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康复学》上篇.ppt_第1页
《养生康复学》上篇.ppt_第2页
《养生康复学》上篇.ppt_第3页
《养生康复学》上篇.ppt_第4页
《养生康复学》上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养生的学术观点,第一节生命观(一)天年与衰老1.天年人的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即指天赋的年寿。而人类自然寿命的最高限度谓之寿限。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但大都不会超过一个最长的限度。由于有个体差异,故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古代养生家认为人的寿限一般为100120岁之间。如尚书洪范篇指出:“寿,百二十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有“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记载。西德著名学者弗兰克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个人既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据古今中外书籍和现实生活的记录,年寿过百的人为数不多,千百年来,大都很难突破人类的寿限。因为先天禀赋、后天调养、个人生活习惯、环境以及生理、病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都能构成对机体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第一节生命观(一)天年与衰老2.衰老衰老,指老且衰之意,为生命活动衰弱现象。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全面逐渐减弱的过程。衰老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动态过程,而老年则是人生中的一个年龄阶段,衰者未必均老,年老也未必均衰。一般来说,衰老可分为两类,一是生理性衰老,系指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体在体质方面的年龄变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二是病理性衰老,系指机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病理性变化,使各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提前发生。这种衰老又称为“早衰”。人的健康长寿与衰老关系密切,衰老得早,就会短寿,衰老得晚,就有长寿的可能。,学习链接古今年龄段的划分我国古代将生命历程的不同年龄段称为:初生为婴,初语为儿,初行为孩,初学为童,二十曰青年,三十曰壮年,四十曰强年,五十曰中年,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耄,九十以上曰寿考。历代文献中对老年开始年龄界限说法不一,但一般将60岁视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按新的年龄划分标准,6074岁为准老年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至90岁才真正算是老年人,90岁至120岁算高龄老年人。,(二)衰老机制与早衰原因1、衰老的机理探讨和弄清衰老的发生机理,是获取预防衰老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环节。其机理与三个方面有关。1).阴阳失调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阴阳能否协调平衡。因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与内外环境之间阴阳运动协调平衡的过程。阴阳协调平衡,人方能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机体或内脏气血失和,则会出现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或早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两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2).精气衰竭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因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机体脏腑组织、经络骨骼、肢体官窍的功能和活动,都需要精气的濡养,人能否抗衰康体长寿,关键在于精气充盛与否。精充气足,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若精气衰竭,则易衰老而早夭。3).脏腑虚衰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阐明了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五脏坚固而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强盛,人的生命力也旺盛,人才会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则易加速衰老。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衰弱都能加快人的衰老,如先天之本的肾气虚衰,生化衰退无权,阴阳俱损,最易衰老;属后天之本的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亦无源,则气虚体弱容易发病,易衰老。心气虚衰易致血行减缓受阻,出现早衰或折寿。肝阴血虚,气机失于疏畅,筋脉失于濡养,易发生筋脉拘挛,活动受限,也易衰老。肺气虚衰,失于治节,则多病而衰老。,第一节生命观(一)天年与衰老1.天年人的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即指天赋的年寿。而人类自然寿命的最高限度谓之寿限。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但大都不会超过一个最长的限度。由于有个体差异,故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古代养生家认为人的寿限一般为100120岁之间。如尚书洪范篇指出:“寿,百二十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有“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记载。西德著名学者弗兰克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个人既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据古今中外书籍和现实生活的记录,年寿过百的人为数不多,千百年来,大都很难突破人类的寿限。因为先天禀赋、后天调养、个人生活习惯、环境以及生理、病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都能构成对机体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2.衰老衰老,指老且衰之意,为生命活动衰弱现象。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全面逐渐减弱的过程。衰老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动态过程,而老年则是人生中的一个年龄阶段,衰者未必均老,年老也未必均衰。