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 京 大 学直 博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报 表) 一级学科名称 力学 专业名称 固体力学 专业代码 080102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1年 5 月 15日一. 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1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l 微纳米尺度力学。研究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多功能化相关的物理和力学,自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应用。l 复杂材料力学与物理性能研究。包括复合材料、非均质材料、生物材料、半导体器件,以及其它微结构的力学和广义输运性能(电传导、磁传导、热传导、介电性能等)。l 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研究铁电、铁磁、磁电、形状记忆合金、电活性聚合物等智能材料及结构中的本构关系、断裂、疲劳等基本力学问题。l 新型能源力学。发展风能、潮汐能、能量收集、储氢等绿色能源中的力学分析方法,研究其中的基础力学问题。方岱宁王建祥段慧玲裴永茂李法新 2弹塑性力学l 静载、冲击载荷及极端条件下材料与结构的塑性变形及其它形式的非线性变形,损伤,屈曲,破坏现象的实验观察、规律性的归纳和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l 三维弹性理论l 复杂结构、非均匀介质以及电磁热力耦合作用下结构中振动和波传播规律的研究,及其在结构的健康检测及安全评估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刘凯欣黄克服励争 3计算固体力学l 发展高效能计算方法、高维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叉、稳定性和伪弧长算法、扩展有限元以及有限元网格剖分等方向的基础性研究。l 利用并发展有限元法、分子动力学、相场方法、第一性原理、Monte-Carlo、格子Boltzmann 方法等计算手段来计算和模拟微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尺度效应、界面效应、多场耦合效应等,提高现有计算方法的精度及计算效率。l 冲击动力学的数值方法(特征线法,离散元法,CE/SE等方法)及其泛用型计算程序的开发。l 发展多尺度的计算方法,表征和预测多场耦合下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位错和缺陷产生的物理机制等。刘凯欣黄克服段慧玲4实验固体力学l 冲击实验的新方法及其装置的开发和制造。动态断裂和应力波传播问题的实验研究。l 大型工程结构(以空天结构为主)的振动测试、振动与噪声控制的技术与理论方法,发展基于智能材料及结构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l 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制备与表征方法。研究新型空天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抗冲击材料等先进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先进的测试表征方法与技术。l 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采用现代实验力学方法研究大型(航天航空航海等)工程结构中损伤的确定和寿命评估技术,探索原位、大范围内损伤感应的测试方法。发展基于超声原子力显微术、微纳米压痕、微振动等技术的微小器件无损检测方法。方岱宁励争裴永茂李法新注:不够可复制加页。二.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培养目标: 固体力学专业的直博研究生,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优良的品德和学风、健康的身体;是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力学及有关物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的人才。应对本学科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有深入了解;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毕业后可胜任固体力学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或工程技术工作。 学习年限: 五 年 三、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序号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课程类型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职称)适用专业(本专业及其它专业)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32第一外国语必修4308611500连续介质力学必修4秋季王建祥(教授)本专业408611510计算力学概论必修4春季曹国鑫(特聘研究员)本专业508611520动态测试技术必修4秋季励争(教授)本专业608611540固体力学前沿进展必修2秋季本专业708611410冲击动力学主要选修3秋季刘凯欣(教授)本专业808611450固体中的应力波主要选修3秋季本专业908611480复合材料力学主要选修3春季裴永茂(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008611430断裂力学主要选修3秋季李法新(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108611530高等弹性力学主要选修3春季段慧玲(研究员)本专业1208611550材料的力学行为主要选修3春季方岱宁(教授)本专业1308611440细观力学与纳米力学选修3秋季段慧玲(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408611420智能材料物理与力学选修3春季李法新(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508611490英文科技论文写作选修2春季王建祥(教授)本专业1608611560无损检测方法选修3春季裴永茂(特聘研究员)本专业17 第二外国语选修3Programme of Ph.D Student Courses Discipline(一级学科): Speciality(二级学科)N0.Serial No.The Title of CoursesThe Type of courses*CreditSemestre*Teacher and his/her TitleSpeciality Suitable for1Marxism Theory N32First Foreign Language N4308611500Continuum MechanicsN4AJiaxiang Wang,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408611510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echanicsN4SGuoxin Cao, Associate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508611520Dynamic experimental mechanicsN4AZheng Li,ProfessorSolid Mechanics608611540Progress in Solid MechanicsN3ASolid Mechanics708611410Impact DynamicsC3AKaixin Liu,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808611450Wave Propagation in SolidsC3ASolid