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一生活与消费(课件).ppt_第1页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一生活与消费(课件).ppt_第2页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一生活与消费(课件).ppt_第3页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一生活与消费(课件).ppt_第4页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一生活与消费(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第一编必考知识攻略,知识体系总览,考点梳理整合,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3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是财富的象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4信用卡和支票是结算常用的两种信用工具。5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货币,要点提示1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质量的经济生活依据提示:(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质量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生产者从事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营利,通过让渡使用价值获得价值。(3)只有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立于不败之地。,2国家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有没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用它可以购买商品吗?提示:贵金属纪念币本身也是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贵金属纪念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可以用它来购买商品。不过它的价值是指本身所含的贵金属的价值,国家发行的贵金属货币是法定货币。3纸币有没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政府可以规定它的购买力吗?为什么?提示: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没有价值,由于国家的强制使用,纸币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它的使用价值来自于国家的强制使用。政府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发行量,但政府不能规定它的购买力,因为纸币的购买力是由纸币发行规律决定的。,4汇率与人民币升值提示:(1)汇率升降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汇率升高表明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则表明人民币升值。(2)评价人民币升值既要看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好处,也要看到其对我国的不良影响。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但有利于进口;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但会促进对外投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偿还对外债务,有利于出国旅游和留学。(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原因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就是要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月考)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10年9月1日,1美元6.8276人民币元;2010年9月7日,1美元6.7916人民币元。这一变化表明()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汇率下降人民币汇率下降,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美元贬值,有利于进口ABCD【解析】材料中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降,说明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贬值,有利于进口,观点正确,故应选C项。【答案】C,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2价格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都通过改变供求的变化表现出来。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提示:(1)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下图:(2)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要点提示1商品的价值、价格、供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供求关系与价格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当供过于求时,价格跌落。价格变动会影响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这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2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示:要具体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2011年安徽省第一次联考)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及下游用户承受能力,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0年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以政府定价为主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受其供求关系的影响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其价格ABCD【解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观点错误,应选C项。观点正确,不符合题干设问要求。【答案】C,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2消费类型可根据不同标准来划分。消费结构反映着人们的消费水平。3不同的消费心理引发人们不同的消费行为。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要点提示1影响消费的因素提示:(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生产,满足消费。(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他条件不变,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社会收入差距有密切的联系。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提高。(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智消费。,2全面认识消费水平提高提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收入水平提高,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物价水平降低,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消费结构更合理,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增加,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恩格尔系数降低,则消费水平提高。3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提示:(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常见的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这些消费心理及其引发的消费行为,有的是理智的,有的则是不可取的,不健康的,不值得提倡的。(2)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正确理解“绿色消费”提示:绿色消费主要是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它有三层含义:(1)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2)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3)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2011年安徽省高三第一次联考)2010年暑假期间,与学生关联的假期游占旅游市场主要份额,学生出游首选是目前大热的世博游。学生暑假游世博()说明我国人民的生存资料消费得到充分满足从一个侧面说明家庭消费由低级向高级层次递进从一个侧面表明人们的消费正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享受资料消费过渡表明享受资料消费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消费方式ABCD【解析】暑假旅游属于享受资料的消费,观点不符合题意。观点与当前我国人民的消费实际不符。观点正确,故应选B项。【答案】B,社会热点透析,关注农产品价格上涨,2010年以来,我国粳米、玉米等粮食品种,大蒜、蔬菜、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5月22日召开的全国物价局长会议提出要提高价格调控能力,认真研究完善粮食、猪肉、食糖、棉花价格调控办法,积极采取信息引导、扶持生产、产销衔接、储备吞吐、组织调运、促进流通,以及必要的临时价格干预等手段,切实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积极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建设副食品生产基地和市场体系,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010年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会议指出,我国农业已连续六年丰收,粮棉油肉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步增长,库存充裕,市场供求总体平衡。,1经济生活角度问题一:近期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近期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受以下三大因素影响:一是绿豆产量减少,去年部分地区干旱非常严重,全国产量减少了13万多吨;二是出口增加,2009年我国绿豆出口27万多吨,同比增加了13万多吨,同时进口却减少了7万多吨;三是需求增加,现在绿豆的消费需求增加了,市场价格就会上升。问题二:运用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分析:(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国家应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和供给机制,通过相关政策,调控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以利于供求平衡。(2)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缺陷,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加强监管、信息预报、增加储备、适当补贴等调控措施。,2政治生活角度问题一:政府调控农产品价格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分析:(1)国家机构是人民旨意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努力调控农产品价格符合政府的宗旨和原则。(2)政府具有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调控农产品价格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体现和职责。,问题二:政府应如何调控农产品市场?分析:(1)要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遏制生活必需品价格过快上涨,管理通胀预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目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坚决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服务的原则。为最大程度减少农产品涨价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一些地方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近年来建立了重要商品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山东、江苏、浙江等7个省建立了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与物价水平相联动的动态调整机制。,3生活与哲学角度问题: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分析:(1)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加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最终受害者是广大农民,将使我国农产品的稳定生产受到影响。因此,防止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有利于维护农产品价格的稳定,维护农民的利益。(2)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持事物的性质不变。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坚持适度原则。农产品的价格只有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维护广大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农民的利益。,1专家分析,近期造成包括大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部分地区干旱非常严重,农产品产量减少;二是出口增加;三是需求的增加。