一般来说,衰老可分为两类,一是生理性衰老,系指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体在体质方面的年龄变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二是病理性衰老,系指机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病理性变化,使各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提前发生。这种衰老又称为“早衰”。人的健康长寿与衰老关系密切,衰老得早,就会短寿,衰老得晚,就有长寿的可能。学习链接古今年龄段的划分我国古代将生命历程的不同年龄段称为:初生为婴,初语为儿,初行为孩,初学为童,二十曰青年,三十曰壮年,四十曰强年,五十曰中年,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耄,九十以上曰寿考。历代文献中对老年开始年龄界限说法不一,但一般将60岁视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按新的年龄划分标准,6074岁为准老年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至90岁才真正算是老年人,90岁至120岁算高龄老年人。(二)衰老机制与早衰原因1、衰老的机理探讨和弄清衰老的发生机理,是获取预防衰老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环节。其机理与三个方面有关。1).阴阳失调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阴阳能否协调平衡。因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与内外环境之间阴阳运动协调平衡的过程。阴阳协调平衡,人方能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机体或内脏气血失和,则会出现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或早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两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2).精气衰竭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因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机体脏腑组织、经络骨骼、肢体官窍的功能和活动,都需要精气的濡养,人能否抗衰康体长寿,关键在于精气充盛与否。精充气足,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若精气衰竭,则易衰老而早夭。3).脏腑虚衰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阐明了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五脏坚固而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强盛,人的生命力也旺盛,人才会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则易加速衰老。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衰弱都能加快人的衰老,如先天之本的肾气虚衰,生化衰退无权,阴阳俱损,最易衰老;属后天之本的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亦无源,则气虚体弱容易发病,易衰老。心气虚衰易致血行减缓受阻,出现早衰或折寿。肝阴血虚,气机失于疏畅,筋脉失于濡养,易发生筋脉拘挛,活动受限,也易衰老。肺气虚衰,失于治节,则多病而衰老。2.早衰原因早衰的原因可归纳为遗传、环境、情绪、劳逸以及后天失养、疾病等方面。(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即先天禀赋,大量事实证明,人类的衰老与长寿都和遗传有关,由于先天禀赋的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就不一样。先天禀赋强则身强体健,精力充沛,不易衰老。反之,先天禀赋不足则身体羸弱,精神萎靡,衰老易提前发生。(2)环境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都可能给人带来精神和形体的衰老。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比如污染的空气中就含有苯胼蓖、朕苯胺、-萘胺等致癌物质;水污染严重也可以造成人慢性铅、砷、镉中毒等。如果人体长期遭致空气、水、地质的污染以及化学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或致癌物质的侵害,必定会危害健康,使人早衰或早夭;社会环境也会对人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来自于个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矛盾等方面,都可使人体阴阳失调和代谢功能紊乱,导致早衰。(3)情志失常情志失常来源于长期的反复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受强烈的精神打击。若这种刺激或打击超越了人体生理性调节的限度,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加速衰老提前。(4)劳逸失度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其意是指如果经常将错误的生活方式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50岁就已很衰老了。所以,如果人的生活起居长期无规律,如劳力、劳神过度,房劳过度或过于安逸等等。就会损伤机体组织的功能活动而发生疾病或早衰。,第一节生命观(一)天年与衰老1.天年人的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即指天赋的年寿。而人类自然寿命的最高限度谓之寿限。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但大都不会超过一个最长的限度。由于有个体差异,故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古代养生家认为人的寿限一般为100120岁之间。如尚书洪范篇指出:“寿,百二十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有“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记载。西德著名学者弗兰克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个人既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据古今中外书籍和现实生活的记录,年寿过百的人为数不多,千百年来,大都很难突破人类的寿限。因为先天禀赋、后天调养、个人生活习惯、环境以及生理、病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都能构成对机体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2.衰老衰老,指老且衰之意,为生命活动衰弱现象。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全面逐渐减弱的过程。衰老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动态过程,而老年则是人生中的一个年龄阶段,衰者未必均老,年老也未必均衰。