Mechanics908611480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C3SYongmao Pei, Associate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1008611430Fracture MechanicsC3AFaxin Li,Associate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1108611530Advanced ElasticityC3SHuiling Duan,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1208611550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C3SDaining Fang,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1308611440Micromechanics and NanomechanicsC3AHuiling Duan,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1408611420Physics and Mechanics of Smart MaterialsC3SFaxin LiAssociate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1508611490How to Write a Research PaperC2SJianxiang Wang,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1608611560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C3SYongmao Pei, Associate ProfessorSolid Mechanics17Second Foreign LanguageC or N3 *.Nnecessary;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500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4/64 学 分:4 课程名称:连续介质力学英文名称:Continuum Mechanics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张量代数、仿射量、张量分析和张量表示定理在内的张量理论基础知识;物体变形和运动的几何学描述,以及物体变形和运动遵循的基本物理定律;连续介质热力学基本知识;本构关系基本原理和物质分类;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流动特征和一些基本问题分析;有限变形下弹性体、粘弹性体和弹塑性体的本构关系,以及一些简单问题的求解。教材: 连续介质力学基础 (黄筑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参考书: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510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总学时:4/64 学 分:4 课程名称:计算力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echanics教学方式:讲授与计算实习 考试方式:课题报告、 笔试内容提要: 简介计算机科学相关知识、连续体问题的离散化方法 (包括有限元、边界元、离散元、无网格法、分子动力学等)、计算力学常用的重要算法(包括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特征值问题及相关算法、辛算法等)、软件工程及大型计算力学软件。同时组织同学进行专题讨论及研究(包括多场问题、多尺度问题、流固耦合问题、结构稳定性问题等)教材: 参考书:计算固体力学,刘正兴、孙雁、王国庆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弹性系统的稳定性,武际可、苏先樾著,科学出版社,1994。非线性有限元基础, 殷有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有限单元法,王勖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新型有限元论,龙驭球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无网格法,张雄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520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4/64 学 分:4 课程名称:动态测试技术英文名称:Dynamic experimental mechanics教学方式:课堂授课,教学实验 考试方式: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笔试内容提要: 简介固体力学动态测试技术相关知识,介绍研究结构动态波动问题和动态断裂问题的动态动态应变的电测法、动态光弹性方法和动态焦散线方法,结构动态响应研究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此外,介绍动态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教学除课堂授课外,还有6个基本教学实验,包括一般动态应变测量、瞬态应变测量、动态应力波传播、动态断裂、振动、模态分析。教材: 固体力学动态测试技术,苏先基、励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参考书:1. Handbook o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A. S. Kobayashi, 1987, Prentice-Hall, Inc.2. 实验力学(中文期刊杂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3. Experimental mechanics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540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固体力学前沿进展英文名称:Progress in Solid Mechanics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内容提要: 固体力学前沿进展(A)、(B)、(C)是针对固体力学研究生招生的四个研究方向(“先进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计算固体力学”和“实验固体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开设的课程。固体力学前沿进展(A)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固体力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先进材料力学”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力学的角度来研究日新月异的新材料,包括微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等,了解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开课形式是我们将邀请“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做报告,讲述他们最新研究成果,期间学生、老师和报告人进行面对面的充分交流和讨论,加深理解,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固体力学前沿进展(B)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固体力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弹塑性力学”和“实验固体力学”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了解传统的弹塑性力学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在新材料、新结构体系中的发展与应用;了解先进的实验固体力学方法的发展动态,以及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开课形式是我们将邀请“弹塑性力学”和“实验固体力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做报告,讲述他们最新研究进展。