这表明()A供求关系影响价值B国家政策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C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D物价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解析:注意题干中分析的造成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三个主要因素,归结为一点就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故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观点错误,因为供求关系并不影响价值。B项观点错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项观点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2应对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政府可以()完全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产品价格的调节作用稳定农产品种植面积,优化和完善种植结构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ABCD解析:项观点错误,市场机制对农产品价格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但不能任由市场进行调节,政府必须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观点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本题应选C项。答案:C,32010年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炒作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5月28日,农业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近期农产品市场运行有关情况。针对近期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的问题,农业部介绍,供求问题是主要原因。当然,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与市场的炒作有关。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回答。(1)分析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控制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解析:本题第(1)问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第(2)问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答案:(1)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部分农作物种植的面积减少且受灾严重,出口增加、国内市场供应量减少以及国内需求的增加,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2)全力保障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稳定农产品种植面积,优化和完善种植结构,抓好农产品生产供应和产销衔接、信息发布,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加强对农产品收购、流通等环节市场交易和价格行为的监管。,2010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面,意见主要部署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推进电力、天然气、成品油等能源价格改革,简化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继续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二是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三是全面推行城市污水、垃圾及医疗废物等处理收费制度,研究建立危险废物处理保证金制度,继续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完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等。,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1经济生活角度问题一:说明国家怎样才能建立起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分析:(1)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2)国家要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就应该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坚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3)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价格杠杆,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问题二:对于那些购买资源性产品进行消费的企业来说,资源价格改革会对其产生怎样的影响?分析:(1)资源价格整体水平提高,会促使这些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这些企业还会在市场竞争中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出现兼并和破产。(3)有的企业可能会把资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转移到资源消耗较低的部门,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重新定位。(4)会提高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2政治生活角度问题:国家为什么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分析:(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要行使好经济职能,加强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等,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有利于通过适当合理的价格,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保证国家能源安全。(2)国家机构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同时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资源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3生活与哲学角度问题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节能减排,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2)事物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同时要考虑价格改革对包括居民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影响,重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问题二: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发展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2)发展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又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处理好次要矛盾;既要看到在能源发展战略中以节约为主要方面,“把节约放在首位”,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1我国是淡水资源缺乏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据环境监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因此要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以厉行节水为关键狠抓节水工程的落实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强监督和引导完全依靠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对水资源的开发,增加供应ABCD解析:错误,资源的配置要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错误,水资源是有限的,不能依靠加大对水资源的开发来解决,应以节约为主。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A,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应当体现()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卖方市场对商品价格的决定作用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ABCD解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应当体现。与题意无关,材料考查的是价格而涉及的是商品的价值。错误,供求关系只能影响商品的价格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答案:D,3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三。由于经济发展依赖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不强等原因,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不高和环境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2010年,我国在努力实现“调结构、促发展”目标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这些措施是符合改革方向的,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材料二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这是在正确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作出的重要判断,也是对2010年改革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会对购买资源性产品进行消费的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2)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进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决策的正确性。(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在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中应该怎样做?,解析:解答第(1)问,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企业的影响,二是企业的应对策略。就影响来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会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获利空间。因此必然促使企业想法降低生产成本或转到别的行业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解答第(2)问,首先明白认识论的原理主要包括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主观能动性,结合材料可知,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适应实践的需要和能动性的体现。解答第(3)问,要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转换成政治学术语。如“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强调的就是履行经济职能,同时也是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答案:(1)就企业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使购买资源性产品进行消费的企业成本增加,获利空间减小。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发生兼并、破产或退出该领域。把资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转移到资源消耗较低的部门,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重新定位。提高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履行社会责任。(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进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决策来源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不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一决策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且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这一决策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资源利用的现状形成的正确认识。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反作用,并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3)国家机构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同时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国家要行使好经济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等,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1(2010年高考安徽卷)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解析:“惊险的跳跃”是指商品交换成功,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要想顺利地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无关。答案:A,高考真题体验,2(2010年高考江苏卷)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解析:相对于2007年8月24日,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人民币减少,即美元贬值,美元汇率跌落,亦即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D项正确。答案:D,3(2010年高考浙江卷)如果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