一般来说,衰老可分为两类,一是生理性衰老,系指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体在体质方面的年龄变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二是病理性衰老,系指机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病理性变化,使各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提前发生。这种衰老又称为“早衰”。人的健康长寿与衰老关系密切,衰老得早,就会短寿,衰老得晚,就有长寿的可能。学习链接古今年龄段的划分我国古代将生命历程的不同年龄段称为:初生为婴,初语为儿,初行为孩,初学为童,二十曰青年,三十曰壮年,四十曰强年,五十曰中年,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耄,九十以上曰寿考。历代文献中对老年开始年龄界限说法不一,但一般将60岁视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按新的年龄划分标准,6074岁为准老年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至90岁才真正算是老年人,90岁至120岁算高龄老年人。(二)衰老机制与早衰原因1、衰老的机理探讨和弄清衰老的发生机理,是获取预防衰老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环节。其机理与三个方面有关。1).阴阳失调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阴阳能否协调平衡。因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与内外环境之间阴阳运动协调平衡的过程。阴阳协调平衡,人方能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机体或内脏气血失和,则会出现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或早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两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2).精气衰竭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因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机体脏腑组织、经络骨骼、肢体官窍的功能和活动,都需要精气的濡养,人能否抗衰康体长寿,关键在于精气充盛与否。精充气足,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若精气衰竭,则易衰老而早夭。3).脏腑虚衰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阐明了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五脏坚固而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强盛,人的生命力也旺盛,人才会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则易加速衰老。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衰弱都能加快人的衰老,如先天之本的肾气虚衰,生化衰退无权,阴阳俱损,最易衰老;属后天之本的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亦无源,则气虚体弱容易发病,易衰老。心气虚衰易致血行减缓受阻,出现早衰或折寿。肝阴血虚,气机失于疏畅,筋脉失于濡养,易发生筋脉拘挛,活动受限,也易衰老。肺气虚衰,失于治节,则多病而衰老。2.早衰原因早衰的原因可归纳为遗传、环境、情绪、劳逸以及后天失养、疾病等方面。(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即先天禀赋,大量事实证明,人类的衰老与长寿都和遗传有关,由于先天禀赋的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就不一样。先天禀赋强则身强体健,精力充沛,不易衰老。反之,先天禀赋不足则身体羸弱,精神萎靡,衰老易提前发生。(2)环境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都可能给人带来精神和形体的衰老。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比如污染的空气中就含有苯胼蓖、朕苯胺、-萘胺等致癌物质;水污染严重也可以造成人慢性铅、砷、镉中毒等。如果人体长期遭致空气、水、地质的污染以及化学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或致癌物质的侵害,必定会危害健康,使人早衰或早夭;社会环境也会对人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来自于个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矛盾等方面,都可使人体阴阳失调和代谢功能紊乱,导致早衰。(3)情志失常情志失常来源于长期的反复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受强烈的精神打击。若这种刺激或打击超越了人体生理性调节的限度,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加速衰老提前。(4)劳逸失度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其意是指如果经常将错误的生活方式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50岁就已很衰老了。所以,如果人的生活起居长期无规律,如劳力、劳神过度,房劳过度或过于安逸等等。就会损伤机体组织的功能活动而发生疾病或早衰。,第一节生命观(一)天年与衰老1.天年人的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即指天赋的年寿。而人类自然寿命的最高限度谓之寿限。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但大都不会超过一个最长的限度。由于有个体差异,故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古代养生家认为人的寿限一般为100120岁之间。如尚书洪范篇指出:“寿,百二十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有“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记载。西德著名学者弗兰克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个人既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据古今中外书籍和现实生活的记录,年寿过百的人为数不多,千百年来,大都很难突破人类的寿限。因为先天禀赋、后天调养、个人生活习惯、环境以及生理、病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都能构成对机体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2.衰老衰老,指老且衰之意,为生命活动衰弱现象。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全面逐渐减弱的过程。衰老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动态过程,而老年则是人生中的一个年龄阶段,衰者未必均老,年老也未必均衰。