然后,学生、老师和报告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固体力学前沿进展(C)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生了解固体力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计算固体力学”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了解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尺度计算的研究动态及主要应用背景。开课形式是我们将邀请“计算固体力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做报告,讲述他们最新研究进展。然后,学生、老师和报告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教材: 参考书: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410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冲击动力学英文名称:Impact Dynamics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内容提要:本课首先讨论一维杆中应力波的初等理论,在建立基本关系式以后,将由浅入深地依次对弹性波、弹塑性加载和卸载波、粘弹性波和弹粘性塑性波等逐一加以讨论。应力波理论主要关心的是介质不断随坐标和时间变化着的非均匀、非定常运动,着重于动载荷对介质的局部效应和早期效应的分析。应力波分析中要注意载荷与介质之间的耦合作用,要注意应力波和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之间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这些正是固体力学动力学与静力学理论的主要不同之处。本课在第2阶段讨论一维应变平面波传播理论。这里应变是一维的,但应力是三维的,因而本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讨论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较低应力下的一维应变弹性波着手,进而讨论较高应力下的一维应变弹塑性波;另一方面从高压下忽略固体剪切强度(流体模型)的固体冲击波理论着手,进而讨论在应力逐渐降低情况下的一维应变弹塑性波(流体弹塑性模型)。为此还简要地讨论固体高压状态方程。本课根据需要可能增加均匀无限介质中的线弹性波的讨论或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介绍。教材: 应力波基础,王礼立参考书: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450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固体中的应力波英文名称: Wave Propagation in Solids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弹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无限介质中的波,半空间中的平面波,杆、梁、板等结构中的波,层状介质中的波,粘弹性介质中的波以及相关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课程还将介绍弹性波理论的应用。教材: 参考书:A.D. Achenbach,Wave Propagation in Solids,American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New York, 1973.Y.H.Pao, Elastic Waves in Solids, JAM, Vol 50, December 1983.Karl F. Graff, Wave Motion in Elastic Soli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75.A.E. H.Love, A Treatise o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lasticity, Fourth Editions, Dove Publications, New York, 1944.C. Trusdell, Rational Thermodynamics, McGraw W-Hill, Book Company, 1969.Yih-Hsing Pao & Chao-Chow Mow, Diffraction of Elastic Waves and Dynamic Stress Concentrations, Grane Russak, New York, 1971.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480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复合材料力学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各种复合材料在现代工业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先进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复合材料力学提供了材料设计、应用和结构安全性评估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旨在讲授复合材料力学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有关物理性能预测的细观力学,以及损伤、破坏机制分析,为学生将来从事复合材料的研究、研制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教材: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英文讲义,王建祥编)参考书:1. R.M. Christensen,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John Wiley & Sons, 1979.2. T. Mura, Mechanics of Defects in Solids, Martinus Nijhoff, 1987.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430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断裂力学英文名称:Fracture Mechanics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内容分为基础知识概念部分和专题扩展部分,前者包括经典的Griffith脆断理论,线弹性裂纹场分析,应力强度因子及能量释放率,裂纹张开位移,弹塑性断裂力学,J积分,HRR场,J阻力曲线等概念;后者包括复合型断裂判据,动态裂纹扩展,界面断裂力学,疲劳裂纹扩展,宏观损伤力学本构理论简介以及裂纹尖端场的弹塑性损伤分析,断裂力学的数值模拟以及三维裂纹问题。另外,还安排3学时的实验课,测试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教材: 参考书:杨卫,宏微观断裂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黄克智、余寿文,弹塑性断裂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范天佑,断裂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张行,断裂与损伤力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530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高等弹性力学英文名称:Advanced Elasticity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一)弹性通解(4学时)(二)平面问题(4学时)(三)轴对称问题(4学时)(四)半空间问题和厚板问题(4学时)(五)应力函数(4学时)(六)弹性势论(4学时)(七)Saint-Venant原理(4学时)(八)接触问题(4学时)(九)纳米尺度的弹性理论(4学时)(十)热力学基础(4学时)(十一)固体的扩散理论(4学时)(十二)构型力(2学时)教材: 参考书:1.