OP=10边AB的长为10(2)如图1,P是CD边的中点,DP=DCDC=AB,AB=AP,DP=APD=90,sinDAP=DAP=30DAB=90,PAO=BAO,DAP=30,OAB=30OAB的度数为30(3)作MQAN,交PB于点Q,如图2AP=AB,MQAN,APB=ABP,ABP=MQPAPB=MQPMP=MQMP=MQ,MEPQ,PE=EQ=PQBN=PM,MP=MQ,BN=QMMQAN,QMF=BNF在MFQ和NFB中,MFQNFBQF=BFQF=QBEF=EQ+QF=PQ+QB=PB由(1)中的结论可得:PC=4,BC=8,C=90PB=4EF=PB=2在(1)的条件下,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不变,长度为2点评:本题是一道运动变化类的题目,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综合性比较强,而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决最后一个问题的关键6.(2014滨州,第25题12分)如图,矩形ABCD中,AB=20,BC=10,点P为AB边上一动点,OP交AC于点Q(1)求证:APQCDQ;(2)P点从A点出发沿AB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点移动,移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DPAC?设SAPQ+SDCQ=y,写出y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探究P点运动到第几秒到第几秒之间时,y取得最小值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求证相似,证两对角相等即可,因为平行,易找,易证(2)当垂直时,易得三角形相似,故有相似边成比例,由题中已知矩形边长则AP长已知,故t易知因为SAPQ+SDCQ=y,故求SAPQ和SDCQ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观察无固定组合规则图象,则考虑作高分别求取考虑两高在同一直线上,且相加恰为10,故可由(1)相似结论得,高的比等于对应边长比,设其中一高为h,即可求得,则易表示y=,注意要考虑t的取值讨论何时y最小,y=不是我们学过的函数类型,故无法用最值性质来讨论,回观察题目问法为“探究P点运动到第几秒到第几秒之间时”,1并不是我们常规的在确定时间最小,2时间问的整数秒故可考虑将所有可能的秒全部算出,再观察数据探究函数的变化找结论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QPA=QDC,QAP=QCD,APQCDQ(2)解:当DPAC时,QCD+QDC=90,ADQ+QCD=90,DCA=ADP,ADC=DAP=90,ADCPAD,=,解得 PA=5,t=5设ADP的边AP上的高h,则QDC的边DC上的高为10hAPQCDQ,=,解得 h=,10h=,SAPQ=,SDCQ=,y=SAPQ+SDCQ=+=(0t20)探究:t=0,y=100;t=1,y95.48;t=2,y91.82;t=3,y88.91;t=4,y86.67;t=5,y=85;t=6,y83.85;t=7,y83.15;t=8,y82.86;t=9,y82.93;t=10,y83.33;t=11,y84.03;t=12,y=85;t=13,y86.21;t=14,y87.65;t=15,y89.29;t=16,y91.11;t=17,y93.11;t=18,y95.26;t=19,y97.56;t=20,y=100;观察数据知:当0t8时,y随t的增大而减小;当9t20时,y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y在第8秒到第9秒之间取得最小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