一般来说,衰老可分为两类,一是生理性衰老,系指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体在体质方面的年龄变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二是病理性衰老,系指机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病理性变化,使各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提前发生。这种衰老又称为“早衰”。人的健康长寿与衰老关系密切,衰老得早,就会短寿,衰老得晚,就有长寿的可能。学习链接古今年龄段的划分我国古代将生命历程的不同年龄段称为:初生为婴,初语为儿,初行为孩,初学为童,二十曰青年,三十曰壮年,四十曰强年,五十曰中年,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耄,九十以上曰寿考。历代文献中对老年开始年龄界限说法不一,但一般将60岁视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按新的年龄划分标准,6074岁为准老年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至90岁才真正算是老年人,90岁至120岁算高龄老年人。(二)衰老机制与早衰原因1、衰老的机理探讨和弄清衰老的发生机理,是获取预防衰老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环节。其机理与三个方面有关。1).阴阳失调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阴阳能否协调平衡。因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与内外环境之间阴阳运动协调平衡的过程。阴阳协调平衡,人方能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机体或内脏气血失和,则会出现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或早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两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2).精气衰竭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因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机体脏腑组织、经络骨骼、肢体官窍的功能和活动,都需要精气的濡养,人能否抗衰康体长寿,关键在于精气充盛与否。精充气足,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若精气衰竭,则易衰老而早夭。3).脏腑虚衰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阐明了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五脏坚固而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强盛,人的生命力也旺盛,人才会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则易加速衰老。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衰弱都能加快人的衰老,如先天之本的肾气虚衰,生化衰退无权,阴阳俱损,最易衰老;属后天之本的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亦无源,则气虚体弱容易发病,易衰老。心气虚衰易致血行减缓受阻,出现早衰或折寿。肝阴血虚,气机失于疏畅,筋脉失于濡养,易发生筋脉拘挛,活动受限,也易衰老。肺气虚衰,失于治节,则多病而衰老。2.早衰原因早衰的原因可归纳为遗传、环境、情绪、劳逸以及后天失养、疾病等方面。(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即先天禀赋,大量事实证明,人类的衰老与长寿都和遗传有关,由于先天禀赋的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就不一样。先天禀赋强则身强体健,精力充沛,不易衰老。反之,先天禀赋不足则身体羸弱,精神萎靡,衰老易提前发生。(2)环境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都可能给人带来精神和形体的衰老。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比如污染的空气中就含有苯胼蓖、朕苯胺、-萘胺等致癌物质;水污染严重也可以造成人慢性铅、砷、镉中毒等。如果人体长期遭致空气、水、地质的污染以及化学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或致癌物质的侵害,必定会危害健康,使人早衰或早夭;社会环境也会对人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来自于个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矛盾等方面,都可使人体阴阳失调和代谢功能紊乱,导致早衰。(3)情志失常情志失常来源于长期的反复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受强烈的精神打击。若这种刺激或打击超越了人体生理性调节的限度,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加速衰老提前。(4)劳逸失度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其意是指如果经常将错误的生活方式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50岁就已很衰老了。所以,如果人的生活起居长期无规律,如劳力、劳神过度,房劳过度或过于安逸等等。就会损伤机体组织的功能活动而发生疾病或早衰。,第一节生命观(一)天年与衰老1.天年人的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即指天赋的年寿。而人类自然寿命的最高限度谓之寿限。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但大都不会超过一个最长的限度。由于有个体差异,故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古代养生家认为人的寿限一般为100120岁之间。如尚书洪范篇指出:“寿,百二十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有“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记载。西德著名学者弗兰克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个人既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据古今中外书籍和现实生活的记录,年寿过百的人为数不多,千百年来,大都很难突破人类的寿限。因为先天禀赋、后天调养、个人生活习惯、环境以及生理、病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都能构成对机体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2.衰老衰老,指老且衰之意,为生命活动衰弱现象。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全面逐渐减弱的过程。衰老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动态过程,而老年则是人生中的一个年龄阶段,衰者未必均老,年老也未必均衰。