王敏中,高等弹性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黄克智,黄永刚,固体本构关系,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 I.M. Gelfand,S.V. Fomin, A Brief Review of Some Mathematical Preliminaries Calculus of Variations, Prentice Hal, 19634. T. Mura, Micromechanics of Defects in Solids, Springer, 20035. M.E. Gurtin, The linear theory of elasticity, in Mechanics of Solids - Volume II, edited by C. Truesdell, Springer-Verlag, 19846. S. P. Timoshenko,J.N. Goodier, Theory of Elasticity, McGraw-Hill, 19877. A. E. H. Love, A Treatise o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lasticity, Dover, 19448. 徐秉业, 弹性力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9. H.B.Callen, Thermodynamics and Introduction to Thermostatics (2nd Edit), Wiley, 198510. N.I. Muskhelishvili, Some basic problems of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lasticity, Springer, 197711. Ting,T.C.T, Anisotropic Elasticity: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12. W. K. Liu, E. G. Karpov, H. S. Park, Nano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Theory, Multiscal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Wiley, 2005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550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材料的力学行为英文名称: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讲解当今国内外材料力学的基本方法、理论和实验表征技术,力学建模与鉴别方法 特别侧重于在材料的多尺度力学和多场耦合力学的方法和理论,介绍一些新量测技术、实验技术与原理方法。教材: 方岱宁、张一慧、崔晓东,轻质点阵材料力学与多功能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参考书:1. 匡震帮等,材料的力学行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J.Lemaitre J.-L.Chaboche著,余天庆、吴玉树译,固体材料力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3. S.Suresh著,王中光等译,材料的疲劳,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4. J. R. Vinson: The Behavior of Structures Composed of Composite Materials,5. 周又和、郑晓静著,电磁固体结构力学,科学出版社,1999 6. 范天佑,断裂力学基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440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细观力学与纳米力学英文名称:Micromechanics and Nanomechanics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人们对多功能新材料的需求促使科技工作者必须从微观、细观和宏观等各个尺度来研究材料的性能、建立各个尺度之间力学量的转化规律。细观力学与纳米力学是新材料功能化和结构化的理论基石,也是新型微纳米器件构建的理论基础。 同时,细观力学也对国防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复合材料和新型结构材料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课程的目的是使研究生掌握细观力学与纳米力学的基本理论,激发学生在表征和设计材料方面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教材: 参考书:黄克智,黄永刚 固体本构关系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杜善义, 王彪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 科学出版社 1998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420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智能材料物理与力学英文名称:Physics and Mechanics of Smart Materials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本课程属于材料、物理与力学交叉的学科, 智能材料在现代信息、国防、航空航天等重要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开课的目的是使同学们在掌握智能材料基本性质并能正确使用该类材料的基础上,激发大家进一步对智能材料进行研究的兴趣。课程内容与本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相接轨,内容丰富但不肤浅,以讲授物理基础与研究方法为主,不拘泥于某种特定材料,易于为多数同学所接受。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同学们掌握各种传统的智能材料(压电、铁电、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定义与基本性质,了解它们相变的机理以及当前国际智能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如EAP材料(人造肌肉)等。教材: 参考书:张福学,现代压电学(上册,中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钟维烈,铁电体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蔡伟,赵连城,郑玉峰,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与超弹性,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OHandley R C. 周永洽等译. 现代磁性材料原理和应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490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总学时:2/32 学 分:2 课程名称: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英文名称:How to Write a Research Paper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本课程旨在介绍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和报告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内容包括:专业英语、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写作要领、论文投稿,以及学术报告的准备、演讲。在该课程中,除了老师讲授之外,还要求学生进行写作和演讲训练。教材: 参考书: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课程内容提要课程编号:08611560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总学时:3/48 学 分:3 课程名称:无损检测方法英文名称: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课程的讲解内容分为基础知识概念部分和测试技术及应用部分,前者包括振动理论基础,振动测试及模态分析,声波理论基础,固体中的超声波等;后者包括振动传感测量,旋转机械振动测试,超声检测及应用,声发射及声振检测及应用,电磁无损检测等。教材: 参考书:李德葆,陆秋海,工程振动试验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李方泽,刘馥清,王正,工程振动测试与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J.L.罗斯著,何存富,吴斌,王秀彦译,固体中的超声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何琳,朱海潮,邱小军,杜功焕,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刘贵民,马丽丽,无损检测技术,北京:国防出版社,2010任吉林,林俊明,电磁无损检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李国华,现代无损检测与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1. 讲座课或讨论班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邀请固体力学领域国内外的学者定期给教师和研究生作固体力学前沿进展学术讲座,研究生要参加学术讲座。固体力学前沿讲座次数平均每两周一次,研究生必须参加。2. 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每学期参加8次以上,可获得固体力学前沿讨论班课程的学分。每个学期1学分。博士生综合考试之前必须已修满3学分。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单位1高等弹性力学王敏中,北京大学2连续介质力学基础黄筑平,高等教育3弹性系统稳定性武际可、苏先樾,科学4应力波基础王礼立,高等教育5Wave Propagation in Elastic SolidsJ D. Achenbach,Amsterdam: North-Holland6Micromechanics of Defects in SolidsT. Mura,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7Anisotropic elasticityT.C.T. Ting,Oxford Univ8Nano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Theory, Multiscal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W. K. Liu, E. G. Karpov, H. S. Park, Wiley9Principles of Molecular MechanicsK. Machida, Wiley10Thermodynamics and Introduction to Thermostatics (2nd Edit)H.B.Callen, Wiley1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 StructuresElsevier12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Elsevier13Mechanics of MaterialsElsevier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应修学分:48学分 公共课必修 共 7学分专业课程 共 41 学分 其中 专业必修:15 学分 专业选修:26 学分(主要选修课要求:12学分) 学科综合考试的要求:(时间、方式、内容、标准及考试形式等)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进行综合考试。参加综合考试前已完成专业课学习,获得应修学分。因故不能如期参加综合考试的,需在当年3 月15 日前由博士生提出申请,导师和学科点主任签署意见,报主管副院长批准后推迟一年参加,每个学生至多申请推迟一次。综合考试委员会主席须为教授,原则上由二级学科点负责人担任,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点及相关学科至少5 位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根据学科情况可邀请1-2 位外单位专家作为成员;如有综合考试委员会主席指导的博士生参加考试,其综合考试的口试部分应事先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医生农村急救技能考试题库:操作与案例分析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劳动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培养与学术讲师团队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试卷: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竞争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语文教学活动创新与实践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艺术鉴赏与人文修养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教育创业与融合教育发展
- 社区护理学专项模拟试题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冲刺模拟卷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与决策案例分析题库解析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统计调查设计与实施实践试题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常见传染病防治与卫生知识应用试题
-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课件
- GB/T 45147-2024道路车辆总质量大于3.5 t的车辆气制动系统试验使用滚筒制动试验台获取和使用参考值
- 食管纵隔瘘护理
- 建筑项目水泥采购合同
- 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考试题库(786题)
- 水果采购协议样本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1)Part01-Unit2-Transportation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1
- 2024-2030年中国止痛药品市场供需形势及未来前景动态研究研究报告
- 风电110KV升压站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 2018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