一般来说,衰老可分为两类,一是生理性衰老,系指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体在体质方面的年龄变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二是病理性衰老,系指机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病理性变化,使各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提前发生。这种衰老又称为“早衰”。人的健康长寿与衰老关系密切,衰老得早,就会短寿,衰老得晚,就有长寿的可能。学习链接古今年龄段的划分我国古代将生命历程的不同年龄段称为:初生为婴,初语为儿,初行为孩,初学为童,二十曰青年,三十曰壮年,四十曰强年,五十曰中年,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耄,九十以上曰寿考。历代文献中对老年开始年龄界限说法不一,但一般将60岁视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按新的年龄划分标准,6074岁为准老年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至90岁才真正算是老年人,90岁至120岁算高龄老年人。(二)衰老机制与早衰原因1、衰老的机理探讨和弄清衰老的发生机理,是获取预防衰老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环节。其机理与三个方面有关。1).阴阳失调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阴阳能否协调平衡。因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与内外环境之间阴阳运动协调平衡的过程。阴阳协调平衡,人方能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机体或内脏气血失和,则会出现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或早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两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2).精气衰竭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因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机体脏腑组织、经络骨骼、肢体官窍的功能和活动,都需要精气的濡养,人能否抗衰康体长寿,关键在于精气充盛与否。精充气足,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若精气衰竭,则易衰老而早夭。3).脏腑虚衰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阐明了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五脏坚固而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强盛,人的生命力也旺盛,人才会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则易加速衰老。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衰弱都能加快人的衰老,如先天之本的肾气虚衰,生化衰退无权,阴阳俱损,最易衰老;属后天之本的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亦无源,则气虚体弱容易发病,易衰老。心气虚衰易致血行减缓受阻,出现早衰或折寿。肝阴血虚,气机失于疏畅,筋脉失于濡养,易发生筋脉拘挛,活动受限,也易衰老。肺气虚衰,失于治节,则多病而衰老。2.早衰原因早衰的原因可归纳为遗传、环境、情绪、劳逸以及后天失养、疾病等方面。(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即先天禀赋,大量事实证明,人类的衰老与长寿都和遗传有关,由于先天禀赋的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就不一样。先天禀赋强则身强体健,精力充沛,不易衰老。反之,先天禀赋不足则身体羸弱,精神萎靡,衰老易提前发生。(2)环境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都可能给人带来精神和形体的衰老。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比如污染的空气中就含有苯胼蓖、朕苯胺、-萘胺等致癌物质;水污染严重也可以造成人慢性铅、砷、镉中毒等。如果人体长期遭致空气、水、地质的污染以及化学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或致癌物质的侵害,必定会危害健康,使人早衰或早夭;社会环境也会对人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来自于个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矛盾等方面,都可使人体阴阳失调和代谢功能紊乱,导致早衰。(3)情志失常情志失常来源于长期的反复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受强烈的精神打击。若这种刺激或打击超越了人体生理性调节的限度,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加速衰老提前。(4)劳逸失度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其意是指如果经常将错误的生活方式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50岁就已很衰老了。所以,如果人的生活起居长期无规律,如劳力、劳神过度,房劳过度或过于安逸等等。就会损伤机体组织的功能活动而发生疾病或早衰。,第一节生命观(一)天年与衰老1.天年人的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即指天赋的年寿。而人类自然寿命的最高限度谓之寿限。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但大都不会超过一个最长的限度。由于有个体差异,故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古代养生家认为人的寿限一般为100120岁之间。如尚书洪范篇指出:“寿,百二十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有“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记载。西德著名学者弗兰克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个人既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据古今中外书籍和现实生活的记录,年寿过百的人为数不多,千百年来,大都很难突破人类的寿限。因为先天禀赋、后天调养、个人生活习惯、环境以及生理、病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都能构成对机体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2.衰老衰老,指老且衰之意,为生命活动衰弱现象。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全面逐渐减弱的过程。衰老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动态过程,而老年则是人生中的一个年龄阶段,衰者未必均老,年老也未必均衰。一般来说,衰老可分为两类,一是生理性衰老,系指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体在体质方面的年龄变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二是病理性衰老,系指机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病理性变化,使各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提前发生。这种衰老又称为“早衰”。人的健康长寿与衰老关系密切,衰老得早,就会短寿,衰老得晚,就有长寿的可能。学习链接古今年龄段的划分我国古代将生命历程的不同年龄段称为:初生为婴,初语为儿,初行为孩,初学为童,二十曰青年,三十曰壮年,四十曰强年,五十曰中年,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耄,九十以上曰寿考。历代文献中对老年开始年龄界限说法不一,但一般将60岁视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按新的年龄划分标准,6074岁为准老年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至90岁才真正算是老年人,90岁至120岁算高龄老年人。(二)衰老机制与早衰原因1、衰老的机理探讨和弄清衰老的发生机理,是获取预防衰老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环节。其机理与三个方面有关。1).阴阳失调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阴阳能否协调平衡。因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与内外环境之间阴阳运动协调平衡的过程。阴阳协调平衡,人方能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机体或内脏气血失和,则会出现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或早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两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2).精气衰竭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因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机体脏腑组织、经络骨骼、肢体官窍的功能和活动,都需要精气的濡养,人能否抗衰康体长寿,关键在于精气充盛与否。精充气足,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若精气衰竭,则易衰老而早夭。3).脏腑虚衰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阐明了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五脏坚固而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强盛,人的生命力也旺盛,人才会身强体健,延缓衰老。若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则易加速衰老。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衰弱都能加快人的衰老,如先天之本的肾气虚衰,生化衰退无权,阴阳俱损,最易衰老;属后天之本的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亦无源,则气虚体弱容易发病,易衰老。心气虚衰易致血行减缓受阻,出现早衰或折寿。肝阴血虚,气机失于疏畅,筋脉失于濡养,易发生筋脉拘挛,活动受限,也易衰老。肺气虚衰,失于治节,则多病而衰老。2.早衰原因早衰的原因可归纳为遗传、环境、情绪、劳逸以及后天失养、疾病等方面。(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即先天禀赋,大量事实证明,人类的衰老与长寿都和遗传有关,由于先天禀赋的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就不一样。先天禀赋强则身强体健,精力充沛,不易衰老。反之,先天禀赋不足则身体羸弱,精神萎靡,衰老易提前发生。(2)环境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都可能给人带来精神和形体的衰老。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比如污染的空气中就含有苯胼蓖、朕苯胺、-萘胺等致癌物质;水污染严重也可以造成人慢性铅、砷、镉中毒等。如果人体长期遭致空气、水、地质的污染以及化学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或致癌物质的侵害,必定会危害健康,使人早衰或早夭;社会环境也会对人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来自于个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矛盾等方面,都可使人体阴阳失调和代谢功能紊乱,导致早衰。(3)情志失常情志失常来源于长期的反复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受强烈的精神打击。若这种刺激或打击超越了人体生理性调节的限度,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加速衰老提前。(4)劳逸失度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其意是指如果经常将错误的生活方式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50岁就已很衰老了。所以,如果人的生活起居长期无规律,如劳力、劳神过度,房劳过度或过于安逸等等。就会损伤机体组织的功能活动而发生疾病或早衰。,第二节寿夭观,第三节整体观一、天人合一二、人体自身合一三、人与神龛合一,第四节权衡观一、自然、生命的权衡自稳二、养生的权衡自稳,第四章养生的法则,二、养生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一)基本原则1.顺应自然人类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天人相应”整体观是中医顺应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各种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会使人体各组织功能产生相应的生理调节反应和病理变化。如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对起居作息调摄养生的概括。春夏秋冬季节有温热寒凉的变化,人体必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春夏阳热盛,人的阳气亦盛而致阴消,应养阳护阳,提倡晚睡早起。秋冬阴寒盛,人的阴气亦盛而致阳消,应保暖养阴,做到早睡晚起。由此可见,人的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季节和昼夜的变化,根据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养生保健,以协调人体阴阳平衡,才能减少疾病的困扰,强身防病长寿。2.形神并养形神并养,是中医养生观点和形神合一生命观的共同原则,它强调人既要注意形体的保养,又要重视精神的调养。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生命的主宰,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